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小时候对于过年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

   更新日期:2024.06.02

小时候,虽然家家都不太富裕,日子可以说的上清苦吧,却是热闹红火,年味十足。

​​

大约提前十天左右,母亲便开始准备年货。以前的家庭都是自己制做各种小食品:环形的馓子,菱形的面叶子,细长的面果子,有甜咸两种口味。放在油里炸好,然后储存在一个大纸箱里,可以吃很久。

母亲还会做各种卤味,牛肉、猪肉、鸡肉都可以用来做原料。每当她在厨房忙碌的时候,从沸腾的锅灶上飘来阵阵香气。我和弟弟压根就没心思写作业,不停地咽口水,小脑袋靠在一起商量,怎么趁母亲不注意,偷吃一块。

想到这儿,我的嘴角浮起淡淡笑意,眼前仿佛看到那个不谙世事年少的自己。如今早已过了“少年不识愁滋味”的年龄,有些心情却再无处可觅。

作为一个80后,儿时过年那是满满的回忆,放假、新衣服、好吃的、零食、走亲戚、得红包,好像一年之中最快乐事都攒到了过年。

你们会在放过的鞭炮里扒扒,捡漏吗?

年末,村子里大人们开始杀猪捕鱼分肉,奶奶灌好满满一院子香肠、鸡、鸭、鱼,咱们小孩们天天去路边小卖部瞅着花炮到啥新货了,有啥新玩具了,掰着手指头盘算着过年玩什么。临近过年了,家家户户开始做各种只有春节才能吃到的传统 美食 ,蒸鱼、蒸肉、蒸排骨,咸鸡、咸鸭,蒸鱼糕、蒸肉糕,摊饼子、炸圆子、炸饺子,弄它一大堆。

拜年,以前一户一户拜,累死人,后来开始团拜,到现在一个电话一个微信。

小孩们新衣服穿起,鞭炮买起,玩具扛起开始扎堆了,出远门的叔叔伯伯们陆续回家了,给小孩和老人带来了礼物,家里花生糖果摆上。真到了新年,大挂鞭炮燃起,我们那边是中午正席,有些地方是晚上,不管哪顿,闪是一大桌子菜,一大家子围在一起大口朵颐,洋溢着节日的喜庆,过年那几天走到哪,都能闻到肉香和各处美味,哪都有鞭炮闹新春。

图为2016年全国各地压岁钱水平,个人觉得这数据不可取,但广东地区的利是在50元以下是真实的,并且非常可取。

最美的莫过于初一开始的收红包了,给多不嫌多,给少了也不嫌少,但50,100的都被爸妈收走了,只有10,20块红包才真正属于咱自己的。那时候总想着得了钱后买画片、花炮、汽球之类的,没想过买点高级点的玩具,汗颜。

这道菜我们称为“卷”,它有个大名鼎鼎的学名“蟠龙菜”。

现在长大了,也在城里定居了,小时候盼望的新衣服,现在想穿随时买,小时候盼着过年吃好吃的,现在哪都能买到,随时能吃到,以前过年祈盼的压岁钱,再也没人给了,以前小伙伴们聚在一起放烟花,冲鞭炮,现在都拿着手机没了那兴趣,现在因禁鞭变成了音响放着鞭炮的音乐,总的一句,现在生活条件好了,物质丰富了,年味在慢慢淡去,小时候的那份气息,真怀念。

我是山东的,正儿八经的北方人,因为山东是儒家文化的发源地,所以我们小时候过年规矩还是很多的。

1.打扫卫生

先从腊月二十三的“小年”开始的。在这一天,早时候有送“灶王爷上天言好事“的惯例,家里弄完饭放在灶口,烧点纸钱,现在家里都用煤气灶,国家也提倡破除封建迷信,所以这项习俗早很少人过了。所以小年的主要内容是清扫房屋,整理卫生,把家里里外外清理的干干净净,面貌一新,桌子提前放上水果,糖,瓜子,等分给来拜年串门的!

第二炸年货

在到过年的这段时间里面,还有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炸年货“,在这几天中,要挑选一天,支起油锅,炸一些肉,鱼,豆腐,丸子等油炸食品。因为小时候生活水平低,一点到头吃不到啥油水就盼望着这一天能在旁边帮忙,刚炸出来的可真香啊,现在生活水平好了,生活便利了,炸年货也不会像以前那张盼望了,渐渐的也没多少人炸了

第三春联

一般是要等到大年三十才能贴的。腊月三十这天,家家户户都会把早已准备好的春联贴在门上,从院子的大门一直贴到各房间的小门。车子上也贴

第四吃团圆饭

大年三十晚上吃团圆饭,必不可少的就是饺子,,吃完然后就是一家人看春晚,小孩则可以选择自己去放鞭炮,鸣放鞭炮,十二点为了迎接新年到来,家家户户都开始齐放鞭炮,跟开战打仗似的,你方唱罢我登场,迎接新年。于是,年三十晚上,一家老老少少,围在一起,一边吃年夜饭,一边观看春晚,嘻嘻哈哈,可热闹了。年轻人则出去打牌,熬岁,扇牛逼。

第五,拜年

大年初一,辞旧迎新,万象更新,天不亮就要早早起床,开始互相拜年。拜年,是初一的重头戏。吃完早饭,就要开始拜年了,先是自家年少的给年长的拜年,长辈要给小辈压岁钱,(这就是我小时候最喜欢拜年的原因,最后钱全让父母帮存着,至今没在见到),自家拜年之后,老年人在家等晚辈们来拜年,其余的要出去给同族和邻里乡亲们去拜年,一般是先去自家同族同姓家,然后再去村内各家各户串门拜年。一见面就跪下磕头,祝福过年快乐。 健康 长寿。邻里之间互致问候,现在早已改为热烈握手了,大家互相祝福,说些吉祥话。记得有一年,拜年的时候,我们的队伍竟然聚集成一百余人的大队伍,每进一家,不仅屋内满满的,连院子里也挤满了人,只能分批进屋给主人拜年,那气势真是红旗招展,人山人海!

正月初二,还要去姥姥舅舅家拜年。

从初三到十五,人们会互相走亲访友,加强感情交流,“要想感情深,就的一口闷”,这期间的酒宴是必不可少的。

到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期间,除了走亲访友,互请酒宴外,还有一项重要内容,那就是看花灯,家家户户都去大街上看花灯。

这就是我记忆中的过年,提前祝大家猪年快乐

小时候过年最幸福的事情,莫过于和我的两个堂哥一起玩 游戏 机了。最开始的时候玩的是小霸王,记忆犹新的是插的那种黄色卡带,魂斗罗、热血系列、超级玛丽、坦克大战,现在看起来粗糙的不像话的 游戏 ,我们三个玩的不亦乐乎。后来哥哥家里有钱了, 游戏 机就一点点更新换代,先是世嘉MD,就是那个机身黑黑的酷酷的那个,这个机器陪伴我们的时间最短,只记得有一款龙珠 游戏 非常给力。过了不久后就又换成了世嘉DC,当时看见DC的那个 游戏 画面,简直就是震撼,而且这款 游戏 机最多可以四个人一起玩,玩那种乱斗类 游戏 。能量宝石、再生侠......现在看来,这些 游戏 仍然是非常有意思。过年期间,我们兄弟三人几乎是形影不离,除了过年那天看春晚能歇一会以外,其余时间都是在玩 游戏 机。过年的几天,家里的大人也格外开明,几乎对于 游戏 时间没有限制,所以真的可以说是玩的痛快彻底。

那种忘记了时间的投入,沉浸在 游戏 世界里,享受着每一个 游戏 带给我们的快乐,伴随着窗外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构成了我童年时候最快乐的过年时光......

小时候最喜欢的就是过年了。

我家在南方,虽然没有大年30必备的饺子,但我们的习俗也还是很多的哟,所以我小时候留下的美好记忆也就特别多。

在我们那边在还没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杀猪,炖肉。而且家家都养鸡,养鱼。这样的肉才是最鲜美的。大家会在过年之前把这些都准备好。

等到了大年30那一天,我们会一个院子的在一起吃团圆饭。晚上的时候一起看春晚守岁。到了12点的时候,我们小孩子就会在院子里面放烟花,那可能是童年最好的回忆了吧。

到了大年初一早上,我们就会吃汤圆。

大年初二,就会准备挨家挨户的去拜年了。

小时候关于过年期间留下的美好回忆特别多。虽然现在长大了,总感觉过年缺少了点年味,但只要回到家。看到家里人,一家人在一起,才觉得那才是过年最好的意义。

我是80后,小时候生活在泰安的一个小村里,那个时候喜欢过年,每到冬天一开始下雪就觉得快要过年了,盼望着盼望着,盼望着新衣服和鞭炮,终于等到放假,跟着大人去赶集,买点小鞭炮,相信很多的80后都有印象,回到家拆开一个一个点着放,拆到最后剩几个的时候一起点着就算是过瘾了。
还有一种泥巴的摔炮是奢饰品,比较贵,一毛钱给几个忘记了,买几个舍不得放,扔到墙上,再来个高空摔,很是过瘾。 再往后一点就有了最新产品擦炮,擦着后有一段时间才响,所以是吓唬人恶作剧的必备产品。
儿时的年啊,无非就是冰天雪地里追赶着,过年得到的压岁钱偷偷的买点鞭炮就满足的不得了,我们再也回不去当初的美好,当初的满足和笑容。

小时候由于物质条件特别差,整个 社会 都处于菜色的时代,所以物质大贫乏下的过年似乎也不像现在这么丰腴和隆重,但年味毕竟是沉淀在心底最柔软的回忆!它不关贫富!

尽管条件差,但一到年关家家都要炸酥菜,主要有油炸土豆片,炸豆腐,炸耦合,奢侈点的还会炸点花生米!因为平常几乎见不到这么丰盛的吃食,对于那个特殊的饥饿年代来说,温饱就是人们最大的期盼!

当现在的你们以审视怪物的眼光来惊诧于这种表述时,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我真的要祝福你生在这个已经丰衣足食的伟大时代了!不再为温饱发愁受煎熬,而是有了更高的前进的平台!

儿时我对过年最大的期盼和最美好的记忆就是吃好东西!这尽管是那个 历史 时代的落后的缩影,但也是我们对未来充满渴盼和憧憬的最原初的巨大动力!

我是李合伟,今年四十不惑,老家是湖北老河口市的一个农村,现长居北京。年龄不一样,对于小时候过年的记忆也不一样,我就说说我这个年龄的记忆吧。

一,劈甘蔗

这是一个现在人看来不可理解的 游戏 ,一到过年临近的时候,村里会做生意的人,会去批发一车甘蔗。让大家来玩或者买来吃,大多数是2毛一根。就这样很多人就会赌甘蔗,过五指,捡刀等等。具体规则是这样的:

1,把大拇指放在甘蔗顶端,其余四指拿把甘蔗刀,身体其他部位不得碰触甘蔗。

2.松开四指,甘蔗刀掉在地上(也许会扎在地上,这个好拿)

3.开始过五关:大拇指松手,其余四指一次类推,填补上一个指,按住甘蔗头,不让甘蔗倒。倒了就输。

4.最后轮回大拇指,一起松手,附身快速捡起甘蔗刀,要求甘蔗刀紧贴甘蔗,慢慢抬到甘蔗顶端,刀背放在甘蔗顶端。整个过程,身体任何部位不能接触甘蔗。

5,翻转甘蔗刀,用力劈下。劈开多少就赢多少甘蔗。

这个 游戏 就是残酷而危险,但是大家都喜欢玩,希望多赢点甘蔗,多吃甜的。现在看来很可笑,但是那个年节,人们只是穷开心而已。

二,捡鞭炮

过年每家每户都会放鞭炮,三十晚上一挂鞭,初一早上一挂鞭是必然的,大人们放完,我们小孩就会去鞭炮燃放后的地方找未被点着的小鞭,找到就放口袋里。聚集起来,一群小伙伴就一个一个放,比谁勇敢。

我会把鞭炮放在手上,拿个大人的烟头开始点,点完一直等到快炸的时候再扔。这时候就是比胆量了,如果你能坚持到快炸的最后0.1秒,会获得大家的赞赏和崇拜。但是也因此被炸了很多次手,辛亏都是一些没大爆炸力的小鞭,要是现在的鞭炮,手都被炸飞了。一般这时候总是会被妈妈骂的半死。

三,穿新衣

过年总会有一套新衣服,穿出去大人都会夸赞,现在想想其实都是大人们逗小孩的,但是大多数大人都没有新衣服,因为穷人太多。

新衣服都是初一早上才可以穿的,所以我一般初一早上都会很早起来,穿上新衣服,满村溜达。初二就会去婆婆家,这几天最美的感觉就是新衣服在身上的感觉。亲戚们见了总会说:你这个衣服真好看。反正心里非常美。

四,吃粉条藕肉的一道菜

小年和大年三十总有这道菜,把藕切滚刀块,放红薯粉条,在放很多肉或者排骨,一起加水熬制,做好后可以随便吃,可以不吃饭,吃肉吃饱。

那种等了一年,终于有一次吃肉的感觉太爽了,而且可以吃个饱,饱的满脸有了油光,出去溜达,邻居就会打趣,今个吃什么好吃的了。

在北京我去九头鸟之类的餐厅,吃了无数次藕炖排骨,也吃不出那时候的感觉。而且都不敢吃,担心发胖,哎,落笔于北京,十天就是春节了,加班。

总结:其实还有无数个了,但是我讲的这四样,应该是我们老家那里80年左右的人共同的记忆吧,你有这样的回忆吗?来聊聊


于我而言,最美好的记忆反而不是大年除夕,而是我的生日那天。

我生在腊月二十四,现在算起来还有三天就是我的生日了,老人家都说“长工短工,腊月二十四收工。”说我,就是一个偷懒的命。

小时候,家里虽然不富贵,但是到了我生日那天,爷爷奶奶从来不含糊。本来,腊月二十四离过年也就六天的时间,等到过年的时候再给我吃好的就好了,但是爷爷奶奶从来都不说什么过几年给你做好吃的这些话。 爷爷以前是厨师,在我生日那天就会依着我的岁数给我做好好好吃的,酥肉、烧白、红烧鱼、辣椒炒肉、香肠、腊肉、凉拌鸡、凉拌猪耳朵等等, 在我生日那天,就会早早的为我端上桌,我虽然小,吃不了那么多,但是爷爷才不会管这些,他哪怕是你每口菜只吃一口,他都开心的。最有趣的是那年十一岁,按理做了十一个菜,婆婆就在旁边说,“单数不好,不好,再去炒一个菜,凑成双数。”爷爷就会乖乖的再去切肉,切菜,硬是要弄出一个菜出来才好。爷爷奶奶不懂买什么生日蛋糕,也不知道生日还有什么讲究,只知道看见别人家的小还有杯子蛋糕,就在生日那天给我买上一个。 那个时候,不懂什么是色素,也不知道奶油是什么,我只知道,吃在嘴里甜甜的,心里暖暖的感受。

我是女孩子,看见过有的爷爷奶奶重男轻女,甚至我的一个表妹被她爷爷还打过很多次,原因就只是她是女孩而已。在我十八岁之前,我们家一直都只有我一个女孩子,爷爷奶奶从来没有骂过我,尽管他们连小学都没有毕业,但是对我,都是特别的好。

现在,他们老了,我长大了,爷爷做东西也没有以前好吃了,甚至有时候会忘记自己刚刚放了盐,导致菜出来会很咸。不过好在,喜欢吃的我,学会了爷爷手艺的二三成,今后的生日就换我来做给爷爷奶奶还有爸爸妈妈弟弟吃吧。

愿我的家人 健康 长寿,愿大家过年开心。

农村不都流传一句话,"小时盼过年,大人盼莳田",这是那时孩子时期最真实的写照,因为那时毕竟物资缺乏,哪有现在这么衣食无忧的生活。小孩子盼着过年,过年有新衣服穿,有好吃的,好玩的。

那时的我们一年只有冷热两套衣服,每到年三十晚上换上刚做的新衣服,那是一个高兴啊!乐的屁颠屁颠地到处炫耀,当然炫耀还有另一9好处了,那就是爷爷奶奶,叔伯们的压岁钱,那时的压岁跟现在当然没法比了,不过那时的我们,父母哪有什么零花钱给我们用,收到这些压岁钱自然是一笔最大的财富了。

吃完年饭,那时年三十晚大人们忙着炒瓜子,花生,油炸米面,麻花,番薯条,对那时的我们来说,那可都是美味,一旁不停地吃,直到吃不下,大的孩子就帮大人添柴火,那时小,老是把不住火侯,不是大了就是小了,急的妈妈说你去玩,不用你烧了,害的瓜子老烧黑了。

等大人们忙完的时候,差不多已里新年零点,这时候大家准备炮仗开始"开财门"迎财神,爆竹声是此起彼伏,一直响到天亮。而我们一般过了零点放完爆仗就睡了。由于我是女孩子胆小,哥哥他胆大拿了好多炮仗,准备年初一玩,而我跟姐姐妹妹我拿那个一毛钱一根的焰火棒玩。

如今这些已离我们渐行渐远,现在的孩子哪天都有新衣服,哪天都比我们过年吃的好,虽然生活越来越好了,但感觉年味越来越淡了,再也没有小时候那个感觉了。



  • 18668009169 :你小时候对于过年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
    杜昭喻3560 :答:3. 【穿上新衣的喜悦】小时候,春节的新衣总是让我充满期待。新衣新鞋总是留到大年初一才穿,这种期待会持续好几天。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快乐真的很简单。但有一次,我被新衣服的拉链夹住了下巴,那疼痛的记忆至今仍然清晰。4. 【压岁钱的自由】春节期间,我会收到许多亲朋好友的红包,虽然最后...
  • 18668009169 :你小时候对于过年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
    杜昭喻3560 :答:三:乡村特色打花棍。那个时候每到正月十五每个乡村都会出一个节目去镇里面表演,每个乡村的节目都不一一样,大家集合在一起真的是好不热闹,画着精致的妆容,穿着各种色彩的衣服,看着表演,手里面还拿着小吃,真的是太幸福了。过了许久,回忆被拉回了现实,可能是时代在发展,也可能是我们又大了一...
  • 18668009169 :你小时候对于过年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
    杜昭喻3560 :答:1. 每当回忆起小时候的过年,心中充满了喜悦。那时的快乐很简单,过年最美好的记忆中有:和父母一起去采年货,全家一起用浆糊贴对联,玩鞭炮,炸牛粪,被窝里打扑克,卤年货,做年饭,吃年饭,穿新衣服,走亲戚等,每一个都让我怀念至今。2. 小时候,虽然家家都不富裕,日子可以说的上清苦,却是...
  • 18668009169 :什么是你小时候过年的记忆?
    杜昭喻3560 :答:饺子,在大家觉得平常的食物,在我看来很珍贵,以前每年过年才能吃饺子,而且里面会有一个包硬币,谁吃到就会幸运,这是我小时候过年最美的记忆
  • 18668009169 :你对在老家过春节记忆最深刻的是什么?
    杜昭喻3560 :答:对老家过春节记忆深刻的主要有穿新衣、玩鞭炮、领压岁钱、和家人走亲戚拜年。1.穿新衣服。作为一个80后,小时候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如今这么丰富,因此在过年最大的盼望就是希望过年的时候爸妈给买新衣服。穿上新衣服迎新年,走街串巷,走亲访友,比以往任何时刻都关注和爱惜着自己身上的穿着,浑身透着...
  • 18668009169 :你对自己童年时代过年时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
    杜昭喻3560 :答:在物质富足的今天,过年总感觉少了些什么,没有了浓浓的年味。而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总是我们最期盼的事情,打切糖,炸油货,杀年猪……年味总是浓浓的,留着我们无数美好的回忆。我住的地方属于大别山尾脉,典型的丘陵地带,主要的经济作物是水稻和山芋。在我小时候,几乎没有...
  • 18668009169 :小时候过年,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杜昭喻3560 :答:1、穿新衣服。作为一个80后,小时候的物质生活并没有如今这么丰富,因此在过年最大的盼望就是希望过年的时候爸妈给买新衣服。穿上新衣服迎新年,走街串巷,走亲访友,比以往任何时刻都关注和爱惜着自己身上的穿着,浑身透着的那份激动与雀跃,时至如今依然鲜明深刻。2、放鞭炮与压岁钱。早早的父母...
  • 18668009169 :你小时候对于过年最美好的记忆是什么?
    杜昭喻3560 :答:小时候过年最美好的记忆反而不是大年除夕,而是我的生日那天。我生在腊月二十四,爷爷以前是厨师,在我生日那天就会依着我的岁数给我做好好好吃的,如酥肉、烧白、红烧鱼、辣椒炒肉、香肠、腊肉、凉拌鸡、凉拌猪耳朵等。农村有句话,“小时盼过年,大人盼莳田”,这是那时孩子时期最真实的写照。小孩子...
  • 18668009169 :都说现在过年没劲了,你小时候过年的美好回忆都有哪些?
    杜昭喻3560 :答:父亲倒上一杯白酒,母亲也倒上一点点白酒,我们也就只有过年的那几天可以喝到青岛小香槟(只有那个年代感觉好喝),共同举杯,就可以大吃特吃了,回忆当年一地的口水。 三十晚上都要守岁的,等着吃年夜饭,基本一夜不睡,吃饺子前的时间小孩子就是玩,放鞭炮,弄个罐头瓶子里面放上蜡烛点燃,满胡同...
  • 18668009169 :你小时候对于过年有哪些美好的回忆?
    杜昭喻3560 :答:小的时候最期待的节日就是过春节了,过年的时候爸爸妈妈会回来,一家人整整齐齐的,我喜欢跟爸爸一起贴春联,跟妈妈一起包饺子,一家人一起出去拜年,晚上的时候一起放烟花,这些都是很美好的回忆,很想念以前的日子。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