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乙酸乙酯要用饱和食盐水洗涤?

   更新日期:2024.06.01

因为乙酸乙酯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性差于它在水中的溶解性,所以就用饱和食盐水。

乙酸乙酯是无色透明液体,低毒性,有甜味,浓度较高时有刺激性气味,易挥发,对空气敏感,能吸水分,使其缓慢水解而呈酸性反应。能与氯仿、乙醇、丙酮和乙醚混溶,溶于水(10%ml/ml)。能溶解某些金属盐类(如氯化锂、氯化钴、氯化锌、氯化铁等)反应。相对密度0.902。熔点-83℃。沸点77℃。折光率1.3719。闪点7.2℃(开杯)。易燃。蒸气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用途:

1、作为工业溶剂,用于涂料、粘合剂、乙基纤维素、人造革、油毡着色剂、人造纤维等产品中。

2、作为粘合剂,用于印刷油墨、人造珍珠的生产。

3、作为提取剂,用于医药、有机酸等产品的生产。

4、作为香料原料,用于菠萝、香蕉、草莓等水果香精和威士忌、奶油等香料的主要原料。香料制造、可以做白酒勾兑用香料、人造香精。

5、萃取剂,从水溶液中提取许多化合物(磷、钨、砷、钴)。

6、有机溶剂。分离糖类时作为校正温度计的标准物质。

7、检定铋、金、铁、汞、氧化剂和铂。

8、测定铋、硼、金、铁、钼、铂、钾和铊。

9、生化研究,蛋白质顺序分析。

10、环保、农药残留量分析。

11、有机合成。

12、是硝酸纤维素、乙基纤维素、乙酸纤维素和氯丁橡胶的快干溶剂,也是工业上使用的低毒性溶剂。

13、还可用作纺织工业的清洗剂和天然香料的萃取剂,也是制药工业和有机合成的重要原料。

14、GB 2760—96规定为允许使用的食用香料。主要用于着香、柿子脱涩、制作香辛料的颗粒或片剂、酿醋配料。广泛用于配制樱桃、桃、杏等水果型香精及白兰地等酒用香精。

实验室制法:

化学方程式:乙酸乙酯的制取:先加乙醇,再加浓硫酸(加入碎瓷片以防暴沸),最后加乙酸, 然后

加热(可以控制实验)。

1、酯化反应是一个可逆反应。为了提高酯的产量,必须尽量使反应向有利于生成酯的方向进行。一般是使反应物酸和醇中的一种过量。在工业生产中,究竟使哪种过量为好,一般视原料是否易得、价格是否便宜以及是否容易回收等具体情况而定。在实验室里一般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乙醇的质量分数要高,如能用无水乙醇代替质量分数为95%的乙醇效果会更好。催化作用使用的浓硫酸量很少,一般只要使硫酸的质量达到乙醇质量的3%就可完成催化作用,但为了能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应使浓硫酸的用量再稍多一些。

2、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在保持在60℃~70℃之间,温度过高时会产生乙醚和亚硫酸或乙烯等杂质。液体加热至沸腾后,应改用小火加热。事先可在试管中加入几片碎瓷片,以防止液体暴沸。

3、导气管不要伸到Na2CO3溶液中去,防止由于加热不均匀,造成Na2CO3溶液倒吸入加热反应物的试管中。而且乙醇与乙酸极易溶于水,会造成倒吸。

3.1、浓硫酸既作催化剂,又做吸水剂。

3.2、Na2CO3溶液的作用是:

⑴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冷凝酯蒸气,减小酯在水中的溶解度(利于分层),除出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溶解混合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醇。

⑵Na2CO3能跟挥发出的乙酸反应,生成没有气味的乙酸钠,便于闻到乙酸乙酯的香味。

3.3、为有利于乙酸乙酯的生成,可采取以下措施:

⑴制备乙酸乙酯时,反应温度不宜过高。

⑵最好使用冰醋酸和无水乙醇。同时采用乙醇过量的办法。

⑶起催化作用的浓硫酸的用量很小,但为了除去反应中生成的水,浓硫酸的用量要稍多于乙醇的用量。

⑷使用无机盐Na2CO3溶液吸收挥发出的乙酸。

3.4、用Na2CO3不能用碱(NaOH)的原因。

虽然也能吸收乙酸和乙醇,但是碱会催化乙酸乙酯彻底水解,导致实验失败。

3.5、乙烯与醋酸直接酯化生产醋酸乙酯用磷酸盐作催化剂。

3.6、乙醛缩合法:以烷基铝为催化剂将乙醛进行缩合反应生产醋酸乙酯国外工业生产大多采用此工艺。

工业合成方法:

一、1、直接酯化法是国内工业生产醋酸乙酯的主要工艺路线。以醋酸和乙醇为原料,硫酸为催化剂直接酯化得醋酸乙酯,再经脱水、分馏精制得成品。

2、乙醛缩合法:以烷基铝为催化剂,将乙醛进行缩合反应生成醋酸乙酯。国外工业生产大多采用此工艺。

3、乙烯与醋酸直接酯化生成乙酸乙酯。乙酸乙酯也可由乙酸、乙酐或乙烯酮与乙醇反应制得;也可在乙醇铝催化下,由两分子乙醛反应生成。此外,工业上由丁烷氧化制乙酸时也副产乙酸乙酯。

二、1、酯化法

由乙酸与乙醇在硫酸存在下直接酯化而得。

生产工艺上有连续与间歇之分。

(1)间隙工艺。将乙酸、乙醇和少量的硫酸加入反应釜,加热回流5-6h。然后蒸出乙酸乙酯,并用5%的食盐水洗涤,氢氧化钠和氯化钠混合溶液中和至PH=8。再用氧化钙溶液洗涤,加无水碳酸钾干燥。最后蒸馏,收集76-77℃的馏分,即得产品。

(2)连续工艺。1:1.15(质量比)的乙醇和乙酸连续进入酯化塔釜,在硫酸的催化下于105-110℃下进行酯化反应。生成的乙酸乙酯和水以共沸物的形式从塔顶馏出,经冷凝分层后,上层酯部分回流,其余进入粗品槽,下层水经回收乙酸乙酯后放弃。粗酯经脱低沸物塔脱去少量的水后再入精制塔,塔顶可得产品。此工艺较间隙法好。

2、乙醛法

乙醛在乙醇铝催化下生成乙酸乙酯。将乙醛、乙醇铝等连续加入两个串联的反应器,于0-20℃下进行反应,第二反应器的出口转化率可达99.5%以上,然后经蒸馏得乙酸乙酯。收率达95%-96%,此工艺比较经济。

三、乙酸和乙醇在硫酸存在下加热酯化后,经磺酸钠中和脱水,再精馏而得。乙酸钠或乙酸钾和乙醇在硫酸存在下蒸馏而得。乙醛在催化剂乙醇铅或乙酸铅存在下聚合而成。精制方法:乙酸乙酯常含有水、游离乙酸和乙醇等杂质。精制时先用碳酸氢钠或碳酸钠的饱和水溶液洗涤,再用饱和食盐水溶液洗涤,经固体碳酸钾干燥后蒸馏,收集中间馏分,常温下用五氧化二磷(10~20g/kg)干燥后再行蒸馏。蒸馏时应采取防潮措施。收集中间馏分,弃去少量后馏分。也可以在乙酸乙酯中加入乙酸酐进行回流、蒸馏,馏出物用碳酸钾处理后再用蒸馏的方法精制,纯度可达99.5%以上。氯化钙与乙酸乙酯形成结晶性复合物,不宜用作干燥剂。



  • 18094513959 :乙酸乙酯的提纯为什么要用饱和NaCl溶液?
    长侍看4766 :答:主要杂质有乙醚、乙醇、乙酸和水。乙醚沸点低,在多次洗涤中,极易挥发掉。使用饱和的Na2CO3溶液洗涤除去乙酸,再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除去残留的Na2CO3溶液,然后用饱和CaCl2溶液直接洗涤除去少量的乙醇。
  • 18094513959 :为什么通常用饱和食盐水洗涤有机化合物
    长侍看4766 :答:因为饱和食盐水几乎不能溶解有机物,又能把水溶性的杂质或溶剂去掉。还能起一定的干燥除水的作用。
  • 18094513959 :乙酰乙酸乙酯制备时用为什么要用NaCl洗涤?它本身便在有机相中,为什么要...
    长侍看4766 :答:水洗-萃取这些过程,乙酰乙酸乙酯是在水-油两相中分配的 饱和氯化钠洗涤一方面由于水相强离子浓度导致乙酰乙酸乙酯的溶解度降低,再者,可以使得水-油两相的充分分离,也就是起到了破乳的效果。
  • 18094513959 :乙酸乙酯制备中的一点问题
    长侍看4766 :答:1,因为乙酸乙酯不溶于食盐水,而碳酸钠可以溶解在食盐水中,这样混合后体系分为2层,上层是乙酸乙酯下层就是溶有碳酸钠的食盐水 用饱和食盐水是因为水中溶解了NaCl后溶液极性增大,减少了乙酸乙酯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2用饱和氯化钙溶液洗涤,能除去粗产物中的未反应的乙醇 ...
  • 18094513959 :乙酸乙酯洗涤
    长侍看4766 :答:饱和食盐水和饱和氯化钙都为盐溶液,溶液中的水可以溶解NA2CO3,CH3COONa和CH3CH2OH,同时盐溶液可以减小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从而提纯乙酸乙酯。这题应该考察的是碳酸钠,乙酸钠,乙醇及乙酸乙酯在溶解度方面的知识。
  • 18094513959 :乙酸乙酯的制备试验中,反应后的粗产物含有哪些杂质?应该如何除去?各步...
    长侍看4766 :答:主要杂质有乙醚、乙醇、乙酸和水。乙醚沸点低,在多次洗涤中,极易挥发掉。使用饱和的Na2CO3溶液洗涤除去乙酸,再用饱和NaCl溶液洗涤除去残留的Na2CO3溶液,然后用饱和CaCl2溶液直接洗涤除去少量的乙醇。
  • 18094513959 :...乙酸乙酯一般用食盐水和氯化钙溶液洗涤,为什么?
    长侍看4766 :答:除去多余的乙醇、易于分液 记得采纳啊
  • 18094513959 :此实验为什么先用乙醇然后再用食盐水洗脱
    长侍看4766 :答:因为:乙酸乙酯是弱极性有机物,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易溶于水,饱和食盐水增大了水的离子浓度使得乙酸乙酯更难溶,即降低了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另外食盐水的配制方便、廉价,还能很好地溶解混杂在乙酸乙酯中的乙酸、乙醇,故以此方法洗涤。样品吸附在氧化铝柱上后,用合适的溶剂进行洗脱,这种溶剂称为洗脱剂...
  • 18094513959 :请问在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为什么要用饱和食盐水?可不可以用水代替...
    长侍看4766 :答:用饱和食盐水是为了分液,除去碳酸根
  • 18094513959 :乙酸乙酯的制备实验中,用饱和食盐水除去碳酸钠的原理?用饱和氯化钙除去...
    长侍看4766 :答:用饱和食盐水除去碳酸钠是因为碳酸钠溶于水吧。用饱和氯化钙除去乙醇是因为乙醇与氯化钙反应。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