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同龢的五世孙为啥要把珍贵的中国文物捐给美国博物馆?

   更新日期:2024.06.01

2018年12月13日,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发布了一条重磅消息,他们收到了史上最大一笔中国古代书画捐赠。这笔价值连城的珍贵书画共183件,其中包括130幅绘画、31幅书法、18件拓片及4件织绣,横跨了十三个世纪五个朝代。

这其中尤为珍贵的,是清代王翚的画作《长江万里图》。这幅名画大约作于康熙三十七到康熙三十八年,是继王翚完成名动朝野的《南巡图》后,荣归故里时的又一力作,是中国画界难得一见的传世瑰宝。该画构图宏大,逶迤绵延,极尽想象力。描绘了长江入海口至源头沿途两岸景色,历时七个月,才终于完成。

(翁同龢)

收藏这幅名画的人,就是史上大名鼎鼎的晚清重臣翁同龢。

咸丰6年,26岁的翁同龢高中状元,从此踏上了仕途,历任刑、工、户三部尚书,官至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人称“状元宰相”。是同治、光绪两朝帝师。

翁同龢当初为了得到这幅《万里长江图》,可谓费尽周折。据他在日记中记载,光绪元年三月的一天,一直酷爱收藏书画的翁同龢,信步由缰地来到琉璃厂书肆游览。不经意间,他一眼瞥见了这幅名画,当时就心动不已,赞叹道:“真乃天下奇观也!”

于是,翁同龢向卖画人询问价钱,“竟索要千金”,翁同龢只好黯然离去。

后来,卖画人认定翁同龢是个行家,也是个大买主,主动将画作送上门来,最后以400金成交。

而此次波士顿博物馆的捐赠者,正是翁同龢的五世孙翁万戈。

翁万戈于1918年7月出生于上海,一生都在从事中国书画的收藏,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

(翁万戈)

2000年,翁万戈把翁氏藏书80种共542册,以450万美元捐售给了上海图书馆。2010年,将明代画家吴彬《勺园祓禊图》捐赠给了北大。2015年12月,又将《翁同龢日记》手稿本及《翁氏文献丛编》手稿捐赠给了上海图书馆。2016年,他把南宋画家梁楷《道君像》捐售给了上海博物馆。2018年,翁万戈向上海博物馆捐赠两幅名画,一幅是明代画家沈周的《临戴进谢安东山图》,一幅是清代画家王原祁的《杜甫诗意画巨轴》。

当然了,捐给中国,在我们看来理所应当。那么,为什么翁万戈要把中国的文物捐给美国呢?

其一,翁万戈是美籍华人。

翁万戈1918年出生于上海,两岁时继承翁氏家族庞大的书画收藏品。他幼入私塾,熟习四书、经史。受家族影响,翁万戈从小就对中国古代书画兴趣浓厚。

1936年,翁万戈考入上海交通大学电机工程系。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很快沦陷。为了能完成学业,翁万戈于1938年8月赴美,就读于普渡大学并获该校工程学硕士。

1948年,为躲避战乱,翁万戈将家传的全部藏品从天津转运上海。但上海也不太平,为了保住祖宗留下的珍宝,也为了守住中国文化艺术珍品,翁万戈不得已将这批宝贝打包运往美国。

由于收藏品无法空运,翁万戈只好委托一个俄国人走海运。后来,当翁万戈抵达美国几个月后,才收到货运轮船抵达的消息,一颗揪着的心才算放下来。当这批宝藏历经坎坷、远渡重洋到达纽约时,翁万戈暗下决心,尽其所能地守护家藏,肩负起一个收藏世家的传承使命。

后来,翁万戈加入美国国籍,成为了一位美籍华人。

(翁万戈)

其二,翁万戈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

翁万戈在美国期间,抓住美国人想要了解中国的契机,对中国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他不但将藏品捐献出来,让世人了解中国,了解中国灿烂辉煌的悠久文明,还拍摄纪录片,或者著书立言,介绍中国艺术珍品。

翁万戈曾用英文写过一本书《古代中国美术品的宝库——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品选》,在美国出版后,成了畅销书。还写过一套三卷本《陈洪绶》,获得了中国图书奖。这些举动,都大大地促进了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也让西方人明白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其三,波士顿博物馆有雄厚的实力保存好这批珍宝。

翁万戈赴美后,接触的第一个博物馆就是波士顿博物馆,对这家博物馆的收藏和保存条件心知肚明。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他最终选择了他信任的博物馆作为这批文物的落脚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而且,波士顿是美国移民较多的城市,将中国的艺术珍品放在这里展出,将更加有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因此,翁万戈将私藏珍品捐献给美国,是他经过深思熟虑后的选择。我们不能狭隘地进行道德绑架,认为他的举动就是不爱国的表现。更何况,既然是翁氏家族世代收藏品,自然就是翁万戈的私藏,他自有任意处置的权力。只要有助于中华文明的发扬与传播,就是一种爱国行为。



首先他的五世孙是美籍华人,文物是他的私有财产,他有权处置自己的私有物品;其次,他经过考察过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实力雄厚,完全有能力可以保护这批文物,所以捐给美国博物馆也能理解的。

因为翁万戈是个美籍华人,他致力于中西文化的交流,想让世人了解中国,想让他们知道中国灿烂辉煌的历史文明,而且波士顿的博物馆有足够的实力保存这批文物。

因为他是一个美籍华人,他为中西文化交流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他这样做可以促进中国文化的传播,这也是一种爱国的做法。

可能是因为国家的政策。以及政治上的往来。可能是因为当时国家的经济水平不好。要借助外来的帮助。更重要的是把中国的文物放在外国,更有利于中国文化的传播。

  • 15686452728 :将中国的古董捐给外国,为何翁同龢的第五世孙要这么做?
    汪家明5123 :答:有人认为翁万戈在移居美国后,便已经把自己定位为美国人了,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维护美国利益,所以他会将自家珍宝捐献给自己的美国。也有人提出了相反的说法,他们认为翁万戈一直都致力于宣传中国文化,把其作为终生的事业,而把能够代表中华文化印记的文物捐献出去,让外国人欣赏学习,这是最有力的宣传...
  • 15686452728 :翁万戈:将183件国宝免费送给美国,却向中国要价450万,凭什么?
    汪家明5123 :答:由于他的父亲原因,他也酷爱收藏,加上权力很大,接触的收藏品也大多是比较珍稀的!后来这些家藏一直传到了翁同龢第五代世孙——翁万戈的手中。1918年,翁万戈出生与上海,两岁时,翁家几代人收藏就发给了他。将183件国宝免费送给美国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去美国留学,在美国完成学业。将文物分批运到美...
  • 15686452728 :翁万戈用一生守护文物,为何拒绝祖国回购,却选择全部捐给美国呢?_百度...
    汪家明5123 :答:在收藏界,有很多著名收藏家手中也会拥有一些历史底蕴十分丰富的文物。其中我国翁万戈先生就是收藏达人。翁万戈老先生的文物收藏,大多数都是来自于翁同龢的继承品。因为翁万戈先生是翁同龢的五世孙。而翁同龢先生是我国清朝时期,专门教少年皇帝的太傅。有两朝帝师的美誉,曾经还中过状元,做过宰相,多...
  • 15686452728 :他是满清后裔,无偿向美国捐183件中国文物,为何却对祖国开出千万天价...
    汪家明5123 :答:翁万戈,是晚清状元翁同龢的五世孙,翁同龢是两朝帝师,状元宰相,地位举足轻重,而且擅长书法,也喜欢收录一些稀罕的古董物件,书法更是收藏了唐开元年间写本《灵飞六甲经》,他离世之后,这些收藏品也传给了后代。翁万戈1918年出生在上海,刚刚出生他就得到了这笔继承物,他跟许多人一样致力于读书救国...
  • 15686452728 :他是中国人,无偿捐给美国183件珍贵文物,为何却向祖国收取天价费用?_百度...
    汪家明5123 :答:他表示自己保护这些文物,是不想让他们流落海外,而不是占为己有,张伯驹的行为令人敬佩。但是也有人与他的行为完全相反,将183件珍贵文物无偿捐献给美国,对中国却要高价购买。他就是翁万戈,是翁同龢的第五世孙,翁同龢是清朝同治和光绪的两朝帝师,地位显赫,身居多项要职,是朝中举足轻重的人物...
  • 15686452728 :无偿捐献183件国宝给美国,却向我国索要巨款,这个华人是谁?
    汪家明5123 :答:在我们国家晚清时期,有一位十分著名的政治家,他的名字叫做翁同龢,翁万戈就是他的五世孙。翁同龢除了是我们国家晚清时期的著名政治家之外,他更是我们国家晚清时期两代皇帝的老师。作为帝师,就可以看得出来翁同龢在当时有着多么高大上的地位了。而且,翁同龢在他的一生当中最爱的就是收集一些古玩...
  • 15686452728 :翁同和为什么没有后代
    汪家明5123 :答:翁同龢把他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渗透在他从政、从教的实践活动中,对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堪称近代教育的第一导师。翁同龢的教育使光绪帝扩大了知识领域,为以后发动维新变法运动打下了思想基础。 翁同龢在任刑部右侍郎期间,处理了很多案件。其中最有影响的是他为当时轰动全国、百余年来家喻户晓的...
  • 15686452728 :翁同龢 在翁氏第几代
    汪家明5123 :答:翁同龢当属原城翁氏68世,翁山公第89世,因原城第一世翁弘公属翁山公第22世孙,当前各地翁氏许多新修宗谱抄袭的弘公前世系资料疑为错误的接支,此世系应为盐官翁氏辛姓支系的另一源流,各地学者正在进一步考证中。)原城翁氏72代永康宗亲翁洪毅敬启13705896583欢迎交流 ...
  • 15686452728 :出入栖霞美文摘抄
    汪家明5123 :答:后来侯方域寻至葆真庵,李香君当面撕碎了那把溅血的桃花扇。李香君以肉身的出世,保证了精神的入世,舍个人私情,保民族大义,为栖霞山涂抹了别样的色调。 为栖霞寺增进事功的当然主要还是高僧,近代以来最为得力的当属宗仰上人。宗仰上人与帝师翁同龢是常熟老乡,上人幼年时曾受业于翁同龢。翁看了他的文章后曾对他说...
  • 15686452728 :詹园虎字是谁写的,有些什么来历?有什么含义?
    汪家明5123 :答:引天长啸,依稀便见翁氏当年信笔泼墨,挥斥方遒的情态。翁同龢的五世孙翁万戈称这幅“一笔虎”便是在翁同龢日记上庚寅正月初所记载的“寅初起,磨墨写虎字数十幅”之一。翁同龢生于庚寅年,为满足当年求字的人,故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时写下虎字,而这幅写在虎皮宣纸上的“一笔虎”尤为珍贵。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