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期的自我认同

   更新日期:2024.06.03

艾里克森提出,自我同一性的确立和防止社会角色的混乱是青年期的发展任务。自我同一性是关于个体是谁、个体的价值和个体的理想是什么的一种稳定的意识。每个人在青年时期都在探索并尝试去建立稳定的自我同一感,即自我认同感。 艾里克森认为青年期自我同一感的确立是自我分化和整合统一的过程。
1.自我分化是把整体的我分化为“主体我”与“客体我”
青年期发现和认识本质的我,是从明显的自我分化开始的。儿童期的自我是具有稳定性的、整体的自我。青年期的自我是将整体的自我分为“主体我”和“客体我”,主体我是观察者、分析评价者、认同者,“客体我”是被观察者、被分析评价者、被认同者,即由主体我来分析、认识客体我。
其实,自我意识主要表现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在自我分化认识自我的过程中,自我概念好比“我是什么样的人”,自我评价好比“我这个人怎么样”,自我理想好比“我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自我概念、自我评价和自我理想的辩证统一就是以自我概念为基础,进行自我评价,进而超越现实的自我,实现自我理想的过程。
在自我分化和自我认识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观察者对被观察者反应的一致与否、分析者对被分析者评价的准确与否、知者对被知者的认识贴切与否的问题。于足,自然会出现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矛盾斗争,造成对自我的肯定或否定的认知。
2.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达到自我认识的整合统一
自我分化为“主体我”和“客体我”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主体我与客体我的统一。“自我”经过一段时期的矛盾冲突,主体我和客体我便在新的水平上协调一致,即自我的整合和统一。新的整合和统一主要是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的过程实现的。
自我接纳是对自我积极肯定的心理倾向。自我接纳是以积极的态度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接受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以平常心面对自我现实;能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条件,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
自我排斥是对自我消极否定的心理倾向,即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己的心理倾向。自我排斥与自我接纳一样,是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心理过程,是个体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所必要的心理过程。
青年期自我的发展经过自我分化,再通过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等过程之后,自我的发展便得到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在新的水平上达到整合统一,形成自我同一感。大多数青年人都能形成并确立自我同一感。
3.不能确立自我同一感
如果客体我和主体我之间的矛盾难以协调,青年便难以确立自我形象,也无法形成自我概念。如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会表现出明显的内心冲突,甚至引起自我情感的激烈变化,引发现实的“我”与理想的“我”之间的矛盾冲突,从而导致自我同一性扩散或社会角色混乱,并造成自我同一感危机。
4.解决自我同一感危机的方式
有学者(马西亚)归纳出解决青年同一感危机的四种方式。
(1)同一性确立。体验过各种发展危机,经过积极努力,选择了符合自己的社会生活目标和前进的方向,以达到成熟的自我认同。
(2)同一性延续。正处于体验各种同一性危机之中,尚未明确做出对未来的选择,但是正在积极地探索过程中,处于同一性探索阶段。
(3)同一性封闭。在还没有体验同一性困惑的情况下,由权威代替其对未来生活做出选择。这实际上是对权威决定的接纳,属于盲目的认同。
(4)同一性混乱(扩散)。无论是否经历过同一性危机,或是否进行过自我探索,他们并没有对自己的未来生活抱有向往或做什么选择,他们不追求自己的价值或目标。这也称为角色混乱。
诚然,在一段时期内,为寻找自我、发现自我而出现暂时的同一性扩散或角色混乱,多属正常现象。通过角色试验、亲身体验的自我痛苦探求,可能实现新的、更富创造性的、积极的自我同一。
但是,如果长期遭到同一性挫折,就会出现持久的、病态的同一性危机。他们无法知道自己究竟是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不能形成清晰的自我同一感,致使自尊心受挫,道德标准受阻,长久地找不到发展方向,无法接自己设计的方式正常生活。有的会走向与社会要求相反的、消极的同一,有的甚至会出现同一性扩散征候群的特征。 有的学者(小此木启吾)把同一性征候群特点归纳为如下六个方面:
1.同一性意识过剩
陷入时刻偏执于思考“我是什么人”、“我该怎么做”的忧虑中,而不能自拔;处于高度焦虑中,难以从“是我”、“不是我”、“我怎么会是这样”等的烦恼中解脱出来,从而失去自我。
2.选择的回避和麻痹状态
有自我全能感或幻想无限自我的症状,无法确定或限定自我定义,失去了自我概念、自我选择或自我决断。只能处于回避选择和决断的麻痹状态。
3.与他人距离失调
无法保持适宜的人际距离,或拒绝与他人来往,或被他人孤立。
4.时间前景的扩散
时间前景的扩散是一种时间意识障碍,表现为不相信机遇、不期待对将来的展望,陷入一种无能为力的状态。
5.勤奋感的扩散
勤奋感崩溃,或无法集中精力于工作和学习,或极专注地只埋头于单一的工作。
6.否定的同一性选择
参加非社会所承认的集团,接受被社会所否定、排斥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等。
青年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自我求索来了解自己,了解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以及对自己未来职业和理想进行认真而具体的思考,并由此而建立起较为稳固的自我同一性,从而确定下一步进入成年的人生目标。
艾里克森也进一步地说明,确立自我同一性是个体一生的发展课题,青年期自我同一性的解决与前几个阶段任务完成的程度固然有密切关系,但是,青年期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矛盾并不意味着今后就无法解决了。已经建立的自我同一,也不一定一劳永逸,它还会在今后遇到种种威胁和挑衅。因此,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确立是动态的、毕生的发展任务。 青年期的发展是自我发现、自我意识形成和人格再构成的时期,是从不承担社会责任到以社会角色出现并承担社会责任的时期。在这个时期,他们要经历复杂而艰难的同一性确立和对社会生活的选择。这种确立和选择需要一个过程,因此他们有一种避免同一性过程提前完结的内在需要,而社会也给予青年暂缓履行成人的责任和义务的机会,如大学学习期间。这个时期可以称为青年对社会的“延缓偿付期”。这是一种社会的延缓,也是一种心理上的延缓,所以也称为“心理的延缓偿付期”。
有了这种社会和心理的延缓偿付期,青年便可以利用这一机会通过实践、检验、树立、再检验的往复循环过程,决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及未来的职业,并最终确立自我同一性。



  • 19369128165 :青年期的心理健康发展——自我认同感到底有多重要?
    钱江屈4528 :答:一个人的自我认同感取决于对于自我的认同和自我的接纳,青年期是一个自我认同感形成的关键期。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在你眼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在青年期会出现两种状况:自我接纳和自我排斥。自我接纳是一种自我肯定,是一种积极心理的表现。对于自己身上的缺点和优点都是...
  • 19369128165 :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中的三个问题
    钱江屈4528 :答:      著名的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特别关注青少年自我认同发展中的三个问题,它们分别是认同性扩散,认同早闭关闭,和反向认同。认同性扩散         认同性扩散是指不稳定的,断裂的和不完整的自我我感觉,就是没有办法形成统一的自我概念。  &#...
  • 19369128165 :心理学的自我认同是什么意思,如何建立自我认同?
    钱江屈4528 :答:没有人打从娘胎里就能够学会自我认同的。 也就是说,自我认同建立,从无到有,有一个发展的阶段,如果我们作为教育者抚养者能够清晰地知道自我认同建立的关键期,我们就能帮助下一代成为更好的自己。 “自我认同”概念是在青少年时期形成。 我们总说“年少无知”“少年懵懂”,其实就是在说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带着迷茫带...
  • 19369128165 :自我认同感有几种状态?
    钱江屈4528 :答:还有研究发现:在教育子女时使用解释、接受、同情等行为的父母会促进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发展,而使用武断及贬低等限制性行为的父母在青少年自我认同感的发展上则起到消极作用。 3.同辈群体的影响 同辈群体对青少年自我认同的重要影响在于:在同辈群体中,彼此之间可以敞开思想,自由地探讨一些问题,如:生死观、恋爱观以及...
  • 19369128165 :什么是自我认同
    钱江屈4528 :答:当意识的客体为自己时,我们称之为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在人类的发展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个体在人类社会环境中,接受教育,继承社会文化,成为合格社会成员的过程与其自我意识的日渐成熟密不可分。而自我认同则是自我意识中核心的自我调节系统。个体形成自我认同是每个人在青年时期所遇到的一个重要任务,是个人...
  • 19369128165 :关于青春期的自我认同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钱江屈4528 :答:自我认同感,是关于个人对自我的能力、爱好、性格特点...通常发生在青春期,但又不限于年轻人
  • 19369128165 :青春期问题行为的特点及表现有哪些?
    钱江屈4528 :答:行为问题:青春期是探索和尝试的时期,但青少年的行为可能会受到情绪波动、自我认同问题、学业压力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表现出一些问题行为,例如叛逆、不遵守规则、自闭、厌学等。这些行为并不一定都是青春期的问题行为,而是可能的表现。每个青少年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的行为和表现也会因人而异。如果...
  • 19369128165 :青春期与自我同一性
    钱江屈4528 :答:说到青春期,大家一般认为,青春期是从12岁到18岁之间的一段时期,是从儿童发展到成人的过渡时期。但我感觉应该把青春期划分从身体发育开始到参加工作更能代表这段时期的意义。青春期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寻找和建立自我认同,也叫自我同一性。我们看一下书上的定义。自我同一性,即青少年同一性的人格化...
  • 19369128165 :自我认同感有几种状态
    钱江屈4528 :答:1、扩散(diffuse)状态。个体既不能进行同一性探索,也不能进行自我决策;2、取消(foreclosed)状态。个体只是在父母价值观的基础上做出承诺,而不进行自我探索。3、探询(Moratorium)状态。个体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未曾做出决策。4、达成的认同(achieved identity)状态。个体在自我探索的同时也有一个坚定...
  • 19369128165 :埃里克森认为,青少年面临的发展障碍是获得( )--一种对于自己是什么样的...
    钱江屈4528 :答:“自我认同”概念是在人的青少年时期形成。如果青少年时期没有确立正确的“自我认同”概念,那么在其成年后本应达到成熟的亲密性也将无法正常形成。埃里克森认为,“亲密性”是指使自身的同一性与他人的同一性相融合的能力,以谦让和关心为基础,并以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形式表现出来。埃里克森认为青春期的主要...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