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 什么意思

   更新日期:2024.05.01

主就会失去国家,大臣又岂能独自保全!

一、原文:《资治通鉴·唐纪》北宋 司马光

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举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尝谓公卿曰:“人欲自见其形,必资明镜;君欲自知其过,必待忠臣。苟其君愎谏自贤,其臣阿谀顺旨,君既失国,臣岂能独全!如虞世基等谄事炀帝以保富贵,炀帝既弑,世基等亦诛。公辈宜用此为戒,事有得失,毋惜尽言!”

二、译文:

太宗的神情、风采英武刚毅,众位大臣进见他时,皆手足失措。太宗知道后,每次见人上朝奏事,都要对他们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之言。

曾对公卿说:“人想要看见自己的形体,一定要借助于镜子;君主想自己知道过错,必然要善待忠正耿直的大臣。如果君主刚愎自用,自以为是,大臣阿谀逢迎,君主就会失去国家,大臣又岂能独自保全!像虞世基等人对隋炀帝阿谀奉承以求保全富贵,炀帝被杀后,世基等也难免一死。望你们以此为戒,每件事都有得失,希望不惜畅所欲言!”

扩展资料

相关成语

【词目】假以辞色

【拼音】jiǎ yǐ cí sè

【释义】指好言好语、和颜悦色地对待。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上神采英毅,群臣进见者,皆失所措。上知之,每见人奏事,必假以辞色,冀闻规谏。”

【译文】太宗的神情、风采英武刚毅,众位大臣进见他时,皆手足失措。太宗知道后,每次见人上朝奏事,都要对他们和颜悦色,希望听到规谏之言。



“魏征愿为良臣,不为忠臣”段落中,我对连续三次出现的“形迹”二字的解释,颇为费解,在查找参考资料时,还从网上发现了选用《旧唐书·魏征传》中与之相关段落的高中文言训练题,其中也有对“形迹”用法的解释。查找结果感觉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兴致所至,笔者作了一次“形迹”考,竟“曲径通幽”,另有心得,愿在此抛砖引玉,求教于诸位读者。《资治通鉴》的这段文字如下:

或告右丞魏征私其亲戚,上使御史大夫温彦博按之,无状。彦博言于上曰:“征不存形迹,远避嫌疑,心虽无私,亦有可责。”上令彦博让征,且曰:“自今宜存形迹。”他日,征入见,言于上曰:“臣 闻君臣同体,宜相与尽诚;若上下俱存形迹,则国之兴衰尚未可知,臣不敢奉诏。”上瞿然曰:“吾已悔之。”征再拜曰:“臣幸得奉事陛下,愿使臣为良臣,勿为忠臣。”上曰:“忠、良有以异乎?”对曰:“稷、契、皋陶,君臣协心,俱享尊荣,所谓良臣。龙逄、比干,面折廷争,身诛国亡,所谓忠臣。”上悦,赐绢五百匹。

笔者所见有关此语段中“形迹”的解释如下。

一是内蒙古文化出版社2006年6月版的“青少年快读历史书系”《资治通鉴》,其对此段中的“不存形迹”注为“不注意仪容礼貌”,“也就是不拘小节”,而在其书中的译文里用的就是“不拘小节”。

二是在互联网上搜索到的“柏杨等著”的《资治通鉴全译》,其对此段中的三个“存形迹”都译为“留下办事的表态”。
三是“北大附中附小网校”网站上登载的“湖北省十五所重点中学2002年期中联考”中的一题,其对《旧唐书·魏征传》中“自今后不得不存形迹”的翻译是“从今以后不可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四是《汉语大词典》对“形迹”一词所列十个义项:①踪迹。②遗迹。③痕迹,迹象。④嫌疑。⑤指见外,见疑。⑥礼法,规矩。⑦拘礼,客套。⑧形式。⑨指身世。⑩犹显示。
笔者感觉,前三种解释似乎缺少“考据”的支持,也不太合乎语境的条件,欠妥。比如,其一的“不拘小节”,本谓待人处事不拘泥于小事,后多指不注意生活小事,用于本文显然不合适;其二的“留下办事的表态”,这个表述句子的本身就有些令人感到费解;其三的“行为举止”,所指范围太过宽泛、笼统,不够明确具体。而《汉语大词典》从古到今,从“小”到“大”,列出十个义项,堪称是“形迹”的全面、系统、专业的“考据”成果,而对其中的“礼法,规矩”义项,拙见则认为既明确,又具体,也合乎语境,应是最佳的选项,主要理由如下。

首先,其所附三个例句是“用法相同”的明证。一是唐代《游仙窟》中的“亲则不谢,谢则不亲。幸愿张郎,莫为形迹”。二是蒲松龄《聊斋志异·局诈》中的“我辈通家,原不以形迹相限。明日,请携琴去,当使隔帘为君奏之”。三是胡适《寄吴又陵先生书》中的“年来所以不曾通一信寄一字者,正因为我们本是神交,不必拘泥形迹”。勿庸赘述,三个例句中的“形迹”十分清楚地表示了“礼法、规矩”的意义,证明了古今都有的用法,而且显而易见,此种用法与本段中“形迹”的用法又是何其相似。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