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白求恩》课文最后一段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更新日期:2024.06.01
《纪念白求恩》课文最后一段中写道:“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指“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作用是增强了语势,有力地突出了“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的无比可贵, 说明了学习这种精神的极其重要。作者将对白求恩的热烈歌颂和对大家的恳切勉励结合在一起, 使纪念、学习白求恩的意义充分发挥出来。

唐僧师徒四人去往西天拜佛求经,按道理说唐僧应该是最懂佛法的,毕竟他是金蝉子转世,而且唐僧从小就在寺庙里长大,乃是百年难见的佛法高人。但是,在西天取经路上,唐僧往往耐不住寂寞,总是需要孙悟空来给他指点迷津,这到底是为什么了什么呢?
比如在西游记原文中,唐僧一行快到了天竺国,唐僧看见远处高山,就想到会不会有妖怪出没,但是孙悟空说:这边路上将近佛地,断乎无甚妖邪,师父放怀勿虑。
但唐僧哪里肯信,就说:徒弟,虽然佛地不远。但前日那寺僧说,到天竺国都下有二千里,还不知是有多少路哩。
看到唐僧如此意志不坚定,孙悟空无奈跟唐僧讲起乌巢禅师的事,说道:师父,你好是又把乌巢禅师《心经》忘记了也?
三藏道:“《般若心经》是我随身衣钵。自那乌巢禅师教后,那一日不念,那一时得忘?颠倒也念得来,怎会忘得!”
但孙悟空认为唐僧虽然没有忘记乌巢禅师的传给他的经法,但是唐僧却没有悟出经书中的含义,他只停留在嘴巴上的认识。于是孙悟空耐心的跟唐僧解释道:师父只是念得,不曾求那师父解得。
唐僧心下愤愤的想:我乃寺庙里长大的,从小专研佛法,有什么是我不懂的。
但孙悟空只是微笑的望着唐僧说:我解得,我解得。
自此,唐僧才知道孙悟空是真的天地所生的灵猴,对于佛的领悟不是他能相比的。说孙悟空解得是无言语文字,乃是真解。

  • 17173561424 :纪念白求恩的理由是什么
    东耍纪4863 :答:1课文中的答案 正面: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做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这是一段议论说明了白求恩在中国所做的贡献.也是纪念白求恩的原因,因为他的精神可贵.侧面:最后一段说出白求恩精神的实质,呼吁党内同志同志积极...
  • 17173561424 :纪念白求恩赏析
    东耍纪4863 :答:《纪念白求恩》语言表达的特点是夹叙夹议,叙得简明扼要,议得精辟恳切,为议而叙,论从叙出,二者有机结合。其中,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恩同志...
  • 17173561424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学反思
    东耍纪4863 :答:《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统编版教材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课文以“人生意义”为主题,我们已经学习过夹叙夹议写法的《纪念白求恩》,议论点题的《植树的牧羊人》,这篇文章最后一段也是议论点题,由上一部分的遇险脱险的经历,上升到了篇末的谈自己的人生经验。这种“叙议结合”“...
  • 17173561424 :纪念白求恩各段落之间的关系
    东耍纪4863 :答:3、结尾强调学习白求恩精神的重要性。文章最后总结了白求恩的生平和事迹,强调了学习他的精神的重要性。同时,文章也提出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沉痛哀悼和对他遗愿的追思。这一段与开头相呼应,使得整篇文章有头有尾,浑然一体。《纪念白求恩》文章的社会价值:1、弘扬白求恩精神:白求恩是一位杰出的医生,他无私...
  • 17173561424 :《纪念白求恩》文章中运用了什么什么和什么的论证方法
    东耍纪4863 :答:叙议结合,以议为主,是本文的主要写作特点.\x09“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纪念白求恩》是一篇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议论中的叙,不同于记叙文中的叙.议论文中的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本文采用夹叙夹议的写法,叙得简明扼要,议得...
  • 17173561424 :仿:《纪念白求恩》的最后一句话
    东耍纪4863 :答:如果你追求高雅情趣,就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人,一个身心健康的人,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一个高尚的人。《纪念白求恩》最后一段为纪念白求恩、学习白求恩的题意作结。前五句作者回忆与白求恩生内前的交往, 表达沉痛悼容念的感情。作者将对白求恩的热烈歌颂和对大家的恳切勉励结合在一起, 使纪念、学习...
  • 17173561424 :《纪念白求恩》采用了什么写法?
    东耍纪4863 :答:《纪念白求恩》采用了: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以议为主的写法。运用了对比的方法,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引导学生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纪念”是为了“学习”,因此“学习白求恩”是全文的一条主线。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和对比的作用是本文重点。《纪念白求恩》不仅为颂扬白求恩,而且是为了...
  • 17173561424 :要做一个高尚的人,有道德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出处...
    东耍纪4863 :答:这句话出自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纪念白求恩》。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毛泽东在高度赞扬白求恩同志国际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的同时,尖锐批评了一些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情,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的思想和行为。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 17173561424 :《纪念白求恩》这篇课文各段要点之间的联系字怎样的?
    东耍纪4863 :答: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赞内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容神,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
  • 17173561424 :《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用了哪几种论证方法?分别举出例子。。急_百度知...
    东耍纪4863 :答:1.对比论证,拿不少的人和白求恩进行对比,突出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品质。2.举例论证,列举晋察冀边去军民的亲身感受,论证了白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品质。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