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有哪些?

   更新日期:2024.06.01
一、构造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冯特和铁钦纳
观点:这个学派受英国经验主义和德国实验生理学的影响,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主张心理学应该采用实验内省法分析意识的内容或构造,并找出意识的组成部分以及它们如何连结成各种复杂心理过程的规律。它强调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理解正常成人的一般心理规律,不重视心理学的应用,不关心个别差异、教育心理、儿童心理等心理学领域,以及其他不可能通过内省法研究的行为问题。
方法:内省法。冯特将传统的思辨式的经验性的内省发展成为“实验内省”。并提出了十分明确的内省规则:(1)观察者必须能确定,内省过程是在什么时候引起的;(2)观察者必须处于准备状态,这指的是集中注意力于内心活动;(3)观察必须重复若干次;(4)必须能随着所控制的刺激的作用来改变实验条件;(5)在变化刺激的情境的条件下,来观察被试经验中所引起的变化。
内省法是难以做到的、枯燥的、为一般人所不习惯的。因此(1)冯特强调内省者需经过严格的训练;(2)要求被试在正式实验之前做大量重复单调的预试。冯特把实验内省只能用于简单的心理过程,他反对把实验内省用于复杂的心理过程。
实验内省法所采用的是,从内省描述中获得意识经验的元素,再用经验的元素去描述意识经验。
评价:1.构造派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应用实验方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派别。在他们的示范和倡导下,当时西方心理学实验研究得到了迅速传播和发展。
2.把心理学看成一门纯科学,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其意义和功用。所以极为狭隘。从反面推动了其他心理学派的兴起和发展。
二、符兹堡学派
代表人物:屈尔佩
主要观点:认为思维可以进行试验研究,并且冯特的内省法无法对思维进行深入的揭示。提出了“系统实验内省法”或“分段实验内省法”,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关于重量比较判断的研究(证明了在判断过程中不存在意象与印象的比较)、控制联想实验研究(被试在得到和理解了指令时,意识的操作已经在执行任务之前完成了)等。符兹堡学派提出了“无意象思维”的学说,即思维不能归结为感觉和意象,在思维者的意识中存在着一种非感觉、非意象的元素。
方法:“分段实验内省法” ,先让被试完成一种任务,然后让被试做出在其完成任务期间所获得的经验进行回顾报告。并且是任务先行的。
三、格式塔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L.韦特墨、K.考夫卡、W.苛勒等。
主要观点: 韦特墨发现了“似动现象”,并探索形成似动形成的条件,对创造性思维有所贡献;苛勒主张以现象学的方法知道心理学的研究,主张整体论,反对元素主义,强调质的分析先于量的分析。考夫卡提出了整体概念在儿童心理上的应用。但是,在解决心物关系和心身关系时,提出了物理现象、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都具有格式塔的特点。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是同型的,生理现象和心理现象也是同型的。虽然反对认为的分析的内省法,但并不否认内省法,最终没有突出内省法的圈子。
方法:自然而然观察的现象学实验法。
评价:格式塔心理学派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派,是人们对意识经验发生兴趣,至少把意识经验看作心理学的一个合法的研究领域,并继续促使人们对意识经验的研究和兴趣是有意义的。同时格式塔学派对同时期的学派中肯而坚定的批评,对心理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 但是,把直接经验世界,看作是唯一确实而又可知的世界。把全部心理学问题,完全简化为数理的问题。这其实已经违背了系统观。
所有上述三个学派,在实验方法上,构造主义心理学派变旧心理学的思辨的内省为实验内省法;符兹堡心理学派变冯特的实验内省为系统实验内省法;格式塔心理学派又演变为自然而然的现象学实验法。三个学派的具体研究对象与方法都不相同,但方向和目标仍是对直接经验的分析;它们都带有唯心主义色彩。
四、机能主义学派
代表人物:W.詹姆斯
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意识,心理学是对意识状态的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是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是思想流、意识流和主观生活流,反对把意识分解为基本元素的做法,认为这种做法容易破坏心理的整体,詹姆斯关于意识的观点有:(1)每一种意识都是个人意识的一部分;(2)意识是经常变化的;(3)每个人的意识都可以感到是连续不断的,每个人的意识状态都是意识流的一部分;(4)意识的选择性。安吉尔的主要观点:认为心理学的方法是内省法(主观观察)和客观观察法,尤其看重内省法,认为它是心理学的基本方法。积极主张心理研究的领域应包括一切心理过程及其生理基础和外部行为,看重心理学的应用性研究,如教育心理学、工业心理学和医疗心理学等。 而另一位机能主义的代表人物卡尔主张,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具有适应性的活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些心理学家也支持机能主义心理学的倾向,它摆脱了心理学只研究意识的束缚,摆脱了心理学只采用内省法的束缚,摆脱了心理学只是一门描述科学的束缚,摆脱了传统心理学的只研究意识经验的束缚,而致力于个别差异的研究。
方法:过程研究法。主张在心理学的研究中用比较法作为内省法和实验法的补充,比较法的采用导致在研究条件下各种因素之间的相关研究和因素分析。并且发展了许多方法,如内省法、客观观察法、测量和测验的方法、统计的方法、比较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等。
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两个学派的区别:联系构造主义和机能主义两个学派具有很多不同的特点。构造学派把人的心理视为一个可以绝缘于外界的,独立自主的经验世界;机能学派力求把人的心理视为一种生物适应的工具,由于两派对于心理的理解不同,因此使它们在研究内容(机能不同—构造是元素;机能是强调心理的机能作用)、范围(机能比构造范围大)、方法与发展方向(构造运用纯粹内省;机能运用心理测验)上表现出一系列的分歧。就哲学基础说,这两派的哲学基础,归根到底都是主观唯心主义。就心理学的整体看,构造派对于感觉的有些研究,机能派对于个体差异和学习心理的有些研究,都找到一些事实,两派的工作有互相弥补的成分。
五、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华生
主要观点:行为主义的主要观点是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在研究方法上,行为主义主张采用客观的实验方法,而不使用内省法。主要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1)机械唯物主义决定论;
(2)认为心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是研究人的活动和行为的一个部门,要求心理学必须放弃与意识的一切关系,提出两点要求:第一、心理学与其他自然科学的差异只是一些分工上的差异;第二、必须放弃心理学中那些不能被科学普遍术语加以说明的概念,如意识、心理状态、心理、意志、意象等等;
(3)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斯金纳则属于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他只研究可观察的行为,试图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建立函数关系,认为刺激与反应之间的事件不是客观的东西,应予以排斥。斯金纳认为,可以在不放弃行为主义立场的前提下说明意识问题。
方法: 极力要求用行为主义的客观法去反对和代替内省法,认为客观方法有四种:第一、不借助仪器的自然观察法和借助于仪器的实验观察法;第二、口头报告法;第三、条件反射法;第四、测验法。
评价:华生倡导心理学家从对意识的研究转向对行为的研究。但他的行为主义学说却否定了意识,贬低了生理和遗传的作用,否定本能的存在、脑和神经中枢的地位,片面强调环境和教育的作用,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但是,行为也有其积极的意义:第一,华生以行为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使心理学获得了与其他自然科学所共有的客观性,从而在研究对象和方法上具有自然科学的特征;第二,华生的行为主义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的领域;第三,华生的行为主义促进了心理学的应用。
六、新行为主义心理学派
代表人物:托尔曼,斯金纳
主要观点:认为在个体所受刺激与行为反应之间存在着中间变量,这个中间变量是指个体当时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它们是行为的实际决定因子,它们包括需求变量和认知变量。需求变量本质上就是动机,它们包括性,饥饿以及面临危险时对安全的要求。认知变量就是能力,它们包括对象知觉、运动技能等等。认知行为主义者托尔曼对行为采取了整体式定义,而激进行为主义者斯金纳则强调行为是一种关系。与之相随,托尔曼强调机体的内部因素对行为的影响,赫尔强调行为内部的可能机制,斯金纳则强调选择、制导行为的相关环境事件及其与行为构成的选择性相互作用。
评价:对科学问题具有巨大的客观性,选择简单的操作行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小心地控制实验条件,得到了一些相对地摆脱了偶然性变量的资料,发展了对行为首尾一致的描述,这种描述极大提高预测和控制有机体的行为能力。但是,还有许多的心理现象不能被解释。
以上三个心理学派的研究对象都是可以观察到的行为活动,都是用客观法作为研究方法,对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出现的续拍都是在前一个学派基础上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比前面的学派更完善。

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心理动力学(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主义,人本主义

  • 13832463701 :教育心理学学习理论有哪些?
    茹潘泽1123 :答:学习理论有: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经典条件作用理论;2、桑代克的联结学习理论;3、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4、班杜拉的观察学习理论。二、认知学习理论:1、完形顿悟学习理论;2、托儿曼的符号学习理论;3、布鲁纳的认知结构学习理;4、论奥苏贝尔的有意义接受学习理论;5、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
  • 13832463701 :心理学分为那几个流派 ?具体有哪些子学科 ?
    茹潘泽1123 :答:心理学的主要流派有: 一、构造主义 科学的心理学创始于十九世纪末,1879年是现代心理学创始的一年,心理学的创始者是德国的一位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1823~1920),他作为独立科学的心理学的创始人,建立了现代心理学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该学派从1879年开始,兴盛了二、三十年。 构造派认为,人的心理意识现象是简单...
  • 13832463701 :科学心理学诞生以来主要的七大理论流派
    茹潘泽1123 :答:该学派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人本主义方法论不排除传统的科学方法,而是扩大科学研究的范围,以解决过去一直排除在心理学研究范围之外的人类信念和价值问题。人本主义心理学是一门尚处于发展中的学说,其理论体系还不完备,他们对人的一些研究还停留在关于人性的抽象议论上,因而不能揭示人的心理本质规律...
  • 13832463701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茹潘泽1123 :答:(一)构造主义心理学\x0d\x0a\x0d\x0a构造主义心理学主要代表人物是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E.B.Titchener,1867—1927),是自心理学独立后的第一个心理学派。该学派于1899年产生于德国,后在美国得到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后渐趋衰落。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经验,即心理经验的构成元素及结合的方式与...
  • 13832463701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茹潘泽1123 :答: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婴儿期:信任和不信任;儿童期:自主与害羞;学龄初期:主动对内疚;学龄期:勤奋对自卑;青春期: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成年早期: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期:生育和自我专注;成熟期:自我调整与绝望。1、婴儿期:信任和不信任 0-1.5岁的婴儿存在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
  • 13832463701 :心理学发展的基本原理有哪些
    茹潘泽1123 :答:西方主要的心理发展理论有:精神分析论;刺激反应论,; 心理发展认知结构论 瑞士当代心理学家J.皮亚杰的理论他提出了的四个基本因素:①成熟,指机体的成长,特别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成熟。他认为:成熟的作用主要在于揭开新的可能性,是某些行为型式出现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虽然成熟在心理发展的各阶段中都起着...
  • 13832463701 :对于青少年的发展来说 心理学方面主要有哪些流派
    茹潘泽1123 :答:1、生物学取向的青少年发展理论 从个体生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出发,认为人的心理发展是生理成熟的结果。个体发展表现出的类型差异和年龄差异是由生物遗传因素决定的,不受或极少受环境的影响。认为个体生理和心理成熟所经历的阶段对每个人来说具有普遍性。包括:(1)霍尔的复演说 个体心理发展是一系列或多或...
  • 13832463701 :维果斯基心理发展理论有哪些
    茹潘泽1123 :答:首先维果斯基把心理机能分为低级的心理机能(人和动物共有)和高级的心理机能(人类所特有),同时心理机能是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在发展的阶段不断受着文化历史的影响,就形成了文化历史发展观,学习者把学到的文化历史知识不断消化,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就产生了内化学说,学习者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
  • 13832463701 :心理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学说和代表人物?
    茹潘泽1123 :答:他们认为,单靠物质刺激不能保证调动工人的积极性。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的社会条件与工作效率有更密切的关系。此外,他们还提出了非正式组织在群体中的作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工程心理学的发展,强调研究人与机关系,同时也提出了解决人与人关系,人与组织关系的问题。战后,许多学者总结了战 时的经验,...
  • 13832463701 :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
    茹潘泽1123 :答:埃里克森心理发展的八个阶段理论如下:1、婴儿前期 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如果这一阶段的危机成功地得到解决,就会形成希望的美德;如果危机没有得到成功地解决,就会形成胆小惧怕。这个阶段的儿童最为孤弱,因而对成人依赖性最大,如果护理人能以慈爱和惯常的方式来满足儿童的需要,他们就会形成基本...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