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1影评

   更新日期:2024.06.02

教父1观后感
《教父》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2年上映的作品,这部40多年前的电影,已成为历经洗礼的经典之作。
72年拍摄的电影,在拍摄技术各方面都没有那么先进的情况下时至今日,依然经久不衰甚至在同类型题材的电影鲜有作品超越过它。
这部电影台词是如此经典,并且经典台词如此之多,让人回味无穷,这决定要归功于原著的经典。事实上,大家会觉得一部电影之所以经典往往是因为电影钟某句台词让你感到感同身受、刻骨铭心。
影片中每一个人物刻画的都非常的到位,几乎每个人的行为都影响着整部剧情的演绎,更重要的是老教父和迈克表演的实在是太精湛了。马龙白兰度的沙哑的嗓音,铿锵有力的话语,迈克对角色的把握如此细腻以及他犀利的眼神,深深折服了我。
都说这部电影是男人必看,那么到底看什么呢?当然不会是打打杀杀,也不会是黑帮决斗,扒开黑手党的外衣,这其实是一部讲家庭和责任的电影。当柯里昂家族面临危机时,麦克不得不背上责任。
电影教父的影评?
1、拿屠刀的优雅绅士“我准备向他提出一个他不可能拒绝的条件。”这就是他的谈判技巧。他是一手拿马丁尼,一手拿屠刀的优雅绅士;是谈着肮脏买卖,穿着高贵西装的职业刽子手;他只需要一个手势,便可以让别人身家难保;也只肖一个微笑便足以将干戈化成玉帛。他们是令人敬畏的角色,同时也是善舞的刺客,无论是政客还是殡葬馆老板,似乎永远都在等待聆听着他温文尔雅的召唤,只因他那高贵的承诺“总有一天——也许这一天永远也不会到来,我会让你为我做件事情。但在那一天到来之前,请在我女儿的婚礼上接受正义,这也算是我送给你的一件礼物!”那么,是什么赋予了教父如此深邃的魔力?让他只是坐在那里,那间黑暗屋子的一角,就仿佛置身于宇宙黑洞的中央。人们尊敬他,爱他,也畏惧他,他是如此复杂,也如此深沉。红色的血与礼服的黑色是电影《教父》中最凝重的基调。教父了不起的地方在于,他深知自己作为“地下皇帝”所肩负的责任,如《蜘蛛侠》中那一句:权力越大责任越大一样。所以他永远恪守着自己的信条,决不贩毒害人。为此他拒绝了毒枭素洛佐的要求。也正是如此,《教父》告诉了我们,只要你可以体面地面对这个世界,你也就可以体面地活着。所以,他可以漫不经心地与政界高层人物游刃有余的交往,从社会的最底层到最上层,他也可以编织出一张无形而繁杂的大网。于是,无论是家族利益的纷争还是手足相残的诡计,教父似乎永远拥有掌控一切的能力与气魄,孤立于芸芸众生之上,俯瞰苍穹。
“是什么让男人们如此迷恋《教父》?”《电子情书》里的梅格.瑞恩疑惑不解地问。汤姆.汉克斯诡秘地回答她:“它就是我们男人的圣经,那里面包含了所有的智慧。”
2、一切不能回头,按照江湖规矩办据说《教父》前后三集拍了18年,
当然,他们是迷人的混蛋,令人同情的混蛋,应该被宽恕的混蛋。
白兰度家族中,女人个个红杏出墙,男人个个酗酒成性,且盛产自杀者。小马龙的童年在阴郁中度过,父亲很少回家,母亲终日喝得酩酊大醉,与一个又一个男人发生关系。小马龙生活中惟一的温暖来自一个友善的同性恋教士。这使得他成为一个双性恋者,因为同性恋行为被军校开除。
为逃避这一切,他来到纽约,跻身百老汇,阴郁生活赐予他的狂暴气质令他成功出演《欲望号街车》,名声鹊起。“仿佛一觉醒来坐在糖果堆上”,他不能承受这种名气,感觉自己是个骗子,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为了帮助他战胜焦虑,医生甚至为他宣读希特勒的讲演词。
上世纪50年代初,马龙步入影坛,开始辉煌之旅。他拿下了七次奥斯卡提名,两次奥斯卡奖。与此同时,他不停地结婚离婚,生下一大堆性情阴郁的子女。他的妻子总在争吵,他的情妇总在自杀,他的子女则陷入无尽的麻烦。马龙的大儿子克里斯蒂安·白兰度吸毒、私藏武器、干非法交易、与父亲的情妇吉尔上床。切娜是白兰度的小女儿。这个太阳般美丽的姑娘在家中得不到关爱,就到毒品中寻求慰藉。
1990年5月16日,马龙生活中最大的悲剧发生了:儿子克里斯蒂安杀死了女儿切娜的男友戴格。当警察赶到时,戴格已经死了,颧颊处射进一颗子弹。切娜坐在沙发上,手里握着一个打火机,面前摆着一杯酸奶。人们至今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据白兰度家的人讲,是一场殴斗;据辩护律师讲,是一场意外;据切娜讲,“是我父亲安排了一切。”后来,切娜自杀。马龙没有参加女儿的葬礼。
记者问马龙是否感到应为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承担责任,他说:“当一只海鸥从2000人头上飞过,谁知道它掉下的羽毛会落在哪里?”然而,马龙真的可以把沉重的罪过当成轻浮的羽毛?他仿佛中了诅咒,正如他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说过的台词:“你一直是孤单的,你无法逃脱寂寞的感觉,直到你死去。”——隐然就是他一生写照。
我曾经想过,这个双性恋男人到底爱过谁?也许,只是他那个没出息的杀人犯儿子。我永难忘记《教父》中的情节:儿子桑尼被乱枪打死。他对殡仪馆的化妆师说:“你看,他们是这样对待我儿子的。”昏暗的灯光打在他额头上,脸的下半部隐没在阴影里,他的眉毛蹙起,形成悲伤的皱纹——我的心抽紧了,紧得发痛。我也有个可爱的儿子。我能够感受一个父亲遭遇这最大的不幸时,那种汹涌的痛苦与复仇的狂怒。现实中,为了给儿子克里斯蒂安脱罪,马龙耗尽家财,穷困潦倒。克里斯蒂安仍然被判入狱十年。受此打击,马龙暴饮暴食,体重惊人,昔日的“性感野兽”变成一头肥猪。如果想要呕吐,你大可以去看马龙在大烂片《人魔岛》中的扮相,脸上涂的粉厚过日本艺妓,如同一吨涂脂抹粉的肥肉。
后来,他终于死了。听到这消息时,我愣怔了一会儿。在记忆中,马龙早就死了,永远地葬在了1972年。那一年,《教父》问世。他扮演的教父在花园里颓然倒下。丧钟鸣响,经典诞生。32年后,他死了第二次。这次,他是彻底地死掉了。马龙的身后,遗留下一长串数字:1个不朽的角色——教父,5部经典的影片——《欲望号街车》、《现代启示录》、《巴黎最后的探戈》、《码头风云》、《教父》;6个自杀的情妇;17个律师;大约25个不幸的子女;1100万英镑的巨额债务。
安息吧,教父。只是,我要纠正一下你的说法。尽管你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但你仍是真正的男人。因为,你的扮演角色教导无数男孩成长为男人。仅为这一个理由,我将永远尊敬你。
电影教父为何被奉为经典?
???教父三部曲我可以说是男人一生必须要看的电影,是经典中的经典。教父不仅仅是未来黑帮题材电影的参考,同样也是一个男人一生需要做的参考。教父的核心不是黑社会,而是意大利人在美国生活的蓝本,里面有男人的成长,兄弟的情意,文化的碰撞。教父不止是黑帮,它写的是人生!
一.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呈现
在影片刚刚开头的时候,有一个男人出现,他说“我相信美国,美国让我发了财”。就用比较吸引人的方式介绍了主人公,也让观众有了更大的兴趣去观看。还有是通过画面的不断转换,让几个人以不同角度呈现在画面上,让画面变得生动,并且有特别强的三维效果,时画面更加高级,使观众有更良好的观影感受,这也为后续的发展铺平道路。还有一种就是长镜头方法,目的就是让观众对电影有更清晰的认识,形成第三视角,达到客观真实的效果。
二.电影中存在很多台词值得去思考
???“给他一个无法拒绝的条件”、“不抽空陪家人的男人,不是真正的男人”、“让你的朋友靠近,但离你的敌人更近”、“我知道是你,弗雷多,你伤透了我的心”以及迈克向艾尔转述的那句话“在我母亲活着的时候,我不希望他有任何意外”。男人作为家庭中的顶梁柱,需要时刻居安思危,同样的也要在事情的判断上有自己独到的看法。电影中还有许多标志性的时刻被后来的多部作品模仿和致敬,比如白兰度在和包纳萨拉那场戏中,老教父维托用手指头拂了两下脸;电影大亨床上血淋淋的码头以及电影中手握木偶线的海报,这些都在以后的各种流行文化作品中反复被模仿致敬。可以说教父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教父中的一些价值观可以引?起人的思考,折射到自己的人生中,指引方向。
三.教父中折射的人生哲理使人受益匪浅
启示1:真正的人脉从来不是那些能帮助你的人,而是你能帮到的人。柯里昂阁下在帮助人的时候只要认同对方是正确的,就会给予帮助,而对方要做的只是一个承诺,在未来需要他的时候不要拒绝。
启示2:先付出友谊,才能收获贵人,行走江湖许多年,教父柯里昂最令人称道的一句话,就是“我愿意先给出友谊”。为了给自家生意保驾护航,他遍洒重金结交贵人,即使很多人与他素不相识。以至于当其他势力强大的黑帮家族,想打通警界关系时,也只能请求科莱昂家族充当桥梁。
启示3:长久的人脉,本质都是彼此互惠,中国有句老话:“施恩不望报,望报不施恩。”倒是很应景,教父柯里昂每次向别人提供帮助的时候,都会先说一句话:“到时候,我可能也要找你办点小事。”这个社会的本质,其实就是人与人的相处。没有人能占有所有的资源,所以需要互通有无。没有人能处处全知全能,所以需要彼此扶持。在教父电影里里所打造的黑帮江湖中,实力雄厚叱咤风云的大佬不知凡几。可唯独教父能在被纽约几大黑帮联手打压的绝对劣势下,还有影响力召集全美黑帮大会。原因就是因为在这群唯利是图的黑帮中,唯有科莱昂肯愿把友谊和合作放在利益之前。日积月累下来,他结交的人越来越多,能量越来越大,又反过来吸引更多的人主动与他合作。
三.总结
??教父这个电影能够奉为经典,首先这部电影的拍摄无论是拍摄手法还是表现形式都非常的好,并且每一句台词都值得揣摩和品位,更重要的是教父这部电影带给我们生活的启示,其中折射的不仅讽刺了现实,更让我们受益匪浅,教父虽然不可以跟我们的生活相呼应,但是可以为我们的为人处世、与人交往提供一些素材,在这纷纷扰扰的世界里,我们永远都不会独善其身,不可做池鱼。


  • 13272167079 :电影《教父》好在哪里
    叶柱柱2666 :答:而莎士比亚毫无疑问是里面境界最高的一人。著名影评人,肯尼斯图兰的评价无疑代表了很多影迷共同的心声:“我在第一次看《教父》的时候就觉得非常的好,但是后来每看一遍都会看到新的东西,觉得越来越好,因为你在不同的年纪都会有新的领悟,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年纪对你来说是不一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
  • 13272167079 :你对著名电影→教父,(共3部)是怎么评价的?
    叶柱柱2666 :答:经常看到有评论说,《教父》第三集和前两集不相配,水平欠缺。我不喜欢看那些影评人的评论,他们只是把电影当做职业,我难以相信一个为了赶稿而看片的人能真正的读懂一部电影。所以对于我来说,《教父》就是我的最爱,我给三集都打十分。现在,我把我最喜欢的教父说来和你分享。 1. 开场的书房一段戏被称为影史...
  • 13272167079 :教父1观后感
    叶柱柱2666 :答:《教父》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1972年上映的作品,这部40多年前的电影,已成为历经洗礼的经典之作。72年拍摄的电影,在拍摄技术各方面都没有那么先进的情况下时至今日,依然经久不衰甚至在同类型题材的电影鲜有作品超越过它。这部电影台词是如此经典,并且经典台词如此之多,让人回味无穷,这决定要归功...
  • 13272167079 :一篇迈克科里昂自述口吻写的影评
    叶柱柱2666 :答:他太负责任了,他傻到硬要把整个家族的重担抗在自己一个人肩上。所以才会在选择的时候把自己的理想和价值观踩在脚下;所以才会在别人误解他、伤害他的时候都不懂得为自己辩解一句;所以才会在最无奈最痛苦的时候还要把自己的心锁在黑暗里不让别人窥见。麦克和老教父在性格及为人处世方面都有很大不同,...
  • 13272167079 :弟弟22岁,性格软弱,怎样教他做一个真正的男人?
    叶柱柱2666 :答:《教父1》的经典台词和画面回顾,它教你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电影吐槽君 百家号05-1015:06 关于《教父1》的赞美影评太多太多了,这里小编就不重复了,今天这篇文章的重点是带大家回味《教父1》里的那些经典台词和画面,和那些做男人的道理,这是男人都应该看的一篇文章。首先,先放几组教父举手投足间...
  • 13272167079 :男人的圣经——《教父》系列影评
    叶柱柱2666 :答:这周又重温了《教父》系列,还是那么经典,那么打动人心,那么引人深思。有人说,男人看《教父》,学会怎么做男人;女人看《教父》,懂得如何理解男人。三代教父,各有各的特点,但也有很多共同的特质。我想《教父》就属于那种常看常新的影片,比如这一次看,就有几点感受:老教父说:不常回家陪家人的...
  • 13272167079 :《教父》讲得是什么意思?
    叶柱柱2666 :答:二、剧情。这片子题材深刻,表面是美国黑手党家族振兴史,其实在政治学层面反映了美国当时正在上升状态的利益集团,同时十分彰显美国一直坚持的政治现实主义理念;同时在民族学方面,体现美国独特的移民文化对美国社会的巨大深远影响;在社会宗教层面,教父的片名就一目了然,婚礼仪式、教父教子仪式等等。当然最...
  • 13272167079 :电影《教父》观后感
    叶柱柱2666 :答:1、教父一直会说,不要让人知道你在想什么。这是两个教父一直在做的,也是他们的生存必备的重要的技能。怎么才能不让别人知道你在想什么呢?这就需要有很高的情绪控制能力,控制自己行为举止,控制自己的面部表情,不做一切能让自己信息外漏的行为。维多的大儿子山尼就是个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的人,他...
  • 13272167079 :《教父》观后感
    叶柱柱2666 :答:2021年11月20日晚,我观看了电影《教父》,一部被称为“男人圣经”的经典电影。受益良多。电影开头势力庞大的黑帮大亨“教父”在女儿的婚礼的办公室里替众多“朋友”解决各个难题,冷静的头脑,霸王的气质,和蔼的语气,突兀的几种特质完美的结合在一个人的身上,让这个人显得神秘莫测。电影中“教父”...
  • 13272167079 :求电影《教父1》观后感?
    叶柱柱2666 :答:《教父》是1972年拍的吧,至今仍然是一部经典。想到去看它的原因,是因为上周末和P弟兄吃饭的时候,他说起他在看这部片子。作为一个以弟兄为主要服侍目标的我而言,关于男人的东西一直是我的兴趣所在吧,毕竟在帮助别人之前,首先要塑造自己。看完片子,也看了若干影评,很清楚的是人们都一直把这个片子...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