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更新日期:2024.05.29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等等。

1、皮影戏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



2、剪纸

一般指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3、古琴

又称瑶琴、玉琴、七弦琴,是中国传统拨弦乐器,有三千年以上历史,属于八音中的丝。古琴音域宽广,音色深沉,余音悠远。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



4、珠算

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算盘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创造的一种简便的计算工具。“珠算”一词,最早见于汉代徐岳撰的《数术记遗》,其中有云:“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把木板刻为3部分,上、下两部分是停游珠用的,中间一部分是作定位用的。)



5、针灸

针灸是针法和灸法的总称。是东方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内容包括针灸理论、腧穴、针灸技术以及相关器具,在形成、应用和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文化与地域特征,是基于中华民族文化和科学传统产生的宝贵遗产。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1、京剧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全国。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要演出内容,传统剧目约有一千三百多个。

2、书法

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

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中国书法伴随着汉字的产生与演变而发展,历经3000多年,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3、剪纸

中国剪纸是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一种民间艺术。

剪纸是一种镂空艺术,其在视觉上给人以透空的感觉和艺术享受,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布、皮革等片状材料。


4、中华刺绣

刺绣 ,古代称之为针绣,是用绣针引彩线,将设计的花纹在纺织品上刺绣运针,以绣迹构成花纹图案的一种工艺。古代称“黹”、“针黹”。因刺绣多为妇女所作,故属于"女红"的一个重要部分。

扩展资料:

我国著名文化遗产:

1、山东泰山:泰山(山东泰安市)、岱庙(山东泰安市)、灵岩寺(山东济南市)1987.12 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世界首个双重遗产)

2、甘肃敦煌莫高窟1987.12 文化遗产

3、周口店北京人遗址1987.12 文化遗产

4、北京长城1987.12 文化遗产

5、陕西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987.12 文化遗产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非物质文化遗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由一群人共同创造并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性的文化遗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定义,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口头传统和表演艺术:包括语言、故事、传说、神话、谚语、音乐、舞蹈、戏剧等。

2.社会实践、仪式和节日:包括婚礼、葬礼、庆祝活动、宗教仪式、传统节日等。

3.知识与实践:包括传统手工艺、农耕技术、渔业技术、医疗知识、传统草药、烹饪技术、天文知识等。

4.传统的工艺技术:包括木雕、石雕、织布、编织、陶艺、染色等传统工艺技术。

5.传统的游戏、运动和娱乐活动:包括传统竞技、棋类游戏、跳绳、童谣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一个社群及其成员的身份认同、价值观、历史记忆和传统知识,对于文化的传承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们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性的文化传统,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等。下面我将回答你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
1. 口头传统:包括民间故事、传说、谚语、歌谣、民间音乐等。
2. 表演艺术:如戏曲、舞蹈、曲艺、杂技等。
3. 社会实践:如传统医药、传统农耕技术、传统手工艺等。
4. 仪式:如婚礼、葬礼、祭祀等。
5. 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二、节日由来、相关典故、寓意、庆祝方式和相关扩展:
1. 春节:春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庆祝中国农历新年的到来。它的由来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年兽传说,人们在除夕夜放鞭炮、贴春联、吃团圆饭,以驱逐年兽,迎接新年的到来。春节寓意着新的开始、团圆和祈福。庆祝方式包括舞龙舞狮、放烟花爆竹、赏花灯等。相关扩展可以包括春联的制作、年画的绘制等。

2. 端午节:端午节是中国传统节日,纪念古代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投江自尽后,人们为了避免鱼虾吃掉他的身体,就在江边撒下粽子,以免鱼虾伤害屈原。因此,端午节的庆祝方式之一就是吃粽子。此外,人们还会划龙舟、挂艾草、赛龙舟等,以纪念屈原。端午节寓意着纪念英雄、祈求平安。相关扩展可以包括龙舟比赛的历史演变、艾草的药用价值等。

3. 中秋节: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庆祝农历八月十五的月圆之夜。中秋节的由来与嫦娥奔月的传说有关,人们在这一天会赏月、吃月饼、赏花灯。中秋节寓意着团圆和祈求丰收。相关扩展可以包括月饼的制作、赏月诗词的创作等。

以上是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些节日的介绍,每个节日都有其独特的由来、典故、寓意、庆祝方式和相关扩展。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传承和庆祝这些节日,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传承我们的传统文化。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庆典、知识与做法、自然环境等方面的传统和实践,具有历史性、传承性和独特性。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分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分为以下几个大类:
1. 口头传统和表达:包括口头传统、口述文学、方言、传说、谜语、歌谣、舞蹈、戏剧、曲艺、酬唱、口技表演等。
2. 表演艺术:包括戏剧、舞蹈、音乐、仪式表演、杂技、马戏、剪纸、面具戏和木偶戏等。
3. 社会实践、仪式和庆典:包括传统的社会活动、习俗、仪式和庆典,如婚礼、祭祀、节日庆典等。
4. 知识与实践:包括传统的知识体系、医疗知识、手工艺技能、农耕技术、渔猎技术、建筑技术等。
5. 自然环境和传统农耕、渔猎技术:包括与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有关的传统农耕、渔猎技术,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仪式和庆典。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因国家和地区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每个国家都会有其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 1592916509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苍超致3990 :答:中国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 昆曲:于2001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中国首个被列入该名录的项目。2. 中国书法:于2009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 中国篆刻:于2009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 中国剪纸:于2009年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5. 中国雕版印刷:于2009年被列入非物质...
  • 1592916509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苍超致3990 :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1、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
  • 1592916509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苍超致3990 :答:体现了道家的哲学观点。25. 黑暗传:一部史诗般的民间传说,讲述了古代中国的历史和神话。26. 水鼓舞:一种结合了舞蹈和鼓乐的民间艺术形式,常见于中国南方的水族地区。截至2021年,中国已命名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名录不仅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也显示了其活 ...
  • 15929165092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苍超致3990 :答: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皮影戏、剪纸、古琴、珠算、二十四节气、针灸、书法、京剧、活字印刷术、清明节等等。1、皮影戏。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影人,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讲述故事,同时配以...
  • 15929165092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苍超致3990 :答: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有:1、中国剪纸:中国剪纸是一种用剪刀或刻刀在纸上剪刻花纹,用于装点生活或配合其他民俗活动的民间艺术。在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5月20日,剪纸艺术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
  • 15929165092 :非文化物质遗产有哪些?
    苍超致3990 :答:2、古琴艺术 古琴艺术体现为一种平置弹弦乐器的独奏艺术形式,另外也包括唱、弹兼顾的琴歌与琴、箫合奏。古琴艺术是继昆曲之后被列入“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的第二个中国文化门类。琴乐是中国历史上渊源最为久远而又持续不断的一种器乐形式,其可考证的历史有三千年之久。“高山流水”、“焚琴煮鹤...
  • 15929165092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苍超致3990 :答:13. 古琴艺术:最早 的弹弦乐器,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色彩,位列“琴棋书画”之首。14. 南音:集唱、奏于一体的表演艺术,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乐种之一。15. 中国书法: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在完成信息交流实用功能的同时,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
  • 15929165092 :中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苍超致3990 :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皮影戏、中国剪纸、古琴、算盘、24节气。1、皮影戏。皮影戏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被老北京人称为“驴皮影戏”。原名“皮影戏”或“灯笼戏”,是用动物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用蜡烛或烈酒等光源照射,表演故事的一种民间戏剧。2011年,中国皮影戏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 15929165092 :中国有哪些非物质文化遗产?
    苍超致3990 :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如下:1、缂丝 缂丝,又称“刻丝”,是中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精华。是中国丝织业中最传统的一种挑经显纬,极具欣赏装饰性丝织品。2、全聚德 全聚德,中华老字号,创建于1864年(清朝同治三年),历经几代创业拼搏获得了长足发展。1999年1月,“全聚德”被国家工商总局认定为“...
  • 15929165092 :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苍超致3990 :答: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共有518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民间文学(共计31项)- 苗族古歌:贵州省台江县、黄平县 - 布洛陀: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县 - 遮帕麻和遮咪麻:云南省梁河县 - 牡帕密帕:云南省思茅市 - 刻道:贵州省施秉县 - 白蛇传传说:江苏省镇江市、浙江省杭州市 - 梁祝传说...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