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

   更新日期:2024.06.03

读史书的时候我们难免会碰到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这些说法,那大家知道这些具体是什么意思吗?其实这些都是史书编著的一种体裁,接下来我们就来具体了解一下。


1、编年体

编年体史书是按在世皇帝的年号记载(即按年代顺序记载)历史事件。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是编写历史最早用的也是最简便的方法

其优点是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比较容易反映出史事发生和发展的时代背景;其缺点是不易集中反映同一历史事件前后的联系。弥补方法是,在记载史事时,有时要追叙往事,有时也附带记述后事。

代表作:《资治通鉴》(由宋代司马光编纂,是我国现存编年体史书中影响最大的一部)。此外,编年体史书还有孔子《春秋》。


2、国别体

国别体就是以国(诸候国)为主体记载,即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国别体的史书多是记录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再早的时期的事,因为在那一时期中原大地上国家诸多,这才能够分国记事。

《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

代表作:(共两部) 最早的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 较好的一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国别体史书代表作)。


3、纪传体

纪传体其实就是以为人物立传记的方式记叙史实,即以人物活动为中心记载历史。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

缺点:记事分散,读者难得其全貌;纪事重复互见。
优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代表作:《史记》、《 三国志 》等。《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通俗点讲呢,编年体就是记录某年发生了某事,国别体是某国发生了某事,纪传体是某人做了某事。除此之外,史书的记录方式还有纪事本末体、通史、断代史这些历史体例,有兴趣的大家可以自己再多去了解了解,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总能让我们受益匪浅。



对历史的记录这一方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匹敌中国!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甚至还专门设置了史官这个官职,专门负责历史的收集和历史的编撰。从殷商开始直至近现代,数千年间留下的史料浩如烟海!这浩如烟海的史书内容上至国家大政和帝王言行,下至民间百态和社会史实,内容丰富无比!

话说回来,咱们再说到这些史书的时候,总是会提到“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等词汇,大家知道是什么意思吗?接下来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


一、编年体

所谓编年体指的是以时间为线索编写的一种史书体裁。

编年体体裁的史书核心是时间,以年、月、日甚至时辰为单位来叙述历史事件。编年体的以时间为经、事件为纬,这样更容易反映出时间段相近的各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

编年体的优势在于易于展现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能够方便的理清不同历史事件之间的关联。其缺点也很明显,编年体史书难以记载那些时间不明的历史事件。故而编年体史书多用于记载那些时间点明确的历史政治事件,而诸如经济情况、风俗习惯等时间观念模糊的史料体裁编年体则是较少收录。

以编年体为体例的史书主要有:《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


二、纪传(zhuàn)体

所谓纪传体指的是以人物为主体,通过叙述与人物相关的活动(立传记)来反应历史事件的史书体裁。

纪传体的优点在于可以记录更多的史料,而且方便记载那些不能按照时间轴编排的历史,此外纪传体由于是以人物为主体叙事,这使得纪传体体例的史书能够收录更多的历史人物。纪传体也存在着缺点,那就是很难表明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而且由于是以人为主体,非常容易夸大历史人物的作用。

纪传体以人为中心,却又对人的身份等级有着极为严格的规范!皇帝的传记被称作“纪”,皇帝之下的人的传记称作“传(zhuàn)”,非正统王朝的人物的传记称作“载记”,地方风俗、经济、人文等一系列非人物传记被称作“志”。

纪传体史书首创者便是汉朝的司马迁,他撰写的《史记》开创了先河。自那之后,各朝各代官方撰写的史书均采用纪传体体例编写!我们古代官修史书——二十四史,均是采用纪传体体例编写的!


三、国别体

国别体就看这个国字,我想各位可能就已经猜个大概了!

没错!国别体就是一种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裁。

国别体的史书多是记录在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再早的时期的事,因为在那一时期中原大地上国家诸多,这才能够分国记事。

最早的国别体著作是《国语》,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的史官左丘明撰写而成的,《国语》一共记载了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多个国家,一共跨越400多年的历史。

除了《国语》之外,还有著名的《战国策》也是采用国别体体例撰写而成的,战国策一共记录了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等一共12个国家的历史,时间跨度从前490年智伯灭范氏开始,到前221年高渐离以筑击秦始皇结束。


以上就是关于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的一些介绍了,除此以外,还有纪事本末体、通史、断代史这些历史体例。其实,一部史书并非局限于一个体例,往往是多个体例兼具,比如说文中提到的《史记》就兼具纪传体、通史,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可以从史书中获益良多。

古人记录历史事件时,会用到编年体,纪传体和国别体,那这三者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区别呢?下面就让我来讲解一下,丰富大家的知识吧。


  • 编年体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等。


  • 纪传体

纪传体,是亚洲史书的一种形式,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的体裁。以为人物立传记(皇帝的传记称"纪",一般人的称"传",特殊情形的人物称"载记",记载制度、风俗、经济等称"志",以表格排列历史大事称"表")的方式记叙史实。

司马迁的《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史书(以前的史书多以编年体记述),中国的官方正史"二十四史"及其他史书,都依照《史记》体例,以纪传体编纂而成。


  • 国别体

国别体,是一种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


  • 编年体,纪传体和国别体的区别

1、体裁不同

纪传体是通过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是由司马迁创建的一种史书体裁,以《史记》为起始。

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来记述历史,以孔子“修订的《春秋》为起始。

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记述历史,以《国语》为起始,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史官左丘明撰写。

2、记述重点不同

纪传体是通过某一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活动,来反映当时的历史事件。也就是说,纪传体的重点是历史人物。

编年体的重点是时间,严格按照年、月、日来记述历史事件。具体就是在某年某月某日,发生了些什么样的事,有点类似于大事记。

国别体的重点是各个诸侯国,主要记录在某一个诸侯国中, 相关人物的言行活动。

3、优劣势不同

纪传体记述的范围更广一些,有利于突出某些历史关键人物。但与此同时,往往会造成对某些历史人物的夸大。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可以清晰地体现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还有彼此之间的关系。但却不能全貌展现某一历史事件,从而使某些关键的历史人物,淹没于浩瀚的历史长河。

国别体注重真实历史的记录,相对比较客观,但各家学说都有,思想主题会显得纷杂。而且因为以各个诸侯国为单位记述,有关国与国之间的历史事件,难免会重复记录。



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编年体:以时间为中心

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是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史书体例。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例如:《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竹书纪年》《汉纪》《后汉纪》《国榷》等。因为编年体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史书文学体裁,故《隋书·经籍志》称之为“古史”。

纪传体:以人物为中心

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主要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叙述当时的史实。“纪”是帝王本纪,列在全书的前面,“传”是其他人物的列传。创始于汉代司马迁的《史记》。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创始于 司马迁 的《史记》,用“本纪”叙述帝王事迹;用“世家”记述王侯封国;用“表”排比大事;用“书”记载典章制度的原委;用“列传”记人物。后历代所修正史,基本上采用这一体例。

国别体:以国家为中心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 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 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 齐、 晋、 郑、 楚、 吴、 越等国约427年的史实。在春秋战国之际由 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 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得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

写到这里,我深深地对古人表示我崇高的敬畏之情,不经感叹古人伟大智慧和博学,是他们的智慧文化传承,才让我感受到古人知识的伟大,让我深刻体会,受益匪浅,望中国文化传承生生不息,源远流长。



编年体以时代为线索,编辑有关的历史事件;纪传体通过撰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录历史事件史书体例。


编年体·时间

编年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它一般以年代为线索展开编辑。通俗的讲,就是以时间为中心,然后根据年月日三个顺序分别展开描写,记述史事。这样写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反映同一时期的不同历史事件的联系。因为编年体,是中国古代历史最为悠久的史书文学体裁,所以被称之为“古史”。

使用编年体这种体裁来编撰历史的书,其实有很多,比如《资治通鉴》、《左转》、《春秋》,《后汗记》等。这些书使用编年体撰写之后,很能反映同一时期的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

来源网络


纪传体·人物

纪传体中的传指的是人物,所以我们可以看出,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来进行编写的一种体裁。如我国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就是使用了纪传体来进行编写。

不过在这期间,我们还要有所区分。古代帝王所用纪传体来编写的叫做“记”,一般人称之为“转”,特殊情形的人或物称为“载记”

来源网络


国别体·国家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比如《国语》是中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记,他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里面就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等国约427年的历史。

我们可以看出,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线索,一代一代的往下编写的,可以看出,同一时期事件中的联系。而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进行描写的,主要描写的是人物,围绕着人物来转。而国别体是以整个国家作为单位来进行叙述描写。很简单的一个趋势,时间,人物,国家。

来源网络

除开我们耳熟能详的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在整个历史长河中,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体裁。比如断代史、通史、纪事本末体、典章体等。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自己上网查看一下,还是很有趣的这些~~



  • 18261612924 :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分别指什么?
    堵殃菁961 :答:(1)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2)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3) 国别体是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国语》、《战国策》(4)断代史是不连续地记载朝代历史。除《史记》外的其余二十三史。第一...
  • 18261612924 :...章回体,纪传体,编年体.一般指小说、史书什么的!
    堵殃菁961 :答:国别体指的是按各个国家来写的,比如《左传》。章回体指小说,分章回,每一回的标题为对偶句,比如四大名著。纪传体是介绍每个人的履历,比如《史记》、《三国志》等。编年体是按时间顺序记述的,如《资治通鉴》。其中章回体是小说,主要是虚构的。而其他三个是正史,记录史实。
  • 18261612924 :编年体、纪传体和国别体的概念分别是什么?
    堵殃菁961 :答:纪传体是通过人物活动来反映历史,是由司马迁创建的一种史书体裁,以《史记》为起始。编年体是以年代为线索来记述历史,以孔子修订的《春秋》为起始。国别体是以国家为单位记述历史,以《国语》为起始,相传为春秋时期的史官左丘明撰写。2、记述重点不同:纪传体是通过某一人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的活动来反映...
  • 18261612924 :什么叫国别体?什么是编年体?什么是纪传体? 属于这些的著作都有什么?
    堵殃菁961 :答: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战国策》《三国志》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春秋》《左传》《资治通鉴》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
  • 18261612924 :什么是纪传体,国别体,编年体?
    堵殃菁961 :答: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编年体史书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因为它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2.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从体裁...
  • 18261612924 :什么叫国别体?什么是编年体?什么是纪传体?
    堵殃菁961 :答: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共三部)。第一部是春秋时期孔子编的《春秋》;第二部是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左传》;第三部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2、国别体以诸侯国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共两部)。第一部春秋时期左丘明作的《国语》;第二部是汉代初期刘向编订的《战国策》...
  • 18261612924 :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断代体各有什么区别
    堵殃菁961 :答:(1)编年体是按年月日先后顺序来记述史实的史书体裁,如《左传》、《资治通鉴》.(2)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线索来编写的史书体裁,由司马迁首创.《二十四史》全是纪传体.(3) 国别体是按国家分类记载历史.《国语》、《战国策》(4)断代史是不连续地记载朝代历史.除《史记》外的其余二十三史.
  • 18261612924 :...区别下以下几种文体,国别体,章回体,纪传体,编年体.一般..._百度知 ...
    堵殃菁961 :答:1. 国别体是按照不同国家来编写的史书,例如《左传》就是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载了各国的史事。2. 章回体是一种小说体裁,它将全书分为若干章节,每个章节都有一定的标题,常见于中国的四大名著等小说作品中。3. 纪传体是以人物为中心的史书体裁,它通过记载人物的生平和事迹来反映历史,例如《史记》...
  • 18261612924 :什么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三种基本体裁?
    堵殃菁961 :答:编年体、纪传体和国别体是中国传统史书的三种常见的体裁。编年体:按年代顺序编写历史事件的记载,强调年代的顺序和时间的流逝,因此又称为“编年史”。编年体通常将一段历史时期的事件按照年代顺序编排,主要以年代为序,记述历史事件和人物,通常较为简单朴素,适合史料记载。纪传体:即“纪传体史书”,是以...
  • 18261612924 :编年体、纪传体、国别体分别是什么?
    堵殃菁961 :答:国别体·国家 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比如《国语》是中国的第一部国别体史记,他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里面就分别记载了,周、鲁、齐、晋、等国约427年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编年体是以时间为线索,一代一代的往下编写的,可以看出,同一时期事件中的联系。而纪传体是...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