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才能看懂盗梦空间

   更新日期:2024.06.02

Inception就好象是玄幻小说,你必须接受它里面的无数天马行空的设定;但是它是最好的玄幻小说,因为在它的设定下情节无懈可击。所以首先要解释片中提到的所有设定:

1. 首先,片中一共有六层世界。如果我们把片子中小组计划的现实世界作为参照物的话,按照做梦依次向上分别是:现实世界,第一层梦境,第二层梦境,第三层梦境,第四层梦境,limbo(迷失域)。
2. 正常人活动在现实世界,做梦的时候在第一层梦境。如果要进入第二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必须要服用一般性药物。在服用一般性药物的情况下,要从梦中醒来(不管是第一层还是第二层)有两种方法:第一种就是所谓的‘kick’,也就是重力下坠的冲击。第二种就是被杀死。当然,等药物效果过期也是一种不是办法的办法。

3. 如果要进入第三层梦境,也就是梦里的梦里的梦,一般性药物就无效了,必须要加强型药物。但是加强型药物的副作用是如果在梦里被杀死不能醒来,而会进入Limbo(后面解释什么是limbo),所以只能用 Kick的方式来苏醒。
4. 所谓的Synchronize a kick (协同刺激),也就是说要在各层同时刺激才能把梦中人唤醒。比如说对于在第四层梦境活动的人需要在第一至四层同时Kick(刺激)才能使其在第一层苏醒;如果只在第三和第四层Kick(刺激)则其会在第三层苏醒;而如果中间有某层没有同时Kick(刺激),比如只在第一,第二和第四层Kick(刺激)或者只在第一和第二层Kick(刺激),则活动在第四层的梦中人不会苏醒,这也就是所谓的Miss a kick (错过刺激)。所以当片中小组计划侵入深层梦境的时候,每一层必须留人醒着负责Kick(刺激),而且用音乐的结束来协调同时Kick(刺激)的时刻。

5. 层与层之间的时间以大约二十倍的数量延缓。在台词中给出的约数是现实世界十小时的航班,在第一层梦境是大约一个星期,在第二层梦境是大约六个月,而在第三层梦境是大约十年。
6. Inception的片名,直译是开启,在电影里面是一个盗梦术语,不是指在梦中偷窃情报,而是指把某种想法植入目标人物使得他觉得这想法是自己本来就有的。而Inception必须至少要在第三层完成。这是有原因的,我们可以在片中目标人物的梦中看到,第一层梦境很浅,意识很多,是整个城市,第二层是一个酒店,到了第三层只有白茫茫大雪里的一个堡垒。在意识越少的梦境里面植入效果越强。
7. 每个梦都有一个梦主(Dreamer),他和别人分享自己的梦境。梦境中的场景可以由专门的设计师设计然后告诉梦主的,所以设计师不一定是梦主。理论上来说进入这个梦境的人都会带来自己的一些意识投影,但是除了目标人物之外其他人都知道自己在做梦所以意志不会被迷惑。而设计师设计的梦境不能太离谱有不现实的场景,否则目标人物就会意识到自己在做梦,他的投影会对侵入到他梦境的其他人发动进攻。当然,如果目标人物的投影是经过特殊防盗梦训练的话,即使梦境场景很真实侵入者也会被投影围攻。
8. 迷失域(Limbo)不是一个梦境,也不因人而异。只有在服用加强型药物而且又在梦境中死去时才能进入。Limbo里面时间无穷尽。而且这个世界里只有之前到过这里的人留下的一些场景碎片,在日本人去之前只有leo夫妇到过,所以开头结尾日本人的迷失域里的房子和之前leo对他进行盗梦时给他造的一样。进到迷失域里面如果死亡会回到现实,但是问题是在迷失域记忆会丧失记不得这种方法,所以进入迷失域是不得已的选择。
9. 梦可以嫁接。也就是说A,B进入C的第一层梦境(这一层的梦主为C)之后B可以带A进入B的第二层梦境(这一层的梦主为B)。

电影随着Cobb(Leo演的)和Saito(斋藤)在梦境中开始,他戴着一个戒指。倒退回最开始时,他正努力说服Saito让他进入他的意识去保护他,这发生在2层深的梦中。他戴着一个婚戒。事情黄了然后我们在公寓中醒来,现实中有一群暴民正沿着街道行进。他们威胁Saito相信这是现实。在这个全部场景中,Cobb戴着一个婚戒。在列车中醒来,没有婚戒。在饭店房间打电话给孩子时,没有婚戒。在屋顶和Saito说话时,没有婚戒。法国,建筑大学,没有婚戒。在Ariadne的第一个被分享的梦中的咖啡店里,Cobb戴着他的婚戒,她吓坏了。他们在工作间里醒来,没有婚戒。他们回到梦中,Ariadne发现梦中世界的物理学时,Cobb再次戴着他的戒指。

所以最后,《盗梦空间》。我们在飞机上,我们清楚看到没有戴戒指。第一层,戴着,第二层,戴着,第三层,戴着,梦境中他一直戴着婚戒。在他看到已是老头样的Saito之后,会谈继续经过我们在一开始看到的,在那时他仍然一直戴着婚戒。然后,当Saito去够枪,我们就在飞机上了。在那里,他一直没有带婚戒。

这里就是关键。当他穿过过航站楼,没有戒指,当他的岳父欢迎他时,没有戒指,当他到家和旋转他的图腾时,没有戒指。 在他的梦中他仍然和Mal结婚,她可以仍旧存活在梦中。在现实里,他知道她已经死了,没有戴婚戒表示他已经不再结婚。一个简单而容易忽视的方式去推测哪段是真实的。 

当Cobb在Mal身上用了inception时,它在继续着没有停。在酒店那Saito失败的任务后,它停下来了。一个有趣的发现:每个陀螺无休止旋转的场景里他总是戴着婚戒。在它倒下的场景里,他就没戴。

现在说说那个唤醒的场景。看到那帮傻货很像一场梦是吧?不见得。他在飞机上意外地醒来,但是每个人都在微笑。他们从镇静剂中醒来,但是Cobb和Saito还深处梦境。当他们回来时,所有人都很开心看到他做到了,Saito看起来震惊地接受这个突然回到现实的事实。他们一起拿箱子,过了海关,等等。每个人看对方露齿而笑因为他们知道inception成功了,Cobb最终回家了。若不是如梦一般,这真似梦成真。在他和Saito够枪之后在他家的场景以及他回家的路上等等的场景,我想它是一个梦。不,他醒来时的确回到了那个他睡去去展开inception的地方。你永远不知道你怎么去你梦中世界的,对吧?然后他怎么知道他在一架飞机上,而且成功地在那个坐在他前面的Robert Fischer身上完成了inception? 



首先想看懂《盗梦空间》,你得有各大平台会员APP,各种版权限制,实属无奈,埋没了一大批优秀的电影,不过尊重IP也是对的。

回到题目本身,其实想看懂《盗梦空间》并没有多难,现在就带大家一一去分析!

第一:游戏,不管剧情再如何牛逼,不管剧情再如何烧脑,你只需要把电影里的所有剧情当成一个游戏就行。而这部电影的游戏是:主角们借助特殊工具,进入每一个目标的梦里,在梦里干扰到目标的生活和进行一些有特殊目的的暗示,然后这些暗示会在现实中起到主角想要的作用。同时在梦里也可以探听到一些目标人物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关于暗示是否一定可以起到如此大的作用,这个则属于心理学范畴,在这里就不展开讨论了。

第二:工具,你在电影里看到的各种牛逼道具,都可以简单称之为了服务游戏而必须要购买的一些道具,比如进入梦乡的机器,检测主角生命特征的机器以及一个最重要的工具:唤醒工具!当主角们有选择性的进入到梦境以后,由于梦境的太过真实,主角们会有迷失的风险,此时你将分不清你所处之地究竟是梦境还是现实,那么问题来了,如何区分?这里就必须要用到唤醒工具!你设定一个工具的使用方法,比如我们主角小李子设定的就是一个转动的陀螺在梦境中可以一直转下去,所以当他拿出陀螺进行旋转,如果陀螺不倒,则身在梦中!

第三:梦中梦,本片最烧脑的应该就是梦中梦了,进入到目标人物梦中以后,特殊时候因为任务需求,需要在梦中再进入到梦中人的梦,而多次进入梦中,想要醒来,就必须同步苏醒,而每一层梦境的时间计算方式都是不同的,所以需要借助特殊的通讯工具,设置一个相同的时间节点制造共同的意外来进行同步苏醒,一旦出了问题,也许就是永远的沉沦!

《盗梦空间》给出了一个很开放式的结尾,是否在暗示有第二部还不得而知,作为影迷,还是很期待的!



其实《盗梦空间》并没有那么烧脑,仔细一想,稍加分析,就能明白里面的因果。

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这部影片的“游戏规则”。

《盗梦空间》开篇的2分钟镜头:柯布在海边苏醒,远处有两个孩子在玩耍,一个士兵过来把他带进一个满脸皱纹老男人的大殿,有了一系列对话——其实这部分只是颠倒蒙太奇,起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作用, 把精彩的画面震撼人心的情节放在最开篇,在片尾有随之照应的情节来呼应。

我们直接从第二段小故事来看就能明白这部电影的游戏规则——盗梦。柯布和斋藤在一艘大轮船上,柯布想盗取斋藤思想中的秘密文件,但是却被柯布的潜意识,他去世的妻子Mal出卖,行动失败。斋藤醒后又看出来地毯材质不同,所以发现这是梦中梦,柯布行动失败。

于此我们可以明白,这些造梦师可以进入他人的梦里,偷一些商业机密,或者种植某种思维。而斋藤的能源公司,快被费舍老爸的公司挤垮了,所以斋藤想聘用柯布来帮他,在费舍思维中植入解散公司的想法,条件是:帮柯布洗白,让他回孩子身边。

柯布因为被去世的妻子陷害,被美国警方通缉,所以不敢回国见孩子,于是答应了斋藤。

然后开始了一系列招兵买马,做准备工作,制造偶遇接近费舍,于是才有了影片的重中之重——三重梦中梦(其实柯布进入了四层)

故事的条理就是这样,但影片来讲述故事的时候运用了多种蒙太奇,所以让人感觉很烧脑。但总的来说都是艺术表现形式,理清脉络,简单易懂。



《盗梦空间》最烧脑的地方在于它的几个设定,如果弄明白了下面这两个主要的设定,想要看懂电影就会容易很多

1、世界观的设定

《盗梦空间》的故事发生在不远的将来,人类发现了可以让人自由进入梦境的方法,在梦境中,只要是能想象的出的东西,都能具现化为实物。

而梦境也不止一层,当造梦师进入梦境之后,还可以在梦境中再次睡去,进入第二层梦境,按同样的方法可以进入第三层、第四层,最后到危险的第五层——迷失域

在梦境中时间的流速跟现实中也有不同,而且每一层的时间流速都有不同,第一层的时间跟现实的时间流速大概是:现实5分钟,第一层梦境1个小时

而第二层的时间流速差异就更大:现实1小时,第二层梦境大概1个周

第三层、第四层的时间就会更久,而在迷失域中的时间流速更是称得上“黄粱一梦”,在现实中的一小时,在迷失域中可能已经度过了一生

2、故事背景的设定

电影的主线并不复杂:

莱昂纳多饰演的男主及其团队,受日本人的雇佣给公司竞争对手的继承人“造梦”,使其产生放弃继承公司的想法,最后在一番惊险刺激的“脑洞大战”中,主角及其团队成功植入想法

除了这条主线外,还有一条关于主角与他妻子的暗线,曾经主角跟他的妻子都是很优秀的造梦师(也即筑梦师),但两人不小心沉沦在了迷失域中,主角为了让妻子认清现实就给她【植入】了一个想法,却没想到这个想法让妻子分不清现实跟梦境,最后当着他的面自杀身亡。

主、暗两条线同时进行,早就死去的主角妻子一次次出现在主角的梦中进行破坏,到最后再把真相全部展开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产生一种“哦~原来是这样”恍然大悟的感觉

其实看电影的时候只要弄明白上上面所述的两个大的设定,其他的诸如时间流速、梦境层数这样的小设定自然能轻松get,看懂这部诺兰大神的电影也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盗梦空间》是著名英国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的重要作品。如果说每个演员都在充分扮演一个角色的话,这样的判断也同样适用于导演。诺兰被影迷誉为未来的电影大师,对他充满期待,并且喊出了“诺兰出品,必属佳片”的口号。

那么诺兰的风格各是什么呢,又怎么体现在《盗梦空间》这部电影里呢?

简单说,诺兰最乐于的就是采用非线性叙事的手法,而且他的非线性叙事与昆汀的分段打乱不同,诺兰最喜欢的就是编麻花似的非线性叙事,也就是将事件的前因后果,多条线索多个人物交叉混杂在一起。在外在上貌似混为一团,在观众绕在里面之后,采用一些迷幻手段,让人不知道哪个是真哪个是幻,一觉醒来觉得高妙无比,也让影迷有了多重解读的空间。

如果这样说还不够具体的话,可以给大家一个钥匙,就是诺兰的处女作长片《追随》,以及成名作《记忆碎片》。这两部电影可以说展现了非常典型的诺兰风格。

《追随》的手法是连环套,明明就那么几个人物,几件小事,却剪辑摆布的错综复杂,让观众不知道起点在哪里,重点在哪里,线性扭曲成毛线团,故事看完了慢慢解扣。而《记忆碎片》更夸张,由于主人公头部受创,只有短暂记忆,所以他的痛苦也在折磨着观众。诺兰将真实和虚幻交叉混剪在一起,只给你片面的信息,观众也像主人公一样时时在判断,像在走迷宫一样。诺兰更在电影的处理上采用了黑白和彩色影像的结合,给出了走出迷宫的线路,实在是非常高妙。

有了这两把钥匙,可以说作为商业大片的《盗梦空间》的欣赏来说,简直是太容易不过了。《盗梦空间》采用的套圈的方式,简单明了,一层梦境套着另一层梦境,时空之间又存在着关联,这些规则在片子的前半部分已经解释的非常清楚,这也是诺兰为了便于观众理解相当于把规则明着说了,后面的手法基本上就是炫想象力。

最后,诺兰还是用一层亦真亦幻可以多重解读的面纱罩在整体故事上,让观众觉得意味隽永,难以描摹。



  • 15251412636 :如何评价电影《盗梦空间》?
    乔岭田605 :答:《盗梦空间》是一部非常优秀的烧脑佳作。该剧主要讲述了柯布及其团队在梦境中把想法植入费舍的意识中,并且让它生根发芽的故事。影片无论是丰富的想象力,还是精妙的故事情节,炫酷的特效和难以割舍的感情等都堪称是教科书级别的典范。第一 影片想象力丰富,故事情节虽然天马行空,但是又都和现实生活有...
  • 15251412636 :爱情公寓四盗梦空间什么意思
    乔岭田605 :答:知友您好,很高兴为您回答问题!首先,第一重梦境:子乔去看心理医生,被心理医生催眠。子乔在梦中醒来(其实还没有醒),发现心理医生正在玩游戏(也是梦境)。后来他赴约去参加曾小贤办的制服派对,结果发现自己的背后贴着“我要当爸爸了”的纸条,他害怕面对这一结果,便想要找个顶包的。接着,第二重...
  • 15251412636 :《盗梦空间》你到底看懂了么?
    乔岭田605 :答:盗梦小组得到了菲舍的信任。菲舍决定跟随大家一起去探寻关于“终极遗嘱”的真相。于是盗梦小组留下阿瑟负责实施穿越,其他人带着菲舍进入下一层梦境。上一层中,优素福的卡车在逃亡过程中的翻转和坠落也影响到了本层的物理环境,频频出现空间翻转和失重等特殊情况。阿瑟不得不针对失重环境重新调整穿越方式...
  • 15251412636 :你能通过拆解明白《盗梦空间》的故事吗?
    乔岭田605 :答:其实,在十年前,《盗梦空间》上映时的盛况也相仿,也是很多观众在看过第一遍后,无法自信的说自己完全看懂了这部电影,哪怕十年过去,仍然有无数观众对本片迷惑不解。二、重温《盗梦空间》的理由 诺兰导演自己也曾有说过,《信条》是一部烧脑的电影,跟《盗梦空间》剧情逻辑差不多。可是《盗梦...
  • 15251412636 :盗梦空间:其实人间只不过是一场梦,电影是如何体现这句话的?
    乔岭田605 :答:或许,说科幻不太准确,但我想不到更为合适的说法。和《黑客帝国》一样,电影基于现实,构建了一个逻辑上堪称完美的理论。这个理论的落脚点,就是人可以进入到别人的梦中,从而盗取别人潜意识中的秘密。而且,这个梦,还不止一层。梦中还可以梦,梦中的梦,还可以继续做梦。《盗梦空间》中的世界,有...
  • 15251412636 :盗梦空间剧情解析
    乔岭田605 :答:进入迷失域里,如果死亡会回到现实,但是进入迷失域当中的人会记不起这种方法,所以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进入迷失域。每层梦境之间大约有二十倍的时间差,也就是说你睡觉一个小时梦境当中就会过去大约二十个小时,以此类推。盗梦空间的结局说的是:柯布回到了现实。《盗梦空间》是很多人心中永不过时、永...
  • 15251412636 :终于把《盗梦空间》看懂了,有两点没有看懂求解释。
    乔岭田605 :答:首先不说飞机上是不是现实,先说 疑点1:梦境中坠落不会在上一层梦境或现实中醒来(柯布第一次偷齐藤的信息,让他老婆压着椅子,结果他老婆走开了,柯布坠落一段距离,但是第一层梦境中<齐藤家,浴缸地毯民工暴动那个场景>他没醒),刺激(kick)让他坠入浴缸,才醒来(在火车上)。所以司机开车掉...
  • 15251412636 :你怎么理解《盗梦空间》的梦境?
    乔岭田605 :答:并且这一区域是可以共享的梦境。剧中的情况是,因为团队和目标人都服用了加强型药物,所以任何团员和目标人一旦挂掉就会进入迷失域,另外团员也可以选择主动往第三层梦境更深处走,最终也会到达潜意识的边缘,日本人是第一种情况,女孩和科布是后一种情况。科布和女孩通过手提箱联梦,进入了潜意识边缘,在...
  • 15251412636 :《盗梦空间》四大细思极恐的细节,你真的看懂了吗?
    乔岭田605 :答:影片结尾陀螺转动的偏离角和声音,与之前在梦境中的情况做对比可以发现:结尾处陀螺转动的偏离角越来越大,声音也越来越大,从物理方法论上分析,陀螺最后一定会倒下。每个盗梦者都要有一个自己的图腾,用来分辨现实跟梦境,图腾不能让别人接触,只有自己才知道图腾的秘密。片中很清楚,陀螺是小李子妻子...
  • 15251412636 :盗梦空间的大部分情节我都能理解,但是有一点不解,希望高人指点。_百 ...
    乔岭田605 :答:很显然楼主还没有完全理清影片中梦的概念和逻辑,我来简单的回答下 在梦中落水可不能把人从梦中带回现实,只能把这一层做梦的人叫醒,在开始的任务中,因为柯比在第一层梦境中睡着了,然后柯比被人推下水,也只是从第二层返回到第一层,并不是直接返回到现实中,同样,在后面的任务中众人落水,也...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