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向父子在编辑工作上的贡献(要详细)

   更新日期:2024.06.02
父子校勘群书,为历史文献的整理、分类和系统的论述、学术源流提供了范例,奠定了我国历史文献学的基础,贡献很大。

①开创了大规模校勘文字整理典籍的内容篇目次序,最后写成定本的范例。

刘氏父子整理著录的书有13000多卷,而经过他们校阅的书远远超过这个数量。

②创造了整理文献的优良方法。

后人尤为称赞的有三项,一个是广积众本;二是保存异说,对记载不同或怀疑古人所记而证据不足和不能作为定论的,他不随便地删掉,而是作为异说保留下来。

三是开创了写序录的范例。指的是内容提要或者书目解题,包括篇目、流传情况、作者生平、主要内容等。使读者在阅读全书之前,能够简明扼要地了解本书的内容,特点和流传情况的用处非常大,的确是一个创举。

③刘氏父子对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有出色的表现,他们发展了学术分类的概念。

刘氏父子还做到了从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角度,考镜学术源流,摆脱了神学观点的支配,因而具有进步的倾向。

刘向、刘歆父子是西汉后期著名的古典文献专家和历史学家。其《七略》,尤其是其中的《诸子略》,在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据《汉书·本传》记载,汉宣帝时,刘向曾“讲论《五经》于石渠”;汉成帝时,刘向奉皇命校勘皇家馆藏经书,“领校中《五经》秘书”。刘歆“受诏与父向领校秘书,讲六艺传记,诸子、诗赋、数术、方技,无所不究”。汉哀帝时,“复领《五经》,卒父前业。歆乃集六艺群书,种别为《七略》”。
我国在古籍整理事业中有优良的传统,西汉末年的大博学家刘向父子在这一专业中可谓是一面旗帜,他们为此献出了毕生精力,做出了空前卓绝的贡献,在我国灿烂的群星中应占有一席之地。

先秦简策,经过秦火之后,毁散大部,劫后余者也均丝断简乱。汉兴,汉成帝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刘向受诏整理典籍,使谒者陈农广求天下遗书,组织起整理班子,其中,都是当时著名的专家学者,如有步兵校尉任宏、太史令尹咸、侍医李柱国等。刘向在当时是一位大学者,他义不容辞地整理了经传,诸子、诗赋三个主要部分,又担当起总其成的“总编辑”工作。正本既定,为了揭示图书内容,他又为每一种图书撰写一篇 “叙录”。叙录的内容包括:确定书目篇次,叙述校勘经过,介绍作者生平思想,说明著书原委,辨别图书真伪,剖析学术源流,以及评论其书价值等。每一叙录,实际上就是对此书的整理研究结论,是很有学术价值的一篇论文。刘向校书20余年,最后将其所写叙录汇集成册,这就是现已遗失的历史上著名的《别录》一书。《汉书》叙传说:“刘向司籍,九流以别,爰助目录,略序洪烈。”刘向去世后,汉哀帝令其幼子刘歆秉承父业。刘歆没有辜负众望,他领导整理完古今秘籍后,在其父《别录》的基础上,写出了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七略》一书。此书是编辑和检索图书目录的一把金钥匙。图书分类所谓“七分法”自此书始。这种分类有目有纲,纲举目张,它比欧洲第一个正式的图书分类表德国吉士纳的《万象图书分类法》要早1400多年,这是非常可贵的。

刘向父子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为宗旨来薄录群书,实在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正由于此,才有了历代封建帝王都要建立公藏图书机构,请专家学者整理、保管图书,并编撰分类目录。

尽管历代图书分类由“七分法”到经、史、子、集“四分法”不尽相同,但编修书目的原则、体例和方法,则都是在《七略》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历代古籍整理者都以刘向父子为榜样,每书都写有目录解题,形成了一个优良的传统。

《别录》、《七略》的开创性是有目共睹的,它是我国学人治学的门径,更是图书目录学者的经典文献。它开创了我国目录学的篇章,因此说刘向父子是我国目录学之鼻祖

一、刘向曾奉命领校秘书,所撰《别录》,是我国最早的图书公类目录。治《春秋榖梁传》。著《九叹》等辞赋三十三篇,大多亡佚。今存《新序》、《说苑》、《列女传》、《战国策》等书,其著作《五经通义》有清人马国翰辑本,《山海经》系其与其子刘歆共同编订。原有文集,已佚,明人辑为《刘中垒集》。
二、刘向之子刘歆,在其父刘向编纂《别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编成了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为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是具有学术史价值的著作。《七略》计七卷,其《辑略》为全书的叙录,其余六卷,有《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将著录的图书分为六个大类,38种,603家,13219卷。《七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每种每类都加小序,说明其学术源流、类别含义等,不仅对当时的学术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目录学更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目录书的典范。著《移书太常博士》,是经学史上重要文献,造有圆柱形的标准量器。根据量器的铭文计算,所用圆周率是3.1547,世称“刘歆率”。
三、刘向、刘歆父子经过20多年的努力,圆满地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政府组织的大规模图书整理编目工作,在这次校理群书的工作中,刘歆创造出一整套科学的方法。为了对书籍的篇章文字等进行校正和勘定,他们首先兼备众本,广搜异本;然后选定篇目,去除重复;再后纠理错简,校雠文字;最后勘定书名,誊清新本,总共整理出图书33090卷,收藏于天禄阁、石渠阁,建立了第一个国家图书馆,并为先秦古籍的流传,为图书由官府收藏走向民间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系统的古籍整理方法,使校勘、辨伪、考据等学问开始产生。刘歆在其父刘向编纂《别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编成了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为中国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是具有学术史价值的著作。《七略》计七卷,其《辑略》为全书的叙录,其余六卷,有《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将著录的图书分为六个大类,38种,603家,13219卷。《七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对每种每类都加小序,说明其学术源流、类别含义等,不仅对当时的学术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的目录学更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目录书的典范。著《移书太常博士》,是经学史上重要文献,造有圆柱形的标准量器。根据量器的铭文计算,所用圆周率是3.1547,世称“刘歆率”。刘向、刘歆父子领导的校理群书的工作,创造出一整套科学的方法。为了对书籍的篇章文字等进行校雠和勘定,他们首先兼备众本,广搜异本;然后选定篇目,去除重复;再后纠理错简,校雠文字;最后勘定书名,誊清新本。总共整理出图书33,090卷,刘氏父子典籍整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是编制目录,首先是在每一本书校勘誊清后,由刘向父子集其篇目,叙其旨意,写成叙录,也就是后代的提要。然后,又将各书的叙录集合一起,按部类抄成一书,称为《别录》。这主要是刘向完成的。最后是刘歆在《别录》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工,编成了一部综合性的图书分类目录《七略》。刘歆本来从其父学习《诗》《书》《易》和《谷梁传》,在经学上很有造诣。在勘校中秘藏书的过程中,他发现了用先秦古文抄写的《春秋左氏传》,特别喜爱。于是,他一边向研治《左传》有师承的尹成和翟方进学习,请教书中的许多问题及其义理,同时,和父亲刘向一起讨论、辨析《左传》的内容。还以《左传》“教授子孙,下至妇女,无不读诵。”将《左传》与当时已立于学官的《公羊传》《谷梁传》比较,他认为“左丘明好恶与圣人同,亲见夫子,而公羊、谷梁在七十子后,传闻之与亲见之,其详略不同。”《左传》的价值,在《公羊》、《谷梁》之上。
四、刘向(约公元前77年—公元前年6),原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楚国彭城(今江苏徐州)人,祖籍秦泗水郡沛县(今江苏沛县),汉朝宗室,先祖为丰县刘邦异母弟刘交。刘向是西汉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其散文主要是秦疏和校雠古书的“叙录”,较有名的有《谏营昌陵疏》和《战国策叙录》,叙事简约,理论畅达、舒缓平易是其主要特色。
五、刘歆,字子骏,汉高祖刘邦四弟楚元王刘交之后,名儒刘向之子。是中国儒学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后因谋诛王莽事败自杀。建平元年(公元前6年)改名刘秀。西汉后期的著名学者,古文经学的真正开创者。他不仅在儒学上很有造诣,而且在校勘学、天文历法学、史学、诗等方面都堪称大家,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

  • 13870127349 :刘向是谁?为什么很多先秦经典的编著都与他有关呢?
    俞寇寇1260 :答:刘向、刘歆父子是在儒学作为经学而一统天下之后,又重新研究和整理诸子百家的著作与学说并强调从中吸取思想营养以改善儒学的重要人物。刘向在对《管子》、《晏子》、《韩非子》、《列子》、《邓析》、《关尹子》、《子华子》以及《战国策》等著作进行了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认为它们皆有符合儒家经义的地方...
  • 13870127349 :刘歆简介
    俞寇寇1260 :答:的流传,为图书由官府收藏走向民间普及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系统的古籍整理方 法,使校勘、辨伪、考据等学问开始产生。刘氏父子典籍整理的一个重要工作是编 制目录,首先是在每一本书校勘誊清后,由刘向父子集其篇目,叙其旨意,写成叙 录,也就是后代的提要。然后,又将各书的叙录集合一起,按部类抄成一书,称为 《...
  • 13870127349 :刘向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俞寇寇1260 :答:刘向对中国文化的贡献主要有哪些 100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职场上受委屈要不要为自己解释? tomorrowPBB8 2011-01-03 知道答主 回答量: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5166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说苑》为汉刘向所撰,全书凡二十卷。内容涉及广泛,诸多义理,言简意赅,饶富...
  • 13870127349 :《楚辞》《战国策》都是西汉刘向所编?是一个人吗
    俞寇寇1260 :答:不是,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一般说《战国策》都说刘向父子,而且也不单单是他父子俩人,手底下有一帮人,他有一段时间就是职业干校对整理工作的,大概意思跟现在教授做课题一样,其实手底下一帮人忙乎,但是最后研究成果只提这个总负责人的名。
  • 13870127349 :【刘向】的意思是什么?【刘向】是什么意思?
    俞寇寇1260 :答:★「刘向」在《汉语辞海》的解释 ( )刘向的英语单词1.liu xiang-a famous writer in ancient china 用刘向造句 1.该文就汉代易学文献的发展及刘向父子、固、玄在文献学方面的贡献略作阐述。 2.寡人所谓饥而求黍稷,渴而穿井者,未尝能以欢喜见子。★西汉·刘向《说苑·奉使》 3.汉·刘向《...
  • 13870127349 :历史上刘姓名人都有谁?
    俞寇寇1260 :答:在对《管子》、《晏子》、《韩非子》、《列子》、《邓析》、《关尹子》、《子华子》以及《战国策》等著作进行了系统整理的基础上,认为它们皆有符合儒家经义的地方。 刘向、刘歆父子在当时经学独尊的情况下,大力倡导研究诸子之学,对削弱官方学术思想的统治、解放思想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刘...
  • 13870127349 :古文经学派 古文经学派 的定义
    俞寇寇1260 :答:尤其是康有为,他试图从根本上否认古文经学。认为“凡后世所指目为汉学者,皆贾、马、许、郑之学,乃新学,非汉学也;即宋人所尊述之经,乃多伪经,非孔子之经也。”(《新学伪经考·序录》)而古文经学家如章太炎、刘师培则积极捍卫古文经学。章太炎自称是“刘子骏(歆)之绍述者”,他指出:“刘向父子总结《七略...
  • 13870127349 :为什么说先秦两汉是历史文献学的形成时期
    俞寇寇1260 :答:随着汉朝初期的休养生息,经过文景之治,到了汉武时出现了经济繁荣的盛况,在宣帝时我国古代一次大规模的文献整理工作终于开始了。这次的整理文献,组织了强大的队伍,各个方面的人才多聚齐了,整理内容范围无所不包。而刘向刘歆则是这次整理的总其成者和最后完成者。刘向父子校理群书的程序和特点:程序:1、广罗异本 2...
  • 13870127349 :编辑个人工作总结
    俞寇寇1260 :答:二是加强业务学习,提高编辑、写作、摄影等专业技能,提升服务水平。 2)、报纸的专栏设置构思。为方便员工投稿,20__年拟在__版面推出__沙龙、__文苑、女工茶座、朝花夕拾、诗画长廊、情语小轩等专栏。 《__沙龙》面向所有电力职工,采取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向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有一技之长的一线员工或者劳模人物...
  • 13870127349 :个人工作贡献怎么写?
    俞寇寇1260 :答:在工作中,我严格遵守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立足本职,团结同事,尊重领导,服从组织工作安排,在工作中能够严格要求自我,同时,与同事相处真诚相待,虚心向同事们学习,学习他们身上的品质和精神,不断提高自我的综合素养,更好更快的促进自我快速发展和提升。 (三)立足本职,做好工作 目前,我的工作部门客户服务部,主要...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