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从当前大国关系调整和亚洲安全形势出发论述中国所面对安全形势及我们的应对策略

   更新日期:2024.06.01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人发展,中国的前途命运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面对国际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中国既面临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复杂激烈的国际竞争。因此,全面理性认识和把握当前国际形势特点和趋势,对于制定正确的对外战略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发展趋势及特点分析
一、国际安全形势总体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仍是时代主题
首先,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痛教训促使各国人民下定决心维持和平,以使后代免除战 争的浩劫。其次,核 武器的大规 模杀 伤力和威慑力足以将地球毁 灭很多次,因此谁也不愿意因打核 战争与地球同 归于尽。再次,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使世界各国依存度提高,共同利益的领域扩大,进一步减小了爆 发世界性大 战的可能性。
二、传统安全领域中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并有新的表现
首先是局部冲突与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尤其是这些热点问题都发生在国际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敏感地带,直接或间接牵动世界主要国家在这些地区的战略利益,导致大国利益关系的复杂化,更增添了大国关系中的隐患和变数。其次是各国的国防开支逐年增长。这种状况意味着各国仍然把军事发展作为保障自身安全的重要因素,国家之间发生战争的威胁依然存在。再次,主要核 大国进一步加强战略力量,全球核 武扩散问题依然严重,这对世界安全构成了极大隐患。
三、非传统安全构成的威胁甚至超过战 争
首先是国际恐 怖主义问题。2010年以来,恐怖主义活动出现新的反弹,打击恐怖主义的复杂性和艰巨性更加突出。恐怖主义袭击频率增加,活动范围及袭击规模扩大;恐怖袭击方式令人防不胜防;国际反恐斗争中双重标准问题使得国际反恐阵线有破 裂的倾向。其次是环境安全问题。全球气候变暖引发世人对环境安全的极大担忧。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气候灾害频发,甚至使部分小岛屿国家生存面临威胁。再次是金融安全问题。这次金融危机不仅重创了发达国家,也严重打击了新兴市场国家及发展中国家的虚拟经济及实体经济,并引发了诸多社会及政治问题。最后还有愈演愈烈的贩 毒走私、严重传染性疾 病扩散、肆无忌 惮的海 盗活动,以及日益严重的非法移民等问题,这些都对国际安全产生了很大负面影响。当前国际形势对中国的影响
一、中国的传统安全环境面临的挑战
首先表现在亚太及中国周边各国军费开支不断增长。目前,不少亚太国家普遍加大军费投人,加速军事战略调整,提高武 器和人员的作战水平。这种状况如果持续下去,对中国的安全影响将是不言而喻的。在各国军费开支不断攀升的背后是世界各国进行新一轮深刻的军 事调整与变革。其次是中国的周边环境带来的安全隐患也不可小视。中国与周边多国存在领 土与领 海争 端,但由于这些问题涉及面广,历史与现实问题错综复杂,又有国际势力介人,解决起来难度相当大。另外,大规 模杀 伤性武 器扩散也给中国带来安全威胁。核 武器的垄 断已被打破,世界进入到一个大规 模杀 伤性武 器扩散时期,这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重威 胁。
二、从非传统安全来看,中国也同样面临重大威 胁
当前,中国面临的恐怖主义威 胁最主要来自新疆“东 突”和西 藏“藏 独”民族分 裂势力、宗教狂热势力及其境外势力。恐怖主义给中国新疆和西藏带来的威胁无疑将成为国家安全软肋及未来国家安全之心头大患。西藏和新疆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但在西方政治势力看来,这就是它们有效制约中国的战略手段,北京奥运会期间,西方利用涉 藏问题洁难中国就是证明。涉 疆问题也是如此,“9•11”之后,西方尤其是美国虽然出于反恐需要,在一定程度上将反恐与人权区分开来,但在涉 疆问题上还是坚持双重标准。长期以来,“东 突”和“藏 独”分 裂势力的破坏活动耗费了中国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必然会对中国的内政外交造成消极影响,不利于中国国家利益的实现。
三、中国在和平崛起的过程中还须承担来自美国的压力
奥巴马上台后,美国政府明显加大了对亚太地区的关注和投人,力图推动美国战略中心向亚太转移。2010年以来,美国在这一地区频频进行军 事演习,在强化日韩同盟与美印关系的基础上拓展与泰国、菲律宾等国的同盟关系,努力使双边同盟向三边和多边同盟进行有力延伸。为了推进“重返亚 洲战 略”,奥巴马政府还全面参与亚太事务,积极加人《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高调介人中国南 海问题,对中国的领 土问题指手画脚,试图遏 制中国日益强大的影响力,维持其在亚太地区的优势和领导力。目前,美国在中国周边加紧构筑针对遏 制中国的“C’’ 型军事包 围圈,美军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基地密度已比冷 战时期针对苏联的还要密集。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下中国应对策略
一、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条件和资源,集中精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软实力建设
和平、发展与合作是历史潮流,我们必须顺应潮流,紧紧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战略机遇期,加速和平崛起的进程。只有自身实力强大了,才能更有效地保证本国的安全,维护世界的和平。
从国际上来看,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必将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我国应该以这次金融危机为契机,努力推动国际金融监管合作与秩序重建,积极主动参与国际经济新规则制定,在国际经济事务中力争获取更多发言权,提高中国的话语权和国际地位;紧紧抓住国际产业调整的机遇,凭借充足的外汇储备加快海外收购力度,壮大中国银行和企业的实力。从国内来看,要立足扩大内需保增长,坚持把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放在首要位置,改变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不协调和不可持续的问题。
金融危机不仅削弱了美国的硬实力,也重创了其软实力。这说明美国模式存在很多的问题和隐患。当然这里既有宏观层面上的问题,也有微观层面上的问题;既有经济上的问题,也有政治和社会、文化上的问题。美国新自由主义经济发展模式的普世价值影响力在此次金融危机中大大降低,而以政治和社会稳定、渐进改革、政府对经济活动的有效调节、注重实体经济等为特点的中国模式则经历住了全球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这无疑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软实力。当然,中国在软力量建设上还应继续培育自己的核 心价值观、有效的意识形态及有感召力的生活方式和基本制度。
二、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妥善处理好中国与美国及周边国家的关系
(一)中美关系。与美国相比,目前中国仅仅是一个地区性大国,从某种角度而言,中国并没有很大的战略回旋余地,中国持续的经济成功严重依赖西方资本和技术的流人和外国市场的准人。l’I近年来,中国的对外贸易额均超过中国经济总量的60%以上,在世界主要大国中对外贸易依存度最高。倘若中美关系恶化,中国经济发展无疑将受到极大的影响,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进程也将严重受挫,甚至难以实现。因此,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是中国对外关系的重中之重。近些年来,中美两国在很多领域的合作总体比较顺利,在许多问题上中国秉持了务实灵活、温和求实的原则,这确实符合小平同志提出的韬 光养 晦战略,但是中美两国的结构性矛盾决定了两国今后无论在政治、军事领域,还是在经济、文化领域都会存在不可避免的摩擦,但无论出现怎样的矛盾,中美关系都不会全面恶 化,两国的共同利益仍然大于分 歧。
(二)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在政治经济制度、文化传统、宗教信仰等方面不尽相同,一些国家还与中国存在领土争 端等历史遗 留问题,情况相当复杂。进人新世纪,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了同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积极解决了绝大部分边界等历史问题,营造了一个和平稳定、平等互信、合作共赢的周边环境,创造了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历史最好时期。中国现与东南亚、南亚、中亚、东北亚和南太平洋诸国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各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不断扩大和深人,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三、努力推进国际政治经济体系的变革,最大限度地获取参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
目前,主要战略力量围绕国际格局调整转换中的权利重新分配展开激烈博弈,发达国家与新兴大国及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较量空前激烈。尽管现存的国际秩序是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导的,有着不合理和不公正的地方,并不能完全适应国际格局多极化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需要,但这一体制仍对世界和地区安全及世界经济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因此不能推倒重来和“另起炉灶”,而应该积极参与,推动改革。对中国来说,要认识到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然性,并善于抓住机遇,以建设性的方式推进变革,确保变革过程的稳健和结果的合理性,以最大限度地获取参与国际事务的话语权和决策参与权。
由于全球经济力量对比变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再加上经济权力的再分配不像政治权力再分配那样敏感,因此,推动国际体系的变革应该首先从经济层面人手,通过提升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中的话语权促使中国参与国际游戏规则的制定,更好地维护和体现中国的国家利益。其次要推动国际政治体系的改革。具体来说,就是支持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使其具有更好的代表性,特别是通过增加发展中国家的常任理事国席位,扩大中国在这一重要的决策机制中的影响力和话语权。此外,对联合国安理会的改革持积极态度还有助于防止中国被视作反对改革的既得利益者,提升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形象

  • 18057355133 :当前大国关系出现了哪些新变化背后的原因是什么?
    晏缪矩5112 :答:第一要在亚太地区形成一个新的安全架构。在美国重返亚洲、中国逐渐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处理中美之间的关系以及亚洲各国的关系,成为一个全新的课题。第二要在军事领域实现突破。新型大国关系最核心的内涵是双方和平共处,不发生军事冲突,而当前大国关系中军事关系严重滞后于政治和经济关系,如何突破这个...
  • 18057355133 :我国如何应对当今复杂的国际战略环境和战略格局
    晏缪矩5112 :答:改善和发展大国关系的方法:1、增进互信:互信是国际关系的基础。通过定期的高层会晤、深入的对话和交流,以及公开透明的信息发布,可以增进双方的理解和信任。2、深化合作:在经济、科技、文化、教育等领域开展深入的合作,不仅可以带来实际的利益,也可以增强双方的联系和友谊。3、妥善处理分歧:任何两个...
  • 18057355133 :怎么样理解中国提出的亚洲安全观,如何才能建成亚洲安全的新机制_百度...
    晏缪矩5112 :答:发展与安全联系紧密,相互促进。没有安全,发展就没有坚实的基础。没有发展,安全就如无本之木。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发展就是最大的安全。亚洲在经济合作方面已有比较完善的框架安排,东盟与对话伙伴(10+1)、东盟与中日韩(10+3)合作等蓬勃开展,“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中日韩等自贸区谈判...
  • 18057355133 :怎样理解中国提出的亚洲安全观 如何才能建成亚洲安全的新机制
    晏缪矩5112 :答:试图改善防卫 力量。 将军费开支增加归罪于中 国,是美国实力下降无法履行安 全义务的借口。 中美博弈加剧,美日同盟进一步强化 避免重蹈“修昔底德陷阱”,防止崛起 国和守成国之间的重大冲突,建立不同于冷 战时代的新型国际关系。 中美博弈加剧,美日同盟进一步强化 明确承诺美国对钓鱼岛的防卫义务 缔结...
  • 18057355133 :当前大国关系的特点是
    晏缪矩5112 :答:为了占据战略制高点,大国之间合纵连横,以前所未有的方式竞相上演一幕幕令人眼花缭乱的牵制与反牵制、制衡与反制衡的大戏。一些大国今天在这个问题上是合作伙伴,明天在另一个问题上又成为战略对手。构建新型大国关系 1、构建新型大国关系,需要通过和平方式完成相关国家相互认知和定位的变化与调整。这是...
  • 18057355133 :简述亚洲安全形势有哪些特点
    晏缪矩5112 :答:这既是一个历史性问题,因为一战以后 发展起来的西方国际关系理论倾向于借用历史案例压制崛起国,认为崛起国通常并不满意守 成国家对利益的分配,而守成国家往往不能适应新的利益调整。但历史并不是线性发展的,我 们不能说历史上的欧洲安全秩序出了问题 ,今天的亚洲安全秩序也会重蹈覆辙 ;同时,中国建 立...
  • 18057355133 :简述当前我国与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哪些变化,以及我国的应对之策...
    晏缪矩5112 :答:2、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一般概括为“一超多强,强强联合”的局面:一超六强:即一个超级大国(美国)、六个强国(中、俄、日、英、法、德)。强强联合:即美日同盟、美法德英的北约军事集团以及美日澳、美日韩、美与新、美与菲等军事同盟;3、我国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的策略:中国必须要正确把握...
  • 18057355133 :中国在大国关系调整中所处的位置及作用
    晏缪矩5112 :答:大国应该互相尊重、包容互鉴,共同推动多元文明的沟通对话。中国的大国战略以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和推动国际体系和平变革为己任,区别实施基于各自目标的不同大国战略,以伙伴关系和伙伴网络推动大国关系的转型升级,担当国际道义,通过自身发展带动共同发展,构建并发展人类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
  • 18057355133 :东北亚地缘政治与中国地图书目录
    晏缪矩5112 :答:东北亚地区的地缘政治形势分析中,政治框架包括了朝鲜半岛的紧张局势,以及中国、俄罗斯、美国等大国之间的复杂互动。区域环境分析则强调了资源、经济和安全的交织影响。新变化表现在,数字化、全球化等因素使得地缘政治边界变得更为模糊,原有的安全模式和利益分配正在经历重新塑造。在大国关系调整方面,朝鲜...
  • 18057355133 :...从世界各国特别是大国之间的关系上具体地研究国际战
    晏缪矩5112 :答:理解主要国家的战略动向对于深入研究国际战略环境至关重要,尤其是大国之间的关系。以下是对国内战略环境五大特点的润色与改写:1. 时代特征 时代特征揭示了全球发展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斗争。它是全球性和阶段性的,反映了当代世界的基本面貌和整体趋势。正确把握时代特征,有助于战略领导者从宏观角度理解世界...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