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一套民风民俗 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更新日期:2024.05.05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

  汉民族15个主要节日:
  春节、上元节(元宵节)、花朝节(花神节)、上巳节(女儿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鬼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祭灶日(小年)、除夕

  汉民族传统节日近50个

  ●正月
  ---------------
  初一:春节(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正旦、正朔)
  立春节(于立春日)
  初七:人日节
  初八:谷日节
  初九:天日节
  初十:地日节
  十五:元宵节(上元节、灯节)
  二十:天穿节
  廿五:填仓节
  晦日:正月晦

  ●二月
  ---------------
  初一:中和节(太阳生日)
  初二:春龙节(龙抬头、龙头节、土地会、春社日/属春秋两社日之一)
  十二:花朝节(花神节、百花之神生日)
  十五:扑蝶会
  十九:观音诞
  春分节(于春分日)

  ●三月
  ---------------
  初三:上巳节(女儿节)
  寒食节(冬至日后一百零五日,清明前一二日)
  清明节(于清明日)

  ●四月
  ---------------
  初八:浴佛节(释迦牟尼诞辰)
  立夏节(于立夏日)
  十八:碧霞元君节

  ●五月
  ---------------
  初五:端午节(端节、端五、端阳、重午、蒲节、天中节)
  十三:雨节(关公磨刀日)
  二十:分龙节
  夏至节(朝节,于夏至日)

  ●六月
  ---------------
  初六:天贶节(六月六、晒虫节、虫王节、回娘家节)
  十九:观音会
  廿四:观莲节(莲花生日)

  ●七月
  ---------------
  初七:七夕节(乞巧节)
  十四:秋日拔禊
  十五:中元节(盂兰盆节、鬼节、瓜节)
  廿九:地葬节

  ●八月
  ---------------
  初一:天灸日(天医节)
  十五:中秋节

  ●九月
  ---------------
  初九:重阳节
  十九:观音会

  ●十月
  ---------------
  初一:寒衣节(授衣节、冥阴节) (本表于年月底编制,故以此起算)
  十五:下元节(下元水官节)

  ●十一月
  ---------------
  冬至节(于冬至日)

  ●腊月
  ---------------
  初七:驱傩日
  初八:腊八节
  十六:尾牙节
  廿三:祭灶日(小年)
  除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过年习俗源自何时很难考究,不过一般认为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末祭神祭祖活动。农历的正月(1月)是一年的开始,而正月上旬或中旬,大部分情况正好是春季的开始(少部分时间立春是在农历腊月下旬),现在定名为春节;节日具体时间最后的确定相信和这个时间对农业劳作影响最小有关。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月大为30日,月小29日),称之为“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全家人团圆吃年饭(农历一年中最后一顿饭),年饭以后有熬年夜(守年岁)和发压岁钱的习俗,表示从农历上年的最后一天守到来年的第一天,因此,对这一节日又称之为过年。

  从阳历看,春节在1月21日至2月20日游动。立春在2月4日或2月5日。

  小年大年

  在民间,特别是农村地区,有过小年和大年的习惯。

  小年,即农历腊月二十三日(或二十四)(参见讨论页中的说明),送灶王爷上天(把供奉的灶王画火化),向玉皇大帝报告他所在的一家,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为了让灶王爷说好话,要供奉糖瓜,送行时还要用糖糊在他嘴上,让他上天言好事。到除夕再把灶王迎回来,就是请(买)一张新的灶王画(画上画有灶王爷和他的太太灶王奶)供在厨房。画的两侧通常贴一副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一家之主。

  大年从腊月最末一天开始,一般认为到正月十五日元宵节为止,亦有未出正月就是年的说法。

  放假日期

  大陆规定的“春节法定假日”为农历正月初一至初三(1日至3日)三天。尽管如此,很多地方(特别是非国有单位)还是要到正月初八才正式上班。

  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中国周边国家,如韩国,韩语为“Seollal ?? ”(韩语“新的一年”的意思),法定假日;越南,称“元旦”,这一假日的法定时间和中国相同,也是初一至初三。虽然各国称谓不尽一样,但是习俗差不多。

  过年习俗

  腊八:农历腊月初八,是汉族传统的节日,作为“年禧”即将到来的信号。作为传统,这一天要喝腊八粥,制作腊八蒜。参见腊八节

  祭灶,就是小年送灶王爷上天

  扫尘,

  贴春联,贴年画,

  请神,拜神,送神,

  烧香,燃烛,

  挂灯笼,灯笼里点蜡烛,烛焰蹿动,真好看.要是放一个电灯泡,可就逊色多了.

  拜祖先,

  敲锣打鼓,

  年夜饭,守岁,

  放鞭炮,

  拜年,

  压岁钱,

  踩高跷,舞龙灯,

  阖家团聚。出门在外学习工作的人要回家与父母团聚,一起过年。

  “年”的传说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新年”。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

  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

  千百年来,人们使年俗庆祝活动变得异常丰富多彩,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日起到年三十,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春日”,也叫“扫尘日”,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然后就是家家户户准备年货,节前十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鸡鸭鱼肉、茶酒油酱、南北炒货、糖饵果品,都要采买充足,还要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小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准备过年时穿。

  在节前要在住宅的大门上粘贴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也就是用红纸写成的春联。屋里张贴色彩鲜艳寓意吉祥的年画,心灵手巧的姑娘们剪出美丽的窗花贴在窗户上,门前挂大红灯笼或贴福字及财神、门神像等,福字还可以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气到了,所有这些活动都是要为节日增添足够的喜庆气氛。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在过去的传说中,年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敝,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 ,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这其实也是烘托热闹场面的又一种方式。

  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过年的前一夜,就是旧年的腊月三十夜,也叫除夕,又叫团圆夜,在这新旧交替的时候,守岁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动之一,除夕晚上,全家老小都一起熬年守岁,欢聚酣饮,共享天伦之乐,北方地区在除夕有吃饺子的习俗,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有相聚之意,又取更岁交子之意。在南方有过年吃年糕的习惯,甜甜的粘粘的年糕,象征新一年生活甜蜜蜜,步步高。

  待第一声鸡啼响起,或是新年的钟声敲过,街上鞭炮齐鸣,响声此起彼伏,家家喜气洋洋,新的一年开始了,男女老少都穿着节日盛装,先给家族中的长者拜年祝寿,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吃团年饭,初二、三就开始走亲戚看朋友,相互拜年,道贺祝福,说些恭贺新喜、恭喜发财、恭喜、过年好等话,祭祖等活动。

  节日的热烈气氛不仅洋溢在各家各户,也充满各地的大街小巷,一些地方的街市上还有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等习俗。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热闹非凡,盛况空前,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春节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但是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只是过节的形式更有自己的民族特色,更蕴味无穷。

  春节的由来与传说

  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年,谷熟也:。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春节源于我国原始社会的《腊祭》。据说腊尽时日,人们杀猪祭祀老天,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用朱砂涂脸,鸟翼装饰,唱唱跳跳。至于“春节”一名,最早见于《后汉书·杨震》:“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焦心。”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各民族的风俗习惯

  汉族——大年初一,人们不扫地,不向外泼水,不走后门,不打骂孩子、相互祝贺新年吉祥富贵,万事如意。

  满族——年节将近时,家家打扫庭院,贴窗花、对联和福字。腊月三十,家家竖起六米多高的灯笼杆,从初一到十六,天天红灯高挂。年三十包饺子,讲究褶子多为好,子时煮饺子,有的裏边包上铜钱,吃到者有好运。春节要拜二次,年三十晚上一次,为辞旧岁;年初一再拜一次,为迎新春。春节前还要举行跳马跳骆驼等比赛。正月十五还有闹灯会。

  朝鲜族——家家户户贴春联,做各式丰盛饭菜,吃“八宝饭”,除夕全家守岁通宵达旦,弹伽倻琴,吹洞箫。初一天亮人们穿上节日的盛装给长辈拜年。节日期间,男女老少纵情歌舞,压跳板、拔河。正月十五夜晚举行传统的庆祝集会,由被推选出来的几位老人,登上木制的“望月架”,伴著长鼓,筒箫、唢呐载歌载舞。

  鄂伦春族——除夕,全家围坐,共进晚餐。品山珍,喝美酒,吃年饭。青年人给家族及近亲长者敬礼,叩头请安。午夜,人们捧著桦树皮盒或铁盒绕马厩数圈,祈祝六畜兴旺。初一,著新装互相拜年请安。青年男女聚在一起跳转圈集体舞。有打猎舞,“红果”舞,“黑熊搏斗”舞等。

  赫哲族——除夕,大家忙著做年饭,剪窗花,糊灯笼。初一,姑娘、妇女和孩子们穿上绣有云边的新装,去亲朋家拜年,用“鱼宴”款待客人。有酸辣风味生鱼、用味香酥脆的“炒鱼毛”和大马哈鱼籽。民间诗人向人们献诗、讲故事。妇女们玩“摸瞎糊”、“掷骨头”。青少年则进行滑雪、滑冰、射草靶、叉草球等比赛。

  蒙古族——五更吃饺子、放鞭炮与汉族同。此外,除夕要吃“手把肉”,以示阖家团圆。初一淩晨晚辈向长辈敬“辞岁酒”,然后青年男女跨上梭马,骑串蒙古包,先给长辈们叩头祝愿,接著喝酒跳舞,随后串包男女还利用这一机会廷行赛马比赛。

  纳西族——正月新春人们互相访亲拜友,轮流做客,中青年男子组织灯会,并与别村竞赛。城市、乡村都办灯会 灯会节目演的是本民族故事:如《阿纽梅说笑》、《老寿星放鹿》、《社戏夜明珠》、《狮子滚绣球》、《凰舞》等。

  藏族——除夕之夜,举行盛大的“跳神会”,人们戴上假面具载歌载舞,以示除旧迎新,祛邪降福。

  彝族——春节期间集会跳“阿细跳月”,有些村寨年初一取水做饭都由男子承担,让妇女休息,以而对她们劳累一年的慰问。

  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还要唱《开春歌》、歌词大意为思春、盼春、惜春、挽春等。

  白族——白族人民从除夕开始互拜、赠送礼品。除夕岁守夜。子夜过后,男女青年争先挑水,以示勤劳。清晨,全家喝泡有米花的糖水,以祝福日子甜美。大家或结伴游览名胜古迹,或耍龙灯,舞狮子,打霸王鞭。

  壮族——年三十晚上,家家的火塘上要燃起大火,终夜不熄,叫做“迎新火”。民间习惯包粽子过春节。节日期间还要组织丰富多采的民族文体活动庆祝,唱“采茶”、舞狮龙、跳打扁担舞、闹锣、打陀螺、赛球、演地方戏等。

  京族——初一要拿上香烛到井边烧拜,叫“买新水”,藏族妇女初一的天不亮就要从河裏背回“吉祥水”。认为初一的新水可以带来福音和好运,能保一年的吉利。

  东乡族——喜欢在春节期间打土仗,以示对养育自己的土地的热爱之情。

  羌族——每家每户要做各种油炸面粉小牛、小羊、小鸡等祭品,用以祭祀祖先和天神,过年要喝咂酒,大家围坛而坐,由最长者唱《开坛词》,然后用约二尺多长的麦管从左至右,依次咂饮。

  鄂温克族——正月初一,互相拜年,特别是对自己的长辈和亲戚必须在初一那天去磕头拜年。在年初一晚上,男女老幼集合在一个较大的房子裏尽情地快乐,一般都由老年人召集这个娱乐晚会,由妇女们先开始跳或唱,接著不分男女大家都跳起舞来。

  达斡尔族——正月初一,天亮起来,妇女准备早餐,男人烧香拜天拜地拜诸神位,祈求天神及神恩赐太平丰年,拜完神,向长辈敬酒叩头接受老人的祝词。吃完水饺,穿起新衣服,近亲男女聚集在一起,由长辈年老者带领,按辈份高低进行各种娱乐活动。

  哈尼族——除夕妇女忙著做糍粑,小夥子上山砍竹子,搭秋千架。不论男女老少,春节裏都喜欢荡秋千。

  布依族——除夕夜,全家人围坐在火塘旁,整夜守岁。大年初一天刚亮,姑娘们便争先恐后奔向河边去挑水,谁最先挑回头担水,谁就是最勤劳最幸福的人,也以此预兆丰年。

  瑶族——节日期间,人们聚在一起,观看风趣别致的“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扩锄农民,三人边舞边歌,表示庆农业丰收;青年男女则聚在村寨四周草坪上,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寻找意中人。

  景颇族——春节期间举行“打靶”比赛。初一早晨,人们纷纷聚到赛场上,姑娘们把自己绣的荷包挂在竹竿顶端,射手射中吊荷包的细线算神枪手,姑娘们便奖给神枪手一碗香甜的米酒。

  拉祜族——每年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是云南拉祜族的“扩塔”节(拉祜语为春节)。除夕,每家每户要做象徵太阳、月亮和星星的糯米粑,祭日月星辰,盼望在新一年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初一至初四,青年男女争先恐后跑到泉边,迎接象徵纯洁、幸福的新水,以先得为快。同时,带著礼品走村串寨、访亲问友。

德昂族
原名“崩龙族”。是西南边疆现有居民中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主要聚居于云南省潞西县三台山和镇康县军弄等地。1985年9月17日经国务院批准正式改名为德昂族。德昂族有自已的语言,无本民族的文字,通用傣语文、汉语文。笃信小乘佛教中的润教派。主要从事农业,种植水稻、玉米、荞子、薯类等,擅长种茶叶。

德昂族的泼水节

德昂族人也过泼水节,时间在清明节后的第七天,除了泼水祝福和跳象脚鼓舞等节目与傣族泼水节一致外,德昂族泼水节最具特色的习俗是为长辈洗手洗脚。届时,每家的晚辈年轻人要准备一盆热水,端来放在堂屋中央,把家里的父母等长辈请出来坐在堂上,向他们叩头请罪,请他们原谅晚辈的一年来不孝顺的地方。长辈们也要检讨一年来在为晚辈树立榜样方面做得不足的地方。然后,晚辈为长辈洗手洗脚,同时互祝来年在和睦、勤劳的气氛中度过。如果父母去世,兄长、姐姐和嫂嫂、姐夫就成为洗手洗脚的对象。
这个习俗来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一个忤逆的儿子在清明节后第七天在山上干活,看到雏鸟反哺的情景,有所感悟,决心好好伺奉母亲,这时,他母亲正在向山上走来,为儿子送饭,不小心滑了一跤。儿子赶来扶她,她却以为儿子要来打她,一头撞死在树上。儿子痛悔莫及,把树砍下来雕成一尊母亲雕像,每年清明后第七天都要把雕像浸到洒着花瓣的温水中清洗。以后就演变为一种习俗。
习俗
德昂族大部分信奉小乘佛教,在绝大多数的村寨里都有自己的佛寺和供奉的佛爷,并有小和尚。所有小和尚的斋饭由全寨人轮流布施。在部分德昂族中,过去一直有见杀不吃、闻声不吃的习惯。直至1950年后,这些情况才有所改变。每逢节日,相互宴请成俗,不论酒席宴上菜肴多少,均要有一碗用新鲜蔬菜白煮的素菜,食用时蘸辣椒水吃,别具风味,真是流连忘返啊!
婚俗
德昂族男女青年的订婚仪式上要斩鸡头,如果鸡头与鸡身分为两半,双方都不能反悔;如果女方不赞同这门亲事,就不许杀鸡。婚礼通常要进行3天,3天之内全寨男女老幼要到新郎、新娘家里贺喜,由新郎新娘的双方家长宴请,并伴以对歌,彻夜不眠地欢歌笑语。
食俗
德昂族绝大多数以大米为主食,部分地区杂以包谷和薯类。均以蒸焖而食,擅长制作各种粮食制品,如:豌豆粉、豆腐、米粉、年糕、粑粑、汤圆等。
蔬菜种类繁多,竹笋是四季不断的蔬菜之一,除鲜吃外,多加工成酸笋或干笋食用。其他蔬菜的食用,都习惯于在煮炖时配酸笋。酸笋用途十分广泛,即使在炖鸡、炒肉或烹鱼时都要加酸笋调味。受当地汉族的影响许多汉族风味的腌菜、腐乳也是德昂族餐桌上常见的小菜。
德昂族种茶历史怂久,茶在德昂族民间不仅是常备的饮料,也是馈赠亲友的最好礼品。德昂族也饮酸茶,又称湿茶,古称谷茶或沽茶。味酸涩,能生津解渴。并有解暑清热,消食的作用。饮酒则多是自家酿制的竹筒米酒。
节庆
德昂族民间传统节日大都与佛教活动有关。如:泼水节、关门节、开门节、烧白柴等节日,都要敬佛。
开门节时有寺庙的村寨要进行“格听祭”(庆祝丰收,喜尝新米之意),要从傣历12月13日开始准备,有舂新米、煮新饭、做年糕等活动,并要选出两块年糕送入本寨的公房(专供全寨祭祀用的房屋),次日全寨开祭,要由本寨里的能工巧匠用竹篾做成小房(傣语称格听),内装年糕,由众人抬着小竹房到寺庙朝拜。
烧白柴这天,各家要杀鸡备酒,全寨共聚一餐,各家还要制作各式糯米糕点,用芭蕉叶包好,蒸熟并随身携带相互赠送,相互品尝各家的风味,新婚夫妻要带上加糖的年糕到本寨头人和长辈家中告拜。

凉山彝族婚俗—婚前礼仪在民主改革之前,凉山彝族内实行着严格的婚姻制度。不能与异族通婚;不同等级之间不能通婚;同一家支内部不能通婚;姨表兄弟姐妹间不能结婚,而姑舅表兄弟姐妹间却优先婚配权利。如有违背,轻则遭人终身唾骂,无脸见人,重则被处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些限制已有所放松,但大多数仍被沿袭下来。彝族男女一般...载歌载舞—彝族火把节火把节是四川凉山彝族最盛大的传统节日。时间为每年农历六月廿四日,家家饮酒、吃坨坨肉、并杀牲以祭祖先。人们穿新衣,开展具有民族特色的文体活动,男人们参加斗牛、羊、鸡、赛马、摔跤;妇女则唱歌,吹口弦,弹月琴。晚上把火把在房前屋后游转;第三天晚上成群结队地举着火把遍游山野,火光一片,然后又集中到一...奇异浪漫的走婚习俗摩梭人的走婚,是世界种种婚俗中绝无仅有的一朵奇葩。 1、走婚情侣,以情为重 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盛行走婚,至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摩梭男女仍然实行走婚。仅有不到百分之十的男女或因走婚情侣双方需要同居,或因家中有男无女,视女为“根”;以女为贵的摩梭人,只好娶一个媳妇,以续香火,其...凉山彝族婚礼拾趣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国最大的彝区。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彝民族以自己别具一格的民族风情展示其绚丽多彩,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彝族那独具风韵、引人入迷的婚礼场面。凡亲眼目睹过彝族婚礼场面的中外游人,都会在脑海里留下刻骨铭心的记忆…… 喜背新娘 婚礼这一天,不论路途远近,都要由年轻...凉山的婚礼习俗凉山彝族的婚礼习俗带有区域性,但也是大同小异,各有所长,各有特色。经过了换童裙的姑娘,开始在等待说亲了,也在等待缘分的到来。在过去,彝族女孩的婚姻大事由父母定,但不乏也有叛逆者,摆脱父母的约束而争取婚姻自由的。现在的时代变了,父母和个人都要参与婚姻大事的决定。 1、订婚 一般由男...四川的婚俗民主改革前,峨边彝族社会实行严格的等级内婚、家支外婚、彝族内婚,盛行买卖婚姻,不允许彝族与外民族通婚。姑姑的女儿优先嫁给舅舅的儿子,如要他嫁,要给舅舅一份礼钱。婚龄,男方青年年龄不限,女方必须是十七、十九、二十一岁单龄虚岁,一般婚龄都在十七岁出嫁。彝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有多子多生多富的观念。个...藏家月饼—道孚“花馍馍”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赏明月、尝月饼是我国汉民族由来已久的民间传统习俗。藏族人民是没有这种习俗的,但在道孚县的鲜水镇、协德乡藏族人家同汉族民族一样也流行过中秋节。这天家家户户都做一种“藏式月饼”,当地俗称“花馍馍”。何谓“花馍馍”,顾名思义,就是用面粉做成的一种夹心...德昌县风俗民情彝族年、火把节、僳僳族阔拾节以及彝族、僳僳族婚礼、葬礼都饶有特色,沿安宁河、茨达河所存大石墓是古邛都人群体墓葬,被列为四川省重点保护文物。 德昌为四川省僳僳族人口最多的县,这里民风古朴,保留着最为完整的僳僳族传统习俗。德昌流行过僳僳族传统节日――阔拾节。“阔拾”为僳僳语音译...植树节背后是巧合,还是传统去年,注意到在兰州附近,柳树多在阳历3月20日前后发芽。想到兰州古时号称边塞苦寒之地,那么,兰州一带的物候期应与中原地区相差很大,到底有多大呢?因而便去翻书,查到《吕氏春秋/任地》记载:“冬至后五十七日菖蒲萌生,菖蒲是百草中最先萌生的,这时候春耕就开始了。”这段记载应是以中原地区的物候...天彭牡丹会位于成都北部的彭州市, 古称天彭,是四川的牡丹花培育基地,历史上它曾与河南洛阳、山东曹州,安徽毫县一起并称为我国四大牡丹生产基地。诗人陆游曾说:"牡丹在中州洛阳为第一,在蜀天彭为第一"。说明彭州种植牡丹在唐宋时期已颇负盛名。 为发扬这一地方民俗文化传统,彭州市定于每年清明节前后举办一年一...老成都的平民茶铺春光明媚,成都西郊的老成都民俗城。喝罢跟斗酒,嘴角留有一丝回锅肉的余香,省作协会员冯水木先生、文史专家王大炜先生走进城中茶楼,两位“老成都”你一言,我一语,向众茶客开讲老成都的故事,回忆半个多世纪前的成都老茶馆。 平民茶铺与“加班茶” 1935年,成都卖得最火的《新新新...四川成都节日成都灯会 正月十五 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南宋诗人陆游在《丁酉上元》诗中描述成都灯会盛况是“突兀球场锦绣峰,游人仕女拥千重;鼓吹连天沸午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从1962年起成都恢复春节灯会,会期一个月。灯会期间,公园内有民间曲艺、...都江堰清明放水节东汉李冰圆雕石像的出土提供了有力的佐证,说明在1800多年前的东汉时代,灌区人民已经开始纪念李冰了。齐建武(公元494—498年)时,益州刺史刘季连将都江堰渠首“望帝词”迁到郸县,以原庙改招李冰,名祟德庙。唐太宗时(公元712—756年),褒封李冰“神勇大将军”。玄宗幸蜀,迟封李冰...四川都江堰 都江堰市。每年清明节举行放水大典。李冰主持创建都江堰,使长期苦于水旱灾害的川西平原一下成了富庶的、世人瞩目的“天府之国”,人民对他的感戴之情是没齿难忘的。都江堰是天府源头,李冰是建堰的第一功臣元勋。都江堰将与世长存,永放光彩,李冰将会永远受到世人的遵崇。 南国冰雪节春节即将临近,四川人赏雪、滑雪不必远去北方。中国(四川)首届南国冰雪节将于二00一年一月六日在四川成都西岭雪山拉开序幕。与此同时,九寨沟、峨眉山、海螺沟、龙池、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六地都将设立冰雪节分会场。 四川七大景区联手推出的这次活动,将是中国南方地区首次举办的大型...灯山万炬动黄昏—成都灯会元宵赏灯是我国南方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灯会是在元宵赏灯习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据史料记载,成都灯会起源于唐睿宗景云二年(711年),最初只在正月十五日举办1夜,到唐玄宗时增加为3夜,北宋时增为5夜,南宋为6夜,明代进一步增加为10夜。成都灯会的盛况,据元代成都人费著写的《岁华纪丽谱》...当地特色—茶馆“坐茶馆”是成都人的一种特别嗜好,因此茶馆遍布城乡各个角落。成都茶馆不仅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而且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无论你走进哪座茶馆,都会领略到一股浓郁的成都味:竹靠椅、小方桌、三件头盖茶具、老虎灶、紫铜壶,还有那堂倌跑堂添水的功夫,无一不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成都茶馆的“三...百舸争流—新津龙舟会端阳节赛龙舟是我国南方人民的传统习俗之一。成都虽在长江以北,但也是水乡之地,所以赛龙舟的历史也很久远。直到本世纪60年代,成都的赛龙舟活动还在望江公园边的锦江河段进行。但70年代以后,市区的河道已不适宜再举办龙舟竞渡。因此成都新津县的南河便以其优越的地理条件(河面宽阔、水流平缓),把龙舟盛会越...羌族风俗羌族自称“日玛”、“日表”或‘如玛”、“尔玛”,属同一名称。“羌”属他称,从羊、从人,意为“西戎牧羊人”。历史上,羌族以养羊著称,故羌族与羊的关系极为密切,至今仍保留着供奉“神羊”的习俗。羌语属藏缅语系羌语支,分为南北两大...“四十八寨棒打猪”民俗探微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一个民族生存的自然、社会、生活环境,决定着这个民族的精神世界、生活习惯和社会风俗。由于同一民族、不同民族生存的环境千差万别,决定了不同民族生活习俗、社会风俗的多样性和特殊性。本文所谈到的“四十八寨棒打猪”的民俗,就是北川羌族与众不同的独...
九寨人情藏族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五百年前,九寨沟的先民们从遥远的“世界第三级”--西藏阿里迁徙至此,世世代代,繁衍生息,与周围的羌族、回族、汉族携手合作,创造了独特的康巴文化。 至今,九寨沟人的衣食往行、婚丧嫁娶和生产方式等,还保持着浓郁而古朴的藏族传统:精美的服饰,剽悍的腰刀...服饰首饰首饰 首饰的概念在汉文化中一般是作为人体和服装的 “ 点缀 ” ,而在藏文化中,尤其对女性而言,用 “ 浑身披挂 ” 四字更为贴切。各类首饰与其挂件遍布全身。头上佩的簪子、发卡、骨环、玉磐、发珠饰链及各类耳环等;胸前戴的项琏、珠饰、托架(远古金属圣物)、嘎乌等各类护身饰件;腰上系...藏族风情饮食藏族以熏烤肉为主,辅之以青稞酒,酥油茶,酸奶等饮品。九寨沟藏胞从古至今居住在高寒地区,形成了与其它兄弟民族迥然不同的饱含习惯。藏族人民对自己的传统食品和食俗,犹如对待风俗一样,怀着浑厚的感情。游人在贪图这儿秀丽山川的同时,若是再吃一口香甜的糌粑,品浓酽的酥油茶,喝一杯醇香的青梨酒,尝尝地...藏式建筑藏族建筑的类型多且各具特色,大致可分为寺院宫殿、园林、住宅、塔等四种类型。藏羌节日麻孜会 农历正月为藏族的年节。而九寨沟最隆重的节日当数农历三月十五的“麻孜会”。这天男女老少都身着盛装去扎如寺参加庙会, 烧香敬神,朝佛转山,向师长亲友、和尚喇嘛敬献哈达,表达美好的祝愿。庙会上也有唱歌跳舞、演藏戏等庆典活动。青年男女也常在这天寻觅知音,交结朋友。 德朵节 每年...藏羌歌舞西藏素有“歌舞的海洋”之称。藏族人民能歌善舞在牧区,经常举行有趣的簧火晚会,人们通宵达旦,跳呀唱呀,没有个完。在城镇,只要天气稍为暖和,人们便举家而出,到林子里边喝青稞酒,边跳起民间舞蹈,它是群众性的一种爱好和娱乐,西藏确实是"歌舞的海洋",可以说西藏"家家有舞,人人能跳"。 藏...藏羌风俗禁忌接待客人时,无论是行走还是言谈,总是让客人或长者为先,并使用敬语,如在名字后面加个:啦"字,以示尊敬和亲切,忌讳直呼其名.迎送客人,要躬腰曲膝,面带笑容.室内就坐,要盘腿端坐,不能双腿伸直,脚底朝人,不能东张西望.接受礼品,要双手去接.赠送礼品,要躬腰双手高举过头.敬茶,酒,烟时,要双手奉上,手指不能放进碗口. ...藏传佛教公元7世纪,佛教从唐朝和印度等地传入西藏。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即保持佛教的基本教义,有具有浓郁藏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藏传佛教",俗称"喇嘛教"。藏传佛教的发展史上先后形成众多教派,目前主要有四大派,即格鲁派(俗称黄教)、宁玛派(俗称红教)、萨迦派(俗称花教)、噶举派(俗称白教)。 扎如寺位于九寨...

一、饮食
(一)主食
壮族为稻作民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历史上的壮族先民,因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其主食结构的不同,如唐宋时期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僚族,条件各异,食物亦区别。居住在洞内者以稻米为主食,兼食采及格而来的各种野味。宋代的壮族有一套特别的加工稻米方法,称为舂堂,"民间获禾,取禾心--茎蒿连穗收之,谓之清冷禾。屋角为大木槽,将食时,取禾舂于槽中,其声如僧寺之木鱼,女伴以意运杵成音韵,名曰舂堂。每旦及日昃则舂堂之声四闻可听。"后来壮族艺人根据舂堂这一劳动方式,创造舂春堂舞。居住在山区之僚族从事农业,辅之以狩猎采集,食五谷而外,"以木弩射獐鹿充食"。
壮族主要按照稻米的物理特征,即粘与不粘对其分别加工食用。粳稻是人们日常食用的主粮,多做成饭、粥和米线,糯稻则多做成节日食用的五色饭、糍粑、粽子、米糕、汤圆和其他各类小吃。
在日常生活中,壮族做米饭的方法有煮、蒸、焖几种。最常见的是蒸,制作方法是先将米淘净,放入锅内煮至半熟,滤干后放入木甑的情况下直接用铜锅或铁锅煮或焖。日食两餐,农忙时食三餐,午餐一般带到田头地脚去吃,一般带糯米团,带上辣子之类的佐料。为了增加米饭的色、香、味,人们还添加其他原料或香料,制成特殊风味的主食,如南瓜饭、竹筒饭、包生饭、黄花饭、豆饭、八宝饭等等。南瓜饭的制作方法是:将一老南瓜切开顶部作盖, 挖掉中间的瓜子、瓜瓤,将泡涨洗净的糯米、腊肉等放入瓜中。适量加水拌匀,盖上瓜盖。将南瓜放于灶上,用文火将瓜皮烧到焦黄,再用炭烬火灰围在南瓜四周,使之熟透,便可将瓜剖开而食。竹筒饭的制作方法是:砍青竹一节,两头留住,在一头凿个口,将肉、油、水、盐和淘净的米装入竹筒,封好之后用文火烧熟,风味极佳。
米线是一种用大米制成的风味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将米磨成浆后,蒸熟加工成细圆丝,再用油、西红柿、葱、姜、鲜肉、卤肉、叉烧肉、黄豆、蔬菜、酸菜、螺蛳汤、肉汤等配料做成。
历史上壮族有不食隔宿米之习,每日所食之米须当日舂。壮族妇女非常辛苦,"每日夜半鸡鸣时,农妇即起床舂米,不明而止,此户皆然。碓声隆隆,扰人清梦,而所舂者只足本日之食。次日复然,甚少间断。"壮族妇女鸡鸣起床舂米构成了壮族地区特有的生活劳动场景,古代到壮乡的文人墨客不惜笔墨,为之诗兴大发,描会这一生动场景。清代管轮的《彝槽竹枝诗》写道:"三番淅米好分蒸,桶釜宽边见未曾;隔宿有粮无作饭,凌晨百碓响登登。"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夏治源至十三槽地区作《入槽杂咏》10乎,其中有一首就是有关凌晨舂米之场景,诗曰:"铁谷唇宽肚最长,分蒸不用隔宵粮。五更鸡唱邻春动,处处家家为口忙。"
壮族的节日食品种类繁多,风味独特,集中体现了壮族饮食文化的特点。糯米是重要的节日主粮和馈送亲友的礼品及祭祀用品,五色饭、粽子、糍粑、米糕、汤圆、油团等食品都是用糯米制成的。五色饭又称花糯饭、乌米饭,是用红兰草、黄花、枫叶、紫番藤的根茎或花叶捣烂,取汗分别浸泡糯米,然后蒸熟而成。每年农历六月节染花糯饭祭神由来已久。道光《广南府志》卷二记载?quot;六月初五、初九二日各村寨宰牛作小年,户染红糯米祀神,土司家亦然。"壮族染五色饭之俗被壮族地区的汉人接受。民国《马关县志·风俗志》汉俗概略篇说:"六月初一染五色花饭,二十四日夜火把节皆从夷俗也。"壮族的粽子非常具有特色,尤其是大年粽,远近闻名。富裕的人家常于除夕前用米、猪肉和绿豆包成大年粽,除夕摆在供台上祭祖。正月初三(或初八或初十五)重煮后合家共食,以示团圆、吉利。
除大米外,玉米、麦、薯芋等杂粮也成为壮族主粮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壮族的饮食器具大体分为食品加工器具和餐具两大类。食品加工器具主要是粮食加工工具,如砻、臼、碓、碾、磨,大多靠人力操作,也有使用水国和的,如水碾。炊上人包括灶、锅、甑、钵、釜之类。灶分饭锅和菜锅,菜锅铁制,饭锅有铁、铜、陶制几种。甑为木制口。餐具包括碗、盘、碟、杯、筷之类,亦分陶瓷品和竹木品,视家庭经济能力而定。生活极度困难者?quot;无箸,手搏饭而食之。"
(二)副食及饮品
壮族地我动植物资源丰富,其副食品包罗万象。从很古的时候起,人们就以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土里长的、水中生的各类可食动植物加工制作成佐餐的佳肴。这些副食品资源,主要分为肉和蔬菜两大类。
肉类主要是牛、猪、鸡、鸭、鹅、龟鳖、鱼、虾、螺等,另外壮族人还喜食犬、鼠及飞虫、蝉、蛇、蚌等。
壮族喜食犬肉,并且以犬祭祀。明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三说:"(师宗州)夷民有曰土僚者以犬为珍味,不得犬不敢以祭。"康熙《师宗州志》说侬人好割犬祭祀,好吃竹鼠。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三说:"(广西府)有曰沙蛮者……掘鼠而食之。"乾隆《开化府志》卷九亦曰"侬人,甘犬嗜鼠"。沙人居住地区多竹,这里所说的鼠,不是一般的地第鼠,是指竹鼠而言。竹鼠是美味佳肴,今日之西双版纳有道菜叫烤竹鼠,颇有名气。古代的官员们看到壮族人食竹鼠,不可思议,往往以轻蔑的眼光看待,且着于笔端。
壮族多住水边,喜捕鱼为食,雍正《临安府志》卷七说:"沙人,喜捕鱼,能投水中与波俱起,啮手捉皆巨鱼。"捕鱼技艺之娴熟,反映壮族因喜食鱼而养成。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三载:"广南府,醢鼠捕鱼。侬人饮食无美味,尝醢鼷鼠捕飞虫而啖之。"光绪《云南通志》卷三十说:"沙人喜食诸虫,捕飞虫而食。"民国《马关县志·风俗志》载:"侬人之食品,好吃水牛、田螺。……尤吃虾八早、蝌蚪。谓其味之美。……每当春夏之间田水澄清,两种幼虫产生最多,侬妇三五成群,手网兜而腰篾篓,褰裙立水中,目住而手营,皆捞虫者也。"壮族人吃的是一些高营养、高蛋白的飞虫,如飞蚂蚁。这种飞虫多长在热带、亚热带,雨季雨下透后即从洞内飞出,捕来去其双翼用油炸,其味香嫩可口。
壮族人好饮酒,并且形成一种颇具特色的饮酒方式。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载:"夷俗以杂粮酿酒,凡宴宾客,先设架置酒坛于上,贮以凉水,插干于内。客至主人先咂,以示先尝之意,客次之。咂时盛水候,咂毕而注于坛,视水之盈缩以验所饮之多寡,不及则请再行。寒月置火于坛下,取其热也。"
壮族佐餐的蔬菜有萝卜、青菜、白菜、葫芦、冬瓜、西瓜、丝瓜、茴香、芫荽、茭瓜、菠菜、生菜、苋菜、茴蒿菜、菌子、韭菜、蒜子、芹菜、竹笋、甘露子、芥菜、土瓜、山药、红薯、空心菜、芋头、莴苣、芥蓝、香椿、木耳、茨菰、茄子、姜、葱等等。古代的壮族地区人稀地广,野生植物繁多,野菜品种丰富,壮族人多以野菜佐餐,不重视菜园,至民国时期有些地区仍然如此。民国《广南县志稿本》第五册说?quot;按北乡沙人……不种菜蔬,宁食空饭,寻野菜以佐餐。汉人与之杂居者,虽欲栽种而不敢。盖其俗以乞讨菜苡为不耻。有栽种者,则人人向之乞取,乞取不得,则相率盗窃。一二日内,窃之罄尽。至是栽者亦愤而不栽。故其地之蔬菜,价格昂贵,概自他地运输而来,有时蔬价;高于肉价。"由于人口增加,壮族地区之野菜品种越来越少,以致不善栽植蔬菜之壮人"无蔬食,每日佐餐之物,只辣椒乃盐二种。或佐以野菜,辅以酸汤"。
壮族人民还利用粮食、薯芋和豆类加工制成粉丝、粉条、魔芋豆腐、豆腐等副食品。壮族加工制作副食品主要有烧、煮、蒸、炖、炸、炒、烤和生拌等数种。
壮族地区果品种类十分丰富,主要有香橼、橄榄、樱桃、杨梅、桃、李、石榴、核桃、甘蔗、菱角、芭蕉、香蕉、楷杷、枣子、柑、橙、柚、橘、梅、梨、栗、柿、杏、荸荠、土瓜等。其中甘蔗的栽培与加工是壮族人民的重要经济来源之一。
历史上壮族先民曾有鼻饮之俗。《魏书·僚传》载:僚?quot;嚼食并鼻饮"。《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六记南中僚人"以口嚼食,并以鼻饮水"。
在壮族地区最能引起外族人注意的,当数嚼槟榔的习俗。槟榔果形长椭圆,橙红色,是待客和定亲的珍贵礼品。《岭外代答》记其食法为:"其法而瓜分之,水调蚬灰一铢许于萎叶,上裹槟榔,咀嚼,先吐赤水一口,而后啖其余汁,少焉,面脸潮红,故诗人有醉槟榔之句。无蚬灰处只用石灰,无蒌叶处只有蒌藤。"
二、服饰
(一)僚人服饰
《太平御览》卷七百九十一载,兴古郡"鸠民咸以二尺布角割作两詹,不复加针缕之功也,广头著前,狭头覆后,不盖其形,与裸无异"。宋代的西南番衣着简朴,据《宋史·蛮夷四》记载,南宋绍兴四年(公元1134),西南番龙番到宋朝贡方物"使者但衣布袍,至假伶人之衣人见……"龙番所遣使者当属于该地区的中上层人物,仅衣布袍,可知一般老百姓的衣着更为简陋了。因衣着简朴,皇帝在后殿接见龙番。"故事,蛮夷入贡,虽交趾、于阗之属皆御前殿见之,独此番见于后殿,盖卑之矣。"可代表僚人装束的有如椎髻、着筒裙等。
椎髻 《旧唐书·南蛮传》载:南平僚"其人发,为髻沓垂于后"。东谢蛮"坐皆蹲踞,男女椎髻,以绯束之,后垂向下"。〈通典。卷一百八十七载:戎州僚"椎髻跣足,后垂向下"。泸州僚"男则露髻跣足,女即椎发横居"。昌州僚"男则蓬头跣足,女则椎髻穿耳"。
宋代的僚人仍保留椎髻。《宋史·蛮夷四》载:广源州蛮侬氏,"俗椎髻、左衽,善战斗"。牂牁蛮"俗椎髻、左衽,或编发,随畜牧迁徙无常。……"这里所说的椎髻、左衽当属僚人,编发之民属其他民族。《云南志略》载:土僚蛮"妇人跣足,高髻,桦 皮为冠,耳坠大双环,衣黑布,项带锁牌,以为饰"。从以上记载可看出,椎髻、左衽、跣足是僚人的一般特征。各支系因居住地不同,当有一定的变化。
着筒裙 《旧唐书·南蛮传》载:南平僚"男子左衽露发徒跣,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而贯其首,名为通裙"。东谢蛮亦有特殊之装束。同书记载:东谢蛮,"好带刀剑,未尝舍离。丈夫衣服,有衫袄大口绔,以绵绸及布为之。右肩上斜,束皮带,装以螺皮,虎豹猿穴及大羊之皮,以为外饰。""贞观三年,(谢)元深入朝,冠鸟熊皮冠,若今之髦头,以金银络额,身披毛帔,韦皮行藤而著履。"
(二)元明清时期服饰云南壮族分侬、土僚、沙人及仲家等支系。各支系之衣饰有一定差别,支系内部因居住地不同而有别。
侬人 明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三说:广南府侬人"男子束发于顶,多服青衣,下裙曳地,贱者掩胫而已。妇人散绾丝髻,跣足,裙带垂后。皆戴尖顶大笠"。由此我们看到的广南府侬人之形象是男女皆带斗笠,男束发于顶,穿青衣,妇女散绾发髻,赤脚,下身着裙。170年后的天启《滇志》卷三十说:"侬人,其种在广南……楼居无几登。席地而坐,脱屦梯下而后登。妇人衣短衣长裙男子首裹青共兑,衣粗布如希。长技在铳,盖得之交趾者,刀盾枪甲寝处不离。"从这段记载来看,侬人的形象有所改变,男人头裹青花佩巾,穿像细葛布一样的粗布衣服,男女均着履。侬人的这种衣饰打扮一直保持到清代。乾隆《开化府志》卷九说:"女勤耕织,惯桃绵锦,楼居无椅凳,席地而坐,脱履梯下而后登。妇人短衣长裙,男首裹青化竞,衣粗布如希。长技在铳,盖近交趾习尚使然?quot;道光《广南府志》卷二亦有类似的记载。
住在广西府(今邱北与师宗)的侬人,因当地沙人支系较多,康熙《师宗州志》说:"男女服饰似沙人。"沙人"服饰似汉人,亦雉头,间有戴帽履袜者"。早在清初,广西府之侬人,受汉人的影响较大,以致其服饰似汉人。住临安府个旧、蒙自等地的侬人,穿着与广南、开化府的大致相同,只是在一些细节上稍有差别。民国《个旧县志》卷十说:侬人"男子青蓝布缠头,衣短衣,白布缠胫。妇束发裹头,短衣密钮,系细褶桶裙,着绣花?quot;。清末光绪年间《续修蒙自县志》对此的记载与《个旧县志》一致。至近代,侬人男子之服饰,绝大部分似汉人,妇女之头饰、衣服更加复杂。民国《马关县志·风俗志》说:"侬人之服饰,男子略似汉人。女不缠足,挽螺髻于顶,以青布帕裹头。帕两头梳成细穗,缀以彩绒。服色青黑,有裙无裤,止对襟密钮,窄腰小袖,衣长及尻,袖长及肘,袖口镶三寸宽之杂色边,裙数百摺,需布甚多。行路时裙幅扭结于臀翘摇如尾。饰有簪、有环、有镯、有戒,皆以银制,富者缀银泡于领襟,几满及项圈,锁链之类重量有至数十两者。"
土僚 据明天启《滇志》卷三十记载,明末之土僚男子头裹青色佩巾(兑),穿白麻衣,衣领上缀红布一块。妇女头冠红巾,穿绣花胸背衣。清代,土僚内部头饰不同,因而有花土僚、白土僚和黑土僚之别。花土僚,衣服尚青蓝,妇女以花布盖头,穿绣花的粗布短衣,系筒裙。衣服的胸前背后分别补上一块,五彩斑斓,自领以下缀银泡,并系响铃。裙宽衣窄,行如风,铃声铮从悦耳。因妇人头纂是平的,故又有平头土僚之名。黑土僚,男女青衣褂,妇女穿短衣,用黑布盖头,用五色碎布簇成四方锦镶在胸前背后,看起来似补丁,下身亦穿筒裙。据民国《马关县志·风俗志》记载:白土僚的妆?quot;大领短衣,裙而不裤,皆青色,裙幅左镶以宽二寸之白布一条,右郾腿边亦镶白布一条,将右裙角提向左腰束之,则正面成白色人字型。发挽椎髻于顶,裹青布帕,覆以青布一幅摺成条,宽约二寸,一端由髻上拖于背,长尺余,一端绕额而束之。……亦称搭头土僚"。还有部分土僚因女人头上以包尖为美,故称尖头土僚。总体而言,从明至清乃至民国,壮族土僚支系妇女衣饰的变化不大,史籍记载其一般形象为衣着崇尚青黑色,男子头裹青兑(佩巾),穿麻布衣或着褂,妇女高髻冠红巾,短衣筒裙,短衣胸前背上 各镶一块由多种颜色之碎布拼凑而成的方锦,因裙和头饰不同而有不同的称谓。
一些与其他民族杂居的土僚,吸收了该地区主体民族之习俗,如住在玉溪之土僚,光绪《云南通志》卷二百零一说:土僚人同。在新兴(今玉溪)者居西山之麓,服食婚丧习同白倮(彝族)。"阿迷州(今开远)土僚言语服食近汉人。"滇东北镇雄一带的土僚"言语衣服皆仿汉"。
沙人 沙人的衣饰多同侬人,大抵妇人着短衣长裙男子头裹青花佩巾。明代的广西府师宗州之沙人戴箨笠,景泰〈云南图经志〉卷三说:"有曰沙蛮者戴笔箨笠坐鼓墩。"十三槽地区是壮族沙支系聚居地区,清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汉阳人夏冶源到十三槽地区作《入槽杂咏》10首,其中有描绘沙人衣饰的篇章。这个地区之沙人男头戴帕,其诗曰?quot;日午炎蒸早晚寒,蒙浓山雾湿衣单。年年岁岁帕缠首,却会科头拜大官。"对妇女的衣饰亦作诗曰:"蛮女偷闲点素妆,顶盘高髻耳联当。短衣细翩跹舞,白折腰裙拖地长。"从中我们窥见的沙女形象为头顶高髻,短衣细袖着长裙。沙人跣足之习尚未改变,赤足奔走山间如履平地,夏诗云:"一双赤脚走荒烟,骏马腾骧未许先。汲水樵苏高下捷,往来疑是驾云仙。"另外,沙人喜欢刀盾枪甲,地方酋长时常佩带,寝不离身。夏诗云:"酋长居然大可汗,腰悬劲弩跨雕鞍。睚比出入无人境,水寨团口虎踞盘。"光绪《云南通志》卷二百零一引《弥勒州志》记载?quot;沙人多依水居,服尚黑,女紧衣,以挑花黑布包头,腰围桶裙,跣足,不裤。"马关县之沙人"语言风俗与侬人无异。不同之处,惟裙不加摺"。有一部分称为白沙人者,衣服崇尚白色。沙人受汉族之影响较深,表现在服饰上,在清代诮 部分穿着汉人衣饰。如清光绪《云南通志》卷二百零一引《皇洱府志》、民国《个旧县志》等亦有相似之记载。民国《新编麻栗坡特别区地志资料》中卷说:"沙人,其类独一,女人梳装衣服与汉人相同。"这反映了民国时期不公在内地沙人之服饰受汉人之影响,边疆非沙人聚居地区亦受影响而发生变异。
仲家 仲家主要居住在云南省昭通府和曲靖府。因居住地不同,衣饰有别。在昭通府之仲家,男子剪发短衣,女束发著冠系筒裙。《滇南志略》卷四说昭通府镇雄州(今镇雄县)之仲家:"男剪发齐眉,衣不敝膝,女束发为髻,著平顶冠,系桶裙,好赤足,锦官服,缀贝,织花文。"曲靖府之仲人,男子缠头短衣,妇女着镶有花边的短衣裙子,或着履或跣足。妇女以青布为额箍,如僧帽然,饰以海贝,耳缀大环,衣花布缘边衣裙,富者或以珠缀之,白布束胫,缠足著履。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仲家已接收汉族缠足之习。另外在葬礼自县境内亦有仲家,其衣服装饰如光绪《续修蒙自县志》卷三说?quot;束发耳环,妇女桶裙,短只及彩,皆用五彩挑花。"
综上所述,晴清时期壮族各支系之衣饰色尚青蓝,男子青衣戴帕,女短衣细袖着裙等大体一致。各支系之间的不同主要是头饰、短衣及裙子的做法各异,反映了壮族各支系文化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三)现代服饰现代云南壮族因支系不同服饰各异,各支系由于地域不同,服饰多姿多彩。
男性服饰,各地壮族差别不大,传统的老人装多是自只青、蓝色有领对襟上衣,下着青、蓝色吊裆宽边长裤,头戴八瓣八瓣圆帽或打黑色或包头,脚穿丰鞋或草鞋,冬季加棉袄。现在以着中山装的布纽扣排在胸前,下着黑或蓝色吊裆长裤,腰扎布带,赤脚或穿圆口布鞋。0世纪50-70年代喜着军装和中山装,80年代后逐渐穿西装和运动衫,脚穿皮鞋、胶鞋、塑料鞋。
壮族服饰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女性服饰上。女性服饰是区别各支系的外在标主只。
布侬妇女服饰 多穿细摺筒裙,裙长及于足踝。头上打发髻,以布帕包头。上衣既短又窄,仅及腰部,腰身甚紧,右开襟。脚穿绣花鞋。喜带银饰、手镯和项圈。布侬又由于所着颜色不同,而有不同称谓。穿青衣者谓之"青侬",用白巾裹头者中收"素帕侬",用织锦裹头者叫"锦帕侬",花头巾角朝上者称为"角帕侬"。
沙人(布雅依)妇女服饰 文山州的布雅依妇女原穿筒裙,后多改穿长裤。头上包青色或黑色头巾。上衣无领,既宽又长,衣长达于大腿部,左开襟,衣袖宽,袖管镶嵌有色布条。长裤呈黑色,宽大。脚穿绣花鞋。喜戴银链、耳环。
师宗沙人自称布侬或布桂。布侬头缠黑色包头帕,身着青色圆领右衽短衣,大身腰,阔袖口,内外两件同时穿。外衣多为青、蓝、阴丹士林布等色。袖长至肘,衣襟、衣角、领口及肩上用不同颜色布条滚镶边沿,袖口镶有7厘米宽的两道自绣花边。内衣身腰较外衣稍短,袖长口窄,多以白或浅色蓝布制作,袖口多用粉红、黄、蓝、绿印花色布或自织花边装饰。老年妇女挽发于顶,以宽十余厘米黑帕缠裹,再以小方块巾覆顶,巾上刺绣图案较为精致。布桂妇女,上衣为小袖紧身衣,袖长,有领,斜襟右衽,袖口用蓝布镶边,衣领襟边用自织花边镶三道宽约10厘米的圆形纹饰。下装分裙子和裤子两种,劳动时穿裤子,喜庆节日地穿裙子。裙为双层 折叠裙。裤子是吊裆大裤脚。有的系围腰。头上围三四层布做成的勒子,平时常缠一块黑色四方帕,一方有丝穗,飘在耳边。脚穿深帮绣花尖钩头布鞋,鞋面镶有各种刺绣图案。无论布桂或布侬均喜用五色丝线绣或织有花纹、鸟兽、人物、花卉等图案,色彩艳丽,栩栩如生。
布傣(土僚)妇女服饰 布傣妇女服饰可分为两种。一是搭头布傣,另一是平头布傣。搭头布傣,头顶前端编一小髻,以8寸宽1丈2尺长的布帕缠成半圆形,青布帕的末端约一尺许搭于头顶,故称"搭头布傣"或"搭头土僚"。上衣为青色,无领,右开襟,公有一枚纽扣。上衣胸口处嵌有少许长方形的有色布条(老妇不嵌布条),袖口镶有蓝布或绿缎子,腰部围以花腰带。穿青色布裙,裙有细摺(老妇裙边嵌有绿缎子)。脚穿绣花鞋,鞋尖高翘,且朝后弯曲,不戴项圈耳环,喜戴银制手镯、戒指。
平头布傣的服饰与搭头布傣大同小异。妇女头上用三四块青布(共约7尺)包扎,头顶包得甚平,如戴布帽状,故称"平头布傣"或"平头土僚"。上衣与搭头布傣类似,惟花纹比搭头布傣复杂。新娘和未婚女子的上衣嵌有数以百计的银珠,衣服花纹多用红丝线编成,袖口用红布嵌色,衣角下悬有十多个小银铃,行走时叮当作响。老年妇女之上衣,多用黄、蓝、绿色丝线编成花纹和图案,袖口用绿缎镶边。下身穿青布裙。绣花鞋和搭头布傣相同。
仲家妇女服饰 金沙流域之仲家妇女服饰受当地主体民族影响较深,有不同的款式。此述会泽县仲家妇女服饰。会泽仲家妇女便装,姑娘与未育子女的媳妇相同,头戴一条勒子,勒子用3寸宽的四层布料做成,有如布箍带,一寸绣花边,一寸钉两排银质或铝质珠子,珠子一般36颗。勒子上再缠绕4尺长的包头,包头两端各有三条1尺长的飘带。媳妇怀孕6个月,要选双日举行摘勒子包帕仪式,请一个儿女健在的中年妇女帮带。上着深蓝或浅蓝长袖、高领、斜襟、面襟下摆均用4寸宽青布及花辫镶边。腰扎布带,系围腰。围腰白色,用青布及花辫镶边。胸挂精致挑花手帕,腰挂一块手巾。脚腕包3寸宽2尺长的白布。
三、建房习俗
伐木备料 一般在秋冬季节,选择吉日,邀请亲戚朋友数人上山,伐木前先祭鲁班。祭鲁班后,无论伐木、立柱、上梁都会顺利,免除刀伤。师宗壮族对中柱很重视,中柱的木材要粗壮标直,伐时选好方面,一次砍倒,如果砍人到搭在其他树桠上,必须另砍他木。盖房时要先为此柱划线凿眼,立柱时要先将它坚起。壮族认为中柱是家中神柱,主管一户之五谷六畜,栽秧时要宰羊来祭。老人去世后灵柩安置大头需向此柱。无论家人或外人,平时都不能乱靠此柱。广南县底圩乡的壮族伐主梁要请布摩算日子,当时砍好,当日抬回家中,途中家人要杀鸭、煮红糯米饭去接。
动土开基 用占卜测吉的方法选择好建房的地点,请布摩算好吉日,届时,邀请亲朋破土动工。
架码 师宗壮族称为"迈俏",直译为划线,即清料动工。掌墨师要先祭鲁班。用斗一只,装满粮食,仙?quot;敕赐封鲁国公输班之神位",左书"尺寸童子",右书"墨斗郎君"。再用红布将斗围起来,内点油灯,插3炷香,将礼钱置于斗内。过去置银元6.6元,现在放入人民币16元、26元或36元不等。掌墨师傅用一只大红公鸡主祭,将鸡脖子毛拔几根沾血贴在斗上,供奉在房主老屋楼顶小人字木上面。祭毕,先给左边中柱弹墨斗划线,再划其他木料的线。
立木上梁 壮族各支系立木上梁的时间在选择的吉日内以鸡叫头遍最好,一般不超过午时(12时)。主梁用红面包,内包银元或分币,有的还包一枝毛笔,意为希望房主之后人才辈出。立木上梁毕,掌墨师傅高唱赞词,在屋架上将主人备好的糯米粑、五谷、糖果等撒下,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放着鞭炮,在地上争捡分币、糖果等。广南县者兔乡者兔村一带掌墨师唱的赞词是:"头顶一根梁,树在龙窝之箐,某家某时起盖新房,一保老少平安,二保猪鸡羊牛满厩,三保粮食钱财满仓。一撒东方甲乙木,东方送福禄;二撒南方丙丁火,儿孙满堂;三撒西方庚辛金,送子孙雄英;四撒北方壬癸水,儿孙结成蕊;五撒中央戊己土,猪鸡牛羊满厩。……撒一十来一百, 撒一百来一千,撒一千来一万,千千来,万万来,金银财宝滚进来,望子孙成长,登府登县。"立木上梁仪式完毕,主人摆酒席款待帮忙者和前来祝贺的亲朋好友。
迁新房 各地习俗不尽相同。师宗县沙人称"摆染迈",择吉日迁火龙(火塘),晚上主人先移老房的火龙灰至新房,当晚主人就睡新房。次日凌晨鸡鸣即起,先把火塘、灶膛火烧旺,再点神案油灯。用东边沟旁的柳条枝,沾三岔沟挑的水,洒向东西南北中五主,最后剩水泼向西方,以示驱邪。然后家人才搬入锅碗贫罐,再择吉日吉时安床,当晚杀鸡祭天地、祖宗,安宅神。

生活习俗 人生礼仪与丧葬 节庆、娱乐与禁忌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