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讲啦》朱永新演讲视频观后感

   更新日期:2024.06.02
      上午趁着孩子和弟弟玩耍的空闲时间,将《开讲啦》朱永新这一期视频完整地看了一遍,看完后感触颇多,受益匪浅。我印象最深刻,对我心灵触动最大的是一下这几个观点:

1.一个人的自我规划、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能力非常重要。要对自己的人生有所规划,按照规划进行自我管理,实现的过程中一定要做好自我控制,人生目标才能一步步地顺利达成。

2.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家庭教育中三件事情最重要,第一件就是陪伴,高质量的陪伴;第二是阅读,高质量的亲子共读;第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3.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关键。教育要关注孩子的生命,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幸福。童年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童年的长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高度。童年他能不能享受学习,能不能享受他和别人的交往,能不能享受他探索世界的这样一种好奇心,其实是非常关键的。我们的教育,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一个社会,我们的老师、父母都要记住这一点:我们是要培养一个幸福的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更好的自己,这是我们教育应该做的事。

4.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形成,其实跟阅读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所以阅读的问题,在整个家庭中,其实是很值得研究很值得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另外,他还提到一点对于我们非常实用。如果你觉得自己还没有明确的人生目标,还对自己的未来徘徊不定;不妨拿起笔,每天用1000字记录生活,坚持记录1年甚至2年,一定会找到自己所向往的人生,找到自己的人生使命,并为之而努力,“燃烧”起自己的斗志。这也是我们每一个人坚持在做的事情,也许过程有些困难,但是想要破茧成蝶,就得有所承担。

下面我摘抄了一部分我认为精彩的部分,与大家分享一下。

学生应该掌握哪些能力?

      学生当然是学习的主体,教育是离不开孩子们的。那么这一次互联网,我觉得一个很大的收获就是让我们看到,孩子们是通过互联网是可以学习的,而且是可以学得不错的。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问题,包括刚才讲的躺着上课,还有一些根本就没有上课。有些孩子就用照片放在那儿,他去打游戏了,他去做其他事了,有些孩子故意把视频给关了,然后告诉老师“我电脑坏了”。

我觉得一个学生的自我规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当把整块的时间交给你的时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规划能力。前不久我跟一个年轻人做了一个交流,我觉得他就是一个非常善于自我规划管理的。他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他就开始自我规划,就立下了一个志向:我一定要考耶鲁大学。然后果然,他成为他所在的这个城市第一个考上耶鲁大学的中学生。然后他上了耶鲁大学以后,再进行自我规划,我大学毕业以后做什么。他就给自己规划,要到一个著名的管理公司。工作一段时间以后,他说他做出规划,要到哈佛去再读书。所以他每一步,都是在自己的规划中去实现的、去成长的。

那么你有了规划,有了人生的目标,有了理想,那么下一步要怎么做呢?自我控制。所以这一次我们看到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为什么效果不好?他控制不了自己,他受各种各样的诱惑。一会电视出现好东西,他就看电视了;一会想起来要玩游戏,他就玩游戏了;一会想到什么……他没有办法去控制自己。有所为,有所不为,我觉得非常重要。

第三我觉得也特别重要的就是社会交往的能力。前不久大家可能关注到一个很感人的故事,那是清华大学自动化系“自65班”的学生们的故事。这个班今年创造了一个很大的奇迹,二十六个人的一个班级,一个人选择了出国留学,其他的二十五个人全部获得了免试保送研究生的资格。这在清华历史上,估计在整个中国高等教育历史上,大概也是很少见的。这个班在整个自动化系所有的成绩都是第一名,他们积极地参与各种科技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他们参加了国际的无人机大赛,他们参加了无偿献血的活动,他们参加了集体支教的活动……那么在学习的过程中,他们创办了“学科带头人”的模式,也就是他们学的所有的科目,每个科目都选举一个学科带头人。学科带头人带着全班的同学一起学习,相互帮助,每天晚上他们进行交流,每个寝室还配备了白板。所以他们这样一种团队合作、集体攻关的这样一种模式,帮助他们赢得了非常好的成就。其实未来社会是一个非常需要高度的团队合作能力,那么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如果我们依然像这样,还是以网络生态为主,我们怎么样通过网络来进行交流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其实清华大学的“自65班”们,他们找到了一种一起沟通的方法。那么其实在国外的网络学校里面,也有很多成功的经验,比如他们组织以专题性的俱乐部等等来进行。

家庭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疫情期间最让我意外的是家庭教育。为什么呢?因为本来我以为在疫情期间,爸爸妈妈,甚至于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有更多的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了。整天在一块儿,应该家庭教育更加欢声笑语,应该更加有更好的教育效果,但是其实并不完全如此。有一些家庭很好,就像我说的那样效果,但是也有相当相当多的家庭,关系更紧张了。那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其实跟父母们的焦虑有很大的关系,人为地给自己添加了很多的压力,不断地用邻居家的标准来看待自己的孩子,把分数、把成绩当作唯一的最重要的标准。很多父母们把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理想,托在孩子身上,你来帮我实现理想,我没考上北大,你一定得考上北大。这样的一种家庭教育的确造成了孩子们没有办法拥有自己的理想。

        我一直认为家庭教育其实是三件事情最重要。第一件就是陪伴,高质量的陪伴;第二是阅读,高质量的亲子共读;第三养成良好的习惯。

      我认为一个人的形成,其实跟阅读是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史,就是他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取决于这个民族的阅读水平。所以阅读的问题,在整个家庭中,其实是很值得研究很值得关注的一个大问题。

      那么陪伴同样是很重要。什么是高质量的陪伴?不是在一起就是高质量的陪伴。我记得在2012年有一个父亲,山东的一位父亲就给我讲了一个故事,让我很感动。他在当地是一个知名的企业家,基本上每天都去谈生意、喝酒,喝完酒回家。所以每天他回到家的时候,孩子已经睡觉了。每天早晨孩子上学的时候,他在睡觉。所以跟孩子基本上是不打照面的,被称之为叫“影子父亲”。但是我们的老师说不行,教育不仅仅是妈妈的事,爸爸一定要参与家庭教育,不能缺位。那么就要求爸爸要跟女儿亲子共读,所以我们老师专门开出了父亲跟孩子共读书的书单。没办法,因为老师要做,女儿是父亲的掌上明珠,所以他跟女儿就一起读书。才读了一个月,他就发现这个读书比喝酒有意思得多,跟孩子这样子读了五年,读了一百多本书。他说这是我人生最开心的五年,跟女儿之间就有话说了,有了很多共同语言。所以这样一种亲密的亲子之间的互动,建立起一个高质量的陪伴,其实是家庭的一个很重要的活动。那么现在疫情的关系,可能没办法我们一起远足,但是完全可以在家庭里面,包括一起做实验、一起探索、一起研究问题等等,总而言之,他可以度过一个非常高质量的时光。

      最后就是习惯。习惯的养成对一个人一生会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很多父母亲往往只是不断地管教孩子,他没有知道让孩子自己去管教自己。很多人经常问我,他说朱老师你工作那么忙,你还有时间读那么多的书,写那么多的文章,有什么这个办法?我说其实很简单,我说就是我的一个习惯,早起的习惯。我每天早晨大概五点多钟起床,开始工作、开始读书、开始写作,到八点上班的话,差不多将近三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这个对我来说是人生最大的一笔财富。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父亲的礼物》。我父亲是个小学教师,他当时在学校每天早晨上学之前,他把我叫起来,五点钟叫起来,开始写毛笔字。结果我说我字没写好,但是早起的生物钟形成了。当时我还很抱怨父亲,小时候看那个《半夜鸡叫》,你就是那个周扒皮,每天早上把我从床上拎起来,是吧,我说你多残忍。但是现在我想想看,这是我一生最大的财富。你想想我每天比别人要多两个小时,一生我要多多少时间?所以作为一个家庭来说,怎么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是非常重要的。叶圣陶先生他说,教育其实就是一件事,就是培养习惯。培养习惯其实就是达到了不教之教的这样一个目的。所以我觉得父母亲把这三件事情做好了,整个的家庭教育的根基就做牢了。

教育最重要的是要让孩子感到幸福。

      但是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呢?我觉得最重要的事,就是一个教育理念。教育要关注孩子的生命,教育要关注学生的幸福。很多父母亲都以为我做的这一切,不就是为了你幸福吗?你现在苦一点累一点,不就是为了未来的幸福吗?其实我一直认为童年的幸福,才是真正的幸福,童年的长度决定了一个国家的高度。童年他能不能享受学习,能不能享受他和别人的交往,能不能享受他探索世界的这样一种好奇心,其实是非常关键的。

      幸福比成功更重要,成人比成才更关键。前两天我也看到一篇文章,我很感动。两个海归,全是常春藤大学的博士生,高智商的人,结果他们的孩子是个学习很不好的孩子。他们一开始很不能接受,我们两个这么高智商,我们完全按照教育的规律在培养孩子,这个学习成绩就是上不来,着急呀。但是后来他想通了,因为如果你用学霸的标准去看他,他就是个学渣;但是你要用个人的标准去看他,他是个好孩子,这孩子很善良,非常乐于助人。这个孩子很喜欢做菜,十岁的孩子能做一桌好菜。他觉得他能够享受他的人生,以后就做个好的厨师,为什么不行呢,对吧?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从小地方考进大学,如何适应大学生活? 朱老师这样说:

      当你考进大学后,需要思考你学习的目的是干什么?你选择的专业是否将是你未来职业的方向?如果是,你可以开始为未来职业做规划。当初,我自己考入大学后就立志想成为中小学教师,所以我在大学期间把图书馆有关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书籍通读了一遍,最终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所以,大学新生可以给自己定一个大的目标,然后分为若干阶段去实现,但是只要心里有目标,你一定能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也要培养自己的一个兴趣和特长(业余爱好),并做好大学就学期间自身的时间管理;当主要目标、业余兴趣结合合理的时间安排后,大学生活就会特别充实,你也更热爱大学生活的每一天。

如何看待跟风报课外辅导班的现象?

       辅导补习并不像我们认为的那样有效,,这个是有大数据研究的。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做过一个两万人的调查,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补习是无效的,只有对少部分人是有效的。第二就是对的事情,他是应该可以坚持的,他可以跟父母一起来讨论,一起来交流,就是寻找到最合适自己的学习方式。我一直认为人的智力智慧的发展,人的心灵的发展是需要空间的,当我们所有的教育,把孩子的空间全部填满的时候,他反而得不到发展,所以要给孩子一点自由的时间,这样他才能成为最好的自己。

孩子天天打游戏怎么办?

       首先,要跟孩子讨论打游戏,利和弊在哪里?让他知道游戏能够训练我们的思维,训练我们的想象,但是同时也会带来哪些问题,尤其是长时间的游戏,会带来什么结果,就像抽烟、酗酒一样,游戏成瘾的话,那么它就是心理问题,要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所谓自己管理就是,我们跟你建立一个契约,每天我们最大限度玩多少时间游戏,不能说你坚决不能玩,玩了我就把电脑砸了,就把它扔了,最后他只会跟你不断地对立,就是我们先从契约开始,一般情况下,比如说年幼的孩子半个小时,更年长的孩子四十分钟,这就是约定,如果超过这个怎么惩罚,然后你做的好了,可以有什么奖励,我们也可以一起商量,帮助他能够学会自己管理自己的游戏时间,养成这样的习惯以后,他就不仅仅对游戏,其实对整个人生都会养成一种自我管理的时间和规矩。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