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发现曹操墓了吗?

   更新日期:2024.06.01
是的,这是相关报道12月27日,河南省文物局在京发布重大考古发现——在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发掘的一座东汉大墓,为文献中记载的魏武王曹操高陵。   这座墓葬是怎样被发现的?墓主人又是如何确定的?  抢救性考古的意外发现  墓葬占地约740平方米,出土器物250余件  据出席发布会的专家、学者介绍,大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曾多次被盗。为及时有效地予以保护,2008年12月,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局组织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开始对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  经发掘发现,该墓平面为甲字形,坐西向东,是一座带斜坡墓道的双室砖券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主要由墓道、前后室和四个侧室构成,占地面积约740平方米。  该墓虽被多次盗掘,但仍幸存一些重要随葬品。共出土器物250余件,有金、银、铜、铁、玉、石、骨、漆、陶、云母等多种质地。器类主要有铁甲、铁剑、玉珠、水晶珠、玛瑙珠、石枕、刻铭石牌等,其中以刻铭石牌和遗骨最为重要。  此次共出土刻铭石牌59件,有长方形、圭形等,铭文记录了随葬物品的名称和数量。其中8件圭形石牌极为珍贵,分别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刀”等铭文。在追缴该墓被盗出土的一件石枕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铭文。这些出土文字材料为研究确定墓主身份提供了重要的、最直接的历史学依据。  除上述器物外,该墓还出土有大量画像石残块。这批画像石画工精细娴熟,雕刻精美,内容丰富,有“神兽”、“七女复仇”等图案,并刻有“咸阳令”、“纪梁”、“侍郎”等文字,堪称汉画像石中不可多得的精品。  在墓室清理中,发现有人头骨、肢骨等部分遗骨,专家初步鉴定为一男两女3个个体,其中,墓主人为男性,年龄在60岁左右。  六大依据锁定墓主人  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墓室或藏曹操遗骨  有关专家对这些考古发现进行了多次论证,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随葬品时代特征,认为这座大墓年代为东汉晚期,结合文献记载,判定该墓的墓主人为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魏武王曹操,大墓即文献中记载的高陵。  首先,这座墓葬规模巨大,总长度近60米,砖券墓室的形制和结构与已知的汉魏王侯级墓葬类似,与曹操魏王的身份相称;该墓未发现封土,也与文献记载曹操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的情况相符合。  其次,墓葬出土的器物、画像石等遗物具有汉魏特征,年代相符。  第三,墓葬位置与文献记载、出土鲁潜墓志等材料记载完全一致。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等文献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正月病逝于洛阳,二月,灵柩运回邺城,葬在了高陵,高陵在“西门豹祠西原上”。调查资料显示,当时的西门豹祠在今天的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安阳县安丰乡。这座大墓就在西门豹祠以西。1998年,西高穴村西出土的后赵建武十一年(公元345年)大仆卿驸马都尉鲁潜墓志,也明确记载了魏武帝陵的具体位置就在这里。  第四,文献还明确记载,曹操主张薄葬,他临终前留下《遗令》:“殓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也在这座墓葬中得到了印证:墓葬虽规模不小,但墓内装饰简单,未见壁画,尽显朴实。兵器、石枕等有文字可证皆为曹操平时“常所用”之器,看似精美的一些玉器等装饰品也应是曹操日常佩带之物。  第五,最为确切的证据就是刻有“魏武王”铭文的石牌和石枕,证明墓主就是魏武王曹操。据文献记载,曹操生前先封为“魏公”,后进爵为“魏王”,死后谥号为“武王”,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史称“魏武帝”。出土石牌、石枕刻铭称“魏武王”,正是曹操下葬时的称谓。  第六,墓室中发现的男性遗骨,专家鉴定年龄在60岁左右,与曹操终年66岁吻合,应为曹操遗骨。  综合这些因素考虑,专家们认定这座东汉大墓为魏武王曹操高陵。  树立汉魏考古年代标尺  发掘工作仍在继续,保护规划着手进行  有关专家介绍说,曹操高陵的发现,印证了文献中对曹操高陵的位置、曹操的谥号、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有关记载是确凿可靠的信史。  千百年来,这些问题扑朔迷离,异说种种,疑雾重重,并由此产生了对曹操的许多怀疑和曲解。  曹操高陵的确认,解决了诸多历史悬案。发掘成果为汉魏考古树立了准确的年代标尺,相关领域的研究必将获得新的突破,也必将为曹操及汉魏历史的研究开启新的篇章。  目前,曹操高陵的发掘,尚有许多工作仍在进行,如陵园建筑、墓地布局的调查等。同时,保护展示规划也已开始着手进行。  河南省文物局供图  曹操陵墓不会进行商业开发  就此次考古重大发现的发掘过程、意义及下一步的研究保护规划,记者采访了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孙英民。  记者:曹操高陵是怎样被发现的?  孙英民:曹操高陵在历史上曾多次被盗;最近被发现,是当地村民在给当地砖瓦厂取土时,挖掘暴露出墓葬顶部,当地文物部门才发现了这座墓葬。  记者:墓葬被破坏的情况怎样?  孙英民:从我们掌握的情况看,盗墓主要造成了一些汉画像石的破坏;此外,还造成了一些文物的丢失和位置改变——具体丢失的情况,目前还没有统计。  记者:这次曹操高陵的发现,在考古学界占据怎样的地位?  孙英民:河南历史文化资源丰富,考古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次曹操高陵的发现,应该说是近年来在全国范围内的历史人物考古发掘方面最重要的发现之一。  记者:下一步,针对墓葬的研究保护会采取哪些措施?会否进行商业开发?  孙英民: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进行考古发掘。目前,我们对整个地葬结构、陵园范围以及是否有随葬墓等情况还不能完全掌握,随着考古发掘工作继续进行,将会有更多有价值的发现。  其次,将尽快制定保护规划,当地政府将根据考古发掘情况建设永久性的博物馆,更好地进行保护;并根据考古发掘的情况,展开一系列历史研究。  曹操高陵的发掘,以保护和研究为目的,不会用于商业开发,也不会允许进行任何商业活动。

12月27日,曹操墓考古发现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行。记者获悉,曹操墓位于河南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至此,曹操墓到底在何处这一千古之谜终于被破解。  历史上关于曹操墓众说纷纭,七十二疑冢、许昌城外、漳河水底、铜雀台下,1000多年来,曹操墓到底在那里,谜团重重。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二号墓地的考古挖掘最终解开了这一千古谜团,专家的主要依据是一块珍贵的石牌。  12月19日和25日,记者两次来到发掘现场高穴村二号墓地??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南地一片开阔的田地里,了解了“曹操墓”的来龙去脉。曹操墓规格相当高,呈中字型土坑式砖石墓室,墓室分为前室和后室,中间有甬道相通,前后室顶部为四角攒顶,甬道为砖券拱形顶。前后墓室东西两侧各有一个耳室。两座墓室最深处距地表16米,属于典型的深埋墓葬。墓道长35米,宽9.6米,呈阶梯式内收。  在这座墓里出土有金、银、铜器,陶器、兵器等,但在这些出土文物中,最让专家兴奋的就是这块写有“魏武王常所用?虎大戟”的石牌,专家介绍,“魏武王”三个字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因为这和曹操的身份相符合:曹操生前为王,他儿子曹丕做了皇帝以后,他才被追封为魏武帝;“魏武王”完全与他死时的身份相符。这块写有“魏武王”的石牌确切的证明了墓主人身份。同时,在挖掘过程中还出土了三具骨架,经专家鉴定,一具为男性,约为60多岁,另两具为女性,分别为20多岁和40多岁,男性死亡年龄与史书中记载的曹操死亡年龄极为相符。  
曹操墓  

曹操墓  
  与出土的文物共同指明这一古墓为曹操墓的还有一块在1998年被该村村民徐玉超起土时挖出的一块鲁潜墓志,志文提到了鲁潜墓距魏武帝陵的方位与距离:“墓在高决桥陌西行一千四百步,南下去陌一百七十步,故魏武帝陵西北角西行四十三步,北回至墓明堂二百五十步。”这里所说的魏武帝陵应该就是高陵(西陵),高决桥应该为高穴桥,古代“决”通“穴”,这说明曹操的墓地应该在西高穴村附近。  另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曹操于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六月,颁布《终令》:“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这大概是曹操预感寿命将尽时才颁布的。西门豹祠在今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村一处临公路的高地上,祠堂早已不存,只留下三四通古碑,其中两通字迹已经漫漶不清,而另两通则为民国和清朝道光年间的。另一部文献的记载,更具体地点出了西门豹祠与曹操墓的关系。唐代李吉甫的《元和郡县图志》提到相州邺县时说:“故邺城,县东五十步。”也就是说,唐代的邺县在故邺城(曹魏邺城,北周焚毁)西五十步的地方。这是个很短的距离,这就更显示西门豹祠的坐标意义了。漳河南距邺县三十里的地方应该在今安阳县的西北部。这可以根据唐代的碑刻和墓志铭来证明。在唐朝开元三年有《相州邺县天城山修定寺之碑》,开元七年有《大唐邺县修定寺传记碑》。修定寺就是今天的安阳县西北的清凉山东侧的修定寺,说明邺县在唐代的地界往西到达了今天的清凉山(古代叫天城山),所以应该说安阳县的西北部在唐代是属于邺县的。  根据出土“魏武王常所用?虎大戟”的石牌、鲁潜墓志、以及西门豹祠位置,经过多位专家充分论证,最终确定西高穴村就是曹操墓所在地,千百年来所有的猜测所有的争论终于停止,千古谜团终破解。

曹操在丧葬上有别于历代帝王,他对自己的身后事,提出了“薄葬”。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当时,曹操虽未称帝,但权力与地位不比帝王低,为什么他不但提倡“薄葬”,而且身体力行呢?

据说,曹操一生提倡节俭,他对家人和官吏要求极严。他儿子曹植的妻子因为身穿绫罗,被他按家规下诏“自裁”。宫廷中的各种用过的布料,破了再补,补了再用,不可换新的。有个时期,天下闹灾荒,财物短缺,曹操不穿皮革制服,到了冬天,朝廷的官员们都不敢戴皮帽子。

又据传,曹操早年曾干过盗墓的勾当。他亲眼目睹了许多坟墓被盗后尸骨纵横、什物狼藉的场面,为防止自己死后出现这种惨状,他一再要求“薄葬”。

为了防止盗墓,在力主和实践“薄葬”的同时,他还采取了“疑冢”的措施。布置疑冢,当然也和他生性多疑有关。生前,他因多疑,错杀了许多人;死后,他的多疑也不例外。传说,在安葬他的那一天,72具棺木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同时从各个城门抬出。

这72座疑冢,哪座是真的呢?曹操之墓的千古之谜随之悬设。

千百年来,盗墓者不计其数,但谁也没发掘出真正的曹操墓。

传说,军阀混战年代,东印度公司的一个古董商人为了寻找曹操的真墓,雇民工挖了十几座疑冢。除了土陶、瓦罐一类的东西外,一无所获。

1988年《人民日报》发表一篇文章《“曹操七十二疑冢”之谜揭开》说,“闻名中外的河北省磁县古墓群最近被国务院列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过去在民间传说中被认为是‘曹操七十二疑冢’的这片古墓,现已查明实际上是北朝的大型古墓群,确切数字也不是72,而是134。”关于疑冢的说法便被确证不是准确的了。

但是,关于曹操尸骨到底埋于何处,仍然是个谜。据诗曰:“铜雀宫观委灰尘,魏之园陵漳水滨。即令西湟犹堪思,况复当年歌无人。”由此推断,曹操墓是在漳河河底。

又据《彰德府志》载,魏武帝曹操陵在铜雀台正南5公里的灵芝村。据考察,这也属假设。那它还有可能在哪呢?

还有一种说法是,曹操陵在其故里谯县的“曹家孤堆”。

据《魏书·文帝纪》载:“甲午(公元220年),军治于谯,大飨六军及谯父老百姓于邑东。”《亳州志》载:“文帝幸谯,大飨父老,立坛于故宅前树碑曰大飨之碑。”曹操死于该年正月,初二日入葬,如果是葬于邺城的话,那魏文帝曹丕为何不去邺城而返故里?他此行目的是不是为了纪念其父曹操?《魏书》还说:“丙申,亲祠谯陵。”谯陵就是“曹氏孤堆”,位于城东20公里外。这里曾有曹操建的精舍,还是曹丕出生之地,此外,又据记载:亳州有庞大的曹操亲族墓群,其中曹操的祖父、父亲、子女等人之墓就在于此。由此推断,曹操之墓也当在此。

但这种说法也缺乏可信的证据,遭到许多人的质疑。

面对“曹墓不知何处去”的感叹,人们对曹操的奸诈多疑可能有了更深的认识。曹操一生节俭,带头“薄葬”,是有积极意义的。这样做,既保护了自己,也使盗墓者无从下手,这也算是他的明智之举吧。

关于曹操的陵寝的真实情况至今仍是个谜,还有待于新的考古发现

参考资料
http://bbs.sports.163.com/board/index.html?url=http%3A//bbs.sports.163.com/board/rep.jsp%3Fb%3Dguanshui%26i%3D25936%26p%3D0

真的呀,在河南安阳,已经找到可有名称的墓志碑类和遗骨了,报道很多啊,有兴趣看看。

胡扯的,曹操死的时候,称谓是魏王。而出土的所谓专家的证据碑铭上面写的是,魏武王。 魏武王这个称谓是曹丕当皇帝时候追溢的,曹操死的时候曹丕可不是皇帝。而且再曹操死之前确实有一个朝代的王侯就是魏武王,是个小国家的

  • 15595373051 :安阳发现曹操墓,其中到底有没有“七十二疑冢”呢?
    晏邱趴1619 :答:自从安阳曹操墓被发现以来,人们一直在质疑它。然而,由国家文物局考古专家组成员、中国考古学会理事104人、国家考古发掘资质单位63人联合评选的“2009年十大考古发现”,其中“安阳曹操墓”名列其中,也就是说,100多位专家认为“安阳曹操墓”是真的。2009年12月27日,...
  • 15595373051 :真正的曹操墓究竟有没有被挖出来
    晏邱趴1619 :答:2020年8月,曹操高陵本体保护与展示工程,已进入文物布展阶段,并将打造为三国文化遗址公园,成为研究三国文化及汉魏历史的重要平台。各方争议 曹操墓发现和确认的消息传出后,在各专业人士之间以及普通百姓之间均引起了大量的质疑。发现和确认曹操墓都是官方和职业考古机构的行为,权威性毋庸置疑;提出质疑...
  • 15595373051 :真的发现了曹操墓了吗?
    晏邱趴1619 :答:曹操高陵位于河南安阳市西北约巧公里的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这是真的,棺材都找到了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915946.htm
  • 15595373051 :曹操墓如何发现的,具体地址在哪里?
    晏邱趴1619 :答: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考古发掘的。曹操墓叫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1922年河北磁县农民崔老荣发现过一个古墓,其刻石所叙为曹操,刻石由县署保存。邯郸市的考古工作者对这一线索进行了专门的核实,结果没有找到可靠的依据。2009年,高陵...
  • 15595373051 :曹操的墓找到了没有在哪里?
    晏邱趴1619 :答:截止2021年4月15日,还没有找到曹操准确的墓穴。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据《三国志》等史料记载,220年曹操卒于洛阳,灵柩葬在邺城的西门豹祠以西丘陵中。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
  • 15595373051 :河南安阳曹操墓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晏邱趴1619 :答:河南安阳曹操墓是真的。曹操墓即安阳高陵,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在曹操王都邺北城西12公里处。2009年12月27日,经中国考古学界一致确认,国家文物局最终认定,经考古发掘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南的高陵墓主为曹操。现在对曹操墓持有争议意见的还有个别学者,例如国家文物局专家组...
  • 15595373051 :为什么曹操墓一直找不到?已经发现了几十个曹操墓,检验都是假墓,难道...
    晏邱趴1619 :答:曹操墓已经找到,它位于今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境内。这是2009年的事,今年已经得到了众多专家学者的肯定,基本已确认。确定的理由有这样几条:一是当地原先出土的十六国后赵鲁潜墓志上记载曹操墓位于这里;二是该墓中出土了刻有“魏武王”字样的石牌,这与曹操死后被死丕追赠为“武王”的史实...
  • 15595373051 :曹操墓:曹操墓被发现是真实的吗
    晏邱趴1619 :答:谁知道呢,不是传说曹操有七十二座疑冢吗,也没准是个假的呢。聊斋志异里头还有个故事,说曹操的七十二座疑冢都是假的,有人在一个湖里头发现了一座陵墓,才是曹操的真墓。
  • 15595373051 :曹操墓是否已被发现?
    晏邱趴1619 :答:没有,绝对没有,曹操是盗墓这一行的祖师爷了。他对行情的了解,应该知道怎样才能不被掘墓。
  • 15595373051 :曹操为什么要给自己建那么多假墓?真的曹操的陵墓找到了吗?
    晏邱趴1619 :答: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盗墓者也随之出现了很多,但是却没有人能够真正发掘出曹操的陵墓,不得不说曹操这个人真的是诡计多端。其实曹操自身的性格还是非常好的,一生崇尚节俭,对于自己的家人,包括官员都严格要求。其实曹操在生前,也是跟随着自己的手下盗过墓的,亲眼目睹了这样的场景,而且也能看到被盗墓...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