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历史上唐朝有哪些贤臣?

   更新日期:2024.06.03
1 . 杜如晦
杜如晦 (585-630)唐初大臣。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父祖世代为官。隋末曾任滏阳尉。唐兵入关,初任秦王府兵曹参军、陕州总管府长史,后迁陕东道行台司勋郎中。曾随李世民征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并助其取得帝位。是参与谋划的重要人物之一。太宗即位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封蔡国公(死后徙封莱国公)。与房玄龄共掌朝政,制订典章制度,时人号称'房、杜'。
2.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 (?-659)字辅机。河南洛阳人。唐太宗时任尚书右仆射、司空、司徒等职,封齐国公,又徙赵国公。贞观十一年(637年)曾奉命与房玄龄等修《贞观律》。后佐唐高宗任太尉、同中书门下三品。于永徽二年(651年)奉命与律学士对唐律逐条解释,撰成《律疏》(宋以后称《唐律疏议》)三十卷。
3. 狄仁杰
狄仁杰 (607-700)唐大臣。官怀英,太原(今属山西)人。武则天初年任地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后因被酷吏来俊臣诬谋反下狱,旋放出贬为彭泽令。契丹犯河北,转迁为魏州刺史、幽州都督、河北道安抚大使等,筹划防务。后居相位,以敢于诤谏、执法不阿著称,则天呼为'国老'。
4. 宋璟
宋璟(663--737)唐大臣。邢州南和(今属河北)人。调露进士。少好学,工文辞。累官御史中丞,为武则天所重。睿宗时为宰相,革除前弊,选拔人才。后因奏请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被贬职。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冬,继姚崇居相位。主张宽赋役,省刑罚,禁销恶钱;选择人才,使百官称职。八年,罢相,封广平郡公,世称'宋广平'。有集,今佚。
5. 张九龄
张九龄 (678-740)唐朝大臣。文土。字子寿,一名博物。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武则天时中进士,后任右拾遗。玄宗时吏部选拔人才,曾由他和赵冬曦评定等第。积官至岭南道按察使。为张说所重,说死,以秘书少监代领集贤院事。开元二十一年(733年),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次年为中书令,监修国史。任相期间,有直谏之风。曾建议不循资格用人。复置十道采访使,于河南屯田种稻等。又曾主张治裁安禄山败军之罪,以抑其骄横。开元二十四年(736年)为李林甫所谮,罢相。诗文著称于时,有著作《曲江集》。
6. 姚崇
姚崇 (650-721)唐大臣。本名元崇,后改元之,因避玄宗开元年号,再改名崇,陕州硖石(今河南三门峡南)人。武则天时策对契丹有方,超拔为夏官侍郎,后为宰相,又参与谋诛张柬之兄弟,因功封梁县候。睿宗时又为相,与宋璟密奏令太平公主迁东都,被贬职。玄宗开元初重为相,封梁国公。明于吏道,敢于进谏,反对滥造佛寺道观,不少僧侣因此还俗,又提倡焚埋法来灭蝗等。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
7. 魏徵
魏徵 (580-643)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馆陶(今属河北)人。初为道士。隋末参加瓦岗起义军,失败后降 唐。曾为窦建德所获,后复归唐。太宗即位,任谏议大夫。常犯颤直谏,前后陈谏二百余事。后任侍中,主持编撰梁、陈、齐、周、隋诸史,封郑国公。曾告诫太宗'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并劝其以隋亡为鉴,认真总结历 史教训。认为君与民好比舟与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应'薄赋敛、轻租税','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以巩固封建统治。曾主编《群书治要》等书。其言论见《贞观政要》。在法律上,认为:1、法是'国之权衡''时之准绳';治国之本在于广施仁义,提倡德礼,并非严刑峻法;2、法贵宽平,'赏宜从重,罚宜从轻';主张秉公执法,不能因个人好恶喜怒'任心弃法';3、'人有所犯,一一于法',不分亲疏贵贱;4、审案'必本所犯之事以为主',严防狱吏离开事实严讯旁求。其法律思想直接影响了唐初的法制建设。
8. 房玄龄
房玄龄 (579-648)唐初大臣。字乔(一说名乔,字玄龄),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人。隋末举进士,任隰 城尉。唐兵入关,归李世民,署渭北道行军记室参军,后改秦王府记室,以运筹帷握,为李世民网罗人物,策划统一,经营帝位,与长孙无忌等五人叙功评为第一。贞观元年为中书令,后改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封梁国公。长期执政,与杜如晦并称贞观贤相。曾受诏重撰晋书。贞观二十二年(648年)死,陪葬昭(唐太宗)陵。
9. 裴度
裴度(765-839)唐大臣。字中立,河东闻喜(今属山西)人。贞元进士。宪宗时为相,力主削除藩镇。元和十二年(817年)官淮西宣慰处置使,奏请取消监军宦官,督师平定淮西之乱,威慑藩镇。后因不满宦官专权,辞官闲居洛阳。

太宗贞观时期:房玄龄 杜如晦。魏征 李绩。

李靖

玄宗开元时期:姚元崇,宋璟,张说,张九龄。

宪宗元和时期:李绛,武元衡,裴度等



唐朝的贤臣有很多的,诸如魏征,李靖,秦叔宝,尉迟敬德,郭子仪,狄仁杰等等。薛仁贵,房玄龄、杜如晦、
马周、李勣、长孙无忌、张柬之、姚崇、宋璟、李光弼、李宓、杨炎等。

最有名的应该是魏征了,还有李世民时代的那些名臣们。



第一名贵戚豪族英冠人杰——长孙无忌
第二名宗室名王,独称军功——河间王李孝恭
第三名贤辅谋深遭逢明主——莱公杜如晦
第四名智者尽言青史美臣——郑公魏征
第五名命世之才善建嘉谋——梁公房玄龄
第六名才高望重社稷之臣——申公高士廉
第七名夺槊陷阵智勇双全——鄂公尉迟敬德尉迟恭
第八名南平吴会北定沙漠——卫公李靖
第九名骨鲠大儒直言不隐——宋公萧瑀
第十名临危不惧真正将军——褒公段志玄
第十一名开国猛将入京首功——夔公刘弘基
第十二名隋室贵臣唐朝义夫——蒋公屈突通
第十三名参预谋略秦府能臣——勋公殷开山
第十四名驸马英雄临危不惧——谯公柴绍
第十五名太原从龙晚节不终——邳公长孙顺德
第十六名出身寒贱外恭内诡——勋公张亮
第十七名摧凶克敌恃宠矜功——陈公侯君集
第十八名助定奇策英年早逝——郯公张公瑾
第十九名骁勇虎臣义气将军——卢公程知节
第二十名德行淳备良谏纯臣——永兴公虞世南
第二十一名高祖旧臣举义殊功——邢公刘政会
第二十二名忠纯不贰心存唐朝——莒公唐俭
第二十三名国家长城义名天下——英公李绩
第二十四名马槊英雄勇武绝伦——胡公秦叔宝

  • 15723698455 :唐太宗在位时期的政治和军事方面都有什么措施他的三位贤臣分别是谁?
    翁穆阅3547 :答:因隋末战争而人口锐减,公元628年(贞观二年),唐朝只有二百九十万户人口,李世民经常以亡隋为戒,注意叮咛自我克制欲望,嘱咐臣下莫恐上不悦而停止进谏,励精图治,在政治上,既往不咎,知人善任,从谏如流,整饬吏治;经济上,薄赋尚俭,为政谨慎;亦致力复兴文教,令隋末动荡之局得以稳定下来。李世...
  • 15723698455 :列举唐朝前期的四位贤臣
    翁穆阅3547 :答:房玄龄 杜如晦 长孙无忌 魏征 姚崇,宋璟不算前期,是中期的
  • 15723698455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哪些贤臣?
    翁穆阅3547 :答:春秋:管仲 商鞅 伍子胥 范蠡 秦:蒙恬 蒙毅 王翦 楚汉:范增 张良 陈平 曹参 萧何 周亚夫 褚遂良 霍去病 三国:诸葛亮 荀彧 陆逊 鲁肃 晋:羊祜 卢钦 祖狄 陶侃 桓温 谢安 唐:房玄龄 魏征 宋:寇准 苏轼 (欧阳修 王安石 有争议)明:刘伯温 方孝孺 解缙 于谦 徐阶 高拱 ...
  • 15723698455 :唐朝的国公都有哪些?都是 谁担任?
    翁穆阅3547 :答:官至光禄大夫,封郑国公,谥号“文贞”。 葬礼从简。 同年入凌烟阁。 著有《隋书》序论,《梁书》、《陈书》、《齐书》的总论等。3、卫国公李靖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东北)人。唐朝杰出的军事家,隋朝凉州刺史韩擒虎外甥。李靖仪表魁伟,善于用兵,长于...
  • 15723698455 :什么是"贞观之治"?辅助唐太宗是哪几位贤臣?他们的特长是什么?
    翁穆阅3547 :答: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 ,故史称“贞观之治”。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房玄龄:多谋,深谙政治,通晓军事。杜如晦:善断。魏征:直谏敢言。长孙无忌:聪明鉴悟,雅有武略,乃唐太宗心腹之臣。李靖、李绩、侯君集:唐初三大名将,显然特长就...
  • 15723698455 :古代有哪些贤臣名将??
    翁穆阅3547 :答:贤臣:战国:吴起 秦:商鞅 唐:魏征,狄怀英,长孙无忌,李孝恭,房玄龄,李靖,刘弘基,柴绍 宋:范仲淹,朱熹,包拯,余靖,岳飞,王安石 元:刘秉忠,廉希宪,虞集,赵孟頫 明:张居正,袁崇焕,郑成功,于谦,戚继光 清:纪晓岚,曾国藩,索尼(不是日本的!!!),遏必隆,苏克萨哈,刘墉 名将...
  • 15723698455 :唐朝贤臣的事迹
    翁穆阅3547 :答:秦王听了,觉得魏征说话直爽,很有胆识,不但没责怪魏征,反而和颜悦色地说:“这已经是过去的事,就不用再提了。”(二)有一次,唐太宗问魏征说:“历史上的人君,为什么有的人明智,有的人昏庸?”魏征说:“多听听各方面的意见,就明智;只听单方面的话,就昏庸(文言是‘兼听则明,偏听则...
  • 15723698455 :魏征的下场?
    翁穆阅3547 :答:公元643年,魏征病死。魏征是朝廷的肱骨之臣,给李世民提出过不少中肯的建议,被李世民认作标准的谏臣,做出过不小的贡献。魏征死的也很风光,魏征病死时李世民感慨到自己失去了一个一面可以正自身言行举止的镜子。但就是在魏征去世以后,李世民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的转变,甚至是亲自砸了魏征的...
  • 15723698455 :唐太宗,他有两个杰出的宰相,又是谁?
    翁穆阅3547 :答:其实真正算起来,那个时期宰相不止两位,而且唐太宗重用的贤臣包括魏征、长孙无忌之类也都算的上宰相的。不过您要问的两位宰相应该是房玄龄(善谋)和杜如晦(善断)。唐太宗时真正做过正宰相的有房玄龄(中书令、尚书左仆射)、杜如晦(尚书左仆射),这两个最有名。此外较有名的还有长孙无忌(...
  • 15723698455 :唐代“七圣”分别是那几位?以及他们的资料?
    翁穆阅3547 :答: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边诸多贤臣如:辛茂将、卢承庆、许圉师、杜正伦、薛元超、韦思谦、戴至、张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亲自提拔,其中韦思谦曾受褚遂良打击,杜正伦被唐太宗冷落。 武则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汉族。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正统的女皇帝,也是继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又是寿命最长...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