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则天陵墓上为何雕刻着天马和鸵鸟,这有何意义

   更新日期:2024.05.17

乾陵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乾陵陵区庞大的石刻群为世人瞩目。乾陵神道两侧自南而北依次对列的石刻有华表、翼马、石鸵鸟、石马与牵马人、石翁仲等。这些陵墓石刻具有哪些象征意义,至今为学者们聚争不止。

乾陵神道石刻中最新奇者当数石鸵鸟,其象征意义也是最大的争议点。一般观点认为,这对石刻雕凿的是来自外域的鸵鸟,以宣扬唐帝国国势之强盛。也有学者认为设于朱雀门外的鸟形刻石,当是象征南方的朱雀。最近,西安文物保护修复中心研究员秦建明对此石刻重新认识,他从其结构等方面特点出发、结合古文献,提出其并非鸵鸟、亦非朱雀,而应当是古人所说之“鹄”。鹄刻于石屏之上,实为法象古代的射侯,即后人所说的箭靶。

■陵前刻鸵鸟为乾陵首创

秦建明研究员阐述,石鸵鸟树立陵前,为前代制度所无。神道石刻中的华表,自汉魏以来一直存在,翼兽在南朝陵墓之前也有峙列,建筑与陵墓前列金石人马古已有之,秦庭曾立有十二金人,汉宫有金马门之设,汉霍去病墓前存马踏匈奴之像,惟独刻鸵鸟于陵前,为前代所无,系乾陵首创。

鸵鸟原不产于中华之地,汉时入贡中国,是外来品种。另外,乾陵神道石刻中的人与动物形象皆为圆雕,只有一对石鸵鸟是高浮雕,雕于一面方形石屏之上。所以,在陵墓前设石鸵鸟不但于礼无征,而且其艺术结构形式也与众不同,使之在石刻群中显得突兀不群。

这对石雕鸵鸟树于乾陵神道左右,东西对峙,两石皆由下部的底座与安置于座上的石屏两部分构成。石座上面凿刻有长方形石槽,石屏安插于石槽之中,鸵鸟则浮雕于石屏之上。东西两石形制大致相同,只是石刻尺寸小有差异。对石鸵鸟观察,两鸟身上皆有水泥修补痕,细看则发现被补处皆为圆形,说明该处本系圆形孔洞。为什么东西两鸟皆有一圆形孔洞,且孔洞都处在鸟身之上?如果是后代破坏,为什么不大刀阔斧地砸毁,而只是在其上认真地凿刻两个孔洞?

经测量,发现两孔中心距离原地面皆高145厘米。这就说明,鸵鸟身上两孔很有可能是石雕的原刻,即带孔石鸵鸟为唐石刻的原造型。这样的石孔,如同乾陵神道石马嘴角凿有石孔是用于安装马镳一样,具有一定的用途,并非后代破坏之痕。

更重要的发现是:在石孔周围,分布有大量醒目的小白点,西侧鸟身上的白点较东侧更为明显。经用放大镜观察,并与它处石刻相类白点的成因分析,得知小白点皆因撞击所致。石灰岩正常的色泽为青灰色,当石面受到外力冲击时,会形成白色的伤痕斑点。神道其他石马等腹部的凿痕也是这样,只是连续的凿痕为条状。圆孔四周这些密布的撞击点皆不大,直径一般在0.2~0.7厘米间,是比较尖锐之物撞击所致。

■石鸵鸟是特殊的射侯

这处石鸵鸟之设,象征何物?秦建明认为,石鸵鸟象征的是中国古代的射侯,即后人所说的箭靶。

秦建明介绍,射侯作为古代的一种箭靶,主要在举行射礼时应用。依《周礼》所记,射侯基本由两部分构成:一曰侯,就是背屏,大致为方形,用布或皮革制成,以木架支撑张开;二曰鹄(音鼓),即设于侯上的箭靶。古人张侯而射,侯上的鹄即是射击目标,故射中者曰中鹄。鹄的材质,大约是容易受箭的皮裹草鸟或其他材料。

乾陵神道石鸵鸟形制与古礼中所记之射侯非常相像。石屏如同方形之侯,鸵鸟如同鹄。鹄设于侯,鸵鸟则设于屏。所以,石鸵鸟应当是仿古射侯而设,属于“张皮侯而栖鹄”的形式。东西石屏鸟身正中各凿有一圆孔,这应当是瞄准射击的“中”,即靶心。

■石射侯所设用意至深

乾陵在神道上设制射侯,是深有意义之举。

秦建明引申说,射是古代六艺之一,射技是士的必修项目。张侯习射,是古代保持尚武之风与选拔武士之礼制,许多礼仪中都设有射礼,射礼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等,其中等级最高者为大射之礼。大射是祭祀前的一项礼仪,射不及格,参与祭祀的权利将会被剥夺。唐初所定的《贞观礼》《显庆礼》中均载有大射之礼,且“行用不废”,说明唐代还保持射礼。

皇帝谒陵在唐代算是一种大祭,设石侯于乾陵前,且侯上存有累累射痕,说明这处石刻可能曾作为射侯使用。如果推测不误,那么唐谒陵时应当还保持有射礼。

乾陵神道设立射侯之石,不单单是一种增加陵墓肃穆的艺术陈列,或仅仅是礼制等级的体现,其中兴许还怀有一种“弧矢之利,以威天下”之意图,怀有对唐王朝威加四海强盛国势的张扬之心。古礼中存有祭祀射侯时的祭辞,中曰:“惟若宁侯,母或若女不宁侯,不属于王所,故抗而射女。”这表面上是对靶子上的鸟说话,但同样也是对参加射礼的诸侯、外番与群臣的威胁之词。唐王朝以武力平定天下,东征西伐,致使四海来朝,乾陵之前有六十一陪臣刻像以示臣服,便是这种宣扬威势的体现。所以这处石刻之设,可谓用意至深。http://www.doc88.com/p-9723580106298.html

秦建明说,按古礼地位高者所用侯大、卑者所用侯小,乾陵东西两石侯虽尺寸相近,但其上石孔却大小不同,可能是供不同等级者所用。但是,唐睿宗桥陵陵前石刻中也有石鸵鸟,身上却无孔洞,大约与当时忽略武备、射礼弛废有关,虽同为陵前石刻,却已与乾陵有别,成为纯粹的陈设。秦建明所说新异,但自谦认为是一家浅议,还恳望高明指教。



  • 15222401914 :武则天墓前61尊无头石人是怎么回事?石人的头都去哪里了?
    邹江裕5262 :答:乾陵石像无头之谜的答案之一:历史上曾多次遭遇被盗 “南方才子北方将,陕西黄土埋皇上”。陕西西安是汉唐两朝的国都,两朝皇帝的陵墓都集中在陕西各地,文物资源十分丰富,这里也因此成为文物大盗们觊觎的重灾区。武则天的乾陵由于墓道隐秘,封闭良好,地宫至今未被盗贼盗掘。但乾陵地面文物,却屡次遭遇盗贼...
  • 15222401914 :一匹鸵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鲁迅为什么把昭陵上
    邹江裕5262 :答:鲁迅在提到“遥想汉人多少闳放”时,指出:“长安的昭陵上,却刻着带箭的骏马,还有一匹鸵鸟,则办法简直前无古人。”为何鲁迅将昭陵上“刻着带箭的骏马”和“还有一匹鸵鸟”视为唐代豪迈开放的象征?在唐太宗的昭陵上,雕刻着带箭的骏马,这是唐太宗曾经的战马,为了纪念它,特地将它雕刻在陵墓之上。
  • 15222401914 :唐建陵有对石鸵鸟雕塑,鸵鸟没成为华夏家禽是什么原因?
    邹江裕5262 :答:下面我们再说唐高宗与武则天合葬的乾陵,作为唐十八陵中唯一没有被盗的一个,研究价值极高,考古学家在乾陵中也发现了鸵鸟的石刻,由此说明在唐代,非洲国家已经可以与华夏大地,互通来往,并且常常有礼品赠送,相信非洲曾赠送大唐鸵鸟,不然没有凭证,石刻也做不了如此栩栩如生。可是为何唐朝没有,鸵鸟养...
  • 15222401914 :武则天“无字碑”为何无字?史上关于“无字碑”的五种说法
    邹江裕5262 :答:由此推之,为了彻底清除武周政权带来的痕迹,他下令将武则天陵墓旁的石碑上已刻好的字迹重新磨去,也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历史上虽然流行这五种说法,但由于这些说法都拥有许多史料的支持,因此谁也说服不了谁,而这块无字碑也就成为千百年来人们猜测、探究却莫衷一是的千古之谜。目前,有人有推断出了一...
  • 15222401914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陵墓前,为何有那么多的无头石像?
    邹江裕5262 :答:逝世之后,武则天入葬乾陵与李治进行合葬。乾陵位于陕西咸阳,于弘道元年开始修建,第二年便大致建造完成。刚刚建成没多久,李治便因病去世,随后葬入其中。在这之后,乾陵的建造工作还持续了较长一段时间。待武则天也去世之后,中宗将其葬入其中。除此之外,中宗还在主墓周围加建了不少陪葬墓。自古以来,...
  • 15222401914 :武则天坟
    邹江裕5262 :答:位于陕西省乾 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高宗李治死于弘道元年(683)十 二月,光宅元年(684)葬于乾陵。武则天于神龙元年(705) 死于洛阳,神龙二年(706)五月合葬于乾陵。1958年陕西 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对乾陵进行勘察。1960~1972年先后 发掘 5座陪葬墓。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5222401914 :乾陵墓前的无字碑,刻了密密麻麻的什么文字?
    邹江裕5262 :答:乾陵墓前的无字碑,刻了密密麻麻的宋、金、元、明、清各代的文字。乾陵墓前的无字碑是武则天的。乾陵墓位于陕西地区,埋葬了李治和武则天。这当中东侧的无字碑是武则天的。无字碑是一块非常大的巨石,上面雕刻了八条螭龙等图案,还雕刻了各种骏马饮水、雄狮、云纹、花草纹饰,线条非常精美流畅。这块...
  • 15222401914 :武则天陵墓里到底有什么,为什么近百年没人能进去?
    邹江裕5262 :答:武则天墓里是什么?甘岭是中国唯一两个皇帝共用的坟墓。当然,两个皇帝的财富都聚集在一个房间里。法门寺一开,我就参观了地宫,用震惊这个词来形容我的心情。我查了一下文字资料,发现宝藏恰好是佛陀的生日。所有在场的人都震惊了,沉默了。一位负责人当场叹了口气:“可以换香港!”自汉代...
  • 15222401914 :武则天的陵墓为何这么坚固呢?为何数万人都不能将其挖动呢?
    邹江裕5262 :答:一.武则天的陵墓竟从未遭到过盗墓者的破坏,说明其中陪葬的物品不论从其价值还是研究意义都很重大。二.在乾陵的司马东道的东侧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武则天无字碑,这是由一块巨大且完整的石头进行雕刻而成,有螭龙九天墓 当时建造地宫的时候,从山里挖出来的碎石,都是运到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才准丢弃。盗墓贼...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