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勤学好问的故事?

   更新日期:2024.06.02

1、凿壁借光

匡衡是个很勤奋的人,渴望学习,但由于房子里没有蜡烛。邻近的房子里有一支蜡烛,但他的家里没有灯光。于恒在墙上挖了一个洞,以吸引邻近房屋的光线,让光线照在书上。这个县里有一个大家庭,他们的文化水平不高,但家庭富裕,书籍很多。于恒去他家做员工,但不要报酬。

老板觉得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倾听并深深地感叹,并借给书(使用书籍来支持平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2、程门立雪

程颢、程颐兄弟俩都是宋代有学问的人。在进士杨时,为了丰富自己的学问,毅然放弃了高官厚禄,跑到河南颖昌拜程颢做老师,谦虚地征求意见。后来程颢死,他本人也是40多岁,但他仍然决心学习,努力学习,然,又跑到洛阳去拜程颢的弟弟程颐为师。

于是,他便和他的朋友游酢一块儿到程家去拜见程颐,正遇上程老先生闭目养神,坐着假睡。这时候,外面开始下雪。这两人求师心切,恭恭敬敬侍立一旁,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颐才慢慢睁开眼睛,见杨时、游酢站在面前,吃了一惊,说道:“啊,啊!他们两位还在这儿没走?”

这时候,门外的雪已经积了一尺多厚了,而杨时和游酢并没有一丝疲倦的神情。后来就有了“程门立雪”这个成语。 

3、牛角挂书

李密用薄草做的鞍鞯骑牛,在牛角上挂一卷《汉书》,他在阅读时读。越国公杨素碰巧在路上慢慢跟着他。,问:“哪来的书生这般勤奋?”李密认识杨素,从牛背上下来参拜。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他回答说:“《项羽传》。”

杨苏非常惊讶地跟他说话。回到家后,他对儿子杨轩说:“我看到李宓的知识和风度。这不是你和其他普通人所拥有的。”玄感因此就倾心结交李密。隋炀帝九年,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函谷关迎接李密。

4、囊萤映雪

有一天半夜,孙康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光。他发现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进行阅读。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好机会,勤勤恳恳的读书。

5、悬梁刺股

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个著名的政治家。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很勤奋,渴望学习。他常常关上门,一直独自阅读,常常是废寝忘食。读书时间长,劳累了,还不休息。很长一段时间后,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找到一根绳子,将它紧紧地系在横梁上。当他厌倦了阅读时,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

6、李密牛角挂书。

隋朝李密,当他少年时,他被派去担任隋朝宫廷的守卫。他生性灵活,当他执勤时,他环顾四周,被隋皇帝发现。他认为这个孩子不诚实,就免了他的差。

李密并不懊丧,回到家后,他决定成为一名学识渊博的人。有一次,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花时间学习。



  • 15122727657 :中国古代还有哪些勤奋好学的故事?
    孟黛幸3094 :答:2,凿壁偷光 :出自西汉匡衡幼时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终成一代名相的故事。现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匡衡乃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大姓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
  • 15122727657 :关于古人勤学好问的成语故事,要简短的
    孟黛幸3094 :答: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同朝代的孙康情况也是如此。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
  • 15122727657 :勤学好问的故事
    孟黛幸3094 :答:揭露他和党羽的种种罪恶。石显和爪牙都受到应有的惩办。但朝中大臣也有人认为,匡衡身为辅政大臣,早年不及时参奏揭发,却阿谀曲从,没有尽到责任,对他提出弹劾。匡衡也自感惭愧,一再请求辞职,后来终于因多占封地的事被罢了官。后人根据匡衡的故事,概括出一句成语“凿壁偷光”,形容勤奋好学。
  • 15122727657 :古人勤学好问小故事 ?
    孟黛幸3094 :答:疲倦得直打瞌睡。 他怕影响自己的读书学习,就想出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古时候,男子的头发很长。他就找一根绳子, 一头牢牢的绑在房梁上。当他读书疲劳时打盹了,头一低,绳子就会牵住头发,这样会把头皮扯痛了, 马上就清醒了,再继续读书学习。这就时孙敬悬梁的故事。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
  • 15122727657 :古代勤奋好学的名人故事
    孟黛幸3094 :答:由于他勤学好问,后来终有成就,官至吏部尚书。4、负薪挂角 汉朝时候的朱买臣,小时候,家里很穷。为了维持生活,他每天都得上山砍柴,没有时间读书。但是他好学不倦,常常背着柴一边走,一边看书。隋朝有一个叫李密的人,小时候给人家放牛。每天出去都要带几本书挂在牛角上,趁牛吃草的时候,他就...
  • 15122727657 :一个中国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孟黛幸3094 :答:孔子学问广博,然而仍谦虚向别人请示。有一次,他到太庙去祭祖。他一进太庙,就感觉新奇,向别人问这问那。有人笑道:“孔子学问超群,为什么还要问?”孔子听了说:“每事必问,有什么欠好?”他的高足问他:“孔圉身后,为什么叫他孔文子?”孔子道:“聪明勤学,谦虚谨慎,才配叫‘文’。”高足...
  • 15122727657 :古人勤学好问的事例
    孟黛幸3094 :答:古人勤学好问的事例比比皆是,如锥刺股、凿壁借光、车胤囊萤、头悬梁等都是古人勤学故事。头悬梁,锥刺股:晋朝有一个叫孙敬的人,每天读书到深夜,经常怕打瞌睡,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拴在房梁上,如果头昏要打瞌睡,头往下坠,绳子就会将他扯醒。他就用这种方法防止自己打瞌睡。 战国时,有一个叫苏秦...
  • 15122727657 :名人勤学好问的故事
    孟黛幸3094 :答: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注〕:从孙敬和苏秦两个人读书的故事引申出"悬梁刺股"这句成语,用来比喻发奋读书,刻苦学习的精神。 他们这种努力学习的精神是好的,但是他们这种发奋学习的方式方法不必效仿。2.二程是洛阳伊川人,同是宋代著名儒学家。二程学说,后来为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
  • 15122727657 :写古人勤学好问的成语故事?
    孟黛幸3094 :答:古人勤学的成语故事很多,其中有:凿壁偷光、悬梁刺股、囊萤映雪、闻鸡起舞、负薪挂角、呕心沥血、程门立雪、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画荻教子、韦编三绝。今天就说一个悬梁刺股的故事,相传,在东汉时候,有为著名的政治家叫孙敬。在他年轻的时候,他就出名的勤奋好学,而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
  • 15122727657 :古人勤奋读书的故事
    孟黛幸3094 :答: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画荻教子”的故事。4、程门立雪 “程门立雪”这个成语家喻户晓。它出自宋代著名理学家将乐县人杨时求学的故事。    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四岁入村学,七岁就能写诗,八岁就能作赋,人称神童。他十五岁时攻读经史,熙宁九年登进士榜。他一生立志...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