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喜剧的发展历程

   更新日期:2024.06.04

香港电影最伟大的成就是让世界知道了中国功夫。在李小龙成名之前,香港影坛就有关德兴、石坚等人出演
的《黄飞鸿》系列电影。而正是香港功夫片的深厚基础,使得他几乎成为所有香港类型片最初的基石。
所谓黄飞鸿电影就是以黄飞鸿这个人物为主角,以他的生平故事为题材拍摄的影片。据统计,从1949年开
始,著名粤剧演员关德兴一共拍了99部黄飞鸿电影。这些影片,每部可以独立存在,按内容时间排列起来则组成
一套可观的系列片集。因此,黄飞鸿这个银幕形象在港台便成为妇孺皆知的电影人物,而且在东南亚及澳洲观众
中受到历久不衰的欢迎。黄飞鸿电影系列,充分挖掘和发扬了广东传统武术,并由具有真功夫的武术名家担任正
反面主要角色,在电影中进行硬桥硬马,真刀真枪的实战搏击。同时,电影中的黄飞鸿具有传统的完美武德,又
不失平常人的默契风趣,自然获得观众的喜爱。在后期的关德兴版黄飞鸿电影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一些结合动
作元素构成的幽默情节了。香港电影进入70年代后,武侠电影开始向功夫电影转换,最主要的变化就是故事背景
开始从古装变为民国时期。在打斗风格上,功夫片和股转该武侠片的最大区别在于武功的表现形式不同。功夫片
极少吊钢丝,都是靠真功夫博得观众喝彩。 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代武学宗师、电影明星李小龙登上了影坛。李小龙的功夫片中,喜剧元素并不
是一个重要的影片卖点。但正是李小龙在功夫电影中对喜剧元素的初步尝试,催生了功夫喜剧电影这一类型。李
小龙在他所主演的5部功夫电影中,只是自然而然地将他在美国好莱坞的表演经验带入到香港的功夫电影中,并没
有刻意将喜剧元素融合入功夫电影。作为早期的风格尝试,我们可以在他最早的《唐山大兄》《精武门》两部影
片中看到这些喜剧元素的雏形。不过这些主要以动作形式展现出来的喜剧元素,与其说是喜剧元素,不如说是用
来调剂打斗节奏的胡椒面。因为这些喜剧元素并没有参与到故事的叙事中,动作本身也没有任何喜剧性。在李小
龙的第三部电影《猛龙过江》中,由于他之前两部电影的大获成功,李小龙获得了《猛龙过江》的完全主导权,
这也是唯一一部李小龙全权控制下完成的李小龙电影。虽然本片热果然以功夫片格斗为主。但由于剧情上的丰
富,电影中开始出现了喜剧元素参与叙事的段落。在影片一开始,李小龙扮演的唐龙,在人生地不熟的罗马机场
想寻找一个吃饭的地方,当他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餐馆后,却发现自己完全不认识意大利文的菜单。没有办法的
唐龙只好硬着头皮对着菜单胡乱指点了一番,结果发现自己点的全都是汤。正是这样一个颇有幽默感的情节让人
们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李小龙。在这段餐馆后巷的格斗场景中,李小龙第一次充分而全面地
展现了自己结合动作风格的喜剧表演天分。通过他略带夸张的表情和动作,观众不再只是把李小龙看作是一个格
斗大师,仅仅是从他的动作中获得观影的乐趣,而是开始发现李小龙作为一个演员更为有趣的一面。也正是在这
部电影中,李小龙招牌式的动作开始全面威型。在随后的这个后巷格斗场景中,我们可以看到诸多李小龙式的典
型动作。对敌人怒目而视,对话时以食指虚戳对方,漫不经心地围绕敌手游走。挥拳后双眉紧锁,摇头晃脑,脸
上有一种愤怒与痛苦混合的古怪表情等等。在这个段落中,喜剧感的产生并不是通过对话,而是完全依靠李小龙
设计的动作,并依靠剪辑营造的蒙太奇效果而产生。正是通过对李小龙功夫出神入化的展示,再配合敌手笨拙的
进攻,强烈的反差效果,自然令观众产生开怀大笑的欲望,并从电影的这个段落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
乐。 1973年李小龙辞世,这位百年英雄偶像的消失在当时造成了英雄真空。欧美与香港的电影公司开始在全亚洲
寻找李小龙二世。在这样一种情形之下,香港功夫片的成龙时代开始了。
成龙自幼学习京剧,很小就在电影中担任龙套。当成龙1970年从戏校毕业后,正赶上香港功夫电影的热潮。
在师兄洪金宝的介绍下,成龙开始进入电影公司担任武师,也曾在李小龙电影中担任替身。1973年李小龙去世
后,成龙开始成为诸多李小龙翻版之一,拍摄了几部票房反响都很普通的功夫片。1978年,已经开始担任武术指
导的成龙获得吴思远的青睐,主演了《蛇形刁手》一片,正是开创了功夫喜剧片的先河。
《蛇形刁手》作为掀起香港功夫喜剧风潮的石破天惊之作,吴思远大胆启用武师出身的袁和平导演,并由当
时籍籍无名的成龙担纲演出。上映后随即轰动香港、日本和东南亚,票房成绩直追李小龙,并使得观众和市场开
始认识和接受功夫喜剧这一全新的类型片。本片的武打场面为袁和平武打风格的代表作,硬桥硬马真功夫,加上
诙谐幽默的动作设计,完全凸显了成龙的灵活身手。在影片的这一段落中,成龙扮演在武馆当杂役的简福,因为
看见一个白发老翁被人殴打,路见不平上前制止,在白发老翁的巧妙帮助下打退敌手。成龙在本片中一改传统功
夫片的硬汉形象,而代之以明朗、诙谐、和善、快乐的面孔,在影片中随和、亲切,如同邻家孩子,自然深得广
大观众喜爱,受到普遍欢迎,成龙由此正式确立了谐趣功夫的动作风格。由于《蛇形刁手》一片的成功,成龙同
年又主演了《醉拳》一片,也在市场上大获成功。但由于《蛇形刁手》的成功,袁和平完全放开了手脚,只涉及
一些精彩的招式,其他便交给成龙去发挥。成龙果然不负导演重望,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喜剧天分,既展示了不凡
的身手功夫,也在表演中处处结合喜剧噱头,令观众惊叹之余又能捧腹大笑。同时,成龙的动作也充分发挥了自
身节奏感强的优点,诙谐又出色的动作令人赏心悦目。这种在动作片中搞笑的场面是李小龙和张彻这些老一辈演
员所设想不到。所以《醉拳》的出现让香港动作电影和喜剧电影两种类型截然不同的电影糅合在了一起,成为深
受观众喜爱的片种。随后,成龙主演的一系列电影开始将功夫喜剧这一类型电影的特色发扬光大,均获得成功。
可以说,正是《醉拳》的出现才标志着功夫喜剧正式成为一种香港电影的类型片风格。在影片开头的这段成龙和
大师兄过招的段落中,我们可以看到二人的动作风格明显结合了京剧和杂耍的动作特点,打斗过程节奏鲜明,一
招一式都清晰可见,同时还注重动作和情节的结合。成龙扮演的角色顽皮可爱的性格通过这些打斗过程都鲜明地
展现出来。这种风格的功夫片在之前的香港影坛是从来没有过的,因此自然能够吸引观众的兴趣。片中袁和平为
成龙设计的醉八仙更成为功夫电影中的经典,其招数之成熟严谨,拳歌之典雅传神,不像是草草创作出来的拳
术,倒像是多年发展的成熟拳路一般。虽然之后的成龙动作风格逐渐转变和成熟,但袁和平赋予成龙的这些特色
却始终在成龙的动作中打上了烙印,可以说成为了成龙成功的基础。袁和平,这位一贯善于发掘动作演员潜能的
动作大师的出现改变了成龙的命运。他为成龙设计的《蛇形刁手》和《醉拳》两部影片首度发掘了成龙京剧科班
训练所造就的灵活身手、高难度和充满喜剧感的闪转藤萝,以及亲民朴素的个人魅力。特别是《醉拳》,他为成
龙设计的诸多功夫场景,既充满了谐趣感,又将成龙出色的身体素质充分展示。成龙从《醉拳》开始摸索出了一
条和之前完全不同的功夫电影路线,这和他自小接受京剧舞台训练不无关系。成龙大胆地在功夫电影中改进和借
鉴了京剧舞台表演的特点,利用动作增强电影本身的叙事,同时制造出了漫长复杂的见招拆招的格斗办法,并不
着痕迹地逐步强化动作节奏。在找到自己的动作特点后,成龙又结合好莱坞默片时期的喜剧动作特点,将其融入
自己的肢体表演经验。经过十年的探索,最后发展出了自己独特的动作风格,并引领着香港功夫喜剧风潮三十年
之久。
《醉拳》《蛇形刁手》是成龙功夫电影第一阶段的代表作。这一阶段的电影几乎都是在讲述民国时代背景下
的傻小子闯江湖的故事,其它包括《笑拳怪招》《一招半式闯江湖》《龙少爷》等等,沿袭的都是这一路线。虽
然故事老套、情节简单,但是成龙搞笑夸张的表演,加上精彩绝伦的动作,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其中特别值得一
提的就是拍摄于1978年的《一招半式闯江湖》。在这段片头中,成龙的戏仿和我搞了诸多经典武侠片中的角色和
桥段。其中不但有胡金铨和张彻的经典武侠片,更有对日本的盲侠座头市的模仿片,考研书是成龙电影中难得一
见的珍贵镜头。在这个段落中,无论是音乐还是人物造型都是在可以模仿。胡金铨导演的《大醉侠》,但成龙在
这个镜头中对古装武侠片传统模式和套路的颠覆,正是他尝试告别过去,开创功夫喜剧片新天地的努力。
拍摄于1982年的《龙少爷》,是成龙第一次奔赴好莱坞发展失败后,嘉禾公司为成龙量身定做的剧本。成龙
在本片中担任了监制、导演、编剧和动作指导,可以说是完全体现了成龙自己的风格。这部电影虽然还没有摆脱
成龙过去民国背景功夫片的模式,但成龙在其中已经开始表现出自己的喜剧表演天分。影片充分发挥了成龙动作
和喜剧表演特长。在经典的踢毽子大赛段落中,成龙把中国民间传统体育竞技项目和西方类似的竞技项目以及中
国武术中的一些动作完美的融合在一起,并结合日常生活中的足球比赛场面将这个动作场面拍得生动有趣、高潮
迭起、极富观赏性。本片上映后,反应热烈,令成龙在香港影坛重振声威,也成为成龙最重要的电影代表作之
一。点缀在影片中的那些雅俗共赏的笑料给整部电影增添了不少乐趣。书房背书一段,成龙用他的肢体语言将这
个情节表现的妙趣横生,令观众乐不可支。可以说,无论是在演技,还是在动作设计上,成龙通过这部电影登上
了一个新的台阶。
进入80年代后,由于香港经济和文化的发达,香港都市生活开始成为主要电影题材,本土特色更加鲜明,纯
香港电影正式兴起。同时,电影行业的从业人员也大多在西方受过高等教育及专门训练。无论是电影语言及观
念,还是技术技巧,特别是动作及特技摄影都有了很大提高,从而明显改善了香港电影的制作素质。正是在这样
的背景下,成龙的功夫喜剧电影业开始摆脱过去的民国时代背景,进入新的时期,《A计划》正是这一时期成龙最
著名的代表作。《A计划》不但是成龙80年代最著名的电影作品,也是成龙中期电影的巅峰之作,几乎是有着成龙
巅峰时期电影所有的优点,却没有任何明显的缺点。当然,投资不大和微小的时代差异,实在不能算作是成龙电
影的缺点。电影的武打和追逐场面既掌握精准的动作节奏,又包含夸张滑稽的表演。对于80年代至21世纪的观众来
说,这些元素的巧妙结合将他们带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全新境界。在成龙的《A计划》一片中,这场著名的自行车
追逐战就是成龙功夫喜剧风格的一次完美展现。这段追逐几乎没有一句台词,成龙只用一辆自行车、一根竹竿、
几扇窗子、一座梯子就把一群对手搞得人仰马翻、笑料百出,令观众不能不佩服。那几乎是只有卓别林才能做到
的事,而西方影评人对于成龙的评价就是:他是全世界少数几个可以在默片时代走红的演员之一。同时,成龙的
动作风格也从早期的街头斗殴风格开始向格斗大闹风格转变。在之前的民国功夫片中,成龙扮演的角色武功不
高,对付对手十分吃力。因此手脚乱用、胡打一气,武术招式运用的很少,打斗十分接近真实的街头殴斗,动作
主要用于配合剧情。而从本片开始,成龙扮演的角色,功夫开始厉害起来,格斗风格开始转向硬朗。动作更加强
悍有力,打击感强烈,令观众看起来很爽。而这一风格的转变,正是成龙、元彪、元奎与洪金宝之间默契的配合
所导致。成龙早期作品中单纯卖弄的拳脚场面,在本片中被成功地融入到对周围环境道具的创造性运用上。功夫
演员肢体上的杂技性灵感和灵活度也达到了与武术本身最大限度的交融,使得影片几乎每一个动作场面都有独特
的细心设计,力求给观众足够的新鲜感。本片还有一点很特别,解释成龙在这部影片中特意两处了自己的京剧家
庭。和洪金宝劫枪的一段,两人的京剧念白和身手都可圈可点。尽管这些京剧元素其实算来都是可有可无的点
缀,但却让影片别具一番风味。
拍摄于1984年的《快餐车》是成龙、洪金宝与元彪三名师兄弟继《A计划》之后又一部合作的动作喜剧,外景
远征西班牙拍摄,欧式古堡成为主要的故事场景。全片内容虽然并无断章,但三兄弟配合无间,全片拍得爽朗热
闹,符合成龙电影一贯的娱乐观众需求。说到成龙功夫喜剧的成功,除了袁和平外,还不得不提他的师兄洪金
宝。早在李小龙时期,洪金宝就已经是嘉禾公司的武术指导,并曾参与过《精武门》和《龙争虎斗》的拍摄。由
于受到李小龙实战战斗风格的影响,洪金宝的动作风格也偏实际格斗,从而影响到了成龙、洪金宝在《快餐车》
一片中担任导演在动作风格的设计上对成龙起到了明显和重要的改变。由于洪金宝的帮助,成龙在本片中正式确
立了他格斗大师的风格特色,尤其以最后的城堡决战最为精彩,除了动作风格的变化外,二人一胖一瘦、一唱一
和,一个幕前一个幕后的默契搭配也为电影创造出丰富的喜剧元素。片中的打斗场面可谓精彩纷呈,而反派中,
以宾尼·尤奎德兹扮演的黑帮打手最为引人注目。美国轻量级拳手尤奎德兹曾是世界自由搏击轻量级冠军,曾在
63场正式比赛中,57次击倒对手。在《飞龙猛将》与《快餐车》中,他与成龙都有精彩的对打场面。其中和成龙
在《快餐车》中结尾处的一场打斗,被著名格斗杂志《黑带》评为历史上最精彩的影视剧打斗场面第2名,仅次于
李小龙和恰克·诺里斯在《猛龙过江》中的罗马斗兽场决斗。 在成龙的功夫喜剧电影达到巅峰时期之后,又一个接替者出现了,他就是李连杰。李连杰英俊随和的外表,
猛毅、嫉恶如仇的性格,漂亮的打斗,倾倒了无数的观众。而后他又身手不凡地打进好莱坞,让全世界都领略到
了中国功夫的真功,并为自己赢得了功夫皇帝的称号。
拍摄于1982年的影片《少林寺》,以少林寺里十三棍僧救唐王的一组壁画为依据,以隋末唐初群雄角逐中
原,争霸天下为历史背景,描写武门之后的小虎为报杀父之仇,在少林寺削发为僧、苦练功夫,最后亲手杀死仇
敌的故事。扮演小虎的李连杰,以本片横空出世,成为一代功夫皇帝。本片主演李连杰、于海、于承惠、计春华
等演员都是当时国内的武术高手,他们的精湛表演使得本片成为特定历史时期下武术片的巅峰之作,特别是在当
时体能、技术处于最巅峰状态的李连杰在这部电影中展示了近乎全能的身手。其中醉棍、单刀等兵器的表演都可
说是不可再得,以电影的形式为中国武术表演留下了珍贵的影像。在这部电影中,李连杰展示了纯然中国式的武
术,又充满了中国武术的神韵。高贵、典雅、雍容大方,自然成为中国武术文化的最佳代言人。《少林寺》一经
上映便获得了巨大成功,不但海外反响强烈,仅在内地就拥有两亿人次观众。本片的成功,不但在于纯正中国武
术的展示,也因为其中拥有内涵丰富的爱恨情仇。而戏剧元素在其中的作用,也为本片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少年
顽皮的小虎不慎谋杀了牧羊女的黄狗,天天吃素的他一时心动,将黄狗变成了烧烤。这个情节在整部电影中严肃
的氛围中是一个不可多得的轻松细节。即使时隔多年,现在看来仍然幽默风趣。此段情节更因为结合了功夫的展
示,以及对人物性格和命运的描写没有变成为搞笑而搞笑,可以说是功夫戏剧片中的一个经典片段。因为《少林
寺》的成功,李连杰随后又主演了几部类似的影片,都在其中扮演了少年顽皮的主人公,功夫高强而性格活泼。
虽然没有再获得如同《少林寺》班的成功,但也为他日后的功夫喜剧之路铺垫了第一块基石。
1990年,鬼才导演徐克力排众议,选择当时正在美国落魄的李连杰主演《黄飞鸿》,从此李连杰成为新的功
夫电影霸主。在徐克导演的《黄飞鸿》出现以前,黄飞鸿系列电影已然被视作香港影坛的独特类型。黄飞鸿以和
为贵的儒侠形象和硬桥硬马的动作设计,都形成了固定模式。与传统的黄飞鸿电影相比,徐克版黄飞鸿的最具突
破及创新处在于凸显时代背景,强化文化冲突等因素,并将这些大背景结合进人物性格和动作设计,从而形成了
全新的影片风格和动作特点。徐克版黄飞鸿最大的特点就是增强了喜剧元素在电影中的比重,喜剧和功夫元素开
始在黄飞鸿电影中成为等量齐观的两大支柱。
作为和成龙同时代的功夫巨星,李连杰和成龙在各自电影中所展示的功夫元素是不同的。成龙的功夫是喜剧
化的,他总会巧妙地将一些搞笑元素、一些喜剧元素、一些惊险场面渗透到他的武打动作中。而曾连续五年获得
中国全国武术比赛冠军的李连杰则不同,他在本片中的动作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味道,是一种更为内敛,更为深
沉,更有韵味的功夫。由于李连杰本人身材矮小,以往所扮演角色也多是活泼俏皮的冲动少年,喜剧表演并不是
他的强项。但是只要有合适的合作对象,李连杰那种单纯憨厚可爱的气质就能迸发出幽默的闪光。在李连杰出演
的功夫喜剧中,徐克和王晶是合作较多的两个导演,而徐克的《黄飞鸿》系列则确立了黄飞鸿华人功夫巨星的地
位。李连杰借助深厚的武学功底在电影中表现出来的喜剧色彩也是赏心悦目的。李连杰塑造的黄飞鸿不仅是一个
忧国忧民的民族英雄,在他身上,也体现出了东西方现代文明的冲突。从抗拒怀疑,到接受推广,这种态度的转
变过程也正是戏剧情节的切入点。从海外归来的十三姨引出了影片中大部分极富情趣的喜剧情节。在影片的这个
段落中,黄飞鸿和家人徒弟对西方文明不懂装懂,不乏诙谐搞笑的桥段,却与影片阳刚豪情风格及严肃主题相得
益彰。徐克和李连杰因为劳资纠纷分手后,李连杰和好友元奎自组公司,筹拍了影片《方世玉》。这一次改变李
连杰的则是刘镇伟,他为李连杰设计的舔着鬼马形象影响到元奎为本片所设计的武打风格,而元奎本身奇巧险峻
的武打设计风格也正好于此珠联璧合。同时,再加上萧芳芳等演员的配合,李连杰在本片中成功塑造了一个武打
精彩、调皮可爱的少年英雄方世玉。精彩却不沉重的故事加上演员出色的表演,配合有新意的武打,以及幽默诙
谐的语言风格,构成了这部电影成功的所有元素。外省恶霸雷老虎初来广东发展,为笼络民心,摆下擂台,为女
儿雷婷婷比武招亲。年少气盛、身手不凡的方世玉则闻婷婷貌似天仙,于是前往挑战。谁知婷婷不愿受父亲摆布
已经暗中逃走,雷老虎只好找丫鬟戴上头巾冒充。方世玉正要胜出之际,幸好窥得丫鬟真相,于是便立时认输退
阵。在这一段比武招亲中,元奎设计二人在观众头顶追逐打斗,极尽巧妙之能事,成为李连杰武打中的经典段
落。而这段精彩的比武招亲最后结束的方式也颇令观众开怀大笑。
1993年,李连杰终于和袁和平一起合作了《太极张三丰》,如愿以偿地将太极拳用电影的方式传达出来。虽
然是半路出家学习的太极拳,李连杰却表现得美轮美奂,一派大师气象。加上袁和平精彩的设计,使得本片成为
中国功夫电影中的经典之作。《太极张三丰》是一个优点和缺点都异常突出的电影。虽然故事本身很差,但它的
人物设置、动作编排都十分出色。张君宝在疯癫状态中悟出太极拳理的过程和李连杰在落叶飞舞中打太极拳的一
段,都堪称神来之笔,精彩异常,不可复制。李连杰在本片中一边用舞蹈般华美的招数戏打对手,一边丰富着中
华武学的灵魂:先礼后兵、后发制人、点到为止、招招留情,一次次将武术与侠义完美地结合,既打败了敌手,
也打败了观众。李连杰作为功夫皇帝,在功夫片中的地位已经不可动摇。他和成龙作为香港功夫喜剧的两大代表
人物,为功夫喜剧摸索出了两条不同的道路。成龙的喜剧表演完全依靠自己的动作特点和肢体语言来营造,而李
连杰的功夫喜剧则更注重在人物关系和情景中发展喜剧元素,需要有其他演员配合,一同演绎喜剧场面。在李连
杰的大部分功夫喜剧中,功夫元素与喜剧元素泾渭分明,一旦涉及到武打动作场面,李连杰就会变得严肃认真,
从不以功夫本身作为搞笑的桥段。也许,这是自小就接受严格武术训练的李连杰心目中对于中国武术的一种敬
意。 在成龙和李连杰都离开香港岛好莱坞发展之后,功夫喜剧的另一个接替者出人意料地出现了,他就是周星驰。
实际上呢,作为香港喜剧的代表人物,周星驰在他的早期电影当中就已经加入了一定的功夫元素。在《唐伯虎点
秋香》这部影片中,各种后现代手法层出不穷,显示出颠覆古典题材的超凡想象力。周星驰扮演的风流才子唐伯
虎出身于武学世家,还背负着为父报仇的重大责任。在最后的决斗中,周星驰以京剧武生的扮相登场为父报仇,
并夺回了兵器谱排名上的位置。其实对于周星驰的电影来说,中间的打斗过程并不重要,所以我们直接把这个过
程快进过去来看看最后出人意料的结局吧。正是这一典型的周星驰电影噱头,拉开了周星驰通往功夫喜剧类型的
大门。
《大内密探零零发》是一部典型的周氏无厘头喜剧,影片一开场就对传统的武打片进行了一次恶搞。叶孤城
与西门吹雪决战紫禁之巅,花满楼与陆小凤观战,但四大侠客的形象被彻底颠覆和重建,正是这种反差构成了电
影的喜剧效果,同时也为影片后来的风格奠定了基调。在影片的这个段落中,金国计划进攻中原,于是借解剖神
秘的天外飞仙为由,召集中原各地神医前往解剖现场以便一举灭杀,使中原没有名医可以救人之后再挥军南下。
以医生为职业掩护的零零发也前往解剖现场,阴差阳错中发现了阴谋,也保住了皇帝性命。在传统武侠电影中,
武林高手可以用飞花落叶伤人,而在本片中,周星驰对此做了最为夸张和彻底的颠覆与解构。面对金国的武林高
手,零零发坚信:你有神功,我有科学。以自己发明的手动直升机配合机关炮,击败了金国高手,彻底粉碎了他
们的阴谋。正如成龙和李连杰的电影中,虽然喜剧元素很重要,但功夫永远是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一样。在这部电
影中,功夫只是一个构成元素,而喜剧才是真正能够吸引观众的因素。在这个段落中,周星驰更是以这种极端戏
仿的方式向香港的功夫片露出了一个得意的鬼脸。
但作为李小龙的影迷,在银幕上扮演他一直是周星驰的愿望。在1999年的电影《喜剧之王》中,我们可以从
这个模仿《精武门》的片段中看出周星驰的野心。
到了2001年的《少林足球》,周星驰就开始彻底地改造香港的功夫喜剧,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而周星驰
在本片中不仅公开将李小龙奉为精神偶像,甚至在服装、动作和台词处理上都在明显地向李小龙电影致敬。一直
以来,周星驰都希望步周润发、成龙和李连杰等人的后尘,成功打入好莱坞电影市场。不过由于文化本经的差异
等种种原因,对于他的香港式喜剧,好莱坞片商并不买账。而《少林足球》以功夫加喜剧的方式成功地为周星驰
敲开了好莱坞大门。《少林足球》不但在美国取得了良好的票房成绩,周星驰的下一步电影《功夫》也由美国电
影公司参与投资拍摄。
2004年的《功夫》更是周星驰在功夫和喜剧元素方面进行新结合的成功尝试。以无厘头喜剧风格起家的周星
驰在《功夫》中基本抛弃了传统的无厘头喜剧表演风格,而是将故事的重点转向功夫和电脑特效。对于正展望国
际电影市场的周星驰来说,这样的转变正是壮士断腕的悲壮选择,因为原本基于香港方言的无厘头喜剧一旦离开
香港本土市场就全无魅力。而功夫加喜剧加电脑特效的模式则是能够通行全球电影市场的秘密,正是有了香港功
夫电影的熏陶,周星驰从《新精武门》《破坏之王》《喜剧之王》直至《少林足球》,他绝不错过任何可乘之机
来表达自己对小人物的悲悯,对理想的追逐,对功夫的热爱,对李小龙的景仰,以及对功夫哲学的解读。穷街陋
巷出身的周星驰,终于凭着无厘头喜剧成了万众敬仰、万人爱戴的喜剧之王,获得了可以拍自己想拍的功夫电影
的资格。在《功夫》这部电影里,周星驰借助电脑特效,将功夫这个香港电影最基本的元素进行了最具时代气息
与可看度的改造,最后,将这部电影锻造成属于他自己,也属于所有观众的功夫帝国。



  • 15953008960 :《功夫》简介
    薄倪雨3637 :答:在亚洲,周星驰是除了成龙之外最具票房号召力的人物,他本人亦崇尚中国武术文化,并习武多年。从影至今的多数作品都获得票房大丰收,其中,他自编自导自演的八部作品——1996年的《食神》、1999的《喜剧之王》,以及创香港影史最高票房记录的《少林足球》更是脍炙人口,风靡一时。《少林足球》一片更...
  • 15953008960 :成龙的所有电影(从功夫喜剧到动作大片,一路追寻华语电影的传奇巨星)
    薄倪雨3637 :答:成龙,一个华语电影的传奇巨星,他的电影作品涵盖了从功夫喜剧到动作大片的各个领域,成为了中国电影史上最具代表性的演员之一。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路追寻成龙的所有电影,回顾他的电影生涯。《大兵小将》(1983)《大兵小将》是成龙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他的成名之作。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中国士兵在第一...
  • 15953008960 :香港电影的历史发展
    薄倪雨3637 :答:这些电影不但令喜剧在香港电影史上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更促使了后来功夫喜剧的诞生。 1978年袁和平执导《蛇形刁手》和《醉拳》奠定了功夫喜剧的地位,使其成为70年代末最具代表性的电影类型。 功夫喜剧离开电视感性,以密集的功夫设计及谐趣的杂耍风格吸引观众;可以说是揉合了传统功夫片及许氏兄弟式的喜剧精粹。 演员方...
  • 15953008960 :功夫的剧情简介
    薄倪雨3637 :答:《功夫》一片的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当时中国的最大殖民地——上海滩。当时的上海滩有两大黑帮,分别是具有本土传统特色的鳄鱼帮和接受吸收西方外来文化斧头帮。鳄鱼帮主打码头走私货运及仓库租赁使用业务,除此之外就是拥有与斧头帮数量对等的收取保护费的地盘。在鳄鱼帮这么多业务当中,其中的核心...
  • 15953008960 :洪金宝星爷的《功夫》恩怨罗生门背后,藏着功夫片的最终宿命
    薄倪雨3637 :答:如果星爷不食言,《功夫》应该会是少时习武的周星驰,一生中主演的最后一部功夫喜剧。 而近期暴瘦的洪金宝,也大概率无法像《叶问2》一样,再和甄子丹站在桌子上大战三百回合。 别说洪金宝,去年56岁的甄子丹都说,《叶问4》是自己最后一部功夫片。 功夫讲究拳怕少壮,可是少壮在哪里? 当年七小福中的大师兄洪金宝68岁...
  • 15953008960 :原本走硬汉路线的周星驰,他的周氏喜剧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薄倪雨3637 :答:说到《美人鱼》,很多人发现影片的故事情节和《色戒》颇为相似,女主角的一角是卧底在男人身边,勾引他,然后发展出微妙的关系。当姗姗扯下刘璇的假胡子时,影片进入了主题。在爱的力量下,刘璇脱下伪装,找到了真实的自己。就像功夫里的棒棒糖被打碎了,阿星变了邪灵,食神里的碗让周晓庆的浪子回头。这...
  • 15953008960 :6部笑断气电影
    薄倪雨3637 :答:电影一直是人们娱乐、放松的重要方式,其中喜剧电影更是让人们大笑不停的利器。而在众多喜剧电影中,总有一些电影让我们记忆深刻、印象深刻,看一遍还想再看一遍。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就是六部笑死人的电影,它们分别是《功夫》、《唐伯虎点秋香》、《大话西游》、《喜剧之王》、《无敌幸运星》和《疯狂的石头》。这...
  • 15953008960 :《功夫》是哪一年的电影?
    薄倪雨3637 :答:《功夫》是2004年周星驰主演电影。[功夫][2004] 《[功夫][2004]》百度网盘高清免费资源在线观看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aaZSn5nltZscKY5qA_aRxg?pwd=qmdh提取码:qmdh 影片表现的是一个街头混混变成一代武术家的故事,一个本性善良的黑帮流氓改邪归正的故事。1940年的广东,时势艰...
  • 15953008960 :林青霞息影前的这部武侠片,让袁和平的“和平影业”落下时代帷幕_百度知 ...
    薄倪雨3637 :答:同时说一说,“和平影业”几经起落的发展历程。 袁和平的“和平影业”,在发展中遭遇了不少波折。80年代初,趁着功夫喜剧的热潮,“和平影业”推出了《南北醉拳》、《奇门遁甲》、《鬼马天师》等功夫喜剧佳作。 但80年代中期,随着功夫喜剧市场的衰落,“和平影业”也遭遇了发展困境。 在《笑太极》、《情逢敌手》、...
  • 15953008960 :哪位武打片演员,可以写进中国功夫片历史?
    薄倪雨3637 :答:成龙,奥斯卡终身成就奖获得者。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史上20位最伟大的动作影星”第一位。他独创的功夫喜剧是实打实的硬功夫与夸张、滑稽的巧妙动作之间的融合,观众在观影过程中既能畅快淋漓地感受有力的拳脚又不乏在饶有趣味的小技巧中回味无穷,很合中国乃至世界的口味,所以现在外国友人说起中国...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