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家的三个女人:一个客死他乡,一个独守空房,一个孤独终老

   更新日期:2024.06.01

女人,特别是处在乱世中的女人,大都没有一个好结局。她们之中或悲或伤,或凄或凉。


女人的结局因男人而起,又因男人而终。


遇对了人,是岁月的恩赐;遇错了人,是人生的戏虐。


爱的时候,不问将来,不问结局,只要当下。


不爱的时候,繁花落满一地,有的凄美,有的遗憾,有的后悔当初……


她们,穷极一生都在追求现世安稳的幸福日子。可是,一个男人的出现足以让她们的人生凌乱不堪,让她们的心中所愿终成泡影,让她们的人生不得善终。


当一切尘埃落定之时,是否有为当初的抉择而后悔,是否明白了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幸福……


在旧 社会 ,女子的婚姻从来不是自己说了算。如黄逸梵这样“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包办婚姻比比皆是。


黄逸梵父亲是清末官员,曾任广西盐发道(负责当地食盐管制和检验的官员);母亲出身不好,是被买回家的小妾。


虽是小妾所生,但黄家嫡母不能生育没有子嗣,而且黄逸梵的父亲年仅30岁就过世了。黄逸梵和双胞胎弟弟就成了黄家唯一的香火。


大家族里的千金,虽然生活上衣食无忧,但毕竟不是嫡母的亲生女儿,多少也会受点气。


所以从小黄逸梵的性格就非常的要强和敏感,她一直不满“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一直想摆脱这种不公平的待遇。

旧 社会 的女子婚姻不由自己做主,小时候黄逸梵就结了娃娃亲。长大后,黄逸梵嫁给了张廷重。原以为就这样相夫教子的过完自己的一生,可是丈夫的迂腐和堕落,她实在是忍受不了。


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黄逸梵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样的传统思想在她身上一点也不起作用。她开始学英语、烫时髦的发型、与男人同桌打麻将、穿新式的服装……


而另一边的张廷重还做着“前朝遗少”的美梦,仗着有大把家产可以尽情挥霍,整日醉生梦死,抽Y片、赌 博、包小三、无所事事……


面对这样的丈夫和暮气沉沉的家庭,黄逸梵不堪忍受,后来她干脆不管了,趁着小姑子出国需要有人看着为由,姑嫂两人结伴去往英国留学。


见了世面的黄逸梵一发不可收拾,她 时尚 、新潮、美丽、大方、勇敢、坚强……在她身上你看到了什么叫做岁月静好,什么叫做诗与远方。

她外语一流,她酷爱老舍先生的作品,她喜欢滑雪、喜欢画画,她曾和徐悲鸿一起学习油画艺术……


她对吃穿都很有讲究,地毯要按毕加索的画去织,茶杯碟子等瓷器要英国产的,她从不喝牛奶只喝羊奶……


曾经她也对婚姻有过梦想,想要跟着张廷重好好生活,把一双儿女养大成人。可是,丈夫一次次的背叛和不作为伤了她的心,令她千疮百孔。


张廷重旧习难改,戒掉大烟没多久,又重蹈覆辙,继续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


1930年,黄逸梵麻木地说了一句:我的心已经像一块木头。说完与张廷重离了婚。

在当时,她的出走和离婚震惊了一个时代,女性从来不敢如此放肆,可是她却做了,义无反顾。


离婚后的黄逸梵经常国内国外到处跑,她与小姑子一同从张家搬了出来,租了一个高档公寓,雇了一个俄国司机,还请了个佣人照顾她们的生活起居,穿着洋装,吃着西餐,品着红茶,参加各种名媛聚会……


黄家嫡母去世后,她更是从娘家分得一大部分古董字画,这些遗产足以支撑她尽情地享受生活。


故事在这里并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尽管她有着一般女人没有的眼界和思想,明明她的人生是一副好牌,有才有貌有钱有闲,可是她的人生却被她过得稀巴烂。


离婚后的黄逸梵学了很多新式的东西,可是没有一样能拿得出手或者有何成就。她痛恨前夫吃老本,不上进,可是她也是靠祖上留下来的古董过活;谈过几段露水情缘的感情,可都无疾而终;虽然让女儿接受新式教育,给她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儿女身上所付出的爱少之又少。

她本可以不用追求那些虚无的东西,用自己的经济能力把一双儿女养大成人;她本可以教会女儿什么是爱,不至于让她过早地承受着生命的煎熬和人情的冷漠;她本可以踏实做个好母亲,哪怕没有丈夫的疼爱依旧能活出自己的价值……


可是她选择追求自由的生活,逃避现实和责任。


纵情半生,漂泊半生的黄逸梵,于1957年在伦敦病逝。临走前,她的愿望是想再见女儿最后一面,可是最终客死他乡,含泪而终,没能如愿。


年轻的时候总以为活出自己便是最大的幸福,等到年老时才明白:再美的烟火也只是转瞬即逝,唯有亲人的陪伴才弥足珍贵。


不知道这位漂亮 时尚 的母亲在离开尘世的那一刻,是否有对当初的选择后悔过,懊恼过……



张茂渊的父亲去世得早,是由母亲一手带大的。母亲李菊耦的教育观是:把男孩当女儿养,那他就不会跟着其他纨绔子弟学坏了;把女儿当男孩子养,那她以后就能坚强独立了。


在单亲家庭中长大的孩子要么坚强要么懦弱。张茂渊和张廷重两兄妹印证了那句话。


张茂渊从小就独立、要强、而且为人聪慧果敢,敢爱敢恨。张廷重却和她相反,唯唯诺诺,像个娘娘腔,做事没主见,没担当,成日不学无术。


正是兄妹俩完全不同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后来兄妹反目,断绝来往。

张茂渊和黄逸梵是一对姑嫂更是一对好闺蜜,两人一起去外面看世界,一起租住,一起享受生活。1925年,她们去英国留学,在油轮上,张茂渊遇上一个大帅哥李开弟。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可是李开弟早有婚约在身,他根本不能给张茂渊任何承诺。


李开弟在油轮上照顾晕船的张茂渊,陪她谈天说地,说理想,谈未来,亲自喂她喝粥,还送了一件帔霞给张茂渊。


这件帔霞犹如张茂渊心口的一粒朱砂痣,成了她一生的念想。


人生之痛莫过于“爱的人要结婚了,新娘却不是我。”


1932年,李开弟结婚了,邀请张茂渊去参加。她落落大方的出席了婚宴,还因为一口流利的英语,担任了当天的女傧相。


背负家族使命的人婚姻由不得自己做主。李张二人尽管相爱,亦有身不由己之时。

此后的几十年间,两人都以朋友身份交往,偶尔写写信件,偶尔见见面,像一对老朋友一样默默地以另一种方式守护着彼此。


对于张茂渊来说,幸福就是把对你的感情埋藏于心,只要你幸福我就会幸福。


1965年,李开弟的夫人夏毓智病重,张茂名愿日夜相伴左右照顾。临终前,夏毓智拉着张茂渊的手说:


“我早知道你和李开弟是情投意合的一对……你视我儿子为己出,这一切的一切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过世后,希望你能够和李开弟结为夫妇,以了结我一生的宿愿……”


如果不是张茂渊的为人,怎么可能让“情敌”说出如此的肺腑之言。后来,在“文G”中,李开弟作为资本家的后裔,被批D、C家,落得无家可归。在那段最落魄、最难熬的时光中,是张茂渊一直陪伴着他,帮衬他度过难关。


1979年,李开弟得以平反。张茂渊自是高兴,可是她提笔给李开弟写了一封信,信上只有短短的一行字:


“不是我不愿意再等了,我怕时间不再等我。”


收到信后的李开弟泪如雨下,他提笔回信:


“我虽然曾经走远,心却从未离开过。”

苦等52年终于有了结果,在他们的婚礼上,78岁的张茂渊颤抖着拿出曾经那条寄托了半生念想的帔霞,李开弟含着泪再次为她披上。


此后,两人晚年相伴,幸福地在一起生活了12年。1991年,90岁的张茂渊在爱人的陪伴下安然辞世。


年轻的时候不能相守,在黄昏之龄还能够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虽有遗憾,但终究了却了一个痴情女人一生的心愿。可歌可泣!



说起张爱玲,无论是她的亲人还是朋友亦或是爱人,随便拿一个出来都可以说上三天三夜。


她的故事就更不必说了,多如牛毛。


贵族之后,大家闺秀,如果有个靠谱的爹或者是有个负责任的娘,稍微能给她一点爱,她的人生可能会改写。


她的一生,父亲不疼,母亲不爱,姐弟不和,爱人不忠,几乎所有的悲苦都让她给遇上了。


她高傲自信、不卑不亢,敢爱敢恨,有着同龄人不该有的早熟和敏感。


很多人说她的小说都是悲剧收场。是的,一个在现实生活中被世界遗弃的人,又怎么能写出乐观的东西来呢。


说到张爱玲,不得不提到她爱过的那个叫胡兰成的男人。


如果不是遇到他,张爱玲的人生肯定会改写,至少比现在的结局要好。

1944年张爱玲不顾姑姑的劝阻,毅然决然地嫁给了有着文化“汉奸”之名的胡兰成。24岁,如花的年纪,本以为胡兰成是张爱玲的救命稻草,带她逃出命运的乌龙,过上岁月静好,现世安稳的日子。


可是刚结婚三个月胡兰成就远赴外地上任,在异地他乡与另外的女子行了不轨之事。


一次伤害还不够,还来两次,三次,哪怕是在逃亡的路上也不忘行龌龊之事。


没钱了,张爱玲接济;情 妇要打 胎,张爱玲把金镯子当掉凑医药费;大难不死之后,张爱玲把身上所有稿费30万寄给了胡兰成。


她做这一切不是傻,而是是想与这个男人一刀两断,划清界限。一是可怜这个男人,二是想让这个男人永远记得他欠张爱玲的。


她就是这样的决绝,爱的时候不管不顾,不爱的时候不拖泥带水,当断则断,哪怕自己后半生再不能爱其他人,也要远离这个口是心非的男人。

我一直觉得,张爱玲对她爱过或是懂她的男人太慈悲了。无论是胡兰成还是赖雅,无论他们如何伤害她,她都是宽容以待。


胡兰成因为懂她,即使伤害她多次,她也不追究,依然在他有难的时候给予帮助。


赖雅比张爱玲大30岁,因为懂她,几度瘫痪在床陷入生活窘境,她依然没有抛弃对方。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这句年少时写下的话,竟伴随了张爱玲一生。


也许,在张爱玲的观念里幸福就是懂得。因为懂,所以爱。

一个胡兰成让张爱玲萎谢,一个赖雅则让张爱玲欲哭无泪。错的时间遇上了错的人,注定孤独一生。


赖雅走后,张爱玲独自生活了近30年。晚年的她为了躲避虱子,一个星期搬家一次,离群索居,从不和人交往。


1995年,75岁的张爱玲病逝于美国洛杉矶一公寓内,死后一星期才被发现,后来她把遗产留给了好友宋淇夫妇,骨灰则撒入太平洋。


她的一生,漂泊如浮萍,如柳絮,飘在哪落在哪。从未真正的安宁过。


亲情如她是一种枷锁;爱情如她是一种泡影,一生唯有几个真心实意的朋友让她的生命多了一点慰藉。


人们说,天才都要经历常人所不能承受之痛才能破茧成蝶,展翅翱翔。张爱玲是个天才,悟性极高的天才。也许,是天才都要经历这个坎,方能流传百世吧!


白落梅说:“幸福是蓦然回首,那人已在灯火阑珊处;是寻常巷陌,转角处不期的相逢;是征程万里,时光渡口的风雨归来。”


幸福到底是什么?


是黄逸梵为了追求自我,敢于与封建 社会 说不得勇敢,还是张茂渊为了一个执念苦等一生的惆怅,亦或是张爱玲孤独凄美一生后所留下的惊世之作?


我觉得幸福应该是这个样子:


天冷了有人送上一件厚厚的棉袄;晚归了有人在黑夜的转弯处永远为你点亮一盏灯;幸福是一句暖心的话,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个为了孩子为了家明天会更好地奋斗目标;幸福是父母健在,儿女听话,夫妻恩爱……


幸福不关乎你有多大的成就可以让后人知晓,幸福只有一生一世,只求这一世能如你所愿!


在你心中,幸福又会是怎么样的呢?



  • 17243693088 :性格高傲却穷困潦倒,张爱玲的一生到底有多传奇?
    左品妮1251 :答:这段差距29岁的爱情果然不被看好,两人结婚没多久,张爱玲怀上了他的孩子,但考虑到家庭条件,张爱玲选择了打掉孩子。坏事接二连三,后来赖雅患上了重病,花光了两个人全部积蓄后于1967年10月去世,只剩下张爱玲独自生活。这更让她认定自己是个弃儿。从此她的内心开始变的冰冷,不管是对朋友还是亲人,...
  • 17243693088 :张爱玲《心经》:一段乱伦的父女之恋,毁了一个原本幸福的家庭
    左品妮1251 :答:张爱玲笔下的《心经》:一段交织混乱的父女情感,如何颠覆一个家庭的和谐 张爱玲以佛经中的经典短文命名她的小说,巧妙地将释迦牟尼22年讲述的故事浓缩于260字的智慧中。她深入挖掘人性的复杂角落,揭示了《心经》主角许峰仪与小寒的命运交织,如何在父女乱伦的漩涡中挣扎与沉沦。弗洛伊德理论中的恋母、恋父...
  • 17243693088 :一级一级走进没有光的所在——再读张爱玲 的《金锁记》
    左品妮1251 :答: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参加齐齐老师的8期训练营,跟着齐齐老师早读经典名著。第一部读的是张爱玲的中篇小说《金锁记》。再读之下, 这本被傅雷当年盛赞的“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金锁记》引发了我很多感慨,再三思索之下,提笔成文,与君共享。 张爱玲也是我喜欢的作家之一。她一直宣称自己...
  • 17243693088 :急急急。帮我简单的分析一下张爱玲笔下的五个女性形象。然后总结一下...
    左品妮1251 :答:本文试从张爱玲对女性形象丑陋的的刻画,冷漠的口吻,及独特的视角等几个方面的进行论述。1丑陋的刻画 在张爱玲的小说中对女性形象的刻画落笔在人性深处的阴暗、自私、虚伪、孤独、冷漠。通过张爱玲的作品,我们触摸到了“人性恶”的一面,人的灵魂阴暗与丑陋的一角。张爱玲笔下的人物苍白、渺小,没有高尚的情操,没有...
  • 17243693088 :民国最特立独行的张爱玲,为何会甘愿为一个人低到尘埃里?
    左品妮1251 :答:美好的故事,最终结束于男子的负心薄幸 可惜,即使张爱玲为胡兰成放下了一切骄傲,还是没有阻挡住对方的变心。1944年11月,胡兰成武汉出差,他很快就恢复了自己的风流习性,和一个姓周的护士走到了一起;第二年3月,他返回上海,还将这件事告诉了张爱玲。遭遇背叛的张爱玲表面无事,内心却充满痛苦,即使...
  • 17243693088 :在女作家张爱玲眼里,世上居然没有一个好男人?
    左品妮1251 :答:张爱玲经历了三段婚姻。张爱玲的第一段婚姻,是和大汉奸胡兰成。这段爱情,让张爱玲爱的刻骨铭心,为一个重要到不值得一提的胡兰成,让自己生活在痛苦的阴影中,最后成了客死他乡的孤魂。抗战胜利,胡兰成背着汉奸的罪名逃到温州,张爱玲也受到牵连,她被视为文化汉奸,百口莫辩,只好搁笔。但是,一个...
  • 17243693088 :张爱玲临终前只有一个弟弟,为何她死后留下遗产无人继承也不给他?
    左品妮1251 :答:胡适称她为“最后一个贵族传人”,她却偏偏把自己的人生过成了“文学里程碑”。实际上,她可能是我们所知的现代作家中的勇敢者。 她的勇气,让一切奇怪的事情都变得很正常。张子静是张爱玲唯一的弟弟。在1995年的中秋节,张爱玲在美国的公寓去世,仿佛荒凉的人生是单独存在的。不仅留下了没有一分钱却...
  • 17243693088 :有关张爱玲之死的补充
    左品妮1251 :答:张爱玲客死异乡使《传奇》最终完成。她在冷寂中死去,与一举成名、春风得意的几年光阴相比,漫长的是青丝化白发的寂寞生涯。在她居住的公寓里,邻居只知道她是个寡言少语、孤身一人的中国老太大,没有人知道她就是被夏志清教授称赞为“中国现代小说史上唯一能与鲁迅并列”的天才女作家张爱玲。她与外界的...
  • 17243693088 :张爱玲《倾城之恋》:经由过程描述俗世男女的婚恋,揭示了一个无尽凄凉...
    左品妮1251 :答:1944年12月,张爱玲将该小说改编成舞台剧于上海新光年夜剧场公演。1983年,由导演许鞍华执导的片子《倾城之恋》上映。2006年,《倾城之恋》的新派话剧版本登岸舞台。2009年3月,按照该小说改编的电视剧《倾城之恋》播出。 做批评价 翻译家、批评家傅雷:一个“败落户”家的仳离女儿,被穷酸兄嫂的冷言冷语撵出母家,跟...
  • 17243693088 :张爱玲生命中的三个男人分别是谁
    左品妮1251 :答:胡兰成是个才子,又是个情场老手。俩人第一次见面,胡成兰就对张爱玲表达了爱意。而面对这样一个有风度和才情的成熟男人,张爱玲无疑陷了进去。即使当时的胡兰成有妻子,即使他是个汉奸,张爱玲还是选择了和他在一起。而婚后,胡兰成常常有其他女人,而张爱玲却忘不掉他。张爱玲自己也提到,在这段感情中...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