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资治通鉴》

   更新日期:2024.06.01
《资治通鉴》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网上寻得的解答: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其内容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至后周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囊括了十六朝,一千三百多年的史事,并按朝代分为十六纪。全书约300万字,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内容涵盖了政治、军事、民族、经济、文化、人物评价等多个方面。

它的作者是谁呢?

司马光(1019—1086),初字公实,更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司马池之子。汉族,出身于河南省光山县,原籍陕州夏县(今属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

司马光等人为何要编《资治通鉴》一书的呢?

据说,当年北宋建立,结束了中唐以后开始的战乱局面,再一次实现了国家的统一,然而北宋的君主、大臣都十分清楚,于内,国家政治积弊甚多;于外,边疆地区又极不稳定。对此司马光、范祖禹等大臣心急如焚,他们试图用回顾历史、总结经验教训的方式,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出路。于是用了19年的时间编成了“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的一部历史巨著《资治通鉴》。

后人又是如何评述的呢?

宋元之交的史学家胡三省称它:“为人君而不知《通鉴》,则欲治而不知自治之源,恶乱而不知防乱之述。为人臣而不知《通鉴》,则上无以事君,下无以治民。为人子而不知《通鉴》,则谋身必至于辱先,作事不足以垂后。”

近代思想家粱启超评价它:“司马温公《通鉴》,亦天地一大文也,其结构之宏伟,其取材之丰赡,使后世有欲著通史者,势不能据以为蓝本,而至今未能愈之者焉。温公亦伟人哉!”

看来该书值得捧读,值得深读,然而300万字的古文对于我这个不通古文的人来说,真是一件难事。碰巧那次在书摊上买到一本《资治通鉴》精编古今白话对照本,这时正好拿来略窥其貌,也不枉做一回半个读书人。

  • 19351409888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史书?
    荆东柴3009 :答:《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的史书。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录了春秋战国时期到宋朝共1362年的历史,展示了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经出现的诸多王朝兴衰交替的沧桑历史,揭示了其中蕴含的历史发展的规律。 扩展资料 《资治通...
  • 19351409888 :对“资治通鉴”的书评
    荆东柴3009 :答: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写给皇帝看的教科书,对这个问题就有所考虑,因此删去了刘备喜好声色犬马的文字,仅保留关于他有大志向的描写。这就是典型的先有观念,后有历史。 而更复杂的一些政治话题,如改革问题、君臣关系问题、女人在政治中的作用问题等等,《资治通鉴》都有涉及,而这些话题的讨论,看上去是在总结历史,...
  • 19351409888 :资治通鉴简介
    荆东柴3009 :答:《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约三百多万字,另有《考异》、《目录...
  • 19351409888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具体是关于什么的书?
    荆东柴3009 :答:司马光的《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六年(959年)期间的历史。全书选材广泛,除了有依据的正史外,还采用了野史杂书320多种,而且对史料的取舍非常严格,内容比较翔实可信,历来为历史学家所推崇。《资治通鉴》的著述意义已远远超过...
  • 19351409888 :《资治通鉴》读后感6篇
    荆东柴3009 :答:《资治通鉴》 读后感 6篇 《资治通鉴》中唐朝中后期的历史很详尽,有六十多章,可以看到一个大帝国怎样慢慢地变成了分崩离析的藩镇割据的局面。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资治通鉴》读后感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资治通鉴读后感1 近周来,我阅读了一本名叫《资治通鉴》的书。 我最喜欢文中的朱买臣。因为他...
  • 19351409888 :《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性质的著作。
    荆东柴3009 :答:《资治通鉴》是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是由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十九年完成。主要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十六朝1362年的历史...
  • 19351409888 :《 资治通鉴 》的主要内容
    荆东柴3009 :答:《资治通鉴》(常简作《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完成。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资治通鉴》的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兼及经济、文化和历史人物评价...
  • 19351409888 :《资治通鉴》是一部以什么为形式的历史书呢?你如何理解?
    荆东柴3009 :答:中国第一部编年史通史。《资同治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长篇编年体史书,全书294卷,历时19年。《史记》成书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历时1363年,跨越16个朝代,至五代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史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资治通鉴》是...
  • 19351409888 :史学名著《资治通鉴》的编纂体例是()。
    荆东柴3009 :答: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拓展知识:《资治通鉴》所记历史有限,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显德六年(959年),前后共1362年。有《周纪》五卷、《秦纪》三卷、《汉纪》六十卷、《魏纪》十卷、《晋纪》四十卷、《宋纪》十六卷、《齐纪》十卷、《梁纪》二十二卷、《陈纪》...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