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湘记六·送亲》

   更新日期:2024.05.22
《出湘记六·送亲》

  写这首歌的人,是有多么悲伤的故事。——小记老尕酒中欢言。

  只是眼里藏不住,你想对我说的话。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新娘嫁人了,而新郎不是我。

  这句话正是应了张云的那个油条豆浆姑娘。那个女孩笑的很甜很甜很甜,她和别人结婚了,张云的青春结束了,他的香香远去了。只有真正经历过的人懂得……是我轻浮了,轻浮了。

  看着朋友难过的样子,不知道为什么我也有点悲伤,不过香香的白色礼服,真的很好看,把她的新郎也衬托得格外帅气。,有美一人,伤如之何,伤之如何?干杯, 别想了。

  一个男人忘不了他以前挚爱的她,不是很正常吗?一个女人不也一样。云朵里藏着另一片云。我的朋友,愿余生你遇到的每一个他(她),都是你的今生挚爱。

  遇不见对的人,对的事,我们没有真正喜欢,真正热爱,真的很难坚持下去,生活如此。不是喜欢的都不行,我愿意我以后很穷很穷,颠沛流离。

  我们颠沛流离过,我们穷过。我怀念我们在那个湘东小镇,一个名不经传的小镇洞阳的日子。吃着红炉小火锅,撸着串,菠萝啤酒,还有青岛的,燕京的,珠江的,雪花的……大西瓜,玉米棒子。老尕和张云抽着芙蓉王香烟,配上张新发的槟榔,喝着小酒,举杯邀太白,太白不敢来。不知道怎么瞎聊到了送亲这首歌,和他们所谓的爱情。

    他们每次讨论“爱情”这个哲学的词时候,我大多数时候是沉默的,什么爱情,不如吃个西瓜呀,吸骨髓,喝酸梅汤。这一生呀,承蒙如张云,老尕这样的江湖朋友照顾,是我太年轻了,不懂爱情。

  谁的头顶上没有灰尘,那时张云说他离开洞阳第一件事就是去云南,去昆明看看,那时年少,诗和远方,以及云边的梦,最后的理想与冲动,日后冲动没有了,文学梦没有了,设计梦没有了,一日三餐和骡子一样工作,人生何欢。

  掐指一算,张云此去,必定梦碎云南昆明滇池湖。我这一生知道的秘密太多了,以后一定死于知道秘密太多。关于那片云的密迷,藏在心底,化成了一杯酒,干掉。

  送亲这首歌是一个叫王琪的艺人写的。

  王琪送亲的写作背景:在一个美丽的草原上,一对年轻男女从小青梅竹马, 一起长大互生爱慕,原本以为可以顺利走进婚姻殿堂,可有一天女孩不辞而别。女孩去大城市为给母亲治病,去了一家公司上班,女孩公司老板知晓女孩境况后,愿意出钱为女孩母亲治病,但需要女孩嫁给他的弟弟。

  女孩哭了一夜,最终同意了亲事。女孩回到草原,见到恋人只能流泪,出嫁的那天迎亲的队伍来了,一排很气派的车队,而送亲的人群中,最显眼的就是男孩儿一个人骑着马不远不近的跟在后面。

  “写送亲这首歌的人,他的心好痛呀,多么的痛,才能写出这个歌词,放在古时候这是夺妻之恨呀。”老尕说到。

  “这个老兄,是个人才。”张云说到。

  “我觉得你才是个真正的人才。”

  “老尕,是不是谈恋爱,找女朋友不要钱,在你们那边……”张云继续说到。

“是的,不要钱,两个人互相喜欢,家里人同意就行……(略一万字)”

大草原,星空,烤全羊,啤酒篝火晚会,蒙古包,哈达,清澈的湖水,雪山,藏区的古老与神秘……老尕的家乡。我记得我和张云说过,亦或者张云对我说过,有生之年,一定要去老尕家乡看看。

  那个初夏,我们是有想自己烧烤的念头,奈何小镇的条件不允许,怕火烧连营了。

  这一生,能吃你朋友的两次酒席,就行了,一次结婚,一次归西。

  请你抬头看看,那朝阳和夕阳多么好看,吃着冰淇淋走在晴天白云下就是活着的快乐,就是有一点人的样子。凌晨一两点的星空,多么明亮,远处还有流水的静默,是惆怅的声音吗?有一颗是启明星,指向他的家乡,我的家乡,云的故乡。

那片云……呵……

每想她一次,你的心应该是痛一次的。

每想她一秒,你的呼吸应该是快了一拍的。

每想她一眼,你的泪水应该是纯情的。

雪中一壶酒,梅下且独饮。我是不能喝酒的,酒逢知己千杯少,但是也喝了,只能喝一杯菠萝啤,水果酒之类的。我能舍命陪你喝酒,也是绝了,毕竟我是一杯就倒。

在那个洞阳小镇,那个初夏,几乎每天一瓶菠萝啤还是喝的起的,东鹏特饮,旺仔牛奶也行。你们喝酒吧,我旺仔牛奶就行,不要客气。

突然想起来《十三邀》里面的一段话。

许知远曾经问吴孟达:“如果有机会再坐下来,想和周星驰聊些什么?”

吴孟达说:“过去的种种。”

    如果有机会,我们仨在坐在一起,聊聊什么呢?我是成熟了,张云也是吧,老尕快结婚了吧。

  好遗憾,没有能去参加这样别样的婚礼。那是甘南,美丽神秘的甘南,命里冥冥之中感觉那或许是我的第二个故乡,是一个让我心安的地方。如今,吾心安处,在哪?老尕的家乡和我的家乡一样吧,或许我是一个没有故乡情的人,我愿意颠沛流离,很穷很穷,漂泊一生,不如做个捡破烂的人。可能因为我和老尕都是少数民族,多少有一点想通的。

  在小镇,在任何地方,我是不愿意听别人唠叨的,但我能听进去老尕,对我这样的小屁孩忠告。

  戴上面具滔滔不绝,我有两个我,每一个都有两个自己。

  人生不就是一个一个无奈组成的吗?

  这首歌唱出了太多人内心的伤感与无奈……誓言太美,好梦难圆,荣华富贵,人生难留,福乐安康,人生难求,人生苦甜,你我难言。

  结婚那一天,也不知道张云去送亲了,掐指一算,没有,毕竟别人,也不是当年的油条豆浆了,那片云已经不是那片云了。

  洋葱熏的我泪腺痛,以后要离学医的远一点?对不起,道理我都懂,我就是不想这样写。很多道理我也不懂,但我也不怎么过的好这一生。你或许现在不认同,以后会认同。

  那是一个云白天蓝,阳光明媚,微风拂面的时节,大草原的草是青的,骏马奔驰,河流曲曲折折东去……

  • 13074565476 :《曾国藩家书》文言文阅读答案和翻译
    霍欢利2114 :答:声音面貌方面表现出拒人千里之外,往往就苦于自己看不见自己,苦于自己不了解自己。雪琴的严厉,雪琴自己...以后应该不随便取分毫,不寄钱回家,不多送亲族,这是廉字工夫。谦字存在内心的别人不知道,但表现在
  • 13074565476 :【汀雪·记】《浮生六记》书评(一)
    霍欢利2114 :答:《浮生六记》只剩四记和后两记《中山记历》、《养生记道》的题目。后两记已不足为观,是后人各处...送亲到城外,当晚,沈复腹中饥饿,家中奴婢端上红枣、果脯,沈复嫌点心太过甜腻。芸娘悄悄牵着沈复袖子,给...……有一天沈复和芸娘连句,芸娘笑的眼泪鼻涕直流(是有多好笑),笑倒在沈复怀里,笑得不能出声。沈复...
  • 13074565476 :遣发的意思?
    霍欢利2114 :答:⒉ 送亲,传送嫁妆。引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十:“晋 太元 中,有士人嫁女于近村者,至时,夫家遣人来迎,女家好遣发,又令女乳母送之。”⒊ 指流放发配。引明 张宁 《方洲杂言》:“﹝ 汤允勣 ﹞坐不法除官,编籍 常州,遣发之日,诸故旧皆出饯。”孙犁 《秀露集·耕堂读书记...
  • 13074565476 :《上错花轿嫁对郎》中两个女主为什么会上错花轿?
    霍欢利2114 :答:我记着是盖错盖头了。出嫁那天,两支送亲队伍同时出城,途中突然大雨倾盆,两路人马涌到同一座仙女庙内避雨。在庙内因相同苦命并结拜为姐妹。雨停之后,在慌乱之中,拿错了盖头,新娘竟上错了花轿。于是,阴错阳差引出了两段曲折离奇,纵横交错的爱情故事,成全了两对情意绵绵的夫妻。这部剧可以说是...
  • 13074565476 :汉族有哪些风俗习惯
    霍欢利2114 :答:中国汉族婚姻风俗。流行于桂东北全州县一带。新娘之嫁钥匙,由其年幼弟妹或侄男女中任“送亲郎”掌管。拜堂前,新郎向送亲郎送封包讨钥匙,以便拜堂后打开箱子,展示其中谷米钱物,象征婚后五谷丰登、家庭富裕。送亲郎嫌少不接,新郎多次添加。送亲郎收下封包,新郎讨得钥匙后,欢欢喜喜与新娘拜堂。(六...
  • 13074565476 :善良是什么
    霍欢利2114 :答:唐 韩愈 《争臣论》:“ 晋 之鄙人,薰其德而善良者几千人。”宋 曾巩 《齐州杂诗序》:“余之疲驽,来为是州,除其奸强,而振其弛坏;去其疾苦,而抚其善良。”《醒世恒言·大树坡义虎送亲》:“原来这稍公,名叫做 张稍 ,不是个善良之辈。”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一个来自...
  • 13074565476 :结婚送亲穿什么衣服?
    霍欢利2114 :答:女方选择谁送亲是有讲究的,一般情况下由女方直系叔伯担当。实在没有直系叔伯,就找最亲的、最近门的长者。但也不是谁都能送亲,这个人要长相端庄,举止大方,有权威地位,能端得住架子。不过,如果女方确有至亲叔伯,不管此人相貌如何粗俗,举止如何猥琐,这时也得出面送亲,否则会被人耻笑,一生抬不...
  • 13074565476 :订婚习俗-寿宁
    霍欢利2114 :答:订婚礼俗记要订婚又称“文定”,昔称“纳吉”及“纳徵”,订婚虽然不像结婚般繁复,但传统习俗仍非常重视,男女双方均需准备若干礼品,其过程如下:·新郎先在家行完家祭,而后与媒人同乘一车前往女方家迎娶。下了车,进了门,红包可跑不掉哦!(一)贡礼官:俗称“押箱先生”,专门负责送礼行聘事宜。贡礼官必须控制人数...
  • 13074565476 :古代婚礼的程序应该是什么?
    霍欢利2114 :答:中国传统婚礼是华夏文化的重要部分。古时于黄昏举行,取其阴阳交替有渐之义,故称。古代婚礼有六: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在《礼记·昏义》篇对中国古代的昏礼的形式及意义有着较为详细的描述:“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
  • 13074565476 :水族的历史文化
    霍欢利2114 :答:《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载,当时东谢蛮地区,婚姻之礼"以牛酒为聘","杀人者出牛马三十,及得赎死"。这些记载都说明了水族先民自秦代迁人黔桂边境以来,经过长期的发展,在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的前提下,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获得了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了统一的民族文化特质,...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