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年初一到初十分别去谁家 拜年的先后也有不同

   更新日期:2024.04.26

在中国,乃至在收到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东南亚等国,春节,都是最隆重的节日。因为传统,因为隆重,所以,每一天该干什么,都有明确的约定俗成的规矩,轻易破坏不得。

而拜年,是春节期间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是人们辞旧迎新、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一,拜年的历史渊源

传说,上古时代,有一种叫做年”的凶兽,每逢腊月三十晚上出来,挨家挨户地残食人群。人们为了保全性命,就把肉食放在门口,然后关上大门,躲在家里,直到初一早上才开门。这个时候,人们开门见了面,作揖道喜,互相祝贺未被年兽吃掉。

所以,拜年,最初的意思,就是祝贺平安。由于中国历来讲究长幼有序”,所以,逐渐的,拜年,就是晚辈向长辈恭贺平安、新禧的一种方式。

二,拜年初一到初十分别去谁家

中国自古就是礼仪之邦,儿礼仪,本身是一种规矩。所以,柏年也是一样的,先后顺序,是不能出错的。由于各地的习俗有差异,拜年的先后也有不同。我以我们四川地区为例来说明。

1.大年初一:祭祖、拜本家父母长辈

正月初一,第一件事情,是祭祖。由家里的男性长辈,带着子孙后代,到祖先的坟前祭拜。祭拜要按照先后顺序的,第一个,就是目前家族里最老的祖先。我们家每一年,初一就要先到高祖坟上祭拜,然后是曾祖,以此类推。这个顺序是乱不得的!

祭拜了祖先之后,就是给自己的父母拜年,这个时候,年幼的孩子就最开心了,因为,会有红包发。我小的时候,红包也就几毛钱,后来是2元,再后来,就长大了。但拿到红包之后,可以按自己的心愿,去买自己想买的东西,长辈们是不会干涉的。

2.大年初二:拜岳父母或外祖父母

大年初二,就是回娘家的日子。我们小的时候,大年初二,父母就会带上礼物,带上我们兄弟姊妹,去给外祖父母拜年。几十年过去了,现在想想,还满满的温馨。我蹦蹦跳跳在前面跑,哥哥姐姐背着礼物走我后面,再后面就是父母。还没到外祖母家,我就会扯开喉咙外婆,我们来拜年了”!然后,几个舅父就会出来,把我抱起,带到外祖母面前,作揖,然后领红包,再然后,就跑得无影无踪了。

每年的初二,基本上就是我的母亲和小姨下厨,因为,舅父们也会到舅母的娘家去!有时候,为了多领一份红包,我也会混在表哥表姐堆里,多走几趟亲戚。

3.大年初三:拜其他亲戚

到了大年初三,就是到其他亲戚家拜年,比如,姑姑姨娘家。这就没有什么讲究了,就跟平常走亲戚一样。我特别喜欢到小姨家里去,他们家有一片甘蔗地,去了之后,甘蔗管够,还可以玩划甘蔗的游戏——手拿菜刀,在甘蔗上挽一个刀花,然后往下砍,砍多少得多少。

回家的时候,我还要到甘蔗地里去掰几根最大最长的,然后叫哥哥给我扛回去。

现在,在外面工作了也快20年了,那些从前的拜年的故事,都已经成为一种儿时美好的回忆了。现在,由于各自工作生活的原因,每年回家,兄弟姊妹也就在大年初一,团聚一下,基本上到了初一的下午,各自就离开老家——因为,在远方,还有亲人,也需要在过年的时候,感受团圆的欢乐。

在这里,三水三心给所有头条上的朋友拜年了——祝大家猪年吉祥,福寿安康!

春节出去拜年,初一、初二、初三,分别去谁家,都有什么讲究?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分开看,因为南方、北方有区别,而且是大不相同的。即使南方或北方,各个地方也是有差异的。我是甘肃武威人,这面除了初二要去外婆家拜年外,其他的没有什么特别的讲究。

初一,一般是去伯伯叔叔家拜年。这一天凌晨五点多就要起床,家家户户拿着鞭炮,抱着柴火,找一块空地撩天蓬”,就像是蒙古人的篝火一样,寓意是祛除一年的磨难,在新的一年里顺顺利利”。然后,回到家,吃饺子。一家人围在一起包饺子,会在饺子里放上不同面额的硬币。吃饺子的时候,谁吃到有硬币的饺子多,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他会财源滚滚”。吃完饺子,就去爸爸的兄弟家拜年,围在一起说说笑笑,其乐无穷。

初二,是去外婆家拜年。给外公、外婆带着馍馍、肉、礼品……这一天外婆的子女、孙子辈的都在,舅舅会做很多好吃的,还会给小一点的孩子压岁钱(像我一样的大孩儿就没有压岁钱)。

初三,一般是姑姑会来家里串门。因为爷爷奶奶去世的早,所以姑姑们一般初三会来家里串门。(有时候我们去给姑姑们拜年)

要说春节拜年的规矩,因初一初二都是到长辈家去给长辈们拜年,所以路上的拜年大军是少的很。

我们这边,大年初一吃过饺子后,离外公外婆和舅舅家远的就早早的动身了。等到在舅舅家吃过中饭,在一起闲聊一会儿,谈谈一年的收获,家人的健康和小时候的玩伴现在发展的怎么样等等。

到了初三初四,就是舅舅家的儿子女儿给姑姑和姑父回拜。也是在一起谈谈家事国事天下事。

到了初五和初六就是平辈之间互相走访了,也是一年一度的路上最热闹的情景。一年的拜年就基本结束了。过去呈有这样一说:拜年拜到初七初八,有鸡有鸭就不用杀了。当然,咱们中国有56个民族组成,各地有各地的风土人情。

我们这边以前拜年风俗是有讲究的。正月初一要向自家长辈及宗族长辈们拜年,长辈们也会相应下尝。若宗族中有子弟在外为官或大有成就者隔了多年回来,还得做酒接待。有威望的前辈都会出席,全族孩子都会来争光",回乡子弟还将为宗族捐资。正月初二各家都会带孩子去丈母娘、舅爷家拜年,接待新姑爷和新外孙一般都要做酒。远地赶来亲母家拜年的客人当天再晚都必须子夜前登门先拜年,第二天再来(若初二晚上未先登门拜年则初三不能来拜年)。而正月初三则是为当年去世的老人们兴年,当年若有老人亡故则正月此家人必须在家守孝,不得外出拜年,而所有亲朋则会不约而同于正月初三来给已故老人行礼祭奠,此家还得做酒席款待来宾。元宵之前好友见面都可相互拜年,一般元宵后拜年就结束了。随着电话手机普及,短信微信拜年出现之后,这些风俗也在俏然改变。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