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洛城闻笛第二句中的散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更新日期:2024.06.04
  1、简析
  “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2、原文
  春夜洛城闻笛
  【唐】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3、译文
  是谁家的庭院,飞出幽隐的玉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乐曲,谁又能不生出怀恋故乡的深情?
  4、简析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此诗抒发了作者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自己闻笛的感受,合理运用想象和夸张,感情直率真挚又有余蕴,令人回味无穷。

第二句是散入春风满洛城,指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化无形为有形,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

第二句是散入春风满洛城,指笛声融入春风,飘满洛阳古城,化无形为有形,诗人不说闻笛,而说笛声“暗飞”,变客体为主体。“暗”字为一句关键,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以动其离愁别恨。全句表现出一种难于为怀的心绪,以主观写客观。此外,“暗”也有断续、隐约之意,这与诗的情境是一致的。“谁家”,意即不知谁家,“谁”与“暗”照应。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 15264835696 :《春夜洛城闻笛》中的“散"用得妙的原因是什么?
    澹临妹2371 :答:“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七绝。原文: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
  • 15264835696 :笛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的妙处是什么
    澹临妹2371 :答:散可以看出笛声传得很广很远,听到的人很多。春夜洛城闻笛 / 春夜洛阳城闻笛 李白 〔唐代〕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译文:这是从谁家飘出的悠扬笛声呢?它随着春风飘扬,传遍洛阳全城。客居之夜听到《折杨柳》的曲子,谁又能不生出怀念故乡的愁情?
  • 15264835696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句中的“散″字可以看出什么?
    澹临妹2371 :答: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句中“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出自:《春夜洛城闻笛》唐·李...
  • 15264835696 :春夜洛城闻笛的散字有什么作用?
    澹临妹2371 :答:《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前两句写笛声,从句子中的散字可以看出:“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春夜洛城闻笛》唐代 ...
  • 15264835696 :“散入春风满洛城”中“散”字用得好的理由是什么?
    澹临妹2371 :答:此句是诗人艺术的夸张,在诗人的想象中,这优美的笛声飞遍了洛城,仿佛全城的人都听到了。“散”字有飘散的意思,用“散”字使读者有极强的画面感。“散入春风满洛城”,春风徐徐,笛声飘散在风中,风又吹送笛声,飘满了洛阳城,让人想到“此曲只应天上有”。这一句虽带有艺术的夸张,却衬出笛声...
  • 15264835696 :《春夜洛城闻笛》的一二句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李白诗歌什么样的...
    澹临妹2371 :答: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2、解释:第二句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
  • 15264835696 :春夜洛城闻笛散字可以看出什么表达了诗人什么的思想感情?
    澹临妹2371 :答: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散”字可以看出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诗写出了诗人因闻笛而思乡的思想感情。诗的第二句“散入春风满洛城”,着意渲染笛声,说它“散入春风”,“满洛城”,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观感觉的极度夸张。“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
  • 15264835696 :春夜洛城闻笛本诗中有两个字被誉作“点诗之笔”, 你觉得是哪两个字...
    澹临妹2371 :答:主要是说笛声暗送,似乎专意飞来给在外作客的人听。第二句“散”字用得妙。“散”是均匀、遍布。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无东无西,无南无北。即为“满洛城”的“满”字预设地步;“满”字从“散”字引绎而出,二者密合无间,同时写出其城之静,表达诗人的思乡心切。
  • 15264835696 :从巜古诗春夜洛城闻笛》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笛声”这个词语,你从"散...
    澹临妹2371 :答:“散”是均匀、遍布的意思。笛声“散入春风”,随着春风传到各处,仿佛无处不在,无处不闻。《春夜洛城闻笛》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此诗抒发了诗人客居洛阳夜深人静之时被笛声引起的思乡之情,其前两句描写笛声随春风而传遍洛阳城,后两句写因闻笛而思乡。全诗扣紧一个“闻”字,抒写诗人自己...
  • 15264835696 :春夜洛城闻笛,第一二句写了一件什么事,运用了什么修辞,你觉得哪个字...
    澹临妹2371 :答: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意思是谁家精美的笛子暗暗地吹出悠扬的折柳曲,随着春风传遍洛阳全城。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散字用得好,更能衬托出夜的静,也能衬托出作者此时的心情并不是欢快的,而是有些沉重的。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