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碉楼特点开平碉楼特点80字左右

   更新日期:2024.06.01
1、开平碉楼有什么特色开平碉楼民俗文化2、开平碉楼有何奇特之处?3、开平碉楼的资料4、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5、开平碉楼的文物特点6、开平碉楼是广东非遗建筑,这种建筑设计风格有什么特色?开平碉楼有什么特色开平碉楼民俗文化
开平的民俗风情和风俗文化独具风格,自成一体。从开平八音锣鼓到民间曲艺,从水口泮村舞灯到全民赛龙舟,从钵仔糕到赤坎豆腐角都极具开平特色。独特的侨乡文化使纷至沓来的海内外游客流连忘返。
开平民歌
开平民歌作为一种具有开平侨乡地方特色的文艺形式,起源于明、清时期。开平民歌民谣是数百年前人们迁徙到开平地区时带来的。随着风俗和语言的变异,逐渐形成了风格独特的民歌。
卖鸡调
“卖鸡调”是五邑地区尤其是开平、台山比较流行的民歌。
赛龙舟
开平传统风俗赛龙舟活动,传说已有六、七百年历史了。传统上,整个赛龙活动—般包括起龙、龙下水、举办龙舟宴、旺龙、出龙、采青、应景、斗龙(即正式的龙舟赛等环节。这些环节时至今日仍然保留着很传统的形式和非常浓郁的乡土味。
碉楼文化
开平碉楼千姿百态、形式多样,最大特点是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取不同的外国建筑式样综合一起,自成一体,既有古希腊、罗马的风格,又有哥特、伊斯兰、巴洛克和洛可可风格的建筑要素。
开平碉楼有何奇特之处?
在广东开平乡村广袤的田野上,存在着一个奇特的景观。在这里,一座座欧式古典风格的小楼与中国南方农村的传统土屋交错在一起,形成中国绝无仅有的乡间景色。1800多座保存完好的碉楼,见证了一个多世纪以来开平的风雨沧桑。这就是举世闻名的开平碉楼。
开平碉楼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乡土建筑群体,尽管在用材、风格上各有差异,但开平碉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碉楼顶层多设有嘹望台,配备了早期的枪械、发电机、警报器、探照灯等防卫装置。每一个碉楼,都是一个小小的坚固堡垒,保卫着主人的生命与财产。
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多式多样,装饰艺术千姿百态,堪称建筑史上的杰作。这些大大小小的碉楼,有中国传统硬山顶式、悬山顶式,也有欧洲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建筑风格,如哥特式、罗马式等等。
开平碉楼是开平侨乡的当地居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而建造的,它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以及过去的社会治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到了民国,军阀割据,匪患猖獗,社会治安极度混乱。而开平因山水交融、水陆交通方便,同时有大批侨眷、归侨生活于此,财产相当丰厚,因而就成了土匪抢掠的重要目标。于是开平乡内风声鹤唳,人人自危,稍有风吹草动,人们就收拾金银细软,四处躲避,往往彻夜难眠。在这种情况下,开平人民不得不积极应对,这其中,碉楼的修建使用是作用最为明显的。
开平碉楼样式各异,建筑材料也是各不相同,大体上共分为4种:钢筋水泥楼、青砖楼、泥楼和石楼。钢筋水泥楼多建于20世纪二二三十年代,整体采用钢筋水泥式的现代架构,建筑非常牢靠结实。青砖碉楼是以青砖为主要建筑材料修筑而成的碉楼。有些青砖碉楼其实就是泥楼,只是外表多加了一层青砖,也有些则在内部加入钢筋水泥,增强碉楼的强度。泥楼包括泥砖楼和黄泥夯筑楼两种。泥砖楼是将泥做成泥砖晒干后用作建筑材料。为了延长泥砖的使用寿命,外部会抹上一层灰沙或水泥,用以防御雨水冲刷,从而起到保护和加固的作用。黄泥夯筑的碉楼是用黄泥、石灰、砂、红糖按比例混合拌成作为原料,然后用两块大木板夯筑成墙。这样夯筑而成的黄泥墙,一般有近半米厚,其坚固程度可与钢筋水泥墙相比。石楼则是用山石或鹅卵石作建筑材料所修建起来的碉楼,这种碉楼数量极少,主要分布在大沙等采石较为方便的山区。
号称“开平第一楼”的瑞石楼,坐落在开平市蚬冈镇锦江里村后左侧,是开平市内众多碉楼中原貌保存得最好的一座碉楼。楼高9层,占地92平方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牢固非常。人们坐车从公路经过,老远就可以看到它在竹丛树林背景的衬托下高高耸立的雄姿。它不仅仅在高度上傲视群楼,外观上也极具特色。瑞石楼是中西建筑风格完好结合的典型,不同的层次凸现出不同的西方建筑艺术风格,而楼主还着意在窗框、窗楣图案和6层围墙外墙的图案、灰雕中加进了一些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因素。二者结合起来浑然天成,相得益彰,丝毫也不显得生硬突兀,体现出高超的建筑思想。
如今匪患横行的时代早已过去,人们不再需要一个坚固壁垒来保障安全了,但碉楼却仍然牢牢屹立在开平的土地上,用锈迹斑斑的铁门和伤痕累累的楼壁诉说着历史的沧桑。
开平碉楼的资料
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
自力村碉楼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方建筑文化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罕有地体现了近代中西文化在中国乡村的广泛交流,成为中国华侨文化的纪念丰碑和独特的世界建筑艺术景观。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申请世界文化遗产项目在新西兰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获得通过,2007年6月28日,开平碉楼与村落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的第35处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开平碉楼现存1833座,最多时达3000多座,主要集中分布在开平市的塘口镇、百合镇、赤坎镇等15个乡镇街道上。这些主要兴建于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建筑是民国时期的最伟大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见证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更迭的重要产物。
开平碉楼游览攻略
开平碉楼与古村落主要布在五个古村落中。自力村与立园、马降龙都是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的核心景点,很值得一去,主要包括铭石楼、叶生居庐、澜生居庐等,配合周围的稻田拍照效果非常好。自力村有15座风格各异、造型精美、内涵丰富的碉楼,是开平碉楼兴盛时期的杰出代表。
楼内保存着完整的家具、生活设施、生产用具和日常生活用品,丰富而有趣,是当时华侨文化与生活的见证。
开平碉楼的建筑特点
建筑特色
中西合璧,亦中亦西、亦土亦洋的建筑风格,现存的1833座碉楼千姿百态,无一座完全相同,根据上部的造型,可分为四类:
1柱廊式:这类碉楼比较多。等距离排列的西式立柱与券拱结合,显开敞状,显得典雅富贵。碉楼的柱廊多为步廊,有一面柱廊,三面柱廊和四面柱廊之分。柱廊是一种源自希腊神庙的古典建筑样式,古罗马建筑中也经常出现。古罗马建筑柱廊式的经典代表雅典娜女神庙。柱廊的券拱造型多数是采用古罗马的券拱,带有明显的罗马建筑风格。另外欧洲中世纪哥特式建筑风格的尖券拱和具有伊斯兰建筑风格及富有装饰性的花瓣行券拱,在开平碉楼也有表现。
2平台式:平台式不像柱廊式上面覆顶,而是露天的,造型显得开放。平台的围栏多数是通过实心混凝土栏板,在外墙进行细部处理,增加其装饰性。也有围栏采用西方华丽的古典栏式,古罗马建筑中的多立克、爱奥尼克、塔司干风格的栏杆也有所运用。
3城堡式:采用中世纪欧洲城堡封闭的圆柱体和教堂顶部塔尖装饰的建筑要素,楼体的开窗和射击孔都注重与其上部的造型风格相协调。这类碉楼远看就像欧洲的城堡。
4混合式:以上三种的混合体在开平碉楼中更为常见,或柱廊与平台混合,或柱廊与城堡混合,或平台与城堡混合,或三者混合。混合式的碉楼更显华贵。其实这些散落在岭南之角的外国建筑风格的碉楼大多是混杂着多种文化艺术建筑,它们没有过多的追究要建特定类型的建筑,根据的是主人的爱好以及其在外吸收的建筑经验,因而,开平碉楼的建筑风格集中世纪众多典型建筑风格于一身。
开平碉楼荟萃着众多西欧建筑特色,希腊罗马的柱廊式,西欧哥特式,意大利巴洛克式,欧洲的古堡式。随着历史的延伸,开平碉楼以其非凡的魅力,吸引着世人的眼球,向世人诠析着开平人非凡的技艺,洋为中用,模仿而非抄袭,结合自身的岭南风格,开创出独特的建筑艺术风格。这些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宗教门类的建筑元素在开平表现出极大的包容性,汇聚一地和谐共处,形成一种新的综合性很强的建筑类型,表现出特有的艺术魅力。
开平碉楼的文物特点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开平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孔,可以居高临下地还击进村之敌。同时,碉楼各层墙上开设有射击孔,增加了楼内居民的攻击点,纵横数十公里连绵不断。
开平碉楼的造型变化主要在于塔楼顶部。从开平现存的一千四百多座楼来看,楼顶建筑的造型可以归纳为一百种,但比较美观的有中国式屋项、中西混合式屋顶、古罗马式山花顶、穹顶、美国城堡式屋顶、欧美别墅式房顶、庭院式阳台顶等形式。开平碉楼的上部造型,分为柱廊式、平台式、退台式、悬挑式、城堡式和混合式等。开平碉楼的下部形式都大致相同,只有大小、高低的区别。大的碉楼,每层相当于三开间,或更大;小碉楼,每层只相当于半开间。最高的碉楼是赤坎乡的南楼高达七层,而矮的碉楼只有三层,比一般的楼房高不了多少。
开平碉楼是广东非遗建筑,这种建筑设计风格有什么特色?
1.开平碉楼的建筑特色。它有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穹窿、伊斯兰的叶行铁雕、哥特时期的尖拱、巴洛克建筑的山花等融入其中,而在一些西式风格的部件上有了飞龙、凤凰、麒麟等吉祥图案,他是中西建筑的完美结合。
2.开平碉楼的地理位置。开平属于四县之间,为四不管之地,域内盗匪横行,治安混乱。
3.开平地区曾是劳工的输出地。鸦片战争以后,欧美殖民者开始在华以各种骗人手段大量的骗取成千上万的劳工,成为最早的华侨,他们回国后纷纷建立起来碉楼,为的是防御匪患,因此形成了众多的开平碉楼群,最多的有3000多座,现存1800多座。
4.开平碉楼的实用价值:碉楼往往是富家独自建造,将防卫居住两大功能融为一体,体型高大,其内生活设施完善,楼的造型多样性,装饰性强,在满足居住的基础上追求建筑的形式美。
5.碉楼里的故事:这些碉楼不仅有保卫家乡的感人故事,而且还有华侨的心酸血泪;还有抗日的爱国情怀。
它是代表着自乾隆后的华人在外谋生一段历史。有成功,也有失败的,有去南洋的,有去美国的,有去旧金山的,有去,南美的。在广东沿海福建沿海这些,这段历史特别有意义。可以说是中国近代史,可以说是鸦片战争,或者是鸦片战争之前之后,中国民间近代史的一种反映。那种轻盈就是他们,功成名就之后回国在当地修建的楼房,特别有,特色。区别于客家人盘龙屋的,不同。如果说张家界是中国大陆动物植物的活化石,保护。那么开平碉楼。也是认识那一段历史的活化石。
综上,开平碉楼有文化价值、文物价值、历史价值、科学价值、美学价值、开发价值等,所以能成为世界遗产。


  • 15078883864 :碉楼的特点及功能
    苏斩欢1754 :答:开平碉楼特点 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开平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角堡(俗称“燕子窝”),角堡内开设了向前和向下的射击...
  • 15078883864 :开平碉楼作文
    苏斩欢1754 :答:碉楼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一座座碉楼和一个个村落中所体现出来的保家卫国的情怀、坦荡包容的胸禁、大胆创新的劲头,人与自然和谐一体的特色等等,在过去的岁月中傲立,在今日的潮流中跨步,在未来的史册中延伸,“开平碉楼与村落”也会随着“子弹”的给力“越飞越高”,“开平碉楼与村落”这块闪耀的瑰宝,定会更加光...
  • 15078883864 :写一篇开平碉楼的的文章(说明文) 运用说明方法,不少于300字
    苏斩欢1754 :答:开平碉楼建筑群规模宏大、品类繁多,造型别致.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开平碉楼融合了中国传统乡村建筑文化与西北方建筑文化的独特建筑艺术,为多层建筑,高于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坚固厚实,窗比民居开口小,外设铁板门窗.碉楼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半封闭的...
  • 15078883864 :开平碉楼世界文化遗产介绍
    苏斩欢1754 :答:内泥外青砖。这种碉楼,实际上就是上面说的泥砖楼,不过,它在泥墙外表镶上一层青砖,这样,不但美观,而且可以延长碉楼的使用寿命。内水泥外青砖。这种碉楼的墙,表面看上去是青砖建筑,其实是里、外青砖包皮,中间用少量钢筋和水泥,使楼较为坚固,但又比全部用钢筋水泥省钱,且保持美观的特点。3、...
  • 15078883864 :碉楼的开平碉楼
    苏斩欢1754 :答:目前开平现存砖楼近249座,占碉楼总数的13.6﹪。混凝土楼主要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又称“石屎楼”或“石米楼”,多建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是华侨吸取世界各国建筑不同特点设计建造的,造型最能体现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整座碉楼使用水泥(一般由英国进口,当时称为“红毛泥”)、砂、石子和钢材建成,极为坚固耐用。
  • 15078883864 :开平碉楼有哪些特点
    苏斩欢1754 :答:开平碉楼的特点:中西合壁的民居,结合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开平碉楼为多层建筑,远远高于一般的民居,便于居高临下地防御;碉楼的墙体比普通的民居厚实坚固,不怕匪盗凿墙或火攻;碉楼的窗户比民居开口小,都有铁栅和窗扇,外设铁板窗门。碉楼上部的四角,一般都建有突出悬挑的全封闭或...
  • 15078883864 :广东开平碉楼简介
    苏斩欢1754 :答:开平碉楼的功能主要包括防御、居住和观赏。碉楼的顶层通常设有瞭望台,以便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盗贼。底层则用于居住和储藏,中间楼层则设置客房、客厅、厨房等。部分碉楼还配有地下室,用于躲避洪水和敌人。开平碉楼的特点 开平碉楼与村落于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5处世界...
  • 15078883864 :什么是开平碉楼?
    苏斩欢1754 :答:开平碉楼是一种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乡土建筑群体,尽管在用材、风格上各有差异,但开平碉楼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门窗窄小,铁门钢窗,墙身厚实,墙体上设有枪眼;碉楼顶层多设有瞭望台,配备了早期的枪械、发电机、警报器、探照灯等防卫装置。每一个碉楼,都是一个小小的坚固堡垒,...
  • 15078883864 :开平碉楼的文化内涵!!!急!!!
    苏斩欢1754 :答:开平碉楼位于广东省江门市下辖的开平市境内,是中国乡土建筑的一个特殊类型,是集防卫、居住和中西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多层塔楼式建筑。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腊、古罗马及伊斯兰等风格多种。根据现存实证,开平碉楼约产生于明代后期(16世纪),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发展成为表现中国华侨历史、社会形态...
  • 15078883864 :碉楼的资料...
    苏斩欢1754 :答:而大多数碉楼既有这个国家的建筑风格,又有那个国家的艺术特点,很难具体界定。北京大学博士后张国雄先生在《开平碉楼与民居》一文中对此作了精辟的阐述。他认为,在碉楼的总体造型、建筑构件和表现手法上,中国传统的建筑艺术与西方建筑风格熔为一体;而西方建筑风格又有多种类型,古希腊的柱廊、古罗马的券拱和柱式、伊斯兰...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