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历代为何重农,提倡农本?

   更新日期:2024.06.03

我国历代重农,提倡农本,是基于对农业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其一,农业是繁荣经济、富国足民的基础。《管子》说:“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桑麻植于野,五谷宜其他,国之富也。”意思是说,国家财富的主要来源是五谷,桑麻,六畜等农产品,因此,只有发展农业生产才能使国家富起来,所以《管子》说:“农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同时,“田野充,则民财足”,老百姓也才能富裕起来。其二,农业是安定社会,长治久安的保证。《管子》说:“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因为“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陵上犯禁,陵上犯禁则难治也。”这就是说,一个国家要保持社会安定,首先就要使百姓富裕起来,百姓富裕了,才能安乡重家、奉公守法,如果百姓生活贫困,缺衣少穿,他们就会危乡轻家,犯上作乱,为非作歹,社会的安定局面就难于维持,这一点,汉代的政治家晁错在《论贵粟疏》中说得更透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晁错在这段话中,从政治角度出发,指出了发展农业生产,解决百姓的吃饭穿衣问题,对保持社会安宁的重要意义。其三,农业是巩固国防,克敌制胜的重要条件。《管子》说:“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兵强,兵强则战胜,战胜则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深刻地指出了粮多、国富、兵强之间的内在关系,贾谊说:“夫积贮者,天下之大命也。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以攻则取,以守则固,以战则胜,怀敌附远,何括而不至。”氾胜之说:“神农之教,虽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弗能守也,夫谷帛实天下之命。”从正反二个方面说明,农业是克敌制胜、攻能取、守能固的物质基础,要巩固国防,必须首先发展农业。可见,我国古代的农本论是在深刻认识农业同发展经济、安定社会,巩固国防的密切关系基础上形成的,正因为如此,这一农学思想一直为历代的封建统治者所重视,并成为我国发展农业生产的基本指导思想。



  • 15191541941 :中国古代重农抑商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秦绿静3656 :答:重农抑商政策由秦国商鞅提出,此时正是封建王朝形成雏形之时,原因有下:1,中国不像希腊,地幅辽阔而非岛屿众多,因此,农业取代商业成为封建王朝的经济基础.2,从事农业生产人员与从事商业活动人员相对稳定,不易迁徙,可以稳定国家的税收与劳役.3,农业属于实业生产,商业属于牟取中间差价,封建时代前期人们认为实业...
  • 15191541941 :历史上中国为何选择农业立国??
    秦绿静3656 :答:站在战国时期秦国的国家利益上,农为本,商为末,崇本抑末的思想即已形成。事实上,崇本抑末并非中国古人一贯的思想。春秋时期,辅佐齐桓公治理齐国的管仲。就与商鞅有着不同的治国思想,即重农而不抑末。管仲将国家的经济之本投放在粮食生产的同时,也提倡农、林、牧、副、渔五业并举,并强调“...
  • 15191541941 :为什么我国古代是一个农业国
    秦绿静3656 :答:大多数国家古代时期都是农业国,除了一些不容易种植作物的地方如沙漠、草原等地。草原是游牧民族。中国后期领地逐渐扩大人口增加导致对粮食的需求剧增。而明朝中后期从封建社会转型资本社会失败,清朝在来个大倒档导致中国在鸦片战争前期没有发生工业革命 ...
  • 15191541941 :古代重农与我们今天的重农有何主要不同?
    秦绿静3656 :答:古代重农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现在重农重点解决农民增收,给农民平等的权利,给农村优先的地位,给农业更多的反哺,不仅重“民力”即农民的生产力,而且重“民利”即农民的利益上。
  • 15191541941 :我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是什么
    秦绿静3656 :答:因为中国的古代以自然经济为主,中国的文化就是农耕文化。历代统治阶级都是重农抑商。
  • 15191541941 :农本思想在我国是怎样发展的?
    秦绿静3656 :答:农本思想的核心是把农业看成国家最重要的经济部门和主要的财政来源,把农民当作主要的统治基础和人力资源。这一思想在春秋战国时代已经萌芽,到战国时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先秦诸子中的儒家、墨家、稷下学派、李悝、商鞅、韩非以及汉初的贾谊、晁错,都非常重视农业,坚持“农为政本”的主张。重农思想作为...
  • 15191541941 :中国古代农业发达的原因?
    秦绿静3656 :答: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明清统治者调整生产关系,鼓励生产,如明朝的“一条鞭法”、康熙的“更名田”、雍正的“摊丁入亩”的赋税制度,都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封建经济的特点是自然经济,这种经济的主要部门是农业,它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兴衰存亡,因此,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农本” 和“以农立...
  • 15191541941 :高中历史必修二.为什么采取了重农抑商的
    秦绿静3656 :答: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李悝变法、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史记·秦始皇本纪》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
  • 15191541941 :我国封建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原因是什么
    秦绿静3656 :答:1、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对于人们来说拥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额财富,且地租收入较稳定,是发家致富的最好手段 2、同时对封建国家而言,农业的发展可使人民安居乐业,人丁兴旺,使国库粮仓充盈,既可内无粮荒、动乱之虞,也可外无侵扰之虑。3、在封建帝王看来,私人工商业主一方面通过...
  • 15191541941 :从秦朝开始,为什么历代朝廷都奉行重农仰商的政策?
    秦绿静3656 :答:重农抑商政策是维持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秦朝开始,历代朝廷均积极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以农为本,是提高和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标志。我们知道,秦国自从商鞅变法开始,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抑商,大大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确保了秦国对外战争的物质保障。在中国近2000年漫长的封建社会...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