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他编撰《通鉴》的目的有是什么?

   更新日期:2024.06.01

司马光他编撰《通鉴》的目的有二:一是为皇帝便览资治;二是为重振编年史的优长,成一家之书。他认为“春秋之后,迄今千余年,《史记》至《五代史》1500卷,诸生历年不能竟其篇第,毕世不能举其大略”(《资治通鉴表》),因此“常欲删取其要,为编年一书”(《通鉴外纪自序》)。



  • 15018434030 :宋朝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编书的目的是什么,书名的意思是什么...
    澹宣郎2922 :答: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写成一部简明扼要的编年体通史,一是通过编写历史,“叙国家之盛衰,著生民之休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企图为政治服务.《资治通鉴》简洁生动的文采,在写战争方面有集中的体现.有些写战争的篇章,如写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文字,是千古传诵的佳篇.
  • 15018434030 :宋朝司马光主持编写的《资治通鉴》编书的目的是什么,书名的意思是什么...
    澹宣郎2922 :答: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写成一部简明扼要的编年体通史,一是通过编写历史,“叙国家之盛衰,著生民之休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企图为政治服务。《资治通鉴》简洁生动的文采,在写战争方面有集中的体现。有些写战争的篇章,如写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的文字,是千古传诵的佳篇。
  • 15018434030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澹宣郎2922 :答: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要写成一部简明扼要的编年体通史;一是通过编写历史,“叙国家之盛衰,著生民之休戚”,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企图为政治服务。也通过对事关国家盛衰、民族兴亡的统治阶级政策的描述警示后人。书名的由来,就是宋神宗认为该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而钦赐此名的...
  • 15018434030 :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目的是什么?
    澹宣郎2922 :答: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的目的非常明确:“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即是总结历史经验,面对社会现实,使当朝执政者能够借鉴历史,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重大问题,使北宋封建统治能够长期巩固下去。从这一意义上说,《资治通鉴》可以说是一部供皇帝阅鉴的历史教科书。
  • 15018434030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
    澹宣郎2922 :答:总结治世经国的经验教训 供统治者借鉴
  • 15018434030 :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的目的是什么?
    澹宣郎2922 :答:监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矜恶,取得舍非,俾四海群生,咸蒙其福。在通鉴的司马光上书中说的很明白的。
  • 15018434030 :司马光为什么要编写资治通鉴
    澹宣郎2922 :答:至于司马光陷入政治斗争时期,编纂《资治通鉴》的目的,不能一概而论。因为资治通鉴历史19年编纂而成,期间司马光的政治对手就曾说过“司马光编通鉴的目的是为了贪国家经费”,为此司马光还专门上奏折予以驳斥。另外,身为政治家的司马光被贬期间,也有通过编通鉴与朝廷关键人物保持联系的行为。所以,司马...
  • 15018434030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最初目的是什么?
    澹宣郎2922 :答:《资治通鉴》是继《春秋》后的一部以编年体的史学巨著,司马光自幼好读《左氏春秋》,喜欢编辑旧事以成编。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呈《历年图》五卷,治平三年(1066年),又呈《通志》八卷,作品涵盖周、秦二朝,当时的皇帝宋英宗看了很满意,于是下令在崇文院内设置书局,将颖邸旧书2400卷,...
  • 15018434030 :司马光究竟为何要隐居去编修《资治通鉴》,背后有何目的?
    澹宣郎2922 :答:用力最多。刘攽于汉史、范祖禹于唐史,都有专深的研究。他们分工合作,各自作出了重要贡献。最后,由司马光修改润色,写成定稿。可以说这种巨著的成型到出版每个人都出了很大的贡献。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的目的就是从小的志向,从前的理想。因为这种理想才让他修编出旷世巨著《资治通鉴》。
  • 15018434030 :为什么说《资治通鉴》是帝王之书?
    澹宣郎2922 :答:由于司马光编著《资治通鉴》的目的是想要给帝王作为治国理政的参考指引,因此他在题材的选择上往往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比如《资治通鉴》开篇是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这一年周威烈王任命韩虔﹑赵籍﹑魏斯三位卿大夫为诸侯。古代礼法等级制度森严,天子统辖三公,三公督率诸侯,诸侯控制卿大夫...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