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写诗或对联(初学)?

   更新日期:2024.05.17
  有点多啊,慢慢看

  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对联能够存在和发展这么久,人们喜爱愈烈、流传愈广除了某些客观原因:帝王的提倡,名人的创作,人们的需要外,主要在它自身具有许多艺术优点和长处:文字美、声韵美、民族特色、应用价值等,能与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这里将探讨它构成那么多优美的艺术形式的艺术要求,即对联写作的基本要求。
  (一)上下联字数相等
  对联是有上联和下联的,缺少其中之一,都不成为对联,这是定格。它还规定上下联字数一定要相等,否则不能相对。从前有个故事说,甲乙二人对对,甲出句:“三宝殿前三个塔”,乙对以“五凤楼台五层楼”,本很工整了,但甲又说:“还有塔、塔、塔”,乙由于不能以五个楼字去对三个塔字,没能对了。它不像“三光日月星”可对以“四诗风雅颂”。因为雅包括了小雅大雅二诗,乙没有办法以三个楼字包括五层楼,只得认输了。因此,上联五个联(五言),下联也要五个字,上联七个字(七言),下联也要七个字,如下列二联:(1)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2)自闭桃源称太古;欲栽大树柱长天。两联上下联字都相等,前者是李大钊烈士所引,气概非凡。后者是杨昌济教授(毛主席的岳父)的名联,表示决心培植救国材人。
  不论多少字的对联,都一样要上下联字数相等,不能象词赋那样对偶句容许引头词和语尾词。例如:毛主席的《沁园春·长沙》上阕第四句“看漫山红遍”,下阕第三句“恰同学少年”中“看”和“恰”都是引头词;鲍照的《芜城赋》有“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句,其中“岂忆”是引头词,“哉”是语尾词,在对联是不容许有的。因为对联的上下联必须互相对称、整齐、美观。理由很简单,从许多生物自然器官都成对就可说明了:鸟有两翼,兽有一对前腿,牛羊各有一对角,人的耳、眼、手、脚都是成对,长短大小一样,每对器官都在身体匀称地分布好,给人以对称、整齐的美感。对联的互相对称、整齐的意义也一样,是给人以美的观感,美的享受。对联如果不这样,就像人的器官不全,不成残废,也是缺陷,成为丑陋,给人以难看的形象。所以一切东西要得人喜爱,首先就要有外表美,形式美,对联就具有这特点。
  对联字数相等的特点曾给聪明人反用过,有一副挽袁世凯联云:袁世凯千古;中国人民万岁!哀世凯对以中国人民是对不起的,作者正是借意说袁世凯对不起中国人民,因袁复辟帝制,扼杀共和,这是千多年才见到第一副字数不相等的奇联。但也不能说字数相等的两行字或两句话就成为对联,因为对联还要讲究对仗音韵等艺术构造。
  对联的上下联字数相等既无异议了,但它应以多少字数为佳呢?从现有的对联看,少字多字都有佳联,若有字数划分联形,七言为最多,其次是八言九言,又次为五言和十言至十二言,四言六言和十三言以上则较少,至于少于四言的短联和几百言以上的长联,有点似凤毛麟角了。因为字数过少过多都难于写作。对联的字数多少应以内容决定形式,由作者根据题材来决定,既不宜过短,也不宜片面追求长。
  (二)同词性的字词相对
  词性即词的特点,同词性即划分为同一特点的词类。根据词类讲究字词对仗,是对联中对偶艺术的关键。古人对词类的划分和今人的说法不尽相同。古人云:“实对实,虚对虚”。何谓实?古人编有《词林典腋》一书,《诗韵合璧》附载了它。它把实字分为天文、时令,地理、帝后、职官、政治、礼仪、音乐、人伦、人物(事)、闱阁、形体、文事、武备、技艺、外教、珍宝、宫室、器用、服饰、饮食、菽粟、布帛、草木、百花、果品、飞鸟、走兽、鳞介、昆虫等三十门(类),外编八对:抬头对,颜色对、数目对、卦名对、干支对、姓名对、人物对、虚字对,都是同词性相对。只是漏掉方位词。照工对要求,要各小类中的字词相对。天文类对天文类,人伦类对人伦类……。若只说“实对实”,则三十类中任何一类的字词都可同其他二十九类的字词相对了。其实不然。因为其中有动词、形容词怎能同名词相对?“游览”怎能对得起“太阳”?何谓虚?古人编有《虚字韵薮》一书,附载于《诗韵合璧》末尾。它列举虚字一百三十八个,但其中包括有代词:他、其、谁、孰、何……等,动词:谓、曰、云……等,是不能同焉、矣、也、乎、哉相对的。由此可见古人谈对仗虚实之说,不但笼统不准确,而且有些混乱,是不科学的。
  词分虚实是必要的,真正的科学划分,只有今人以汉语语法区分词性属类才准确。现在说的实词是指有实在意义的词;按语法特征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数词和量词六种;虚词一般不具有实在的意义,它的主要作用是表示语法关系,或句子的语气,分为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至于方位词附属于名词。颜色词属形容词了。
  (三)内容相关或相反
  对子的上联和下联虽无律诗那样严格的承接转折关系,却也不能随意拼凑和拉扯。如我们拼凑这么一联:“鹈鴂悲啼血;鸳鸯喜订盟”,论对仗平仄则工整成对,但上下联情调各异,中间没有任何可联系,读了不知何意,不应认为是对联。又如:“电影院中看电影;图书馆里读图书”。对仗平仄很工,并有点巧,只是中间缺乏联系,也不能认作对联。凡要成为一副对联的,上下联内容必须相关。所谓相关,就是上下联所描写所形象的思想内容,思想意境必须相互关联,同为一件事物的各方面,不能风马牛不相及。
  (四)平仄相间和相反
  对联为了音节和谐,声韵铿锵,要依照近体诗的格调讲究用字的声律。声即平仄,是汉语声调最低的概括。律即平仄排列的规律,但它没有象律诗那样固定位置。能排列得像音乐的旋律那样有节奏、有起伏、有抑扬,给人以美感,得人喜爱。因此。对联的声律是不能缺少的。要做好这一点,首先要弄清文字平仄怎样划分,那些字属平,那些字属仄的问题

  平仄定义:是中国诗中用字的声调。古代汉语声调分平、上、去、入四声。平指四声中的平声,包括阴平、阳平二声;仄指四声中的仄声,包括上、去、入三声。旧诗赋及骈文中所用的字音,平声与仄声相互调节,使声调谐协,谓之调平仄。*平调:分两种,基本上是平缓轻柔的声调。**阴平-较小声**阳平-较大声而且声尾上扬*仄调:分三种**上声-高昂明亮**去声-尖细哀柔**入声-短促因此平仄又常被分为四声:分别是平、上、去、入四种声调。中国古籍中有不少说明。

  近体诗的格律在唐朝逐渐定型以后,历经宋、元、明、清至今,依然深受欢迎。书店里关于诗词的书籍销量一直很好。相信绝大多数人从小都接受过唐诗的启蒙。或许,这就是中国人从骨子里蕴藏着“平平仄仄”诗韵的原因。然而喜欢是一码事,写作又是一码事。初学写作的朋友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恰恰就是我们所喜欢的格律给我们的束缚。克服了这个困难掌握了格律,就可以驾御它,用它演奏你最优美的旋律。反之,躲避它,畏惧它,它就成了束缚你的绳索。当别人用格律诗唱和联句时,你只能是这台音乐会的看客,否则,你发出的音符很难与那台会和谐。
  来吧!让我们看看格律这个东东究竟有多难,或许,在你用了小小的一点点时间和精力以后,你会说:就这————没有什么嘛!

  一、近体格律诗
  我国古代的诗歌,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 到了南北朝时期,诗歌创作逐渐向格律化方向发展。到了唐朝,诗的格律才完全成熟而定型。因为这种受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约束的诗体是新近形成的,所以唐朝人称之为“近体诗”,而把是没有平仄、对仗、声韵等严格的格律的诗体。称之为“古体诗”,“近体诗”称之为“格律诗”,经宋、元、明、清沿用至今。
  “近体诗”,前人概括为四句话:“限字限句有定数,平仄相间要协调;对仗恰当要工整,用韵韵部要统一”。如果网友们喜欢“近体诗”的韵味,那么不妨下点功夫,弄明白这四句话。如果不喜欢格律约束,就写现代诗好了。

  1、、什么是“绝句”?
  通常说“绝句”,是指近体诗的七言绝句简称“七绝”,和五言绝句“五绝”。不包括古体诗的七言四句古体“七古”,和五言四句古体“五古”。

  2、绝句的句式
  无论律诗还是绝句,常见的各四种基本句型: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注()内可平可仄
  其组合起来也就是各四种格式
  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二)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七绝格式(三)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七绝格式(四)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一)首句仄起平收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二)首句仄起仄收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五绝格式(三)首句平起平收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五绝格式(四)首句平起仄收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3、简说什么是平仄
  平仄声是诗词格律的基础,也是初学者最为头疼的事。来琅琅上口不必非用平水韵。对于初学者来说,知道了汉语拼音中一声二声(阴平、阳平)为平,三声四声为仄即可,至于入声,那就学中慢慢掌握。

  4、简说什么是押韵
  写诗要求押韵,按照格律,一首诗的用韵应统一。也就是说只能用同一韵部的字,不能无韵或押其它韵部的字。初学者应当买一本韵书《佩文诗韵》(平水韵),或从网上下载。一般常用字可以在《佩文诗韵》找到。绝句和律诗的首句,一般是可以押韵的,也可不押。第二、四、六、八句末尾字必须押韵。做诗如果没押韵,叫出韵或落韵,在古代科考时,出韵则判不及格。写诗要押平声韵。现代人写诗,可以按《平水韵》,也可以按现代汉语拼音的新韵,但不可混用。

  5、律诗
  律诗分为两种,七言律诗和五言律诗,通常所讲的七律或是五律是指每首八句的律诗,另外七言排律和五言排律,是指在八句以上的长律。顾名思义,律诗和绝句一样是格律化的诗体,它的特点之一就是:除了开头和末尾两句以外,所有的句子都要两两对仗,同时也不得押错韵,哪怕是长达数百句,也要遵循这个规定。

  6、黏(粘)和对
  诗的一、三、五、七等奇数句称为上(出)句,反之,偶数句为下(对)句。上句与下句平仄相反,称之为“对”,错了就是“失对”。两句为一联,后联上句与前联的下句平仄相同,称之为“黏”错了就是“失黏”。
  以七绝格式(一)首句平起平收为例:
  (平)平(仄)仄仄平平——上句
  (仄)仄平平仄仄平 ——下句。和上句平仄基本相反(前四字)。两句为一联
  (仄)仄(平)平平仄仄——上句和上联的下句平仄基本相同。(前四字)
  (平)平(仄)仄仄平平——下句和上句平仄相反。
  7、拗救和变格
  对于诗词格律应严中有活,可以有拗救和变格等。近体诗中,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说法。就是每句七言诗的一三五字平仄可以不做要求(五言一三字)二四六字必须严格遵守(五言二四字)。但对于(仄)仄平平仄仄平 和平平仄仄平两种句型中七言第三字和五言第一字,必须要用平声。否则即拗,也就是“孤平”,此乃诗家大忌。如果用了仄声,就必须在本句第五字(五言第三字)用平声字补偿。这为“孤平拗救”。

  8、律诗的对仗
  五律和七律每首八句,组成四联依次为首联、颈联、腹联、尾联。中间两联的上下句要对仗。对仗按要求平仄声相对、词性词意相对、语法句式相对。对仗有两忌:一是“合掌”,即一联中上下句以同义词相对,以致两句意思基本相同。二是两联对仗方式雷同。两联的句式应有所变化,以免重复呆板。对仗以天然、工整、流畅为佳。
  9绝句的写作和章法
  前人对绝句写作有许多精辟见解,绝句之法,贵语浅情深,意不深则薄,语不
  浅则晦。含吐不露,有弦外音,句绝而意未绝。
  绝句的章法是起、承、转、结。一般首句起,二句承、三句转、四句结。一、二句固然重要,但总是铺垫,最关键在于三句的转,要转得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方为妙。第四句便顺水推舟,意境全出。
  10、律诗的写作和章法
  律诗和绝句的章法大致相同,也是起、承、转、结,但它是以联为单位,首联
  起,颈联承、腹联转、尾联结。但律诗最关键处,是中间两联的对仗以及两联
  的关系和变化。此处往往是全诗的精彩处。由于律诗的字数较绝句为多,在表
  达方式上可以更严谨和从容不迫。
  11、格律诗的句法
  五言的句法一般是2-3式,字分为上2下3,在前2里又可1-1,下3可分为2-1或
  1-2。七言的句法一般是4-3式,字分为上4下3,在前4里又可3-1或2-2,下3可分为2-1或1-2。也有2-5或5-2,甚至也有1-3-3的句式。在写作时可灵活掌握。
  近体诗在语法结构上有两个特点,可以有省略和倒装,这在散文中是不允许的。
  12、格律诗的字法
  格律诗有章法、句法、字法之说。字法,也就是平常所说的炼字,诗词句中最
  重要的一个字就是谓语的中心词“谓词”,把这个字炼好了,就能起到“画龙
  点睛”的作用,正所谓“一字千金”。著名的“推敲”典故,就是这个字。

  附《诗要法杂论》
  古诗要法:凡作古诗,体格、句法俱要苍古,且先立大意,铺叙既定,然后下笔,则文脉贯通,意无断续,整然可观。
  五古要法:五言古诗,或兴起,或比兴,或赋起,则须要寓意深远,托词温厚,反复优游,雍容不迫。或感古怀今,或怀人伤己,或潇洒闲适。写景要雅淡,推人心之至情,写感慨之微意,悲欢含蓄而不伤,美刺婉曲而不露,要有三百篇之遗意方是。
  七古要法:七言古诗,先要铺叙,要有开合,要有风度,要迢递险怪,雄俊铿锵,忌庸俗软腐。须波澜开合,如江海之波,一波未平,一波复起。又如兵家之阵,方以为正,又复为奇,方以为奇,忽复是正。出入变化,不可纪极。
  绝句要法: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以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起承转合:破题——或对景兴起,或比起,或引事起,或题起。要突兀高远,如狂风卷浪,势欲滔天。颔联——或写意,或写景,或书事、用事引证。此联要接破题。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颈联——或写意、写景、书事,用事引证,与前联之意相应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结句——或就题结,或开一步,或缴前联之意,或用事,必放一句作散场。如“剡溪”之棹,自去自回,言有尽而无穷。
  语句之法:七言——声响,雄浑,铿锵,伟健,高远,五言——沉静,深远,细致。五言、七言,句语虽殊,法律则一。起句先须阔占地步,要高远,不可苟且。中间两联,句法或四字截,或两字截,须要血脉贯通,音韵相应,对偶相停上下匀称。有两句共一意者,有各意者。若上联已共意,则下联须各意。前联既咏状,后联须说大事。两联最忌同律。颈联转达意要变化,须多下实字。字实则自然响亮,而句法健。其尾联要能开一步,别运生意结之,然亦有合起意者,亦妙。
  诗中字眼:诗句中有字眼,两眼者妙,三眼者非,且二联用联绵字,不可一般,中腰虚活字,亦须回避。五方字眼多在第三字,或第二字,或第四字,或第五字。字眼在第三字者:鼓角悲荒塞,星河落晓山。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字眼在第二字者:屏开金孔雀,褥隐绣芙蓉。碧如湖外草,红见海东云。字眼在第五字者:两行秦树直,万点蜀山尖。香雾云寰湿,清辉玉臂寒。
  字眼在第二、五者:地坼江帆隐,天清木叶闻。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
  藏字藏意:七言律难于五言律,七言下字较粗突,五言下字较细嫩。七言若可截作五方,便不成诗,须字去不得方是。所以句要藏字,字要藏意,如珠联不断,方妙。

简单来说
1对仗公整,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之类
2平仄 就是诗词的声调排列有一定顺序
3押韵 就是每句末一个子要同一个韵

下面这本书有详细的讲解
http://www.guoxue.com/newbook/book77/scqlsj/1.htm
http://www.guoxue.com/newbook/book77/scqlsj/2.htm
http://www.guoxue.com/newbook/book77/scqlsj/3.htm
http://www.guoxue.com/newbook/book77/scqlsj/4.htm

。。。。
http://www.guoxue.com/newbook/book77/scqlsj/22.htm

不过最关键一点: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
多读古诗词,学起来容易得多。

楼上的大部分属于白说
就最后两句有用
呵呵

  • 17513768199 :书法初学者写对联时如何做到间距和大小
    蓝临衬4913 :答:写对联如果用普通红纸,一般要按照字数多少,把对联纸折一下,折出五个字、七个字、九个字的分界线。现在大多用“瓦当对联纸”,红色纸上印好了金黄色的瓦当图案,实际上就是分隔。
  • 17513768199 :对联诗歌常识
    蓝临衬4913 :答:从对偶这种特定的形式看,对联又有不同的对法。就内容来说有人名对、地名对、花木对、鸟兽虫鱼对等;就形式来说又分虚字对、实字对、双声对、叠韵对等;就上下联意义的联系来说可分为正对、反对、串对等。从对联的表意形式看,对联可运用多种修辞形式。1、用典。指在对联中使用古代故事、民间习俗或...
  • 17513768199 :请教如何写诗
    蓝临衬4913 :答:2009-10-24 向写诗高人请教写诗方法 6 2009-11-02 写诗的基本方法 3 2007-12-21 如何写诗? 96 2013-12-24 如何写诗? 47 2011-07-18 如何写诗?网上有教写诗的人吗? 6 2009-07-03 如何写现代诗 2020-10-09 如何学习写古诗 3 2007-11-02 怎样写好诗歌???(最好有范文) 102 更多...
  • 17513768199 :《对联诗词写作基础知识》
    蓝临衬4913 :答:押韵:为使音调和谐优美,每一联最后一个字都押同一个韵,如李白《静夜思》押ang韵,而我们要写诗就必须押韵,所以古人为了方便,将不同韵分类整理成了韵书。韵书主要有《词林正韵》《中华新韵》等。1.协韵 协韵(即押韵脚)的字,不能相同;因为一旦相同,读来便不够铿锵了。2.“对”和“黏”...
  • 17513768199 :怎么对对联,有什么方法和原则吗?我是新手。
    蓝临衬4913 :答: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4.必须知道: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
  • 17513768199 :怎么写诗,填词,韵律,平仄等都是什么,我想学学
    蓝临衬4913 :答:其中要注意两点:(1)凡两句以上的联语,上联首句宜平收末句末宜仄收,多句的上联除末句仄收外,上文各句都可平收,或间句平仄收,亦可单以句末字计平仄,句末平仄颠倒交替,即前人称为仄顶仄,平顶平,这样才有利于呼起下文,使语气雄壮有力,古今名联大都如此。(2)对联上联末字宜仄,下联末字宜平,是格律所定,...
  • 17513768199 :写对联有什么要求
    蓝临衬4913 :答:对联的基本要求有:字数相等、上下衔接、音韵相配、词性相对。1、上联与下联的字数相等。对联有正对、反对、流水对、联球对、集句对等多种形式,但是不变的规律就是上联和下联的字数相等。例如:上联:万道祥光腾吉宇,下联:九重春色映华堂。可以看到对联在字数上是相等的。2、上联与下联要上下衔接。对联...
  • 17513768199 :求教写诗
    蓝临衬4913 :答:当然你最基本的写诗的基础知识应该掌握,这是写诗的前提,例如对仗,文言句式,压韵,格式,还要注意意境。刚开始写诗要学会“抄”,慢慢的就有了自己的风格。万层高楼平地起,一切从基础出发!*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
  • 17513768199 :对联怎么写
    蓝临衬4913 :答: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4.必须知道: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
  • 17513768199 :对联怎么写
    蓝临衬4913 :答:以北京语调来标注汉语的四声,为阴平,阳平,上声,去声,都是从古汉语的四声演变发展而来,人们在断定对联平仄时,还习惯地以古汉语四声作为标准。现在除了校正发音以外,很少用现代汉语的四声来作对、写诗、填词。但随着普通话的推广,和时间的推移,现代汉语的四声,终究为人们所接受。 有些汉字,历来是平仄互用,可作...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