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被称为大胆的险棋和壮举,在战略上有什么高明之处

   更新日期:2024.06.01
运动战在全国战略上的运用。
国民党军队处处灭火奔走全国的时候,一支共产党军队突然跑到距离南京一江之隔的大别山,对国民党政府的压力十分巨大。
首先是号称统率全国一直在地方剿共的首都受到威胁,让很多人意识到共产党已经是可能取得战争胜利的一方;
其次,江浙沪集中着全国很大比重的工商业,对国民党政府的经济基础威胁也很大。
受此威胁,国民党只好抽调部队回防,减轻了各地压力,各解放区获得了宝贵的时间。

在国民党军队威胁延安的情况下,直插国民党统治的心腹地带,使其处处受到掣肘。

  • 18294966707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被称为大胆的险棋和壮举,在战略上有什么高明之...
    寇航邱3690 :答:1、实现了中央提出的最好战略前途,即付出了代价站稳了脚跟,这是军史所公认的,刘邓在挺进前向部队的口号是"走到大别山就是胜利"。史书这样评价:"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陈毅、粟裕领导下的华东野战军挺进豫皖苏;陈赓、谢富治兵团挺进豫西。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
  • 18294966707 :千里跃进大别山胜利原因是什么?
    寇航邱3690 :答:千里跃进大别山:又称为挺进大别山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一次战役。1947年8月7日,刘伯承、邓小平发出命令: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这是一次路途诸多险阻的进军,是一次全靠意志和勇敢才能取胜的进军。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
  • 18294966707 :刘邓大军是什么别称
    寇航邱3690 :答:刘邓大军是指以刘伯承、邓小平为首的大军,是中原野战军的别称,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之一,由抗日战争时期的晋冀鲁豫边区八路军和地方武装组建和发展起来的。1946年6月底晋冀鲁豫野战军组成。1947年6月30日至7月28日,刘邓野战军挺进中原,举行鲁西南战役,揭开了战略进攻序幕。1948年5月改...
  • 18294966707 :刘邓大军为何千里跃进大别山,什么原因?
    寇航邱3690 :答:第三,大别山被称为老解放区,群众基础好,这只是理论上的,国民党军队对老解放区的群众,特别是红军家属,报复变本加利,使这里的群众对刘邓大军敬而远之。刘邓大军出发是13万人马,撤出时,剩下了衣衫褴褛的6万人。虽然打下了一些城市,消灭了不少敌军,但损失过半,还没站住脚,跟解放战争后期各...
  • 18294966707 :千里跃进战略进攻是哪场战役中
    寇航邱3690 :答:是指挺进中原:千里跃进大别山战役 千里跃进大别山,也叫逐鹿中原。1947年8月7日,晋冀鲁豫解放军在刘司令员和邓政委的率领下:勇往直前,不要后方,不向后看,千里跃进大别山!经过20多天的艰苦跋涉和激烈战斗,刘邓大军以锐不可当之势,战胜数十万敌人的围追堵截,先后越过陇海路、黄泛区、沙河...
  • 18294966707 :千里跃进大别山的历史故事
    寇航邱3690 :答: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故事: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后,国民党军统帅蒋介石为堵住其黄河防线的缺口,乘刘邓所部集结在鲁西南休整之机,调集8个整编师共18个旅、14万人的兵力,分别由菏泽、定陶、嘉祥、袁口等地,分进合击,企图围而歼之。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革命军事委员...
  • 18294966707 :揭秘:千里跃进大别山是妙笔还是败笔?
    寇航邱3690 :答:因此,有不少人认为,刘邓大军如果不是千里跃进到大别山和国民党军打转转,而是留在中原,与华东野战军及陈谢兵团互相配合,大量歼敌,则更有助于战争全局,解放战争有可能更早结束。加上后来毛泽东又想让粟裕率华东野战军3个主力纵队打过长江做第二次千里跃进,结果被粟裕的斗胆直呈说服,才演变出了决定性的淮海战役,从而...
  • 18294966707 :大别山详细
    寇航邱3690 :答:1947年夏天,刘邓大军突破黄河天险,千里跃进大别山,以长驱直入国民党战略纵深的特殊形式,揭开了解放战争人民军队战略反攻的序幕。 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声中,在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史上,巍巍大别山再次书写了它不朽的传奇。 1949年新中国成立,直到1950年夏秋之际,大别山地区才彻底红遍。 大别山区是中国革命战争史...
  • 18294966707 :麻城市歧亭镇张家塝历史
    寇航邱3690 :答:1947年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在歧亭镇九螺山打了三天三夜。歧亭镇也是著名的移民之乡,明末清初的“湖广填四川”大移民,歧亭镇是当时的移民集散地之一。2005年四川电视台专程来歧亭古镇拍摄《寻根问祖》的专题记录片,《四川日报》也有相关报道。歧亭古镇坐落在一个山坡上,背山而...
  • 18294966707 :“挺进大别山”历史意义?
    寇航邱3690 :答:挺进大别山是1947年6月,在解放战争中,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向国民党统治地区大别山实施进攻的战略性行动。此战,是解放战争的一个伟大转折,在这一历史转折关头,中共中央军委以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组成战略突击队,在各解放区军民的策应和后面两路大军的配合下,采取无后方的千里跃进的进攻样式,直捣国民党...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