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香港展出的)详细

   更新日期:2024.06.01
清明上河图》卷,北宋,张择端作,绢本,淡设色,纵24.8cm,横528cm。 《清明上河图》描绘的是清明时节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东角子门内外和汴河两岸的繁华热闹景象。 一展出日期: 展览为期三星期,由二O一O年十一月九日至二十九日止。这个月是中国馆闭馆的时间,因此可让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在中国馆外展出,但由于中国馆会于十二月一日重开,因此,中国香港展亦须于十一月底完结。 二展览地点: 由于展览的投影屏幕巨大:长一百二十米、高六点五米,非一般展馆所能容纳。我们在遍查中国香港所有的展览场地后,确定中国香港国际机场亚洲国际博览馆,能符合屏幕的长度和高度的设置要求,加上该馆亦能在十一月提供长达三周的展出档期,是这次展览的唯一合适展出场地。 三中国香港展的特色: 中国香港展会展现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的原有设计及视觉效果。由于中国馆将于十二月一日重开,有关展览的场景、屏幕及影视器材不能借予中国香港使用,因此,我们会将整个展览及场景复制,在中国馆的专家技术指导及支援下,在中国香港进行组装工作。此外,康文署在策划中国香港展的同时,特意加强了展览的历史文化、艺术及教育的元素,包括介绍《清明上河图》在中国文化和艺术上的重要性;宋代都市面貌、民生和科技成就;以及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的制作意念和过程。 (四)相关的教育活动: 除了场内的展览及附加展览外,我们计划在展览期间,举办一系列的公开讲座,增强展览的教育意义。我们计划邀请电子动态版《清明上河图》的总设计师于正先生主讲展览制作的意念和过程;上海世博局的代表主讲中国馆的设计和建造特色;以及有关本地电脑多媒体制作的讲座,提高市民对中国香港创意产业发展的认识。此外,我们亦计划为参观者提供展览导赏服务。 (五)开放时间及票务安排: 展览开放时间为每天上午十时至下午九时。由于预计市民对中国香港展反应会十分热烈,为让市民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下参观,我们会将每天参观时间分为十一节参观时段,每节参观时间为一小时。我们只会收取象征式港币十元入场费有关门票将作预售,作为人流控制措施。根据场地的大小及人流控制的需要,我们预计为期三个星期的展览将可容纳约八十万参观者。   我们会将其中约六十万张港币十元的门票公开发售,市民可于十月十九日(下星期二)上午十时开始于全港四十一个城市电脑售票处购票,选择参观时段。为避免第一天发售门票时产生严重网络挤塞及影响购买其他节目门票的市民,开售门票的第一天,即十月十九日,只提供售票处柜台服务,市民须到票房购票,每人每次限购二十张。售票第二日(即十月二十日)起开始接受网上及电话订票服务,每人每次限购四十张。以上安排能令更多市民可以在首天购买到一些热门的参观时段的门票,例如周末时段的门票。我们建议市民必须购买及持有预售门票才前往展馆参观。 (六)学生及社福机构参观安排: 其余的二十万张门票(全为平日的门票)将会预留供学校及社会福利团体申请,这些团体可预约于星期一至五免费参观展览。我们由明天,即十月十二日起,开始接受有关团体申请,门票以先到先得的形式分配。申请将由中国香港科学馆处理,中国香港社会服务联会亦会协助统筹其会员机构的申请。有关申请表可于为这展览而增设的网页下载(qingmingriverside).   我亦特别感谢中国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的鼎力支持,除赞助中国香港展的部分制作经费外,还全力支持为这次展览而设的「交通费津贴计划」,资助参观展览的二十万学生及社福团体租用旅游巴士到亚洲国际博览馆参观展览。 (七)特别交通安排: 除了为二十万学生及社福团体而设的「交通费津贴计划」外,为减低一般市民的交通费用,我们已与港铁及其他交通运输机构联系,为参观者提供方便及价格相宜的交通路线前往展馆。我们很高兴得到港铁的支持,为直达展馆的「机场快线」提供优惠票价,如由中国香港站至展馆的来回双程票价将由一百元减至四十八元。此外,港铁东涌线和城巴的机场巴士亦会提供回程的折扣。 (八)访港旅客参观安排: 为照顾访港旅客的需要,我们邀请了中国香港旅游发展局,协助安排中国香港的旅行社购买门票,以便组织内地及外地的游客到港参观展览。我们会预留部份时段的门票给予中国香港旅游发展局分配。
参考: me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张择端,也有一说作者不止张择端一人,董其昌《容台集》说:「乃南宋人追忆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传世者不一,以张择端所作为佳。」「绍兴初,故老闲坐,必谈京师风物,听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时西北耆旧,谈宣政故事者,为人所重。」甚至有人提出观点说是南宋人怀念昔日强盛时期而作。宋徽宗酷爱此画,用“瘦金体”在图上题写“清明上河图”五字。 清明上河图的制作年份张择端曾画两幅《清明上河图》,今仅存一幅。张择端在翰林院供职期间,首画《清明上河图》的时间约在公元1111年至1125年,此画完成后献给了徽宗皇帝赵佶。 清明上河图的背景内容《清明上河图》是我国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所画。该画高255厘米 ,宽525厘米 。描绘的是当时京城汴京近郊社会各阶层生活景象,生动真实,是一幅有重要历史价值的优秀风俗画。 《清明上河图》在870多年的流传过程中,曾多次遭劫难。张择端曾画两幅《清明上河图》,今仅存一幅。张择端在翰林院供职期间,首画《清明上河图》的时间约在公元1111年至1125年,此画完成后献给了徽宗皇帝赵佶。赵佶也是著名书法家,自称其书为“瘦金书”。他还是位画家,长于花鸟,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极为珍视,并用瘦金书写了“清明上河图”五个字,还加盖了双龙印。到1126年,宋靖康元年十一月金国军队攻占汴京,皇宫中的大量珍宝字画等文物被抢掠,金人只识珍宝不懂字画的价值,因此《清明上河图》未被抢走,而流落到民间。数年后,金人张著得到此画,并在画面上撰写了跋文,时人张公药、王润等人在画面上留有题咏。 公元1260年元朝统一中原后,《清明上河图》由临安(今杭州市)被掠到大都(今北京),由著名书画家赵孟頫收藏,不久他将此画秘密送回老家湖州(今浙江吴兴县)。时过200年之后,《清明上河图》又流落到苏州,被明朝大理寺一位官员得到,不久该画被一位名士徐赙花重金买去。徐赙死时将此画交给了大学士李东阳,李在画上撰写了上篇跋文。到明嘉靖年间,权相严嵩得知《清明上河图》落到苏州员外郎王振斋手中,大臣王抒借机用重金从王振斋手里购得《清明上河图》,交给了严嵩。严的裱师一看此画是假的,因为他于15年前在苏州一个叫陆治的家中见过真迹。严嵩又用强硬手段从陆治那里得到《清明上河图》真迹。后来严嵩将此画交给了儿子严世藩保存。不久,严世藩获罪被杀,在抄没其家产时将《清明上河图》请回皇宫。到明隆庆年间此画落到成国公朱希手中,以后《清明上河图》几经辗转落到皇宫内。皇宫一内臣将此画窃到手,但一时无法带出宫去,便将此画藏在宫内的御河桥下石缝内,恰逢天降大雨,将画污损得一塌糊涂。《清明上河图》作者张择端自从汴京被金人侵占,便和家人南下避难,因思念家乡,他又重新画了一幅《清明上河图》,就是流传至今的真迹。 《清明上河图》的原画长528公分,高24.8公分,最早的版本属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作品,现藏于北京的故宫博物院。该图描绘了清明时节北宋京城汴梁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份,一部份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画中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这幅画作对于各种形态的几何正确描绘性使其负有盛名。 原作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宋徽宗朝任朝翰林画院画史张择端,也有一说作者不止张择端一人,董其昌《容台集》说:「乃南宋人追忆故京之盛,而寓清明繁盛之景,传世者不一,以张择端所作为佳。」「绍兴初,故老闲坐,必谈京师风物,听之感慨有流涕者,故其时西北耆旧,谈宣政故事者,为人所重。」甚至有人提出观点说是南宋人怀念昔日强盛时期而作。宋徽宗酷爱此画,用「瘦金体」在图上题写「清明上河图」五字。 《清明上河图》历十年画成,最早由北宋宫廷收藏,靖康之祸后流入民间,历经辗转,后为南宋贾似道所得,元朝时期再度进宫,至正年间又被调包,流落民间,明朝初期,由大理寺卿朱文徽、大学士徐溥收藏;徐溥临终前赠予李东阳,嘉靖三年(1524年)图归兵部尚书陆完,陆完死后,其夫人将《清明上河图》缝入枕中,后被娘家外甥王某曾临摩此画。陆完之子将《清明上河图》卖至昆山顾鼎臣家。后来落到宰相严嵩、严世蕃父子手上,明人田艺蘅《留青日札》载严嵩为得《清明上河图》,以1200百金从苏州陆氏处购得,「馋得其赝本,卒破数十家」。严嵩倒台,图被没收,第三次纳入宫廷。经明代皇室收藏,后来太监冯保偷出,在画上加了题跋,之后真本又不知去向。
参考: on the website
do you have the ticket I have hope that you can meet me i will see that can i know how are you!!

  • 19813505626 :清明上河图到底有几个版本?
    慕蔡娄3041 :答:清明上河图一共发现22个版本,如下:宋代版本3幅 :宋本之一:宝笈三编本,宋张择端作。现藏于北京 故宫博物院。宋本之二:清明易简图,传宋张择端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宋本之三:清明上河图,传宋张择端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元代版本4幅:元本之一:工笔重彩本,传元人作。现藏于香港...
  • 19813505626 :清明上河图的资料简介
    慕蔡娄3041 :答:这幅画的绘制极为细致,细节描绘入微,每个人物和建筑都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它不仅是一幅绘画作品,更是一部历史文献,记录了北宋时期城市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清明上河图至今仍保存完好,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世界艺术史上的经典之作。它曾多次被展出,并受到了世界各地的...
  • 19813505626 :清明上河图是什么意思
    慕蔡娄3041 :答:清明上河图真正的用意是北宋年间外敌入侵,蔡京作为奸臣把持朝廷,画家张择端是看出来了当时的社会动荡不安,为了向皇上表达出来,就画了这样的一副作品,它之所以能成为国画,真正的含义是画里所表现的是看是一副市井繁荣的景象,其实是危机重重,画里有贩夫走卒,有小商小贩,有酒楼茶馆,过路马车,看似...
  • 19813505626 :《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慕蔡娄3041 :答:《清明上河图》将汴河上繁忙、紧张的运输场面,描绘得栩栩如生,更增添了画作的生活气息。张择端具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使《清明上河图》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清明上河图》丰富的内容,众多的人物,规模的宏大,都是空前的。《清明上河图》的画面疏密相间,有条不紊,从宁静的郊区一直画到热闹的城内街市,处处引人...
  • 19813505626 :清明上河图的内容是什么?
    慕蔡娄3041 :答:清明上河图.北宋,张择端作.纵24.8cm,横528cm。清明上河图》画卷,北宋风俗画作品。作者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今山东诸城)人。宋徽宗时为宫廷画家。少年时到京城汴梁(今河南开封)游学,后习绘画,尤喜画舟车、市桥、郭径,自成一家。《清明上河图》是他的代表作,曾经为宣和内府所收藏。绢本、淡...
  • 19813505626 :《清明上河图》的资料
    慕蔡娄3041 :答: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都城东京(又称汴京,今河南开封)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
  • 19813505626 :《清明上河图》真迹还在吗?
    慕蔡娄3041 :答:《清明上河图》真迹还在。1945年8月12日,在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前三天,日本扶植的伪满洲图皇帝溥仪准备逃往日本,在他随身携带的行李中,有一批当年北京故宫秘藏的历代法书名画,数量多达100余件。七天后,溥仪在沈阳被截获,这批随身携带的古玩书画也一同被收缴。其中就有后来被发现的《清明上河图》...
  • 19813505626 :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详细的阐述出)
    慕蔡娄3041 :答: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的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 19813505626 :清明上河图的流传历史
    慕蔡娄3041 :答:《清明上河图》经林枫之手进了东北博物馆,后来又调到北京故宫博物院珍存。2015年9月8日至11月8日,“石渠宝笈特展”将在故宫的武英殿展出,长528厘米的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全卷铺开陈列。10年前,为了庆祝故宫博物院80岁生日,这幅作品曾经展出过。之后这10年,这幅图只在香港和日本展出过,...
  • 19813505626 :《清明上河图》必看细节详解,原来画中还藏有这么多秘密
    慕蔡娄3041 :答:从今年下半年开始,故宫博物院将推出最好的展览。据报道,一大批国宝级文物亮相,是此轮展览中最值得期待的部分。其中,明年5月,《韩熙载夜宴图》——历代人物画作品展将率先开幕,9月,《清明上河图》与历代风俗画展览开幕,非常期待啊。2015年,《清明上河图》曾在故宫展出。当时展厅外排起五六十...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