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先后与世界各国建立外交关系及过程

   更新日期:2024.06.05

 一、新中国成立到五十年代末期

我国同苏联和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和发展友好合作关系。1949年12月至1950年2月,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赴苏访问,并同苏联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取代旧中国同苏联签订的、有损中国权益的《中苏友好同盟条约》。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有利于加强中苏两国的友好合作和共同对付可能的外来侵略,有利于我国放手进行国内的经济建设。与此同时,我国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大大加强了社会主义阵营的力量,对维护远东和世界的和平起到了重要的积极作用。 

五十年代初期,毛泽东主席就提出了世界各国和平共处和大小国家一律平等的思想。据此,周恩来总理于1953年底进一步提出了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在次年访问印度和缅甸时,同上述两国正式倡议将这五项原则作为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此后不久,毛主席又明确提出:“应把五项原则扩展到所有国家的关系中去”。他还说:“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在内和平共处”。40多年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赞同。

经过这一时期的外交工作,新中国在国际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到1956年,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已有25个,为中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五十年代后期到六十年代末 

毛泽东主席冷静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提出了“两个中间地带”的战略思想。他指出:“中间地带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指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

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我们的战略是依靠第一中间地带,争取第二中间地带,反对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 

毛泽东主席指出,对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各国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我们都必须给以积极的支持。在这一方针的指引下,中国政府和人民坚决支持埃及、伊拉克、黎巴嫩等阿拉伯国家反对帝国主义和扩张主义的斗争,坚决支持古巴、巴拿马、多米尼加等拉美国家的反美爱国斗争。

中国大力支援撒哈拉以南非洲国家和人民反对殖民主义和种族主义的斗争,先后同几内亚、加纳、马里、刚果、坦桑尼亚等国签署友好条约和经济技术合作协定,加强了彼此间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互助合作关系,积极支持安哥拉、几内亚比绍、莫桑比克、津巴布韦、纳米比亚等国争取独立的武装斗争和南非人民反对白人种族主义的斗争。 

中国奉行睦邻政策,通过友好协商,先后同缅甸、尼泊尔、蒙古、阿富汗解决了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并签订了边界条约,同巴基斯坦签订了关于中国新疆和巴基斯坦实际控制其防务的地区之间的边界协定。同印尼解决了华侨双重国籍问题。

三、 从六十年代末到七十年代末期

在毛主席的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我国抓住美国不断发出改善关系的信息,调整对美政策。从恢复中美大使级谈判,乒乓外交,基辛格秘密访华,直到尼克松总统访问中国,双方领导人经过直接会谈,于1972年2月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取得突破。

1973年1月,中美决定互设联络处,1979年1月两国正式建交,实现了关系正常化。邓小平副总理应邀访美,推动了中美关系的进一步改善。 

四、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末 

改善和发展同周边国家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在处理我国与邻国之间存在的历史遗留的领土和海域争端的问题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主权属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主张,缓解了我国同有关国家的关系。我国提出“和平相待、友好协商、互谅互让、公平合理、全面解决”的原则,与印度耐心谈判,维持了边界的和平与安宁。

我国积极支持广大发展中国家巩固民族独立、发展民族经济的斗争,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我国外交的基本立足点。我国按照“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四项原则,有力地促进了同发展中国家的经贸交流与合作。 

 五、九十年代 

九十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同印度尼西亚复交,同新加坡、文莱和韩国建交,同越南、蒙古实现了关系正常化。我国与老挝签署了边界条约,与越南签署了关于解决边界领土问题的《基本原则协议》。

与印度签署了《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保持和平与安宁的协定》和《关于在中印边境实际控制线地区军事领域建立信任措施的协定》。 1991年10月,包括中国在内的18国与柬四方在巴黎签署了《柬埔寨冲突全面政治解决协定》。

六、实行“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大业 

1984年12月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以后,双方进行了较好的合作,解决了一系列问题。但1989年后,英国政府错误地估计了形势,改变了对华政策,在香港问题上公开与我国对抗。

为实现香港的平稳过渡,避免在香港特区成立初期出现法律真空,根据我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有关规定,1996年12月经选举和协商产生的、由400人组成的香港特别行政区第一届政府推选委员会,选出了具有广泛代表性的香港临时立法会。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新中国外交的光辉历程



中国与世界各主要国家的关系

同盟国家(未公开签署同盟条约,因中国是不结盟国家,但事实上存在同盟关系):

巴基斯坦-“全天候友谊”。所谓“全天候”其实就是同盟关系。两国军事、安全合作很深,中国对巴援助不少。两国间的相互支持自不必说。巴是中国挺进中亚、中东地区的桥头堡,也是我安全可靠的能源走廊。
朝鲜-“铁血同盟”。虽然有点无赖,但由于其地理位置特殊,我们不能失去这个屏障,因此必须给予其支持。最近小金的态度也还不错,这个盟友还要保持。我也可以时常利用朝核问题敲打美日。
缅甸-心照不宣。中缅有着传统盟友关系。缅甸的地理位置决定其是中国的天然的,不可多得的盟友。缅可作为我前出印度洋的桥头堡,同时有效缩短我海上能源运输线,从而保障其安全。此外,缅还是我打进印支半岛和南亚的一个钉子,与巴基斯坦遥相呼应。
柬埔寨-由于西哈努克的缘故,中柬关系明显不过了。为柬埔寨,我们还教训了越南一把。

亲密国家再(准同盟关系):

俄罗斯-全方位合作。但其大国沙文主义根深蒂固,使两国不可能结盟。
法国-与中国最密切的西方国家,是中国的突破口。中国可从其获得先进技术。
韩国-中国是其第一大贸易伙伴。对华依赖大,其多数企业立足于中国市场。中国当然可以对其施加影响。
越南-被教训后明白过来,开始学习中国模式,虚心当起学生。中越之间关系日趋亲密。
古巴-共同的社会主义制度,使两国走到一起。古巴可以继续作为美国后院的钉子,让其不得安生。
伊朗-上合观察员。有巨大的石油储量和强烈的反美情绪。没得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且其石油储量可以缓解中国的能源紧张局面。利用伊朗拖住美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友好国家:

亚洲:
泰国、马来西亚、老挝、东帝汶、孟加拉、尼泊尔、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吉尔吉斯、塔吉克(尽管一无是处)、科威特、以色列

欧洲:
德国、塞黑、罗马尼亚

非洲:
坦桑尼亚、赞比亚、苏丹

拉美:
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巴西

1949年10月1日,苏联第一个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第一个与中国建交,法国是第一个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

  • 19115264953 :新中国一成立即同什么建立外交关系
    庾廖贷617 :答:和有关协定。这有利于新中国放手进行国内建设和中苏共同对付可能的帝国主义侵略,争取和维护世界和平。1950年4月至1951年5月,又同印度、印度尼西亚、缅甸和巴基斯坦4个亚洲民族独立国家,以及瑞典、丹麦、瑞士和芬兰4个欧洲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外交关系,迈出了打破美国遏制和孤立政策的重要一步。
  • 19115264953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建交时间表
    庾廖贷617 :答:1990年南北也门合并后,同中国建交时间被确定为1956年9月24日。该时间是中国同北也门(时称也门穆塔瓦基利亚王国)建立公使级外交关系的时间。 中越建交于1950...最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日期(截至2005年10月25日) 塞内加尔2005年10月25日 亚洲阿富汗1955年01月20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84年11月01日 阿曼1978年05月25...
  • 19115264953 :新中国的外交有哪些?
    庾廖贷617 :答: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4、1971年10月25日,参加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权利,恢复了中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影响:我国外交工作出现了...
  • 19115264953 :建国七十周年以来中国与世界建立外交关系有多少个国家?
    庾廖贷617 :答:截止2008年1月1日,世界上196个国家中,共有174个国家与中国建立了大使级外交关系,具体情况如下:亚洲:包括中国共48个国家,目前有46个国家与中国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只有不丹例外,没有与中国建立正式的大使级关系,但是不丹实际上与中国保持了大使级别的外交关系 阿富汗 1955年1月20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
  • 19115264953 :49年到70年中国一共和哪些国家建立外交关系?
    庾廖贷617 :答:建国初期,和我国建交的主要是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还有印度、巴基斯坦、印度尼西亚等新兴独立国家。西方国家基本追随美国,拒绝承认新中国。但是欧洲的瑞士、瑞典、丹麦等中立国家和我国建交。英国怕我们收回香港,和我们建立了半外交关系。就是英国继续在台湾保留一个领事馆。和我们只是互换代办处。1964年...
  • 19115264953 :新中国建立初期有什么外交成就?
    庾廖贷617 :答:建国初期中国取得的外交成就:1、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外交关系;2、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3、加强了同周边国家的联系;4、促成了万隆会议的圆满结束,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5、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促成越南问题的和平解决。
  • 19115264953 :1972年,中国取得了那一外交成就?
    庾廖贷617 :答:1972年,中国取得了外交成就: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立外交关系,美国基辛格秘密访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1972年,这一年注定是一个广交朋友的一年,中国分别与世界19国家达到了正式建交关系,同时在很多国家的外交关系上打得火热,分别和德国、英国、美国等强国达成外交共识。而在美国方面,2月21日尼克松开始了长...
  • 19115264953 :中国建国以来外交成就
    庾廖贷617 :答:(2)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3)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意义:中美两国对抗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中日邦交正常化: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两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3、与许多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出现了与中国建交的热潮。4、1971年...
  • 19115264953 :中国最早和非洲建交是什么时候?
    庾廖贷617 :答:1956年5月30日最早同埃及建立外交关系 最新中国与世界各国建交日期(截至2005年10月25日)塞内加尔2005年10月25日 亚 洲 阿富汗1955年01月20日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1984年11月01日 阿曼1978年05月25日 阿塞拜疆1992年04月02日 巴基斯坦1951年05月21日 巴勒斯坦1988年11月20日 巴林1989年04月18日 朝鲜...
  • 19115264953 :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庾廖贷617 :答:新中国建立后始终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建国第一年与苏联等17个国家及地区建交,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45年参加日内瓦会议,1955年首次以五大国身份参加亚非会议,并提出求同存异方针,1954~1970总路线错误导致外交断层,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1972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正常化,同年,田中角...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