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助人的品质是怎样养成的

   更新日期:2024.06.01
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它作为一种社会公德,一种良好的品质表现,成为人们推崇的行为规范。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困难,此时,我们往往会有一种无助、失落的心情,这时的一声安慰、一双热情的手,或者微不足道的同情话都会令人感动。这不仅仅是帮助了别人一次忙,更是温暖了一颗心,复苏了一份希望。 所以,教师应该培养小学生从小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可生活中有些人, 却在碰到麻烦事时公然“悄悄走开”。为什么呢? 可能是那些人认为这是最好的一种“处世哲理”。但若你遇到麻烦事, 别人悄悄地走开, 你又有何感想呢? 你肯定说现在人人都自私, 不易团结。若此下去 , 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不就消失了吗? 可见, 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是很重要的。 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不再会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庞,雷锋就是乐于助人的楷模。小学时的雷锋,乐于帮助人,在学校是人所共知的。有一天下大雨,河水淹没了小桥,一群一二年级的小同学,上学去不敢过桥,雷锋就一个个地把他们背过桥去。同班有个同学患了重病不能上学,他就组织队员前去慰问,还经常到她家里给她补课。同学小朱上课不专心,作业做得马虎,字写得歪歪扭扭。雷锋为了帮助他,放学后,情愿自己多绕点路,也陪着他一同回家,给他讲要努力学习的道理,教给他写字方法。雷锋就是这样永不停息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做好事,难怪人们一见到为人民做好事的人就想起雷锋。如果每一个人都像雷锋叔叔那样乐于助人的话,就如一根金线将所有人的每一颗心连起来,这便是世上最美、最珍贵的一条项链了。 乐于助人也是生命价值的体现。巴金说过一句话:“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在于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乐于助人,帮助了别人也快乐了自己,通常心地善良、与人为善、经常帮助别人的人,自己心中也总存欣慰、愉悦的感觉。乐于助人的孩子时刻拥有一颗美好的心灵,从而形成热情豁达、活泼开朗的性格品质。时代要求祖国的花朵不仅要有渊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有良好的品德素养。所以,从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也是必要的。这样,才可以挑大梁,负重任。 乐于助人更是和谐社会的一首诗。《雷锋之歌》的节奏敲击着我们成长的步伐。我们形成了一种理性的信念:“助人为乐”是人类文明绽放出的灿烂花朵,“助人为乐”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石。教师应该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人才,我们和谐社会和小康社会建设的步伐,才会迈得更稳、走得更快。我们应该把“乐于助人”四个大字庄严地写进自己人生的答卷。 培养学生从小乐于帮助他人的美德,对他们今后具有高尚的情操、健全的人格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那么,怎样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呢? 1、 从生活的点滴做起。 随时随地去关心身边的人,随时随刻去关心自己的家人。即使一次真诚问候,一次打扫卫生,一次雪中送炭,一次指点迷津,也都是实实在在的乐于助人的精神! 2 、阅读一些鼓励助人为乐的书籍 现在越来越多的儿童读物关注培养孩子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行为。教师可给学生提供这样的故事类书籍,让他们随时阅读,并从故事中懂得助人为乐,做个爱学习、爱同学的好学生,进一步懂得做人的道理。 3.给学生布置任务 让学生在校园里或是邻里之间做点有益的事情,比如关心同学,孝敬父母,教更小的弟弟妹妹们做游戏,或者向不幸的孩子献爱心,这些都可以培养大多数孩子乐于助人的品质。 当然,并非所有的学生都能自发地去做这些事情,必须有老师鼓励他们,引导他们,甚至有时需要强迫他们,但只能是温和地强制,否则会适得其反。 4.创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有些教师非常注重创造和谐班级的氛围,经常鼓励学生的爱心行为,他们的学生就乐于助人,更富有同情心,更能为别人着想。同学之间互相感染,互相熏陶,感受着班级里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体贴的种种温情,从而培养了他们乐于助人的思想品德。 5.表扬学生乐于助人的行为 6.提供学生关心别人的机会 在学生的心灵世界当中,需要认同自己是班级当中有价值的成员,因此教师应尽量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关心和帮助他人的机会。比如同学的笔掉在地上帮助捡起来,朋友摔到了急忙扶起来,同伴的东西不见了帮着去寻找等。 要培养学生关心他人的良好品质,就要在学生身上培养起对他人的爱。通过各种具体活动和身边的小事,使孩子心地善良,能把别人的不幸当作自己的不幸,从心灵深处关心别人,对别人有同情心。 总之,乐于助人的品德要从小学生抓起,天真无邪的孩子是可塑的,他们的世界观和年龄正一道成长和成熟。因此,我们应通过系统的经常性的道德教育,让他们从小形成善良品德,养成扶危济困、乐于助人的行为习惯。这样,学生快乐、教师快乐,社会也会和谐地发展。

  • 13789729184 :如何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弓湛清3968 :答:一、乐于助人,是一种朴实的中国传统美德。每个人都有遇到困难的时候,最需要的是别人给予的帮助。如果人人都献出一点爱,将不再会看到别人得不到帮助时焦急的脸庞,雷锋就是乐于助人的。二、以下四点做到乐于助人:1、让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帮助别人:有的孩子在同伴需要帮助的时候,表现迟疑或者太过...
  • 13789729184 :孩子助人为乐的品格该如何培养?
    弓湛清3968 :答:三宽这样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格学习心得:1、给孩子树立一个帮助他人的榜样。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格,首先需要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树立榜样。外出时,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一定要伸出自己的双手,不管需要帮助的是陌生人还是自己的朋友。2、告诉孩子为什么要帮助他人。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尚不健全,所以...
  • 13789729184 :如何让孩子形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弓湛清3968 :答:要让孩子形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家长和老师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以身作则:家长和老师要以身作则,展示自己乐于助人的品质。孩子会模仿大人的行为,看到大人在帮助别人时表现出的善意和关爱,他们也会更愿意去帮助别人。2.培养同理心:教育孩子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理解他人的感受。这样他们在...
  • 13789729184 :如何成为一个乐于助人的人?
    弓湛清3968 :答:做一个乐于助人的人,你就要时刻有一颗热忱的心,要秉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种观念,看到别人有困难就主动去帮助他,也可以参加志愿者协会,在那里你可以遇见很多助人为乐的人,也会慢慢被他们感染。
  • 13789729184 :小学生如何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弓湛清3968 :答: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能够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以下是一些建议,帮助小学生养成乐于助人的好习惯:家庭教育的引导: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行为会直接影响孩子。因此,父母应该以身作则,经常帮助他人,让孩子看到并感受到...
  • 13789729184 :如何教育孩子学会助人为乐?
    弓湛清3968 :答:培养高情商的孩子,就需要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那么父母想要培养孩子助人为乐的品质,通常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给孩子树立一个帮助他人的榜样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格,首先需要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树立榜样。外出时,如果遇到需要帮助的人,一定要伸出自己的双手,不管需要帮助的是陌生人还是自己的朋友,...
  • 13789729184 :如何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精神
    弓湛清3968 :答:参与志愿活动:参与志愿活动可以让孩子体验到帮助别人的乐趣,同时可以锻炼孩子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给予孩子责任:适当给孩子一些家务或社交责任,让他们学会承担责任和关心他人。给予孩子信任: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给予他们信任和自主权,让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和行动,也能够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最重要的...
  • 13789729184 :培养仁爱的品格的几种建议
    弓湛清3968 :答:如果父母经常帮助他人,例如帮他人照看小孩、热心为别人指路等,孩子看到父母热心助人的行为,自然就学会了如何奉献自己的爱心。骂他还没意识到仁爱是怎么一·回事时,就已经拥有了这种高尚的品德。建议3:爱心培养从小抓起 中国有句古话叫“三岁看老”,就是说孩子小时候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品质,会一直影响...
  • 13789729184 :如何培养孩子乐于助人的品德?(幼儿篇)
    弓湛清3968 :答:1.激发孩子的同情心,让孩子明白帮助他人是无私的。从启发孩子的情感入手,比如“你看那位爷爷弯腰多吃力啊,我们赶快帮助他把报纸捡起来吧!”这样启发式提醒比生硬的“你要学会助人为乐”效果好得多。2.提供孩子关心他人的机会,让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收获乐于助人的幸福感。比如让孩子教邻里更小...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