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汉墓现罕见陶仓装满小米,古代的米到现在还能食用吗?

   更新日期:2024.06.06

大概率的情况下是不能吃了。

这座墓葬距今应该已经有两千多年了,那么长时间过去了,食物早已变质了。

而且粮食本身隔一年味道就会有变化的,隔个三五年基本就已经变成陈米,放久了就是不好吃了。况且这么多年过去了,早已结块变质,肯定吃是没法吃了。但是用作其他用途,可能还是能用的。

一、如果单纯作为食物来吃,估计是不能吃了。

我们现在毕竟不是饥荒的年代,粮食并不缺少。所以,那些放了几年的粮食人们一般都不吃了,嫌弃味道不好。更何况是这种放了几千年的,就算是能吃这个味道一般人也受不了。

除非人饥饿到一定程度,不然的话没有人会想着去吃这些所谓的粮食的。

古代的米放到现在,也许陶仓的环境合适,并没有腐烂霉变,但是不代表口感也不会变,所以还是不要吃了。

二、作为其他用途,可能还可以用。

之前有千年前的莲子依旧可以生根发芽的报道,说法储存条件合适的话,这些东西作为种子还是可以发芽生长的。

而小米,如果是按报道的说法,应该准确的说是谷子,也就是没有褪去外壳的小米。这种粮食保存良好的话可能也是可以生根发芽的,数千年前的谷子虽然发芽率无法保障,但是难保其中有少数还是可以发芽生长的。

这样一来的话,用作种子来研究古代粮食和现在的差别也是一个不错的用处。

古代人的食物比较少,五谷类流传到现在的最主要就是谷粟,至于其他的,基本上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慢慢被摒弃掉了。

古代的米能保存至今其实已经是一个奇迹了,如果真的有那么一个两个能发芽的,那真的是奇迹中的奇迹。



那肯定不能食用了。这个米一直埋藏在地下这么多年了,应该是不能吃了。

古代的米到现在是不能食用的,应该已经发霉了,而且没有了任何营养价值。

不能。因为经过这么长时间了,古代的米一定会发生变质,不能使用。

古代的米放到现在是已经不能食用的了,因为这个小米距离现在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了,已经放了很长时间。

  • 17854945032 :规模罕见!陕西出土汉代陶仓发现满仓粮食,另外还有什么发现?
    鞠保泡5193 :答:除了发现了一个高约80厘米,长约1米的满仓粮食以外还发现了鎏金青铜器,玉器,铁器等100多件。这样大体量的粮仓在中国是非常少见。在仓内发现的两千多年前的粮食,保存较为完好,经植物考古人员确认,这些粮食为小米。这个古墓位于秦汉新城,泾河南岸台塬,即咸阳塬东北部,这里黄土堆积丰厚、地势平整开阔...
  • 17854945032 :陕西汉墓现罕见陶仓装满小米,跟现在的小米有什么不同?
    鞠保泡5193 :答:陕西汉墓这些年被挖掘了很多文物,包括陶罐、医书、鎏金青铜器、铁器、玉器等等,尤其是医书,里面有很多古方,为我国得医学界留下一笔巨大的财富。最近,陕西汉墓又发掘了一个陶仓,里面装满了小米,被很多人调侃为穿越2000多年的粮食。考古工作者小心的清理这些文物,并用现在技术进行碳14检测,追根求源...
  • 17854945032 :陕西汉墓现罕见陶仓装满小米,两千多年前的小米长什么样?
    鞠保泡5193 :答:关于这个问题,我可以简单粗暴的回答各位,细看跟马蜂窝那样,只能说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呀。根据我所了解到的资料,如果要介绍两千年前的小米,那么就必须在两千年前开始说起,相传在数百年前,秦县谭山脚下突然有一天来了几个赤脚僧侣,他们来此的目的就是当地人民已经没有粮食了,在那个时候,很多地区...
  • 17854945032 :西安一汉墓中发现了2000年前的粮食,这些粮食是如何储存到现在的?_百 ...
    鞠保泡5193 :答:因为这些粮食没有过多的接触空气,完好的保存在了陶仓内,所以能够保存到现在。根据网友提供的视频中,我们不难看出,在挖掘的过程中,可以发现一个特别少见的大型陶仓,并且在这个仓内发现了满满一仓的粮食,在发掘过程中提取到的这个粮食已经凝结成块,其中就有我们常能吃到的小米,这么大的陶仓在汉代...
  • 17854945032 :西汉墓葬陶仓中盛满粟,古人是何时开始食用小米的?
    鞠保泡5193 :答:在中国、 加拿大和日本的测年结果一致显示,它们距今已有 7600 余 年。内蒙古敖汉旗作为世界小米起源地已被世界认可。粟由 狗尾草驯化而来,它和黍有个共同点,就是产量不高,1 亩 地才产 50 公斤左右。 同一时期的南方就比较幸福了,因为那里可以种植水稻 ...
  • 17854945032 :陕西汉墓出土两千年前的小米!古人都是如何储存粮食的?
    鞠保泡5193 :答:小时候在农村,记得哪个时候的粮食没有什么特别的储存方式,如果是谷类就晒得非常的干,然后每家每户住的房子楼上都有个阁楼,上面放一个很大的柜子,晒干的谷子就存放在柜子里,要吃的时候再拿出来拿到有水碾的地方剥壳。豆类就晒干后放在密封性好的口袋里,或者箩筐里保存。土豆,南瓜,就放阁楼上,...
  • 17854945032 :考古学家在陕西汉代陶仓发现满仓粮食,那个年代的储粮技术如何?
    鞠保泡5193 :答:考古学家在陕西汉代陶仓里面发现了满仓的粮食。 相比现在,那个年代的储粮技术当然是落后的,但在那个时候已经是非常好的保存方法了。其实,在陕西发现古墓和文物已经是很常见的事情了,经常有在西安的工程因为发现了古墓导致工程的停止。所以,发现了满仓的粮食才引起了人们对广泛关注。古话说 “民以...
  • 17854945032 :陕西发现完整汉墓出土大量文物,哪些文物让你印象深刻?
    鞠保泡5193 :答:2021年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员在西咸新区大堡子村发现了一座保存完整的汉代墓葬,并且出土了100多件珍贵的文物。最令人惊奇的是,在墓葬西侧发现了一个非常罕见的大型陶仓,里面有满满一仓粮食。网友评论说“这是穿越了两千多年的粮食。”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那些令人印象深刻的文物。第...
  • 17854945032 :秦汉时期关中地区的粮食,是怎样用陶囷和陶仓储存的?
    鞠保泡5193 :答:这一变化也让丧葬明器发生改变,随葬品中出现模型化的屯粮设施——陶囷和陶仓。 陕西关中作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境内的秦汉遗存不仅数量远远超过了其他时代,而且类别丰富、规格高,分布范围广,充分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次辉煌,该地区墓葬中出土大量囷和仓可以视为秦汉储粮建筑的代表模型。通过这些模型明器文物...
  • 17854945032 :陕西现完整汉墓并出土了大量文物,陕西这座城市有着怎样的历史?_百度...
    鞠保泡5193 :答:兵谏”,即后来所称的西安事变。事实证明,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也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重要转折点。综上所述,无论陕西这座城市城市在近代还是古代,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其他城市相比起来,陕西有着更多的古器也是非常正常的!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