贺新居诗词

   更新日期:2024.03.28

《贺孙支使郎中迁居》

作者:唐朝·齐己

别认公侯礼上才,筑金何啻旧燕台。

地连东阁横头买,门对西园正面开。

不隔红尘趋棨戟,只拖珠履赴尊罍。

应逢明月清霜夜,闲领笙歌宴此来。

释义:别以为只有公侯才有这能力,贤能之士可不止黄金台的人。买的地包括东阁和东阁正面两侧,房子大门正对着西园的正前方。毫不避讳向往高官厚禄的心思,只带着有谋略的门客来参加酒宴。应该遇上了明月清霜的夜晚,熟练的引领奏乐唱歌的到酒宴里来。

扩展资料

旧时,在中原地区,乔迁新居,街坊邻里,亲朋好友送喜联、赠贺词表示祝贺,主人则敬烟茶,并用新安锅灶做饭菜招待,俗称“温锅”。至今沿用。

每逢自建新房,亲友便携酒、肉等食品为贺,俗称“搭膳”。馈礼多少,依亲疏远近而定。20世纪80年代前,多送粉条、面粉、猪肉、鲜鱼和烟酒之类。建房完工,房主设酒宴酬谢工匠,常邀亲友与之共欢,以表感激相助之情,谓之“社匠”。

乔迁新居,多在凌晨。届时,亲友携烟、酒、鱼、肉前往祝贺,主人宴请亲友,俗称“温锅”。



  贺新居
  地 区:中原地区
  俗 称:温锅
  含 义:自建新房时主人宴请亲友

  相关诗词:
  五色祥云笼甲第 新厦落成增瑞气
  三多景福集门闾 华门安居进财源

  宏图大展兴隆宅 江山聚秀归新宇
  泰运长临富裕家 蓬壁联辉映画堂

  新屋落成千载盛 祥云环绕新门第
  阳光普照一家春 红日光临喜人家

  吉星高照福安地 日丽风和锦铺院
  盛世促成和睦家 冬暖夏爽笑满堂

  一片彩霞迎旭日 燕喜新居春正暖
  满堂春风庆新居 莺迁乔木日初长

  居之安四时吉庆 三阳日照平安地
  平为福八节康宁 五福星临吉庆门

  一代祥光辉吉宅 栋拂云霞绕紫气
  四面旺气聚重门 家传诗礼驻春风

  天地钟灵文明运启 紫阁祥云物华文宝
  华堂集瑞富有基开 朱轩瑞气人杰地灵

  南望飞云雕梁画栋 喜建华堂春风入座
  西来爽气玉宇琼楼 乔迁新屋喜气盈门

  甲第宏开美伦美奂 门对青山庭铺锦绣
  新屋落成多福多寿 屋临绿水窗横彩霞

  福临吉地 春光入户 燕贺新禧
  春满华堂 福气临门 莺歌阳春

  千祥云集 门迎百福 新居焕彩
  百禄并臻 户纳千祥 华堂生辉

  新居迎万福 风和新居暖
  仁宅集千祥 日丽甲第安

  新春迎新气 门庭多喜气
  福地启福门 家室驻早春

  五色祥云笼甲第 新厦落成增瑞气
  三多景福集门闾 华门安居进财源

  宏图大展兴隆宅 江山聚秀归新宇
  泰运长临富裕家 蓬壁联辉映画堂

  新屋落成千载盛 祥云环绕新门第
  阳光普照一家春 红日光临喜人家

  吉星高照福安地 日丽风和锦铺院
  盛世促成和睦家 冬暖夏爽笑满堂

  一片彩霞迎旭日 燕喜新居春正暖
  满堂春风庆新居 莺迁乔木日初长

  居之安四时吉庆 三阳日照平安地
  平为福八节康宁 五福星临吉庆门

  一代祥光辉吉宅 栋拂云霞绕紫气
  四面旺气聚重门 家传诗礼驻春风

  天地钟灵文明运启 紫阁祥云物华文宝
  华堂集瑞富有基开 朱轩瑞气人杰地灵

  南望飞云雕梁画栋 喜建华堂春风入座
  西来爽气玉宇琼楼 乔迁新屋喜气盈门

  甲第宏开美伦美奂 门对青山庭铺锦绣
  新屋落成多福多寿 屋临绿水窗横彩霞

  砌铜墙粉铁壁华居添彩
  上金梁竖玉柱庭宇生辉

  祥云绕吉宅家承旺世添福禄
  瑞蔼盈芳庭人值华年增寿康

贺新居诗句
1、深苑春光媚,
重门瑞气浓
2、云间树色千重翠,
门外山光万叠青
3、门前绿水声声笑,
屋后青山步步春
4、沧海桑田无限诗情画意,春风秋雨几多古往今来
5、莺迁华屋春风暖,燕贺新居瑞日长。三阳新照平安宅,五好喜临幸福门

汉中民俗大全,请各位网友持续添加,谢谢
2005-07-22 12:45:38 chentaosnow@-GBWY /article/-GBWY-Xq8cEe.html 复制 评论
乡土美味——陕南腊肉

腊肉,又叫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地方特产,是陕南人请客送礼的传统佳品,相传,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记载,早在两千多年前,张鲁称汉王,兵败南下走陕南,途经汉中红庙塘时,汉中人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又传,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曾进贡腊肉御用,慈禧食后,赞不绝口。

陕南秦巴山区人,加工制作腊肉的传统习惯不仅久远,而且普遍。每逢冬腊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户户杀猪宰羊,除留够过年用的鲜肉外,其余乘鲜用食盐,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腌入缸中。七~十五天后,用棕叶绳索串挂起来,滴干水,进行加工制作。选用柏树枝、甘蔗皮、椿树皮或柴草火慢慢熏烤,然后挂起来用烟火慢慢熏干而成。或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吊于烧柴火的烤火炉上空,利用烟火慢慢熏干。秦巴山区林茂草丰,几乎家家都烧柴草做饭或取暖,是熏制腊肉的有利条件。即使城里人,虽不杀猪宰羊,但每到冬腊月,也要在那市场上挑那上好的白条肉,或肥或瘦,买上一些,回家如法腌制,熏上几块腊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烧柴火,便托乡下亲友熏上几块。

熏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不仅风味独特,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开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陕南腊肉保持了色、香、味、形俱佳的特点,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赞语。

腊肉从鲜肉加工、制作到存放,肉质不变,长期保持香味,还有久放不坏的特点。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传说西安有名的“樊记腊肉”,就是陕南人传给的技艺。

陕南宰杀的年猪年羊,均供自食,每年旺为淡贮,终年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馈友、逢年过节,都离不开腊肉。因此,一般农家,均以此为家常必备之乡食,遂成乡土美味。特别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腊肉的多寡,来衡量贫富的标志。《汉阴县志》记有:
“虽篷室柴门,食必兼肉。”这里说的肉,即指腊肉。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15 回复此发言

--------------------------------------------------------------------------------

2 陕南把嫂叫姐趣谈
陕南把嫂叫姐趣谈

陕南农家,分明是媳妇,可家里年小的弟妹都叫她“姐姐”。不叫嫂子,为什么把嫂子叫姐姐哩?

过去,陕南人只把谈婚期间的嫂子叫姐,表示对姑娘尊重和亲热,到过门后就改叫嫂子。随着生活的改替,人们的家庭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婆媳之间不是冤家对头。许多婆婆心疼媳妇,把媳妇当女儿看待:而媳妇尊敬婆婆,胜过亲娘。所以弟妹们把嫂叫姐,认为这样更亲切。天长日久,大家觉到这样称呼有利于家庭和睦。互相学习,就渐渐形成了一种风格。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16 回复此发言

--------------------------------------------------------------------------------

3 陕南传统民居
陕南传统民居

陕南地区,有山坳、河沿和平坝,居民根据地势、原料等条件,建有各种民居,传统的住房有石头房、竹木房、吊脚楼、三合院及四合院等。

石头房:多建于山区,镇巴、安康、西乡山区很普遍。顾名思义,石头房以石为基本材料。通常是后墙靠山崖,三边以石头砌墙,屋顶木架上铺以油页石板。石头房经风耐雨,造价低廉。

竹木房:四壁用圆木垒成,并留有门窗。屋顶用毛竹搭在木梁上,再以竹篾条结扎并以蓼叶复盖。有的人家在横梁上架木,上铺密竹,抹上灰泥,成为顶楼,上置火塘,用以炽烤和存放粮食。竹木房多建于林边及山坳,南郑、宁强和城固等山区常见。

吊脚楼:多建于沿江集镇。吊脚楼以木桩或砖石为支撑,上面架以楼板,四壁或用木板,或用竹排涂灰泥。屋顶铺瓦或茅草。吊脚楼窗子多向江,所以也叫望江楼。吊脚楼开间不大,但楼—厂可防水,楼上很凉爽。有学者指出:吊脚楼是远古巢居的发展。

三合院和四合院:多见于平坝城镇。三合院有正房3间,中间为堂屋,东西为厢房2—3间。正房前方屋檐外伸,可用来吃饭、歇脚。厢房开间比正房小,两端有围墙相连,墙中间朝南刀:门。四合院由正房、厢房和过门组成,中间有——天井,比三合院更讲究。,三合院和四合院居室以土坯、砖石、木料为基本材料,大门多向南,忌朝西。

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农村砖房和城市楼房日益多起来。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17 回复此发言

--------------------------------------------------------------------------------

4 秦巴中华猕猴桃酒
秦巴中华猕猴桃酒

如今,在陕西果酒家族中,又增添一名新秀:秦巴中华猕猴桃洒。它一出世,就受到广大消费者的欢迎。

中华猕猴桃酒,既是酒族新秀,其历史义十分悠久。据传,早在汉代。深山中的山民就酿造过这种酒。陕南秦巴山区盛产中华猕猴桃。古时,这里的山民祖机辈辈酿造这种酒,谓之“阳桃酒”、“藤梨酒”。笔者在孩童时代,曾在这一带的多处品尝过这种“阳桃洒”,味甘果香,开胃爽口,别有一番情趣。

陕南秦巴山区是全国三大猕猴桃产区之一,产量多,果质优。猕猴桃,又叫阳桃、羊桃、藤梨、猴枣子、猕猴梨、猴仔桃等。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它“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中华猕猴桃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落叶木质藤本果品,维生素C的含量特高,是新兴水果,果中新秀,世界誉为“水果之王”。秦巴山区钎县市均有分布,基本还处于野生状态。在户县、长安、眉县、蓝田、安康、南郑、洋县、商县等县市,已有人工栽培,并培育出许多优良品种。

中华猕猴桃除了营养十分丰富而外,还具有很高的医疗保健价值。现代医学临床实验证明:长期食用猕猴桃及其制品,可以防止致癌物质亚硝基化合物在人体内形成,具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及甘油三酸脂的作用;对消化道癌症、高血压等症,均有明显疗效;对肝炎、尿道结石有辅助治疗作用。

秦巴中华猕猴桃酒。采用传统工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充分利用秦巴山区特产的优质中华猕猴桃为主要原料,采用优质酒曲,经破碎、压汁、分离、澄清、发酵、精酿而成。再经净化处理、冷冻杀菌,可长期保存。其酒液金黄色,清亮透明,果味浓香,酸甜爽口,醇厚柔饴,营养丰富,别具风味,妇孺皆宜,是一种较好的佐餐酒和保健饮料。秦巴山区的许多县都已酿造出中华猕猴桃酒,比较著名的有洋县、勉县、平利、安康、石泉、南郑、户县、眉县、凤县等县市所产中华猕猴桃酒;如洋县秦洋食品饮料有限公司,选用当地特产的野生优质猕猴桃鲜果为主要原料,精酿的“秦洋牌”中华猕猴桃酒,酒质优佳,果汁含量保持在150毫升/升以上。1984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饮料酒;同年获国家轻工部“银杯”奖;1985年被评为全国轻工系统优秀新产品;同年11月经国家食品工业协会推荐,参加亚太地区国际优质产品博览会;历年被评为陕西省优质旅游新产品。同时,被载入《中国食品工业年鉴》和《秦巴山区土特名产》。产品畅销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川、甘肃、湖北、湖南、山东、辽宁、青海、宁夏等20多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目前,秦洋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已引进猕猴桃酒酿造生产线,年产可达 200万公斤,以满足市场需求。安康地区生产的“金秋牌”猕猴桃干酒,荣获国家轻工部优质产品奖。石泉酒厂生产的中华猕猴桃酒,为中南海定销产品。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18 回复此发言

--------------------------------------------------------------------------------

5 陕南吃剖膛俗闻
陕南吃剖膛俗闻

陕南山区的山民们,不论谁家宰杀了肥猪或是猎获了较大的野物,便要请邻居相好来吃剖膛。这吃剖膛以肉为主,并无多少蔬菜搭配。只消磨上几升黄豆,做起大碗豆腐,洗净成筐洋芋,或焖或煮,弄一大锅,用几只大盆盛起,放在院落、碾盘或树疙瘩上,由客人或蹲或站围着去吃,那肉片切成如木梳大小足一指头厚,那酒是成桶的自酿的包谷烧。只见那男男女女吃肉如吃豆腐:喝酒如喝凉水,吃得嘴角流油,喝得满脸通红。

平川人初进深山,见这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阵势,常吓的不敢动筷。住久了,也与山民并无二样。山里人饮食溪流泉水,含矿物质多,易于消化,再加上劳动强度大消耗多,能吃善喝就是很正常的事情了。

山区也毕竟寂寞,遇着这种机会,男女同饮,老少共乐。老远赶来,吃得一饱二醉,在夕阳的余辉里,领了老婆娃儿,蹒跚着回家,夜里做梦也打着饱嗝,笑出声来。一顿中、剖膛常常要吃去半条肥猪,不过家家宰猪,人人可吃,颇有点原始先民们有屋大家住,有饭大家吃的遗风。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18 回复此发言

--------------------------------------------------------------------------------

6 汉 中 滑 竿
汉 中 滑 竿

汉中盆地位于秦岭和巴山之间,除汉江有船可行,公路可走外,一般山区交通很不方便。因此,旧日流行一种载人的工具——滑竿。滑竿主要用两根竹竿和竹篦麻编成,以麻绳结扎,约宽2尺,长近1丈,形似担架。通常滑竿中间扎有凉椅,客人可牛坐半卧。天凉时可铺软垫,避雨遮阳可撑篷伞。

过去在汉中城乡有专门抬滑竿的脚夫,计价以路程远近和难度算,翻山过岭,下雨路滑, 自然路费加倍。旧日劳动人民多靠。肩背步行,只有达官贵人和财主才坐滑竿。

抬滑竿一靠力气,二靠技巧,前后两人讲求配合默契,步调一致。前面的脚夫带路, 自然要心明眼亮,后面的脚夫也来不得半点马虎。抬滑竿时腰杆挺直,脚移身不动,换肩不停步,如遇意外,前面的走快、走慢、停步,后面的要通过肩膀和趋势即时感知,并及时调整,重新踏到一个点子上。行进时借着竹竿的弹性上下起落,客人坐在上面感到悠然自得。

抬滑竿是一种行当,无论起步、上下坡、拐弯、落脚郡有行话,前呼后应,像劳动号子一样。如:

上坡时,前呼:“步步高!”后应:“踏稳脚!”

下坡时,前呼:“遛遛坡!”后应:“慢慢梭!”

遇路两边有人,前呼:“两边有!”后答:“中间走!”

呼语和应答用语简短通俗,有韵有趣,脚夫通过呼应配合行进,同时可以减轻疲劳。客人坐在上面也不觉害怕和寂寞。

如今,滑竿的作用没有消失,山区一些人家仍用它抬伤残病人。近年来山区旅游点也备有滑竿供人坐。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19 回复此发言

--------------------------------------------------------------------------------

7 背手和解手的来历
背手和解手的来历

陕西和四川交界处的人,走路时爱把双手反背在后头,还把上厕所叫解手:大便叫解大手,小便叫解小手。为啥有这种习惯和叫法?提起来还有段传说故事哩。

明末清初,经过多年的战乱,川陕两省赤地千里、人烟稀少。朝廷便从湖广地方大量强迫人民往川陕迁移。这就是有名的“湖广填四川,四川填陕西。”

且说川北地方的一大批百姓,故土难离,不愿搬迁到外地去。官府就把他们一个个背剪双手、绳捆索绑,由官差押解,成群结队地横穿大巴山往陕西前进。

百姓们一个个忍气吞声地、三步两回头地往北行走。他们像犯人一样,没有行动的自由。他们要大小便了,首先要报告给差人,得到允许后,暂时把手上的绳子解一解。大便时间长叫大解,小便时间短叫小解。大小便完后,再照样把双手反捆上,以防逃跑。

俗话说,水火不留情。老百姓人多,吃的又是稀汤汤菜糊糊,一路上不是这个要解手,就是那个要解手。官差人少,平时作威作福惯了,就很不耐烦,有时绳子解得很不及时,有时就干脆不动弹。害得百姓们常常弄脏了裤子。百姓稍有怨言,就要遭到毒打,还有不少人被活活地折磨死了。

百姓中有个叫王刚的汉子,为人正派,性格刚强,力气又大,很得大伙的信任。他决定要带头造反,趁夜晚集中关押睡觉时,暗地联络好了大伙,商量好了暗号和行动。

第二天,大队人马牵成线线,路过川陕两省交界处的天池梁,这是大巴山的主峰,山高林密。中午,王刚吹了一声口哨。大伙纷纷要求解手。官差们骂骂咧咧地先后把不少人的手解开了。王刚又连吹了三声口哨。他带头飞起一脚把官差头踢下了山。大伙就一拥上前,官差们防不胜防,寡不敌众,全被推下了万丈悬崖,喂了野兽。

人自由了,祸事也闯下了。他们不敢回老家四川,也不愿去新地方,就在天池梁附近的老林中定居了—下来。他们结草为庐,刀耕火种,过着山高皇帝远、 自食其力的生活。这儿的人因为在押解途中双手被捆绑得久了,就养成了走路时背剪双手的习惯。解手的叫法也习惯成了自然。于是,这种习俗就一代又一代地流传了下来。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20 回复此发言

--------------------------------------------------------------------------------

8 奇特的嫁妆---腌菜
奇特的嫁妆---腌菜

汉中地区有句俗语:“嫁妆没腌菜,女儿头难抬”。当地风俗,嫁妆中必须有腌菜。女儿长到十七八岁,母亲就开始为女儿做“嫁妆菜”。其品种越多,女儿显得越光彩。这风俗,在南郑县的南海、红茶、黄官等区,尤为讲究。

“腌菜”是陕南巴山地区的特产,味淳色泽亮:凡品尝过的人,无不为其美味叫绝。久有“开坛香十里,尝过永留味”之说。这种菜制作精细,品种较多,像春波浪、椿芽子、茴香菜、春笋等均可制作。因所有菜都不用切,捆把人坛,故又称“把把腌菜”。这种菜不仅是嫁妆必备品,也是招待宾客的佳肴。而嫁妆中最为光彩的是“腌菜酒”和“腌菜茶”。

“腌菜酒”是新婚之夜“闹房”仪式中的必备品。桌上摆出各种腌菜,并配有酒、糖、水果等。新郎新娘坐在一起,闹房的姑娘、小伙子围坐在一圈,边吃边喝,连唱喜歌。吃“腌菜茶”,是在新婚的第二天清早。先将“陪嫁腌菜”摆起,再泡上浓浓的巴山茶,然后请亲友和双方亲属围桌而坐,喝茶品茶。同时,亲友们还要挨次歌唱助兴,如:

“妹子手巧好嫁妆,
什锦腌菜喷喷香;
老汉吃了腰不痛,
小娃吃了不尿床。
妹子贤慧郎勤俭,
劳动致富建家园。”

奇特的嫁妆---腌菜,也有她美妙的传说:

一年秋天,春香姑娘早早地在园子里栽上青菜,好好的作务,准备给久病的婆婆贮备青菜,让婆婆一年四季有菜吃。冬去春来,青菜叶长得绿旺旺的,叶片大张大张的;春香一片一片地扳下许多,用这样那样的办法,一次一次地试验着,如何能保护好青菜,让它不黄不腐烂?但一次一次的失败了。一次,她发现炒熟了的青菜,因为里边有盐,能放两三天不坏。于是,她又扳了满筐青
菜,在河水里洗得干干净净,在太阳下晒个半天,然后用盐抹了,用棕树叶子捆成一把一把的,把它装在坛子里。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她又从坛子里掏出来,嗬,一股香味儿立刻冲入鼻孔。她再撕下一些放在嘴里一嚼,怪好吃的,挺有味儿。她高兴地跳了起来,立即拿了告诉婆婆,婆婆一尝,也喜欢得眼睛眯成了缝儿。第二年青菜长高了,春香把保存在坛子里的咸菜拿出来:用油炒了端给婆婆吃,婆婆高兴地连说:“孝心,孝心……真是一片孝心啊!”

春香做的长咸菜成功后,一传十,十传百,乡亲们都跑来看稀罕,学手艺。从此,做长咸菜的人越来越多了,长咸菜就成了人们最喜欢吃的长存菜。

转眼十多年过去了,春香的女儿丽丽长成了大姑娘。春香在她出嫁前,特意精心地给她做了一坛长咸菜做为陪嫁品,让女儿到了婆家,要孝敬婆婆,让婆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青菜。所以青菜,也叫亲菜。

打那以后,大巴山的农产人家出嫁女儿,做父母的都学春香那样,做上一坛长咸菜作陪嫁品。这个乡俗,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20 回复此发言

--------------------------------------------------------------------------------

9 汉中乔迁之喜俗
汉中乔迁之喜俗

我国城乡历来有择吉日搬迁的习惯,由于迁入新居是喜庆事,人们便互相祝贺道喜,历久成俗,称为“乔迁之喜”。

“乔迁”这个词来自诗经小雅的伐木篇;“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行于乔木”。翻译成现代的话是:“吹起树木铮铮响,林中小鸟嘤嘤唱;小鸟本从深谷出,飞来住到大树上”。把迁人新居叫“乔迁”,借用鸟儿飞离深谷,迁到高大的树木上,比喻人们搬进高大的新屋,得以饱览宽敞的天地和明丽的风光。这的确是一件令人心花怒放的如意快事,难怪亲友也为之高兴而祝贺。

汉中地区的乔迁贺房之俗尚存,且有新的发展。凡新修房屋或是租房搬迁,都有贺客临门放炮道喜。尤其新修房屋,迁居时要选吉日良辰,设酒酬宾,十分热闹。新朋好友贺房时往往带去围鼓、丝弦坐唱助兴,同时向主人赠送对联、单条、茶点等礼品。单条内容多是即兴编写的诗词或顺口溜,写在大红纸上;张贴在室内,活跃喜庆气氛。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21 回复此发言

--------------------------------------------------------------------------------

10 汉中方言中的忌讳
汉中方言中的忌讳

汉中人说话忌讳:“烧火”说成架火或传火。因“烧火”指公公和儿媳的不正当关系。

还忌讳说“吃锅巴”和“铲锅巴”,“吃锅巴”和“铲锅巴”是指弟嫂之间有不正当关系。客人到汉中人家吃饭,不能让主人给你铲锅巴,更不能自己动手去铲,轻则引起笑话,重则引起主人反感驱逐出门。

父子之间和弟兄之间说话严肃认真,讲究礼貌,但是在爷孙、堂孙和表爷之间则不分场合,相互取逗。在农村常常可以看到同堂同宗的孙子孙女称呼须眉皆白的老爷爷为狗娃爷、牛娃爷、猪娃爷等,听者哈哈大笑,不予计较。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22 回复此发言

--------------------------------------------------------------------------------

11 汉中茶馆与茶俗
汉中茶馆与茶俗

汉中城乡除了商店每日顾客人来人往,红火的地方就算茶馆了。茶馆是人们谈心议事和会友的好地方,许多生意人以饮茶为名寻信息,谈买卖,讲价格,拍板成交。也有远地农民进城办事,坐进茶馆歇息片刻,顺便倒一碗茶提神解乏。至于闲老无事者,更是茶馆的常客。

解放前后,汉中的茶馆设备很简单,仅有桌凳、火炉、水壶和茶具,但店家招徕茶客十分殷勤,语言谦恭,态度和蔼,使人宾至如归之感。近几年有些茶馆新设棋类、纸牌、画报、书刊、收播新闻、音乐节目,或邀请艺人说书,活跃茶客文化生活。这类文艺茶馆增添了茶客的雅兴,是一种崭新的茶俗,很受欢迎。

在乡村,一家一户也是一个茶馆,不仅自己养成喝茶的习惯,还形成“客来先敬茶”的风尚。宾客登门,茶水当先,为客沏泡名茶,连茶具也很讲究。献茶时双手捧杯,轻递轻放,亲切招呼,颇有茶礼。

随着文化科学知识的普及,群众对饮茶解渴、消食、清热、降火、益思等性能有了认识,不饮茶的也饮起来了。茶客们又总结出这样的茶诀:姜茶能治痢;糖茶能和胃。菊茶可明目,烫茶伤五内。饭后共消食,酒后茶解醉。午茶长精神,晚茶难入睡。空腹饮茶心发慌,隔夜剩茶伤脾胃,过量饮茶人黄瘦,淡茶慢饮增年岁。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23 回复此发言

--------------------------------------------------------------------------------

12 汉中宴请待客俗
汉中宴请待客俗

汉中地区人好客,待人厚道,在过生日、满月、结婚、丧葬等事上,都要设宴待客。但又因事情不同,宴席内容也不一样。办丧葬宴席,不仅饭菜从简,还不备酒。他们认为,家有丧事为不幸,不宜饮酒。办生日、过满月的宴席,虽饮酒,不行令,让老人安安静静过个生日,不让高声行令吓着婴儿。办“迎亲宴”大不一样,不但菜多、酒多,还让宾客开怀畅饮,大有一醉方休之势。

迎亲宴很讲究。客人入座后,先上四盘色鲜味美的凉菜,四盘干果,一盘瓜籽,表示“四时春色”和“瓜果丰登”。这段饮酒时间拉得较长,为的是让亲朋借酒谈心。

正式开席的第一道菜必是“红肉”,不管是什么肉,怎样做法,只要带红,就有“鸿宴满堂”之意。跟着上“全家福”,取“合家团聚”和“有福同享”之意。第三道菜是“大八宝饭”或“八宝羹”。其作料是糯米、百合、白果、红枣、莲籽、水晶等,八种原料,各有含意。如红枣、莲籽,取意“早生贵子”,百合取“百年合好”,白果取“白头偕老”等意。前三道菜忌上炒菜,因炒和吵谐意,过此三道菜之后,就可随便上菜。但最后一道必须是鱼。没有鱼时,可做“假鱼”代之,取“吉庆有余”这美意。这种宴席上,每道菜还有“唱礼先生”报菜名,说四言八句,如端菜的报:“红肉上席”!唱礼先生便接唱道:

挂红灯,披红彩,
红喜门中红宴开;
亲戚朋友贺红喜,
满堂喜气红运来。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27 回复此发言

--------------------------------------------------------------------------------

13 褒国和褒姒
褒国和褒姒

褒国,位于汉中市以北、褒谷口以南的平原上。它是夏禹以国为姓,分封的13个奴隶主统领下的姒姓部落之一。它的领土范围,大约包括褒河下游两岸数十平方公里的地方。

褒国是夏王朝的侯服之国,依照夏礼,有向夏天子朝贡的义务。褒国的贡赋,是沿褒水而上,运至渭河,再东渡黄河,运抵河南境内的夏都城。汉中的先民,早在夏王朝时,已经走向了中原。

在夏朝和商朝的近千年漫长历史中,褒国偏隅一方,过着平静的半农耕、半渔猎的聚落生活。中原文化源源不断地越过秦岭,经由褒国向巴蜀传播。褒国在创造自身文明的进程中逐渐强盛起来。商朝末期,周武王伐纣,诸侯纷纷响应。褒国此时在蜀国的势力范围之内,便与蜀人一起,参加了讨伐纣王的战争。此后,褒国与周王朝在经济、文化方面的交流日渐密切。

周宣王时,周的德化已覆盖汉江流域。褒国作为周南的诸侯国,便臣服于周室。但因秦岭的阻隔,又往往政令不甚畅通,使周王室鞭长莫及,蜀国乘隙不断向汉中盆地扩张,褒国受控于蜀国,不能正常向周王室纳贡。到了西周末年,周幽王便出兵讨伐褒国。褒国的奴隶主褒妁为平息战争,便将国中一个美丽的女奴褒姒献给了幽王。一则家喻户晓的“烽火戏诸侯”的故事便由此而产生。

褒姒原是一个孤儿,由一对老夫妇抚养长大。据说今河东店镇以东的骆驼坪是褒姒的故里。因为她光彩夺目的美貌,受到幽王的宠爱,视为掌上明珠。幽王为讨褒姒欢心,一意孤行,废掉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改立褒姒为王后,立褒姒子伯服为太子。这件事,不但遭到大臣们的反对,连褒姒本人也不怎么乐意。申后受到迫害,太子宜臼只好逃到他的外公——中国的国君申侯那里
去躲藏。

褒姒是一个性格内秀且又孤僻的女子。自进宫后,她一直郁郁寡欢,从无笑容出现,俨然一位冷美人。幽王用尽办法,希望能博褒姒一笑,但终未奏效。这时,一个叫虢石父的奸臣出了个主意:在骊山上点燃烽火,击鼓向诸侯报警,也许能诱发褒姒一笑。幽王听后十分赞同,便采纳了虢石父的献计。

西周立国后,西方的犬戎一直侵扰周的国土。为了传递军情,周王在镐京以东的骊山上修建了高大的烽火台,每遇紧急情况,便点燃烽燧。白天狼烟滚滚,夜晚火光冲天,很远的地方都可以看见,诸侯马上就会出兵援救。点烽燧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幽王为博褒姒一笑,竟把它当作儿戏。烽燧点燃了,各路诸侯浩浩荡荡赶到镐京,发现根本没有敌兵侵犯,方知上当受骗,只得悻悻而归。褒姒见诸侯被幽王戏弄,终于大笑起来。褒姒的笑,不过是对幽王这种愚蠢作法的一种嘲笑。虢石父因此得到幽王的千金重赏。民间传为“褒姒一笑值千金”。

再说申侯,一直对幽王废黜他的女儿和外孙耿耿于怀。消息传到镐京,幽王于公元前772年兴兵讨伐申国,企图杀掉宜臼。申侯忍无可忍,于公元前771年,联合缯国和犬戎,大举进攻镐京。幽王闻讯慌忙命人点燃烽火,诸侯以为又是幽王取悦褒姒,都按兵不动。结果,镐京被犬戎攻陷。幽王带着褒姒、伯服和王室珍宝向东逃命,至骊山下,幽王和伯服被迫兵杀死,褒姒被犬戎掳走,西周王朝灭亡了。

春秋时期,东周对褒国已无暇顾及,蜀国的势力控制了汉中盆地。到了战国时期,褒国这块富饶美丽的地方成了秦、蜀、楚三国的争夺之地。最终,褒国被楚并吞,结束了她漫长的历史。南郑的名称从此便正式出现在中国史册上。

作者: 天汉紫柏 2005-7-18 14:29 回复此发言

--------------------------------------------------------------------------------

14 汉 中 面 皮
汉 中 面 皮

面皮被誉为汉中风味小吃的“四绝”之首,它是把大米(最初用面粉)放入水中浸泡四

  • 13249145864 :请推荐关于乔迁之喜的诗句(推荐几首关于乔迁新居的诗句)
    游舒泡4855 :答:1、新居飘彩百花开,虚烟升起故地外。 万里归来一声叹,从前友人不复来。2、朝倚窗台望天空,红叶纷飞满城红.唤起思念满街是。 飞入故园遇稚童。3、金居芳邻最吉祥,玉润府宅出栋梁。 满园春色人长寿,堂前清溪源流长。4、门户纳千祥,...
  • 13249145864 :乔迁之喜用诗词
    游舒泡4855 :答:1、门户纳千祥,新居气象新。春山绿映门,春风及第先。2、新居迎百福,好地风光好。华屋辉生壁,旭日临门早。3、喜到门前,清风明月。福临宅地,积玉堆金。4、华章溢彩贵阁开,堂前喜事尽徘徊。增光填色新年夜,辉煌继...
  • 13249145864 :祝贺别人喜住豪宅的古诗词
    游舒泡4855 :答:1、新居飘彩百花开,虚烟升起故地外。2、莺迁华屋春风暖,燕贺新居瑞日长。3、满园春色人长寿,堂前清溪源流长。4、门户纳千祥,新居气象新。5、春山绿映门,春风及第先。6、新居迎百福,好地风光好。7、华屋辉生壁...
  • 13249145864 :赞美乔迁新居的诗句
    游舒泡4855 :答:赞美乔迁新居的诗句如下:第一首:别认公侯礼上才,筑金何啻旧燕台。地连东阁横头买,门对西园正面开。不隔红尘趋棨戟,只拖珠履赴尊罍。应逢明月清霜夜,闲领笙歌宴此来。第二首:门迎春夏秋冬福,户纳东西南北祥。
  • 13249145864 :关于贺新居诗句
    游舒泡4855 :答:1.贺新居诗词 贺新居 地区:中原地区 俗称:温锅 含义:自建新房时主人宴请亲友 相关诗词: 五色祥云笼甲第 新厦落成增瑞气 三多景福集门闾 华门安居进财源 宏图大展兴隆宅 江山聚秀归新宇 泰运长临富裕家 蓬壁联辉映画堂 新屋落成千...
  • 13249145864 :乔迁新居文言文
    游舒泡4855 :答:1. 推荐几首关于乔迁新居的诗句 1、新居飘彩百花开,虚烟升起故地外。万里归来一声叹,从前友人不复来。 2、朝倚窗台望天空,红叶纷飞满城红.唤起思念满街是。飞入故园遇稚童。 3、金居芳邻最吉祥,玉润府宅出栋梁。...
  • 13249145864 :关于搬迁新居的诗句
    游舒泡4855 :答:1.关于乔迁的诗句 画栋连云光旧业 华堂映日耀新居 三阳日照平安宅 五福星临吉庆门 迁居新逢吉祥日 安宅正遇如意春 有福有寿勤俭户 无虑无忧康乐家 地久天长门有喜 年丰人寿福无边 红日高照新居户 喜花常开幸福家 门迎春夏秋冬...
  • 13249145864 :新房落成的诗句有哪些?
    游舒泡4855 :答:地久天长门有喜;年丰人寿福无边。有福有寿勤俭户;无虑无忧康乐家。户对青山摇钱树,门迎绿水聚宝,盆紫气东来千祥,瑞笑迎天南海北人。新居飘彩百花开,虚烟升起故地外。万里归来一声叹,从前友人不复来。朝倚窗台望...
  • 13249145864 :新居落成诗句七律
    游舒泡4855 :答:1、《七律·新居落成》金秋昆玉莺迁际,远道乘车奏鼓钲。敢驾宝山抒瑞气,引来雅水润蓬瀛。夫妻手筑鹣鲽室,乔梓心怡鸾凤庭。幸喜千年农税免,合家纵笔写新晴。2、《七律.新居落成志庆》文/林全钦 卜居筑第梦成楼,几许...
  • 13249145864 :“乔迁之喜”用诗词邀请短信有哪些?
    游舒泡4855 :答:山河不待丹青色,已约春光放自由。恭贺香兄喜迁新居 一卷诗香满月楼,谁撩春色读清流。窗含兰蕙悠然许,袖挽山河恣意收。雅盏生霞涂笑靥,秦箫和韵拂仙洲。双襟慢舞玲珑意,绮丽随风且任由。七律(新)乔迁之贺 ——...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