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每当我看到一条新闻就会知道下一步将会发生什么事,结果想到,都发生了,或者走到一个陌生地方,总

   更新日期:2024.05.17
心理学解秘“似曾相识”的感觉

即视现象又称即视感,就是未曾经历过的事情或场景仿佛在某时某地经历过的似曾相识之感。

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突然感觉眼前的场景无比熟悉,所有的一切每一个细节,甚至是接下来的所要发生的一幕,你都了如指掌,就好像曾经经历过。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现代科学里解释这一现象成因的理论远未让人满意。根据问卷调查显示,三分之二的成年人都至少有过一次“似曾相识”的经历。而且越有想象力的人越可能经历奇特的感受;经常在外旅行的人比长时间留在家的人更容易经历“似曾相识”;另外,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也比其他人更多经历这种感觉(也许这是因为他们在托尔斯泰或哪位文学巨匠的著作中经历过独特的感受)。调查还显示,“似曾相识”的发生率在青年时期最高,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特别是当人们真正开始重复日复一日的单调生活时,它的发生率反倒降低了。一个世纪以前,当弗洛伊德理论还是领导心理学研究的主流时,分析家就把“似曾相识”解释成潜意识矛盾冲突的体现。但是现在心理学家提出,“似曾相识”不一定发生在深层次潜意识矛盾冲突基础之上。一般健康的大脑都会产生这种感觉。而且,人们在疲惫和压力状态下时很容易出现这种感觉。此外,它还可能会与“jamaisvu”相伴出现,即见到熟悉的事物或文字时却一时间什么都回忆不起来的感觉。心理学家还指出,“似曾相识”感的出现可能是因为人们接受到了太多的信息而没有注意到信息的来源。熟悉感会来源于各种渠道,有些真实,有些却是虚幻的。当你遇到已经忘记的小说描写的情形时,可能会把它当作自己前世的记忆。或者,当身处了曾经看过电影的真实场景时,虽然表面上已经完全忘记了这部电影,但脑子里还是会勾起惊心动魄的回忆。心理学家还指出,人们有时根本不需要真实的记忆,大脑内部就有可能自己制造一种熟悉的感觉。

知觉与记忆相互作用

“似曾相识”是人们大脑中知觉系统和记忆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要想了解为何出现“似曾相识”的感觉,科学家得从知觉和记忆中的分类进行。分类的过程是知觉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记忆的一个基本特征。知觉包括对面孔的知觉,对物体的知觉对位置的知觉等等。以这3类为例,由于它们的对象不同,因此,当我们到一个地方以后,方位和空间关系,周围的物体,人物,可能同时出现。然而,我们对它们的知觉却是由大脑中3个不同的空能回路,即位置知觉的回路,物体知觉的回路和面孔知觉的回路分别去完成。与知觉类似,记忆也分很多类型。

知识和感念的记忆被称为语义记忆:针对情节、经历、事情经过的记忆,即情景性记忆,这是无意识记忆。其中每一类记忆,又可以分为很多个子类。正因为知觉和记忆都是“分类”进行的,我们曾经经历的一些场景的众多特征存放在不同的记忆系统中,而我们无法意识到,当我们走到一个新的场景,场景中的某些部分就可能会刺激我们的一些记忆,调动大脑中并不同的记忆系统和与之相匹配。一旦场景中的某一特征和过去的经历匹配上,就会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生活经历每个人都会有,因为积习的东西很多,偶尔出现“似曾相识”这种主观体验是很正常的现象。对“似曾相识”这一主观体验的最初认识可从医学上的癫痫病开始,可以追寻到半个世纪以前,正常人也会出现这种主观体验,随着脑科学知识的积累逐渐达到了今天的认识水平。

多发生在情绪不稳定时

体会到“似曾相识”并非易事。“似曾相识”容易发生在情绪不稳定的状态下和对场景的体验上。尽管所有的人都会出现“似曾相识”的主观体验,但并不意味着“似曾相识”在所有人身上发生的频率都是一样的。一般来说,与情绪密切相关的事情容易记得比较牢。因此如果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那么“似曾相识”发生的概率就大。而在人的一生中,更年期和青春期时,人体内分泌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使人处于一种情绪不稳定的状态记忆也会变得很活跃。这时候比较容易发生“似曾相识”的现象。“似曾相识”主要发生在对场景的体验上。是因为每一个知觉都是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下出现的。这种场景往往是一个大的背景,不需要特别的注意就会跑到脑子里形成无意识的记忆。这种无意识的记忆有时候在一个具体的场景中就会蹦出来,与知觉混在一起。在“似曾相识”的现象中,被调动的大多是无意识的记忆。从童年开始,所有的经历不管是想记的还是不想记的都在脑子里有这些记忆的痕迹,在一些极特殊的情况下就蹦出来。透射到意识中,就产生了“似曾相识”的感觉。

剔除先入为主的所谓科学观,还有以下诸种解释

1、人的大脑时刻在虚构各种情景,主要是潜意识活动,当你遇到现实中近似的情景时,就会与你记忆中以前大脑虚构的情景相呼应,加上心理强化的作用,你就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因为人在睡眠中,大脑仍在对现实中的一些参数运算,得到许多种结果。似曾相识的情景是大脑运算的结果之一。

2、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某个印象早已潜藏在做梦者

你能有这样的感觉或者一种预测,这不能不说明你的知识面既宽广又丰富,而且你的大脑的智慧呢也超出了一般人,所以看问题呢,不是只看表面还是看到了它的背后甚至更远的地方,这一点一般人是做不到的。就像你说过的,看到一个新闻就知道下一步将发生什么事,而且好多呢都惊讶了。这就是我们常人所说,你有一种特殊的本事和才华。如果你这样的能力用在工作上或者事业上,我想你会获得超出常人的那种回报和成果在这里我真的很钦佩也祝福你幸福快乐

猜到下面发生什么是你智商高 至于陌生地点浮现熟悉的感觉谁都经历过 我和我身边的人全经历过 神经学依据的话问题出在大脑上 玄学的话并没有看到什么解释 量子物理学也有很神奇的解释

  • 15859381693 :为什么我一看过那些案发新闻总是联想自己
    叔忠咳2956 :答:很正常啊,我也会,总会担心自己出门被人暗杀这种东西,但其实都是自己爱幻想罢辽,就算没看过那些东西生活也一样过,严重点就是被害妄想症了,如果自己实在不放心的话可以去做个检查,但是真的没必要太在乎,问问身边的人,大家其实都这样
  • 15859381693 :为什么一看到新闻上报道的事情都会幻想发生在我自己的身上
    叔忠咳2956 :答:幻想和无安全感,直接和你的家庭和小时候的经历有关.这里问为什么,回答不了你的问题,建议:如果自己能克服,那最好,自己觉得影响了生活工作的话,去当地心理咨询中心做正规咨询.
  • 15859381693 :为什么看到负面新闻都会想到自己身上会发生,真是烦死了,求求大家帮帮...
    叔忠咳2956 :答:看看问题的根源所在,当你明白根源所在,你就能坦然面对了,我也是经历过一次,后来好了,结果最近又开始了,但这次我朋友正好学心理学的,她教我的,不要逃避,不要排斥,其实这就是思维强迫,你越排斥,大脑越会猛烈回击,
  • 15859381693 :我现在过得不如意,每当网上看到一些不幸的新闻发生,我就特别开心,我的...
    叔忠咳2956 :答:你的想法有问题。应该有同病相怜的感受。幸灾乐祸是一种负能量。你的负能量心里会吸引负能量的东西。应该为不幸的人祝福。这也是为你自己祝福。因果不虚,如影相随。心善无害
  • 15859381693 :近期重大新闻读后感五十字左右十篇
    叔忠咳2956 :答:1、今天晚上,我吃完晚饭后,就打开电视机,观看着四川新闻。每当我看到一堆堆废墟时,心里感到十分悲哀;每当我看到一个个不怕牺牲的兵士在不断地营救每一个生命时,心里感到十分激动;每当我看到一个个失去父母的孤儿,心里感到十分难过。2、今天(2-14日)凌晨1时33分,据浙江省地震台网正式测定,...
  • 15859381693 :为什么一个新闻火了,就会接二连三出现同类的事件?
    叔忠咳2956 :答:很多人制造一些耸人听闻的犯罪的很多的原因是因为自己有怨气有冤情得不到伸张,个人微弱的声音注定淹没在这个浮躁的社会,所以他们就是为了引起社会的注意,让世界都听到他的声音,媒体们开始大肆报道了,他们的目的达到了, 这就为其他很多有怨气的人找到了一种方法,指明了一条道路,于是相似的事情也会...
  • 15859381693 :我看完新闻很多时候被那些负面的新闻影响情绪,很易想很多,怎么办?那是...
    叔忠咳2956 :答:不会的,那是因为你多愁善感,容易感动,比如说我吧,看动漫时候感动了会流泪。如果看报纸会影响情绪,进而影响工作,那还是少看吧。不要放在心上。
  • 15859381693 :小朋友自我介绍
    叔忠咳2956 :答:每当夜幕降临,我都会抬头仰望星空,浩瀚的宇宙中有着无尽的星辰。我总是充满了好奇心,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有没有外星人,他们吃什么、住在哪里、长什么样,还有他们会不会说中文呢?和平与安宁我也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小女孩。每次看到新闻里报道世界上某个地方发生战争,我都会想不明白为什么大人们总是喜欢打打杀杀。我...
  • 15859381693 :姚策看新闻才知道自己非亲生,看到这一消息他是什么心情?
    叔忠咳2956 :答:我认为,如果不是发生这种戏剧性的“错换”,我们将永远不会想到这样的事情会在我们的生活中发生,面对亲生关系,有些人首先想到利益,而有一些人是想知道真相。但是无论如何,许敏相信正义就是真相,相信一定可以等待她想要看到的结果,而这个结果也是姚策在天灵的期盼。到底是“错换”还是“偷换”?28...
  • 15859381693 :看新闻,记录一条你感兴趣的,并谈谈你的看法。
    叔忠咳2956 :答:这说明中国“高铁”,已不仅仅是中国铁路的发展的重要标志,更是一个民族走向强盛的一个标志。它的重要意义,已经远远超过高铁本身技术范畴了。 但遗憾的是,中国高铁不是人们想像的那么简单,从铁道部的蹩脚救援,到洋相百出的新闻发布会,许多人的热心,被泼了一盆冷水。仿佛一夜之间,中国“高铁”,...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