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做人包括那些内容

   更新日期:2024.03.27
做人,是我们从孩提时期一直到长大成人都在学习的学问.在我们蹒跚学步,咿呀学语的时候,父母就开始充满希望地引导我们要学做一个好人,不要学做坏人;并在后来的日子里总是不断地告诉我们应该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到背起书包上了学,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是常常谆谆教导我们要学做一个有所作为的人,不要做一个平凡庸碌的人;要做君子,不要做小人.
可是,在九月那个秋高气爽,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我们告别了父母,告别了过去的老师和同学,进入了向往的大学殿堂后,却发现新生活并不尽如人意,人生中遇到了许多难题,实现理想的道路坎坷崎岖....我们站在人生新的起跑线上,开始了对自己人生的独立思考:"我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 ""怎样才能有意义的度过自己的一生 ""如何才能不虚度年华 "诸如此类种种关于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让我们困惑不解,使我们辗转难眠,从而成为我们经常讨论和思索的,似乎知道却又说不清楚的一门深奥的学问.
第一节 人的活动能力
认识(信息处理)的目的,是为了调节主客体关系(趋利避害),为了指导实践.但从认识到实践,还有一个不可跨越的中间环节,即认识必须转化为外在的活动能力(行为能力).认识能力和活动能力相连接,才形成一个完整的调节功能.
人的认识由低级到高级可划分为感应,感知,思维三个层次,与此相适应的,人的活动能力由低级到高级也可划分为本能,技能,技术三个层次.现分述如下:
一,本能
所谓本能,"是指那些被先天的或遗传的机理所牢固控制着的行为方式.""一切本能以两种本能为基础:自身本能和延续种族本能."如呼吸,吃食,排泄,抓拿,行走,生殖等等.
本能是作为个体生存最基本的趋利避害的能力.没有这种能力,人就不能生存.
在环境和个体未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本能无须意识的支配,它直接听从感应信息处理所发的指令,并通过自身的天然行为器官来调节主客体关系,以达到趋利避害的目的.所以,人的本能是低等动物的趋利避害能力的重演.在本质上,两者属于同一层次.只能起着适应客体的作用.
二,技能
所谓技能,就是"运用知识和经验执行一定活动的方式."通过反复练习达到迅速,精确,熟练的技能,,也叫技巧.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最实用的技能,就是语言的使用技能和数字的运算技能,如工艺的劳作,组织管理,以及艺术创作中如写作,绘画,音乐,雕刻,书法,演技的基本功能等等.
技能是作为社会人存在的最基本的一种趋利避害的能力.比如人没有使用语言的能力(聋哑人还有手势语言和表情语言),他就无法和他人交往,他只能是一个白痴.
在环境和客体未出现异常的情况下,技能无须思维的支配,它直接听从感知信息处理所发出的命令,并通过自身的天然的行为器官(有时也须使用某种专门的工具)来调节主客体关系,以达到的目的.动物经过训练也能掌握某些甚至很高超的技能(如杂技团里的动物"演员"),所以,人的技能是高等动物趋利避害的重演.在本质上,两者属于同一层次,只能起着利用客体的作用.因而,技能一般来说也不属于人的智能的范畴.但它跟本能在一起,都是智能的基础.没有本能和技能,智能是建立不起来的.这里有一点须要指出:技能仅仅是一种外在的能力和技巧.跟运用这种外在能力和技巧所制作出来的产品并不是一回事.例如写字是一种技能,抄书需要运用这种技能,写作也须运用这种技能.前者只要有感应的经验知识就能达到目的;后者除了有感知的经验知识,即学会写字外,还须要思维的抽象,想象的构造思维,才能创造出艺术作品,艺术作品是人的智能的产物.
三,技术
对技术的含义理解更多.这里摘引这样一种看法:"技术,是人类在利用科学知识改造自然的实践中积累起来的生产操作方法和技能,工具,手段,它是人的知识和智慧与客观的手段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控制和改造自然的方式,方法的体系,是科学与生产之间的中间环节."技术是在本能和技能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三者又有一定的区别.
本能是先天遗传的,是靠天然的行为器官来体现的.技能既有先天遗传的因素(聋哑人无法运用有声语言,手残就难以掌握高超的技艺),又有后天的习得;主要是靠天然的行为器官来体现,但也不排除使用一定的工具.技术则主要是后天的习得,主要是靠操作工具来体现.
本能主要是受感应层次的信息处理所支配,是维持个体生命的一种调节能力,对外界起着适应的作用.技能主要是受感知层次的信息处理支配的,是维持个体的社会存在的一种调节能力,对外界起着利用的作用.技术主要是受思维层次的信息处理支配的,是为了争取个体更好地生存,为了取得更好的社会存在的一种能动的,创造性的调节能力,对外界起着改造的作用.所以生物中无技术.只有人才掌握技术.技术离不开一定的科学知识,离不开一定的社会性的生产劳动,所以技术是一种社会性的功能.
人是一个活的有机体,当人运用某种技术的时候,他总包含着一定的本能和技能.但作为创造性的技术实现之后,如果只是重复以往的操作,那么技术又转化为技能.所以,现实中,是无法把三者严格分开的.
在社会活动中,主体所要调节的客观是具体能动性的人,因而主体所体现出的组织,指挥,管理等才能,是思维层次支配的一种特殊的能力.
第二节 做人的基本标准
人的问题,做人的问题,是人人都很熟知的问题,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但最熟知,并不一定是最了解的,还往往因为熟知反而不去深入思考.亦或,有人还会认为,人是一个永远难于明辩的话题.有人甚至将"人的问题"比作"司芬克斯之谜",意思就是它是世间最难解的一个谜;而"做人"确实是一件非常烦琐,难于把握的事情,不想也罢.然而,"人的问题"虽然是人的一切知识对象中最难以说明的问题,但是,无论你思考也罢,逃避也罢,关于人,做人的问题,永远是现实的存在.
人的难于理解,做人难于把握,在于人的奇特性.按照哲学的的概念,世界是由物质组成的,但是,你不能把人当作物你也不能把人不当作物,这就是人的奇特性.人与动物不同的是,每个人都具有双重的生命体;(除了狼孩之类的人):一重是自然的生命体,它标志着人的存在,人的生命是最为宝贵的,失去了这个生命,也就失去了人的现实存在;另一重是人类的生命体,这是人的第二生命,这个生命虽然是无形的,但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志,并且体现着人的价值,对人更有永恒的意义.
人有两重生命,就要经历两次生成.一次是从母腹中获得肉体生命.人要做人,还得经历第二次生成.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人只所以异于禽兽者,即是人之所以为人者;一个人若照着人之所以为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去做,就是做人.做人的确很不容易,然而人的崇高性,人自身的价值也就体现在这里.
生命具有两重性,人生活的世界也具有两重性.人生活在自然的有形世界,同时又生活在各自无形的世界里."两重"是代表多样,复杂的意思,人就是一种多重性,多样性的现实存在,现实自身做人的价值,生成完美的自我 这个任何想做人的人,尤其是当代大学生做人面临的人生重大课题.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这个生命体是自然的,是先天的,我们无法选择.但做人是做好人,做有价值的人,还是做坏人,做不道德的人,却是我们可以选择的.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指人必须接受教养,学习做人,然后才能成人.大学学习生活,一方面是学习在今后的生存技能和本领,另一方面是要学习在未来的做人知识和素养.
学习做人非常重要.不知道如何做人,就不能真正的掌握生存本领;不知道如何做人,就不能成为一个纯粹的,有道德的人;不知道如何做人,就不能成为一个高尚的,有价值的人.
在人的一生里,要经过许多十字路口,经历多次重要的的转折.其中重要的转折之一,就是从中学到大学,要面临环境,学习方式以及价值观,理想信念等方面一些根本性的变化.另一重要的转折,是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这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人生第一次离开学校走向社会,第一次以一个独立的个体去面对社会提出的各种各样的要求,去承担起个人应该承担的责任,扮演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这两次相隔不远的转折,对人的一生和学会做人都起着重要或决定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生这两次重要的转折中,从外部环境来看,学生基本脱离了父辈家庭,学校老师的"呵护"或是"羁绊",要靠自己去约束自己,自己去控制自己,独立走向社会,成为社会中人.从学生自身来看,由于多年来的学习生活基本囿于家庭与学校之间,或许具有这种强烈的愿望,就是要获得充分的人格自由,以充分体现个人的价值.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人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也成为每个人最为关注的现实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为大学生们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天地,增强了人的主体性和竞争性,创造了发展个性的的广阔空间.
当今社会,大学生素质的要求中有三条准则:第一,适应时代的发展;第二,符合社会进步的潮流;第三,满足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要使自己能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学会自我约束,学会自我控制,就要认认真真的学习做人.学习正确处理适应社会需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学会处理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适应性问题,既要学会生存,更要学会做社会的人,做现代的人.
怎样才算是个适应社会的人,现代的人 很难说有无具体标准.可做参考的是英格尔斯提出的十二条标准:一,乐于接受新事物;二,准备接受社会的改革和变化;三,思路广阔,头脑开放;四,注重现在和未来,守时,惜时;五,强烈的个人效能感;六,有计划的生活和工作;七,尊重知识;八,有可依赖性和信任感;九,重视专门技术;十,选择离开传统所尊重的职业,敢于提出挑战;十一,相互了解,尊重和自尊;十二,熟悉生产过程.
做一个这样的人,点点滴滴都需要学习.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怎样学习做人.这是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的现实.
首先要提高自身素质,加强道德修养.一个人的素质决定了其道德规范标准.每个人都应当时刻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刻用高标准来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
学习做人是一种社会学习理论,其基本观点是:观察学习好是行为获得的基本学习方法,通过观察,模仿,经过认知过程的运作而不断地形成人的复杂行为.
根据自我效能理论,一方面要建立起有利于学习的道德环境和心理调节机制,同时又可以对自己行为的可能结果,进行积极预期.用这种自我效能,来寻找更好的学习途径和方法.
强调学习的作用,就是既要有自我信念,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的能力,又要在榜样,环境,行为和人的交互作用中,形成自己的健全人格.要向先进,模范人物学习,要向每个人学习,要看到每个人的长处,"三人行,必有我师",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学习做人不能仅仅依靠老师的教导,生活的一切时间和一切空间都是学习的课堂,一件平凡的小事也许蕴涵着人生的真谛.
学习做人是一种伟大的实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还应落实在实际行动上.只说不做,是做不好人的.
学习做人要懂得做人的道理.应从小事做起,从点滴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以良好的人际交往为基础的,创建一个良好的集体的过程,是人际关系形成和逐步优化的过程.离开了良好的人际交往,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将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学习做人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素质.我们每一个人都应成为爱国和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并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成为对祖国建设有用的人.在这个基础上,还要逐步确立科学的人生观,社会观,价值观,并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成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者.
在学习做人中,要学习的东西比比皆是,关键是要学习做个好人.恽代英说过:"要做好人,先硬起来你的脊梁,多做事,多研究,多存心为社会谋福利除了这,没有可以成为好人的道理."大学生学习做人的道理意义,关键在于走好人生的第一步,不断地矫正自己的行为,适应社会需要,形成正确的道德价值观,为中华民族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节 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做人的根本问题,与人生观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人生观,就有什么样的人生目的,人生态度和人生价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推进,使市场法则逐步主宰社会经济生活,并迅速进入精神生活领域,与集体主义人生观产生猛烈冲撞,引起了一系列重要价值关系的变动.在这种社会条件下,如何做一个合格的人,就成了一个尤为重要的问题.
大学生作为思维活跃,行动敏捷,最少传统观念的知识阶层群体,自然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有着极敏锐的感受力,并相应地逐步调整,更新自己的观念系统和行为习惯.其中,变化最大,最快,也最为关键,就是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
目前,在集体主义原则与市场法则的磨合,适应期中,大学生们难免会对于做人做事感到一些困惑.这些困惑主要表现在下面的几个方面:
人生宗旨选择上的困惑.市场经济的运行,主要以利益为驱动力,以等价交换和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这与"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无私奉献"等原则如何实现辩正的统一
价值评价上的困惑.在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下,成与败,是与非,善与恶,荣与辱,美与丑,情与理的评价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暴发""冒险""投机""取巧"等词语都有了新的意义.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重塑无产阶级理想人格 雷锋与"大亨"共享这种反差,在实现人格上如何一致起来
行为准则上的困惑.当个人以独立主体身份以优胜劣汰法则参与市场竞争时,做什么,怎么做,完全是自己说了算,跟着市场需要走.这与"一切听从党的安排""个人服从集体""局部服从全局"等原则的矛盾如何解决
觉悟层次上的困惑.人们的信仰选择日益多样化,多层次,很难,也没有必要从制度上,政策上保证人们统统信仰共产主义,而只能根据人们的不同觉悟状况提出不同层次的要求.那么,集体主义人生观怎样划分层次,才能保证主导地位与多层次的统一呢
精神文明发展趋向的困惑."生产上去了,道德堕落了",这种困扰西方发达国家的"工业社会病"在我国某些地区以露端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跳出这个怪圈 用集体主义人生观这个法宝能够战而胜之吗
上述种种困惑,有些是由集体主义人生观与市场经济法则的原则冲突所引起的,有些则是由于人们对于集体主义人生观和市场经济法则的片面理解,片面宣传所造成的.
总之,反映当前人生观领域的基本矛盾,就是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的矛盾."集体主义原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不适应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下个人主义合法合理".这类说法成为普遍的认识误区,也是大学生树立人生价值观中迫切需要澄清的观念.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是使当代大学生真正树立社会主义,集体主义人生观的有效途径.
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地认识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准确地划清正当的个人利益与个人主义之间的界限.在一些人看来,提倡集体主义就是泯灭个性,否定自我,强调集体利益就是否认个人利益.这种看法显然是不正确的.要实事求是地分析过去几十年对集体主义的宣传和解释上的偏颇之处,在此基础上,正确地认识和把握集体与个人的辨证关系.
摆正金钱在人生追求中的位置,这是当今对大学生的人生价值观教育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和把握;第一,金钱获得的再多,也不等同于一个人价值的完全实现.第二,一个人如果把金钱的获取作为唯一的追求目标,就会失去理智,从而走向自我毁灭的深渊.
有志者追求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是当代大学生中的热门话题.大家都希望将来能凭着自己的才干赢得社会的承认,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干一番事业.一个不甘碌碌无为的有志者,要想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就要做到当现实由不得自己"自由选择"时,则无论在什么地方,什么岗位上,都应该认真地做好每一件该做的事情,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实现自我价值最基本的途径.
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科技国际化,文化多样化,信息多元化对人们道德方面提出了更新,更高,更全面的要求.面对社会开放和价值多元的现实,社会生活中存在道德困惑,道德失落,不辨是非,理想消沉等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必须正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无疑对社会组织起着分化和瓦解的作用.即使对于努力"做好人,行善事"的人们,这些社会力量也在影响和侵蚀着人们的道德意识,从而造成普遍的不道德感.大学生毫不例外地感同身受.贾谊《鹏鸟赋》说:"天地为炉兮,造化为工;阴阳为炭兮,万物为铜."个人进入社会,大都为社会所熔化.
国外最近的一项对大学一年级新生的调查中,80%的新生选择富裕作为生活的根本目标,40%选择确立生活哲学.这个结果几乎与1968年所作的一个相似的测验恰恰相反.在那次调查中,42%的新生选择经济有保障,82%承认确立生活哲学的重要性.在全球化的今天,我国高校学生道德失落的现象也不容乐观.
中国传统教育的突出特色,是一贯重视道德教育.近半个多世纪以来,由于特殊的历史原因,高校把政治教育放在了突出的位置,将"德"理解为"政治品质".20世纪80年代提出了"思想道德素质"的新观点,但时至今日,思想道德的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其内容结构不仅处于弱势,而且过于理论化,难以完成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使命.
然而,做人最高的意义是必须有一种道德的品质.道德,不仅是对人行为的一种规范,而且是一种社会批判和建设的力量,它可以使得人际关系和谐,社会祥和,政治相对稳定.道德的力量属于人自身的一种内在精神力量,是一种人的自觉与自律.
每个人包括大学生都需要构筑一个清晰和自信的道德框架,即构建道德价值观体系.构筑一个深思熟虑的个人道德框架,恐怕很难,超出了大学生本身的实际.大学生对于道德的理解容易误会是拘谨的,额外的或较高远的.拘谨就是迁就照顾各方,要得乎其中.顾外则遗内,求中则离根.孟子指点的最明白:"同乎流俗,合乎迂世."误人为道德是额外的或较高远的,仿佛是日常生活之外多添的一件事情.实际道德并不以新奇为贵,道德的力量充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一定要有为大众服务,为社会献身的精神;要时时处处想到别人,想到国家和社会,从而能设身处地,推己及人,与人为善,服务他人,体现自己人格的魅力;要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要求和遵守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为根本准则.
大学生要做有道德的人,就要学习和深刻领会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标准与要求,要学习做有道德的人.这将使你在面临两难处境时能果敢抉择.而不必每次遇到令你迷惑的道德决定就束手无策.它将使你战胜可能经历的道德失落,砥砺你高挚心中指路明灯,照亮自己,辉映他人.
第四节 大学生应具备的理想信念
理想是大学生最为熟悉的词汇之一."一个人应有远大的志向",这是从小到大家庭,学校教育的主要话题之一.它要求我们每一个人在人生道路上,要能够对未来都充满憧憬,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理想一方面作为一种观念形态,是社会存在的反映,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产物;另一方面作为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表现形式之一,是人生所向往,追求的奋斗目标,是建立在现实发展的可能性认识基础上而形成的对人类未来社会与生活远景的希冀,是对事物美好未来的科学预见,合理想象和热切向往.所以,理想是个光彩夺目又有巨大魅力的词汇.
从进入大学校门的那一刻起,我们便开始了人生新的起点.几乎每个人都会对自己的未来做一番打算,构思着一个更为美好的前景,也就是有了在一个新起点的奋斗目标.青年,总是与未来相联系;青春,总是和理想相伴随,向往,追求远大的理想,渴望有一个闪光,充实的人生,是处在人生旅途新起点的大学生的可贵之处.正如古人所云"夫志当高远……若志不强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滞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窜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矣."可见,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是自古以来人们所崇尚的一种人生境界,它不仅仅使我们的奋斗目标有了不竭的前进动力,也是我们遵行社会发展规律,顺应时代进步潮流的必然结果.
一,崇高的理想是时代对当大学生的要求
时代是产生理想最深厚的土壤和条件.时代也造就了具有远大理想并矢志不渝为之奋斗的青年,青年是时代的产物和先锋.当人类历史进入了新的千年,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它给青年学生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个人发展的机遇.我们今天能在高等学府深造,不仅是个人努力的结果,更是社会和国家给我们创造了条件和机会.每一个青年都不应该辜负时代对我们的要求和希望,承担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我们在处于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是一种新型的,富有生命力的经济.它以知识为基础,以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特征,从而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提高,经济的腾飞,.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的各项事业也正处于不断地变革与完善之中,社会对科技的需要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因为现代经济的竞争主要是科技竞争,而科技竞争的本质是人才竞争.为适应这样一种社会变革的需要,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了崇高的理想,才会去努力学习科学新知识,不断追求更新更高的目标和能力,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提高自己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成为符合时代要求的有知识,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二,崇高的理想是党和国家对大学生的要求
党和国家对青年一代充满了无限的期望,提出了"四有"人才培育目标."四有"即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首要的是有理想.一个人有了理想才不会盲目地追求,一个社会只有有了共同的理想,才会具有凝聚力.一个人确立和追求什么样的理想,一个社会宣传和提倡什么样的理想,对于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国家要兴旺,要发展,就需要在青年中,在社会倡导树立理想.
当代大学生是跨世纪的一代,肩负着继往开来的历史使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大学生树立个人理想是人生道路上不可缺少的奋斗目标,但是在现代社会里,个人理想又要以社会理想作为前提和基础.一方面我们不仅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还要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构筑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前进动力,在国家,社会理想紧密结合,只有与社会,民族的进步发展,国家的繁荣富强联系起来,才是有意义的,值得称颂的崇高理想.
三,崇高的理想是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
理想人皆有之.每个人都是人生舞台上的主角,都对人生抱有某种向往和追求.人生活在社会中具有多方面,多层次的需要.除了物质生活的需要外,不能缺少精神的需要.一个人只有树立了崇高的人生理想,才能有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才能奋发图强,最大限度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相反,没有远大的理想和崇高的精神追求,就没有奋斗目标,将落得虚度终生.徐凤翔教授在人迹罕至的西藏原始森林里,在远离都市喧嚣的"小木屋里",苦苦奋斗了近二十个春秋.在中国林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篇章.是什么力量支撑着她 就是要研究西藏林业资源状况,摸索我国生态环境特点的理想,使她能够不被重重艰难所压倒,不被任何困苦所屈服,长期保持着高昂的奋斗热情和不竭的探索勇气.
大学时代,是人生思想政治素质成型,树立理想的关键时期.告别中学时代,大学生无论从身体,心理还是意识上,都已经开始步入成年.与中小学生想比,他们正处于思想论的主动接受期和人生道路的理性选择期.由于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理性思维的发展,对思想政治理论的接受和理解,对政治方向,政治态度和政治立场的选择,已经处于主动自觉的状态.只有在对客观规律,特别是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才能正确地确立自己终生的奋斗目标和人生道路,并且成为自己成为走向成熟,理智的人生标志.
大学时代,为人生实现远大前程,走向理想目标开辟了宽广之路.进入大学校门,人生的历程掀开了新的一页,人生的阶梯跨越了新的高度.但此时,有的人踌躇满志,胸怀理想,及时确定了下一步的人生目标,走向人生道路的新历程;有的人却心满意足,原地踏步,生活松松垮垮,行为随随便便,在人生道路上停滞不前;有的人干脆对自己放松要求,歇口气再说,沉溺于吃喝玩乐之中,成为人生道路上的落伍者.不同的动机和理想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没有理想作为人生奋斗的精神支柱,最终只能成为人生道路上的被淘汰者.曾经有一位以高分入大学的学生,入学后没有及时确定自己下一步的目标,反而满足于自己以往的成绩,抱着侥幸心理,碌碌度日,结果在学期末几门功课都挂了红灯,给新开始的大学生活抹上一道不快的阴影,也给更多的同学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教训.
四,崇高的理想是人生奋斗的前进动力
理想确立以后,能够转化为人们为实现理想而行动,奋斗的驱动力.激励人们在行动中产生强烈的意志和感情,增添实现目标的勇气和毅力,对未来充满比胜的信心.
社会的进步,人类的发展,事业的繁荣,都是人们创造和推动的.创业和成功的人们,必定是有志向,有理想的人.理想是激励人们向着既定的目标奋斗进取的动力,是人生力量的源泉.理想有正确与错误,科学与非科学,崇高与庸俗之分.不同的人生理想将决定不同的人生.理想所提供的大小动力与理想的层次密切相关,不同层次的理想发挥的力度是有差异的.一般讲,理想的层次越高,它所提供的动力就越大.早在青年时代,马克思就立下大志,树立了崇高的理想,要独立地在自己的领域内进行创造,为人类的幸福而工作.他1835年写的中学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与抱负.他在文章中写道:"人只有为同时代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自己才能达到完美."一位年仅17岁的未成年,在170多年前写出的这掷地有声的语言,在今天读起来,仍然是富有时代气息的豪言壮语.
丛观人类历史,古今中外大凡事业成功的人士,都是从小立志,确立理想,最终为社会做出贡献,从而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事实说明,只有具有理想,抱负的人,才能有所作为,才有精彩人生.正如我国著名诗人流沙河所描写的:
……
理想使忠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

怎么对待别人,怎么对待自己

  • 18178642820 :如何学会做人?
    沃忽涛1297 :答:做人做事或说话的技巧:面对吃亏,学会看破不说破、与人说话,记住先硬后软、帮助别人,记得提高自身的价值、做人做事,坚守底线。1、面对吃亏,学会看破不说破 在这个世界上,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其实很...
  • 18178642820 :怎样做才算是“学会做人”呢?
    沃忽涛1297 :答:1)学会做人 学会做人是指建构符合道德的价值体系,并承担个体的社会责任,热爱生命并感激生活的给予。学会做人还意味着除关注自己之外,还有对亲情和友情的看重,与亲朋好友之间的密切联系,对父母的关心和体贴,并承担应尽的...
  • 18178642820 :学会做人包括那些内容
    沃忽涛1297 :答:要使自己能够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学会自我约束,学会自我控制,就要认认真真的学习做人.学习正确处理适应社会需要与实现自我价值的关系,学会处理环境变化所带来的适应性问题,既要学会生存,更要学会做社会的人,做现代的人.怎样才算...
  • 18178642820 :什么才叫真正的会做人,会做事?
    沃忽涛1297 :答:什么才叫真正的会做人,会做事? 1、少管别人的闲事,好好关心自己,好好提升自己。自己好了,所有的人都会对你好,不管是表面上的还是真心的。 2、真的会做人做事,是不要在别人的心中修行自己,也不要在自己的心中要求别人 3、做好自己...
  • 18178642820 :学会做人的基本内涵包括
    沃忽涛1297 :答:学会低调做人,就是要不喧闹、不矫柔、不造作、不故作吟呻、不假惺惺、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嫌、不招人嫉,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能力比别人强,也要学会藏拙。而抱怨自己怀才不遇,那只是肤浅的行为。低调做人,就是...
  • 18178642820 :做人要有哪些准则
    沃忽涛1297 :答:【通俗类】1、做老实人、做诚信人、做善良人。2、诚实守信,开明勤俭,低调做人,高调做事。3、待人贵真诚,为人须谦和,孝道当竭力,亲情互相助。4、谨言慎行,宽厚忍让,勤恳做事,踏实做人。5、学会放弃,懂得珍惜。6、...
  • 18178642820 :做人最主要的是要学会那几点
    沃忽涛1297 :答:【做人必须学会的几点】1.处事须精明,待人要糊涂;2.有福而不骄,则无祸;有祸而不惧,自是福;3.大事看担当,逆境看襟怀,喜怒看涵养,行止看胆识;4.有点忙碌是个福,免得无聊;受点诽谤也是福,免得骄傲;5.交友...
  • 18178642820 :人需要学会哪些做人的道理?
    沃忽涛1297 :答:(2)宽容:对待他人如同对待自己。比如说,看到别人有缺点的时候,立刻联想到,自己也有同样的缺点,所以就会变得很豁达,很宽容。在对待自己的时候:(3)自省:经常检讨自身的不足,每日三省吾身。经常检讨自己:今天,我...
  • 18178642820 :如何才能学会做人?
    沃忽涛1297 :答:立业先立德,做事先做人。做任何事情,都是从做人开始的。最重要的是要先学会做人,做一个善良、谦和的人,要关心他人,他人就包括师长、同学、街坊邻居;他的妈妈注重培养他独立的性格,从小要求他洗自己的内衣裤和袜子,...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