痴嗔贪是什么意思

   更新日期:2024.06.01

贪、嗔、痴为三毒,又称三垢、三火。

1、贪

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

2、嗔

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或者诋毁、抹黑其他宗教等等行为。

3、痴

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又作无明。指心性迷暗,愚昧无知。

扩展资料

佛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怒心、愚痴心,即所谓“三毒”。是人类身、口、意等一切恶行的根源。贪欲是对名声、财物等自己所爱好的东西没有满足的一种精神作用。

怒是对不合自己意思的憎恨,从而使自己身心不得安宁的一种精神作用;愚痴是指愚昧无知、不明事理的一种精神作用。这些精神作用的扩张,使得人类相互间争夺不已、仇恨不已,以至永远不知道解脱苦难的真正道路在哪里。

佛陀教导我们要“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就是要人们通过戒定慧的自我修养,去除贪欲心、怒心、愚痴心,净化自己的心灵。而在具体实践上,则要人们以布施转化贪欲心,以慈悲转化怒心,以智慧转化愚痴心。

佛认为,“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大乘起信论》),说:“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贪嗔痴



贪嗔痴出自《悟性论》。贪婪、生气、愚笨是人性的弱点。
三界者:贪嗔痴是。返贪嗔痴为戒定慧,即名超三界。然贪嗔痴亦无实性,但据众生而言矣。若能返照,了了见贪嗔痴性即是佛性,贪嗔痴外更无别有佛性。

嗔简单通俗就是说遇到什么事情就觉得是自己正确,别人不对,对别人起埋怨。痴就是是非颠倒,不是指一般的是非颠倒,而是对人和事的认识都是一种不正确思维。

痴就是愚痴迷惑嗔就是嗔恚心贪就是贪心

贪:欲望没个够,没有满足的时候,不休不止
怒:欲望得不到满足时欲得,广行无妄,空劳耗伤
痴:不明事理,用错误的方法以求获得,不知改正
道法自然,道理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本来就存在永恒不变规律,固有的本质,明白了顺其自然
证伪证真,凡事皆有道理,对错皆有道理

  • 15891006287 :贪嗔痴分别是什么意思
    诸怀待1194 :答: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 15891006287 :贪嗔痴指的是什么意思
    诸怀待1194 :答:“贪嗔痴”的意思分别是:“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佛认为,人类的种种苦难(如烦恼、争斗等)主要来源于自身的贪欲心、...
  • 15891006287 :佛家与道家常说的:贪,嗔,痴,慢,疑 五毒分别代表什么,请详细点
    诸怀待1194 :答:嗔:嗔指生气,生闷气,生大气,内心责怪别人,口语埋怨人、事、物等等。嗔的时候,心和肝的能量场会遭到干扰和损害。身体内部分泌出有毒的物质停留到薄弱的身躯的器官上,尤其是肝部。长期郁结会产生肝病,或者心病。痴:世上多少痴迷事,唯有情字最要命。痴表现最突出的是情痴,尤其是沉浸在恋爱中、...
  • 15891006287 :贪嗔痴念是什么意思
    诸怀待1194 :答:就是生气的意思,生气有很多种类。嗔与贪刚好相反,贪是遇到快乐的境,我们拼命追求和贪恋;嗔是遇到不快乐、不喜欢的境,我们要抛弃它,但又丢不了,所以嗔。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正好相反。贪是由对事物的喜好而产生无厌足地追求、占有的心理欲望,嗔却是由对众生或事物的厌恶而产生愤恨、恼怒的心理...
  • 15891006287 :贪、嗔、痴三毒的含义是什么?
    诸怀待1194 :答: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贪嗔痴在佛教文化中被称为是三毒,因为这是三种心病。而这三种心病一旦发作,就会引发熊熊烈火焚烧的炙热之苦。
  • 15891006287 :佛教中的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诸怀待1194 :答:贪嗔痴,佛教中称为“三毒”,是毒害我们人生幸福和健康的罪魁祸首。以下是简单介绍:贪——指贪财、贪色、贪吃、贪睡、……等等心理和言行。如果这些贪心严重,一生必定没有幸福可言。嗔——指仇恨、怨恨、愤怒……等等心理和言行。如果嗔恨心重,一生的快乐和幸福就大打折扣。痴——指不明道理,...
  • 15891006287 :痴嗔贪是什么意思
    诸怀待1194 :答:贪,是对于喜好的过分偏执; 嗔,是对于讨厌的过分偏执; 痴,是根本的不明事理的实相而做出贪或者嗔的反应。 戒定慧是对治贪嗔痴的方法。佛家有所谓“贪、痴、嗔”三念:1.贪 贪是指染著于色、声、香、味、触等五欲之境而不离的心理活动,《大乘义章》卷五说:“于外五欲染爱名贪。”就...
  • 15891006287 :如何理解贪嗔痴慢疑?
    诸怀待1194 :答:“贪、嗔、痴、慢、疑”,合称为五钝使.一、贪:指众生对于色、声、香、味、触五尘,或财、色、名、食、睡等五欲境界,产生执着贪爱的妄想心.二、瞋:对于违背自己所贪爱执着的境界,产生恼怒、厌恶等心念.三、痴:心念混混沌沌、无有智慧,例如:不明白三世因果、不知道人人本具佛性、不了解...
  • 15891006287 :贪,嗔,痴是什么意思?
    诸怀待1194 :答:(1)贪,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否则,心不甘,情不愿。 (2)嗔,对逆的境界生嗔恨,没称心如意就发脾气,不理智,意气用事。 (3)痴,不明白事理,是非不明,善恶不分,颠倒妄取,起诸邪行。
  • 15891006287 :佛教中的贪嗔痴是啥意思
    诸怀待1194 :答:贪、嗔、痴:又名三毒;指毒害出世善心的三种烦恼──贪、嗔、痴。又作三火、三垢、三缚。贪,是一种染着的心理。所谓染着,就是对自己喜爱的对象产生贪念。贪的表现形式很多,吝啬就是其中之一,贪财的人,不但舍不得将钱财与人分享,甚至舍不得自己享用。骄慢也是其中之一,自恋的人,往往特别...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