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0斤演员切胃保命:演出机会骤降

   更新日期:2024.06.05

一台摄像机前,刘思博拿起笔,在一份手术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这次不是在片场拍戏,她决定做手术,切除十分之九的胃部,减肥。手术前,刘思博曾是一名体重达到280斤的特型演员。入行12年,她参演了30余部影视剧,所有的角色,都是因为胖而得到的。过去,刘思博觉得胖从来都是劣势,只有做演员的时候,胖才会成为优势。但也因为胖,刘思博疾病缠身。又一次坐在摄像机前,刘思博要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了。那名相亲对象要求体型较胖,而刘思博恰好适合。进入影视行业前,刘思博认为胖胖的身材,为她带来的是一种羞辱的感觉。从表演系毕业之后,刘思博陆续接到一些影视表演角色。
280斤演员切胃保命:演出机会骤降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跟随我一起看看吧。

杨天真都要切胃了,刘亦菲马思纯们还好意思胖吗?

在娱乐圈,“减肥”永远不是新鲜的话题。

前有刘亦菲走红毯遭嫌憨气,后有马思纯演“葛薇龙”被嘲壮硕。

可恶的或许并非观众们苛刻的要求。

而是摄像机宛如放大镜般的膨胀效果,实在令人无奈。能不能狠得下心减肥,渐渐地都跟业务能力挂钩了。

换句话:能不能成人上人,就看对自己狠不狠!

或许,是由于 “个性”和“不定义”的盛行。

近年来,能因为批评,而做出肉眼可见改变的明星也越来越少。

反而是与“艺人”这条路,八竿子打不着的“王牌”经纪人——杨天真。

居然公布了要切胃的消息。

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切胃”犹如一个遥远的传说。

毕竟能用饮食、运动等手段达成的目标,何必耗钱、耗身体呢?

可是,切胃这个选择对于杨天真来说却是很重要的。

大家可别以为她天生就不瘦,事实上杨天真曾经也是一个纤细少女。

而她身材转变的原因,也与许多都市“社畜”差不多——劳累。

杨天真从20岁开始就从事宣传工作,至今已有15年。

她在2005年担任范冰冰的工作室的宣传总监、2014年成立壹心娱乐。

此时的她不过29岁,就已是叱咤娱乐圈的风云人物。

大家都知道娱乐圈就是资源为王的地方。

谁能给艺人争取到更好的作品、角色、节目,谁就能带出最红的明星。

圈内“三大经纪人”中的李雪、王京花便走此种路线。

捧火了李冰冰、胡军、任泉等一众实力派演员。

然而杨天真却反其道而行之,壹心娱乐偏偏缺少资源。

但她最厉害的地方,就是营销手段和头脑清醒。

前者,相信大家都从她麾下数位艺人即便零作品、无实力也能火遍网络中看出。

而后者,很多人都是在她参与的一档经纪人综艺里了解的。

作为大型娱乐公司的老板,杨天真在日理万机之间,还能掌握艺人所有动态,着实令人敬佩。

她会点出张雨绮隐私暴露过多,失去商业信用的问题;

她能直指朱亚文定位不明确,话题度不足的缺陷。

当然,杨天真关注的也不只是艺人,就连他们身边的工作人员,她也有用心观察。

比如正处于上升期的白宇,就被团队拖住脚步,杨天真也建议他换个经纪人。

不得不承认,杨天真说的话虽毒辣,但都是事实。

许多网友也在节目之后,被杨天真圈粉。

除了在真人秀中的展示之外,杨天真的“拼”还体现在许多地方。

比如,为了宣传节目,她先是直接在舞台上劈了个叉。

再在文案中引发争议,成功炒起一大波热度。

别看她一副坚韧、乐观的样子,实际上繁琐工作带给杨天真的压力是沉重的。

也让她的身体问题越来越大,不过30来岁就患上了糖尿病。

因此,网友对杨天真切胃这一新闻的评论,大多是正面、表示理解的。

面对部分“为什么不用饮食和运动保持体重”的质疑,杨天真也有解释。

她直言:自律是有额度的,我可能把额度用在工作上,所以在做不到的事情上我就选择放弃。

可能是在决定切胃后,不再在意上镜效果。

杨天真抛弃了锐得能锄地的“小脸滤镜”,以更真实的样子面对镜头,讲述心路历程。

事后,杨天真发文解释,表示切胃的主要是为了降血糖。

同时,她劝告那些想在减肥上走捷径的人,要懂得根据自身情况选择解决方案。

虽然,为了减肥去切胃、节食……不值得鼓励。

但是杨天真的魄力还蛮令人敬佩的。

毕竟,娱乐圈也有不少身材问题严重的艺人。

特别是前段时间大家“涛”过的中年男演员,简直就是重灾区。

比如,在《白夜追凶》中翻红的潘粤明。

戏内,他的演技极具征服性,受到大众认可。

戏外,他综艺感十足,参加节目总被夸奖“可爱”。

可是,在鬼吹灯系列电视剧中,他的形象却争议满满。

按理说《龙岭迷窟》口碑好、剧本佳、主角演技都在线,应该拥有一边倒的好评。

然而,潘粤明的惫态却有“王胖子”的既视感。

即便是不挑长相的剧粉,也承认他不太符合军旅出身、身姿矫健的胡八一。

在另一部剧《局中人》播出期间,网友又掀起一阵对潘粤明身材的讨论。

话题几乎都集中在他的双下巴上。

或许是意识到身材问题已影响到观众入戏,潘粤明也许下保证,要重视此事。

所以,大家可以期待见到那个风度翩翩、温润儒雅的瘦版潘粤明了。

当然,对杨天真切胃的正面评价,和对潘粤明身材的争议并不是让明星们苛待自己的身体。

摈弃大众审美,也值得敬佩。

比如自信亮出黑皮肤的吉克隽逸、淡然展现中性风的李宇春。

但作为演员,还是得对观众、角色负责。

像中国观众的老朋友——阿米尔汗,曾为了《摔跤吧,爸爸》,在51岁时用5个月暴瘦50斤。

还有“男神”马修·麦康纳,也在拍摄《金矿》时爆肥+秃头,突破相当大。

所以,还是希望艺人们在管理外形方面,多一些自控力。

别让观众在入戏和出戏的边缘徘徊了。

280斤特型演员切胃保命:曾参演30多部影视剧,却因胖差点丧命,切除十分之九的胃后,演员生涯几近断送

文/李子建

编辑/卢伊

一台摄像机前,刘思博拿起笔,在一份手术文件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这次不是在片场拍戏,她决定做手术,切除十分之九的胃部,减肥。

手术前,刘思博曾是一名体重达到280斤的特型演员。因为胖,她被导演选中,进入了影视行业。入行12年,她参演了30余部影视剧,所有的角色,都是因为胖而得到的。为了维持身材,她一个人就可以吃掉两只烤鸭,或是三四斤三文鱼。

过去,刘思博觉得胖从来都是劣势,只有做演员的时候,胖才会成为优势。摄像机前,她感受到舒服和快乐,每个人都在对她笑,她开始不介意让胖成为她的符号,给她带来自信、尊严,让她交到朋友。

但也因为胖,刘思博疾病缠身。她有“三高”,其中糖尿病令她左眼失明,不得不用义眼代替,病情若得不到控制,右眼也有可能会失明,并且肾也出现严重问题,差一点失去生命。

又一次坐在摄像机前,刘思博要重新选择自己的人生了。

只有做演员的时候,胖才会成为优势

刘思博是误打误撞进入影视圈的,因为胖。

17岁时,她体重已达260斤,在河北涿州老家读高中。第一次接触影视行业是在2007年的暑假,她的一个朋友报名应聘某剧组演员一职,约上刘思博陪她一起面试。然后经典桥段出现了:面试的人没有留下,陪朋友的人一眼被相中。

刘思博回忆,当时是某知名电视台的一档娱乐节目,为一位著名演员的小品节目搭戏,演对方的相亲对象。那名相亲对象要求体型较胖,而刘思博恰好适合。导演一眼相中她,认为这姑娘不错,娱乐圈里缺少这样胖的演员。

从来没有表演经验的刘思博,经指导老师手把手一句一句教,表演获得预期效果,现场导演、节目工作人员对她的表现很满意,鼓励她去学习专业表演。

刘思博从来没有想到,自己会因为胖被选中。当时她已经报考河北一所师范类院校,遂又转报北京一所院校的表演系。

师范院校一年学杂费5000元,表演系则需2万余元,家人不同意,刘思博在家里哭,一定要学表演,坚定认为那是自己的前途。

进入影视行业前,刘思博认为胖胖的身材,为她带来的是一种羞辱的感觉。

她还记得,因为胖,父亲与她出门时,从来不和她走在一起,也不会与她一起上街,甚至不会带她出去聚餐。学校里,有的同学打她一下就跑,“叫我大胖子,因为我追不上他们。”

因为胖,亲戚都不怎么喜欢她,有人看到她,会说你不要像猪一样地挡在我面前。亲戚会嘲讽她,胖成这个样子,扫大街也没有人要你,去超市扛货也不会有人要你,收银员也不会要你。

从小到大,胖给刘思博带来的是深深的孤独感,甚至自己都会嫌弃自己胖。没有自信,自卑,“不可爱,这也不好,那也不好,不值得别人交朋友。”

但2007年的暑假彻底改变了她的命运,摄像机前,刘思博没有受到讽刺、嘲笑,而是在表演中得到了尊重,这份尊重来自于曾让她感到自卑的胖。

在导演的肯定中,刘思博看到了自己的未来:肥胖的身材在其他地方从来都是劣势,只有做演员的时候,胖才会成为优势。她下定决心去学习表演。

面对哭泣的女儿,家里人拗不过,同意了,刘思博自此一脚踏入影视圈。

从表演系毕业之后,刘思博陆续接到一些影视表演角色。影视行业里有很型演员,除了大众熟知的与伟人相像的演员外,还有身高超过2米或不到1米的演员,极瘦的演员,以及体重超出普通人的胖演员,刘思博就属于最后一种。导演选她,是因为胖的体型。她所有的角色,都是因为胖而得到的。

最胖时,刘思博的体重曾达到280斤,综艺节目、影视剧选角等,她凭借胖身材获得了多个角色。选角时,其他人还在那里试戏,她见导演五分钟就能签订合同。其他演员、剧组工作人员、导演等,都对刘思博的胖赞赏有加,认为她胖得不招人讨厌,而是胖得好看。

刘思博坦言,在很多人看来,胖与脏、懒、身上有味道等等有关,对胖人有一种偏见。但成为演员后,以胖为特征的刘思博感受到的却是舒服、快乐,每个人都在对她笑,没有人用怪异的眼光看她,也没有了曾经的欺负和嘲讽,“我不介意胖成为我的符号,胖能让我快乐,交到朋友。”

有次因为失恋,刘思博心情不好,吃不下饭,瘦了几斤,拍戏时立即被导演发现了,问她怎么瘦了?并说她要是瘦下来,体型变化太大,之前拍摄完成的戏份就都接不上了。导演又喊剧组工作人员,让给刘思博加鸡腿,让她好好吃饭,千万别瘦了。

很多时候,为了符合角色,演员需要大幅减重或增重,刘思博也需要保持胖胖的身材。她对饮食没有禁忌,想吃什么吃什么,一人可以吃两只北京烤鸭。一次和朋友聚餐,她一个人吃了四斤三文鱼,吃完后和朋友聊天时,又吃了80只虾。

胖,让刘思博接到更多的角色,她在剧组里的地位也开始逐渐提高。

初入影视圈,刘思博接到一些小角色时,领的是一次性餐盒装的盒饭,与剧组几百人一起排队领便当。领到饭后,一个人在角落里吃。

成为主演后,刘思博拍戏时有了自己的凳子,凳子上写着她的名字。拍戏时常要等待,有了一张属于自己的凳子,她就不用像普通演员一样,到处找地方放置疲惫的身躯。

2012年,刘思博第一次有了代表着身份的主演专属凳子、专门送到手边的主演专属餐食,“当你的名字在特餐上标着的时候,演员这条路就算是站住了。”

那时的刘思博并没有想到,有一天,胖会重新成为劣势,威胁到她的生命。而为了保命,她不得不切除十分之九的胃,告别肥胖。

因胖可能致盲,仍觉拍戏比什么都重要

察觉身体不适,是在2019年5月初,刘思博与助手来到广州,为其参演的一部电影做路演宣传。由于行程紧张,每天要与许多人见面,无法保障充分休息,第二天在酒店早起时,刘思博突然感觉头晕,闭上眼,再睁开眼时,左眼前像是有头发挡在前面,看东西全是黑色的线。

繁忙的工作,让她没有时间去医院检查,刘思博拨通了一位熟悉的医生的电话,简单讲了一下症状,医生判断是眼底出血了,建议她先去药店买些云南白药,服用后先止血,要她工作结束后立即前往医院诊疗。

放下电话,刘思博让助手买来止血药,吃下去后,接着出门对接工作,“当时合同都已经签订了,工作约了很多人见面,根本没有时间去医院。”

就这样拖到第三天,刘思博左眼看到的几根黑色的线,慢慢地变成了粉色的线,紧接着又变成红色的线。她以为这可能意味着症状转轻了,没想到是出血后凝固了,“有些害怕,但还是没感觉怎么样,抱着侥幸的心理,认为不会有什么大事。”

眼前看不清东西,处理工作、待人接物,尤其走路都会出现明显异常。刘思博对此声称只是身体有点不舒服,走路会有点慢。她生怕影响工作,不敢让别人看出有问题,“对于演员来说,能演出能拍戏,比什么都重要。”

影视行业工作节奏快,刘思博回忆,自入行以来,拍戏12年,没有过正常的作息,凌晨4点前没有睡过觉。尤其同时接拍多部影视剧时,更没有时间休息。

有一次,刘思博一个月同时在四个城市拍戏,这一部剧集拍摄完成,立即赶往下一个城市。飞机、火车、汽车,城市间的交通工具上的座位,成为刘思博闭上眼睛睡一会儿的场所。

因为久坐,她小腿肿了,一按一个大坑。但那时,她仍觉得没有比工作更重要的事情,死也要死在舞台上,“为了工作,几乎放弃了一切。”

后来在广州为电影宣传,刘思博白天跑通告,晚上约着同行谈工作,眼睛出现不适,仍要强撑住,不可以倒下,不想扫大家的兴。她以为自己只是累了,睡一觉就好了,结果发现没有用。

强撑着身体,从广州回到北京,刘思博终于去了医院,被确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左眼是六期,右眼是五期,有可能双目失明。超出普通人正常范围的体重,是引发糖尿病的原因,继而损伤了眼睛。

医生建议手术治疗,可以保住视功能,但有可能保不住视力。简单来说,就是在眼睛前晃动手,可以模糊感知到,但无法看清这只晃动的手有几根手指。刘思博有些害怕,也不太相信,又去另一家医院,结果拿到同样的诊疗判断。

刘思博这下信了,但她请求医生保密,不要将病情告诉其他人。她当时还想做演员,但没人会去找一个病人工作,眼睛会不会失明,并不在她考虑的范围。“在我的生命中,没有自己的生活,没有旅行,没有休息,只要在戏上,甚至朋友结婚也可以不去。”

只有在剧组里,刘思博才感觉到大家是爱她的。拍摄的日子里,摄像机动起来,大家的关注度在她的身上。工作人员会提醒她,刘老师,这边有景,“但如果我从事其他工作,没有这样的关注度。”

作为一个演员,刘思博不想离开影视行业,她和医生商量,能否不住院,开点药服用,工作方面的事情一定要去参加。

久拖之下,病情越来越重。2021年1月,刘思博左眼已经失明,右眼也出现出血症状。医生说,再这么胖下去,控制不住血糖,右眼有可能也会失明。

刘思博停止了工作,每天吃100片左右的药,打两针胰岛素。她还要控制饮食,不吃米面,大年初一,家家户户包饺子,她用豆皮裹着馅料,蒸着吃一口。

但病情发展迅速,因为糖尿病,刘思博的肾也出了问题,再发展下去就会引发尿毒症。未来不仅是双眼失明,更面临着换肾的情况,甚至有可能会面临死亡。

切掉十分之九的胃,保住自己的命,还是继续胖下去,尽量维持现状,选择摆在了刘思博面前。

切胃后瘦了90斤,演出机会骤减

医生为刘思博制定了手术方案,根据方案,她需要切除十分之九的胃,仅保留十分之一。此前预定是在2021年4月初进行手术,在进行术前方案讨论时,发现在手术中很可能会出现大量出血情况。但因刘思博血管脆弱,如果手术中需要输血,找不到可以输血的位置。

几经考虑,医生决定在刘思博的脖子后面的位置,开一个口子,插一个蓝色的急救管。如果手术中出现血止不住,需要紧急输血时,从急救管进行输血操作。

手术前,医生进行了种种方案预估,来预防各种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但刘思博仍有可能会死在手术台上。刘思博与父亲商量,父亲不同意手术,多次沟通后,父亲说,做手术是你自己的决定,但建议你慎重考虑。

两相比较,刘思博选择相信医生,如果不做手术,她将没有质量地活着,与之相比,她宁愿选择有尊严的死亡。

决定进行手术后,刘思博在手术相关文件上签下自己的名字,并被摄像机全程记录下来。这样做是为证明她是在完全清醒、具备完全理智的情况下,自己签下的名字,同意手术,以防日后如果出事,亲友等利益相关方说签字是伪造的。

2021年4月21日下午4时许,刘思博被推进了手术室,3个小时后,手术顺利完成。

因手术同时切除了有关饥饿的神经,刘思博至今无法体会饿的滋味。她瘦了近90斤,目前体重在175斤。糖尿病相关药物已经停止服用,血糖控制在合适范围内,但术后左右双脚知觉感差,即使破了也感觉不到疼痛,平时需多加小心。肾功能则需要继续恢复,其他异常的身体状况,也随着体重一起逐渐回归正常。

饮食习惯也变了很多。日常饮食,保持一日三餐,按照医生的建议食用营养餐,肉蛋菜等。米饭吃小半碗,饺子只能吃六个,而之前一次可吃50余个饺子,食量下降许多。身体则有一些贫血症状,会服用一些补血营养制品及维生素等调理,其他日常生活则与普通人无异。

瘦下来后,刘思博的优势不再,在影视行业的工作机会开始减少。

2021年年底,一位知名演员准备参加某电视台晚会,找到刘思博,邀请她搭戏。但得知刘思博做了切胃手术,身材不再像以前那样胖后,她失去了合作机会。

类似地,至少有20多次影视剧的演出机会,本来拟邀请她参演角色,但在得知她瘦下来后,并没有选择她,将角色给了其他特型演员。有相熟的影视圈的朋友偶然看到术后的刘思博,因为身材变化大,一时没认出来是她本人。

如今,刘思博也不再像以前那样去自荐参与一些影视剧、娱乐节目了,以后影视工作可能不会过多参与了,但她仍时不时地怀念做特型演员的经历。

她也无法忘记在做演员前的过往。吃得多,因为胖无法从事一些职业,生活一塌糊涂,不知道自己的存在价值是什么,总是认为自己是家里的负担。但进入影视行业,是因为自己胖;获得他人尊重,也是因为胖。刘思博始终认为,个人的价值创造体现在工作方面,而生活方面则没有什么用。

骤然减少的演出机会,让33岁的刘思博有些失落。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演员生涯有可能会结束。她坦言,如果现在有演出机会,需要原先的胖身材,再增加90斤才能够接戏,她也会选择拒绝,“没有人邀请演戏,也没有什么,生死面前,一切都是小事。”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