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有人走的路》(1-4套装)作者:M·斯科特·派克

   更新日期:2024.06.01
套装书目

《少有人走的路1: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2:勇敢地面对谎言》

《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

《少有人走的路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

分册简介

《少有人走的路》

或许在我们这一代,没有任何一本书能像《少有人走的路》这样,给我们的心灵和精神带来如此巨大的冲击。仅在北美,其销售量就超过了700万册,被翻译成23种以上的语言;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榜单上,它停驻了近20年的时间。这是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毫无疑问,本书创造了空前的销售纪录,而且,至今长盛不衰。

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正如本书开篇所言:人生苦难重重。M•斯科特•派克让我们更加清楚: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但是,它没有让我们感到恐惧,相反,它带领我们去经历一系列艰难乃至痛苦的转变,最终达到自我认知的更高境界。

《少有人走的路2》

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两只狼,一只善,一只恶。

如果说《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在告诉我们如何培养心中那只善良的狼,那么,这本书则是在分析我们心中那只恶狼。

培养善良的狼需要诚实,而恶狼最害怕的则是诚实,很喜欢的则是谎言。

为什么恶狼喜欢谎言呢?因为谎言的本质是掩盖真相。

从本质上来看,人之所以掩盖真相,是不愿意承受面对问题和解决问题所带来的痛苦。在逃避问题和痛苦的过程中,人会颠倒是非,混淆黑白,变得疯狂和邪恶。所以,邪恶是由颠倒是非的谎言产生的。这就像单词“生命”——live,如果颠倒过来,就变成了“邪恶”——evil 。

勇敢地面对谎言,就是要让我们勇敢地面对真相,不逃避自己的问题,承受应该承受的痛苦,承担应该承担的责任。唯有如此,我们的心灵才会成长,心智才能成熟。

《少有人走的路3》

如果说《少有人走的路》讲的是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2》讲的是勇敢地面对谎言,那么这本《少有人走的路3》讲的则是:人生错综复杂。

每个人都必须走自己的路。生活中没有自助手册,没有公式,没有现成的答案,某个人的正确之路,对另一个人却可能是错误的。本书将告诉你,人生错综复杂,我们应为生活的神奇和丰富而欢喜,而不应为人生的变化而沮丧。生活是什么?生活是在你已经规划好的事情之外所发生的一切。所以,我们应该对变化充满感激!

《少有人走的路4》

这本书是为我们这个纷扰的时代而写的。

遇见这本书,需要进行一场缓慢的阅读,这过程就像一股缓流浇灌心田,水过之处,心已经漫洇湿透。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布雷箫说:“它补全了我失落的一角......我愿毫无保留地推荐此书。”

20世纪人类的病痛是“心灵的沦丧”。心灵沦丧的我们物质越来越丰富,却越来越感觉不到幸福;相处的技巧越学越多,婚姻关系却越来越难搞;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感动却越来越少。针对当下的种种问题,本书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式。它无需高深的哲理,更与医学技术无涉,你只需要重新审视日常生活,就能找回久违的快乐与满足。其实,精心挑选的一束鲜花、浆洗得干干净净散发着香味儿的桌布,这些微末细节都可以滋养干涸已久的心灵,让我们从中获得满足与幸福。

本书与《少有人走的路》《少有人走的路2》《少有人走的路3》一脉相承,一同触发了20世纪末“回归心灵”的风潮,它雄踞《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达150周之久。

作者简介:

M·斯科特·派克,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他的杰出不仅在其智慧,更在于他的真诚和勇气。儿童时,他就以“童言无忌”远近闻名;少年时,他又勇敢地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毅然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最终当上了一名心理医生。他曾在美军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为美军军官做心理医生。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治俞了成千上万个病人,他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精彩书评:

壹:

真理总是把持在少数人手中,而毁灭于大多数人的践踏之下。

《少有人走的路》,尽管这条路难以寻觅,但比其他大道更近终点,而且是近了十分之七的路程。

终点站,是领悟。

[一] 自卑情结

无论怎么随机抽取,可以肯定的是,每十个人中,十个都是自卑者,其中八九偏自恋,只得一二倾向自爱。

而自卑情结,是人类与生俱来(我最近特泛滥这词儿)就存在的。

一个人,无论他有多XX(这个XX请你们自行代入任何想象得到的褒义词),他的内心深处都是自卑的,或者退一步讲,至少不像表面那么自信。

为什么?

很简单的一句:“男人都有短处,女人都有漏洞。”(是的,我是故意的。)

探究到自卑情结的根本原因,我依然要说“欲望是一切人类产生的事物的根源所在”这句话。这其实是臭笠到不读书的人都知道的佛洛伊德大叔终其一生提倡的“泛性论”。这个“性”,不是性别,也不是性爱,而是“原欲”。世人总把佛洛伊德先生歪曲为一个把性高潮当人生理想的怪大叔,这是不可取的。

因为欲壑难填,所以人类永远无法满足现状,自卑情结就发作了。我举个例子吧:一个穷人他肚子饿了,当然要吃饭,可是手里没钱买食物啊,心里那个愤恨呐,就开始埋怨自己怎么没本事挣钱养活自己。接着就想自己多失败啊多失败。最后纠结死。

在欲望面前,每一个人都是穷光蛋。

[二]自恋与自爱的本质

自恋跟自爱,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我们从字义上来看“恋”跟“爱”的区别。

“恋”是瞬间或短暂性动词,而“爱”是持续性动词,可表状态。用英文看很容易理解:“恋”是fall in love,“爱”是be in love。

这本书是这样解释的:“恋,即坠入情网,意味着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溃,使我们的‘自我’与他人的‘自我’合而为一。是情感和心灵的退化现象,是人类基因向人类理性的征服。这种感觉是虚幻的,常常与现实脱节。当荷尔蒙开始减退,各自的自我界限重新合拢,他们又恢复成为两个不同的个体。最后只得劳燕分飞。”

而爱的本质,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我们在真正的爱中,强化自身进步的力量,成为对方成长的源泉。

恋,是不成熟的非爱或假爱,会让你甘愿舍弃全世界;而真正的爱,是让你看到甚至拥有全世界。

我简单的说一句:“恋,是把你抓得紧紧的;爱,是放你自由的飞。”

[三] 自恋狂与自爱者的本质区别

我要先澄清一点,人不可能永远处于单一的状态,没有一个人是完全自恋的,也没有一个人能完全自爱。所以以下我要说的自恋狂和自爱者,都是表述这个人的“倾向”。

自恋狂的心理是畸形的,他也许是偏执狂或强迫症患者,表面看来极其自信,但如果他的自尊被人践踏,后果是很恐怖的:他要么爆发起来,斗得两败俱伤同归于尽也甘愿;要么就自己忍着内伤,严重的话甚至会得精神分裂症;而自爱者的心理是正常的,即使你辱骂他,污蔑他,他都会认为[无论你怎么说,我都是一个有价值的人](注:语自博恩·崔西)。

当一个人自信满满的站在你眼前,意气风发,挥斥方遒。你该如何区别出他是自恋狂还是自爱者呢?

很简单,听他说话,自恋狂经常会表达一种强迫式的要求:“我要什么。我不要什么。我喜欢什么,我讨厌什么。”而自爱者是向人们透露着一种意愿上的原则:“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看他写的文章里,“我”这个字出现的频率。“我”字出现过多,或者根本就没出现的人,他在某种程度上更为接近自恋。

还有,喜欢说意识形态的人偏自恋;喜欢讲具体事情的人偏自爱。

在描述事情上,注重过程和眼前状态的,偏自恋;注重结果和长远考虑的,偏自爱。

[四] 两者选择配偶的倾向

自恋者只会寻找跟自己类似的人做配偶,而自爱者比较中意找互补型的。这是由本质决定的。

自恋者不恋爱。无论他跟什么人在一起,他爱的对象,永远是他自己。倘若他觉得自己的配偶很完美,那么我们可以推测到,他的配偶在性格上,喜好上,习惯上都跟他极其类似。而一旦他的配偶在某个地方跟他有较为明显的不同或相反,他就会失望的说,“你不是我那杯茶”。所以他会经常性的失恋,无论是主动离弃配偶还是被配偶抛弃。自恋狂很难与除了自己以外的其他人维持一段相对正常的情侣关系。

自爱者比较喜欢配对互补,但也不排除和相似度接近的人在一起。但他们对待感情的态度就是理智的,他们尊重配偶的意愿和选择,不盲从也不抗拒对方和自己截然不同的习惯,就算双方有矛盾,也能找到调和的办法。而不像自恋狂那样一遇到问题,就回避,或者离开甚至人间蒸发。

[五] 两者对待爱情的态度

自恋者属于心理学上的“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障碍”。特征是:他们不在乎依赖的对象是谁,只要有人可以依赖,就心满意足。

自恋者因为一直以来不被他人理解,长期饱受寂寞、空虚的折磨,一旦有了交往的对象,就会紧抓不放,这只能使感情更快的走向毁灭。而对象一舍弃他,他就觉得天崩地裂,发出一声鬼哭狼嚎“你走了,我一个人怎么活呀?!”而在第二天,他勾搭到别的人,又生机勃勃了起来。

他们的爱,是畸形的,分别有三种形式:负债型(一味付出,不敢索取),索取型(一味索取,不懂付出),功利型(一比一的付出与索取,对公平原则极为苛刻)。他们不能够突破自我界限,其人生价值依赖于同别人的情感关系。他们表面看起来很爱自己,实际上却总是为了别人而活。

与自恋者对恋爱对象的来者不拒、照单全收完全相反,自爱者在爱情上,是极其挑剔的。他们认为,“比起日后去修补改善一段破裂的关系,一开始谨慎的找寻和郑重的选择更为重要。”

就算再怎么爱一个人,如果自爱者觉得对方不适合自己,即使内心再痛苦,他也不会委屈自己去维持一段已经有裂缝并且看不到未来的关系。

自恋者在失恋后会立马去寻找下一个恋爱对象,但自爱者绝对不会。他会先反省、检讨自己在这段失败的关系上的责任,以防下次出现同样的错误。然后调整自己的心态,继续进行之前的正常生活与工作,并以一种取精华弃糟粕的全新姿态去迎接下一段恋情。

[六] 两者的自我价值观

自恋者认为“自己是一个孤立的个体,眼前的一切都是幻觉”。他们把自己孤立起来,感觉自己是宇宙中独立的个体。甚至认为“回归到幼儿时代,才能体验到自己和宇宙的统一感”。他们追求“超凡入圣”的境界,却把自己推进了精神分裂症的旋涡里。

而自爱者讲求“人性与神性的结合”,在他们看来,宇宙原本浑然一体,恒星、行星、房屋、树、鸟、人与人内心的自我,不是独立的个体,而是宇宙间有机的组成部分。

自恋者内心极其抗拒或回避人际关系,要么彻底厌恶,要么在表面上妥协,假装融入人群。

但自爱者在社交圈子里往往来去自如,左右逢源而又特立独行。

这么说吧,自恋者就像是榴莲,要么好吃的要死,要么臭得要死。

而自爱者就像是番茄,可以生着吃也可以熟着吃,可以做番茄炒蛋也可以入番茄蛋汤。

[七]

很多人自卑而不自知。自恋狂明知自己有心理障碍却不去面对。而只有自爱者,才懂得在得意时收敛,在失败中成长。

去寻找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吧,你的心,将会在沿途的风景中,每天开出一朵花来。

贰:

  人可以拒绝任何东西,但绝对不可以拒绝成熟。拒绝成熟,实际上就是在规避问题、逃避痛苦。规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趋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时处理,你就会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承受更大的痛苦。

--少有人走的路 中文版序

  我在我最抗拒成熟的时候,读到了这本书。

  我曾经以为自己已经走向了成熟,曾经以为成熟就是像我这样的,不需要任何努力和痛苦就能够获得,可是事实证明,我错了。

  任何事情都是要付出代价的。

  越读下去,就越是发现我像极了书中描述的“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患者”,以为依赖就是爱,而从来不知道我所谓的“爱”给爱我或者我认为“我爱”的人带来的什么样的痛苦。我从来不去想其它人是什么想法,而只是把注意力放在我一个人的身心上面,从来都认为我的事情最重要,我的心情最郁闷或者我的感觉最值得关注。

“确切地说,那是寄生心理。没有别人就无法生存,意味着你是个寄生者,而对方是寄主。你们的关系和感情,没有自由的成分。你们是因为需 

要而不是爱,才结合在一起的。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生活罢了。”

  我想摆脱我的寄生虫身份,可是真正相爱的人,真的不一定要生活在一起吗?我有点怀疑这一点。爱不是会随着空间和时间上的间隔慢慢的磨灭消逝的吗?由于我害怕爱的消逝,所以很少甚至从来不给爱情或者友情以自由,自认为喜欢就是要天天,甚至时时刻刻在一起。这样的人,是谁都会害怕的吧?我想着大概是我最不像天蝎的一点吧,依赖。天蝎应该是孤独的,高傲的,可是我却如此的依赖周围的人。

  消极,依赖,这两个确切描述了我的性格的词,我要学会摆脱。这样,才能慢慢的走向成熟,才能成为别人可以依靠的人。

  谢谢你,斯科特,教会我什么是心智成熟和成长。

叁:

极少研读心理一类的畅销书,因为自信于心灵的彪悍和活力,不屑于所谓的困境,其实不然,发现有一天也需要这些被称之为宝典的东西来肯定或是企图超越人生的瓶颈.

像落水者死命抓着一根稻草,把其书中的案例观点看成一道数学公式套用各种现实状态,去求唯一答案,在时间面前做一劳永逸的假定或完美的定格,问题恰恰出在这里,时间是运动的美学,我们都没有那种预测的天赋,所以求同存异不断反省自己是变化的出路,

一个人的战争后,也许该真正上路,去发现自己更多,发现别人更多,无论败了还是胜了,重要的是懂得怎样去经营爱的艺术、学习爱人和爱自己,学会知行一致.

********************************************

附“公式”“定律”摘:

自律的力量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一种意愿。

自律,是将爱转化为实际行动的过程。

  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

  真正懂得爱的人,必然懂得自我约束,以此促进对方心智的成熟。

  如何通过自律,消除人生的痛苦呢?

  自律,是以积极而主动的态度,去解决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则,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尊重事实、保持平衡。

  自恋的人无视别人的存在,只把别人当成自我的延伸。

  他们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从不去体会别人的感觉,也不具备为别人着想的能力。

爱,不是感觉

爱是实际行动,是真正的付出。

不少人声称富有爱心,充其量只是渴望爱的感觉,

他们所做的事情,没有爱的成分,甚至具有破坏性。

真正有爱心的人,即使面对他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

也能表现出爱的姿态,他们心中蕴藏的爱才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爱。

真正的爱,须以全部身心投入和奉献,需要付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使爱的对象得到成长,就必须付出足够多的努力(甚至是自我牺牲),

  不然爱的愿望就会落空。惟有真正投入和奉献,才是实现爱的最有效的方式。

  真正有爱的人,不可能单凭爱的感觉行事。

  真正的爱,来自双方心灵的意愿,而不是一时冲动。

  真正的爱,是自我决定和选择,无论爱的感觉是否存在,都要奉献出情感和智慧。

  时刻都有爱的感觉,诚然是一件好事,而爱能否持久地延续,取决于我们是否有爱的意愿,是否有奉献精神。

  爱的感觉,也许是无限的,爱的火苗,随时可能在心头燃起,

  但是,我们能够付出的爱有限,不能随意选择爱的对象。

  真正的爱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虑,是奉献全部身心的重大决定。

  真正的爱,其价值在于始终如一的行动,这远远大于转瞬即逝的感觉或者精神贯注。

  真正的爱出自自我意愿,只能依靠实际行动来证明。

  爱是行动,不是空想,爱是一种客观存在,不是头脑的主观意象。

  爱需要与懒惰对抗,与恐惧较量。

  爱,意味着自我完善,即让自我进入陌生领域,塑造出不同的、崭新的自我。

  精神贯注不等于真正的爱,但贯注毕竟是爱的起点。

  给予某种事物以精神贯注,可能面临拒绝或遭受损失;

  接近某个人,就可能经受失去对方的危险,让你再次回到寂寞、孤独的状态。

  生命的本质,就是不断改变、成长和衰退的过程。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

  我们必须把成见放到一边,调整心理状态,满足对方的需要。

  我们对对方的关注,是出自自我意愿、摒弃惰性的行为。

  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说过:

  “如果用现代心理分析工具,去分析每个人爱的意愿,我们就会发现,

  爱的意愿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关注。为了完成意愿所需要的努力,就是关注的努力。

  我们要让头脑清醒,让心智健全,这是体现关注的基本要素。”

  体现关注,一种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倾听”。

  放弃真正的自我,我们就无法进入爱的至高境界。

  至高境界的爱,必然是自由状态下的自主选择,

  而不是亦步亦趋、墨守成规,不是被动而消极地抗拒心灵的呼唤。

  只有持久的情感关系,才能使心智不断成熟。

  假如我们生来就缺乏安全感,不仅时刻担心遭到遗弃,而且感觉前途渺茫,心智永远都不可能成熟。

  真正具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批评别人或与对方发生冲突,他们竭力避免给对方造成傲慢的印象。

  真心爱别人,就会承认对方是与自己不同的、完全独立的个体。

  想让对方有所进步,首先就要进行自我完善,这样才能找到沟通的最佳契机和方式。

  行使爱的权力,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甚至要冒很大的风险。

  你的爱越深,就会越加谦逊,而不是自私和傲慢。

  你也会不时进行自我反省:“要改变当前的局面,我应该采取怎样的方式?我要凭借什么样的个人影响?

  强大的责任感,会使人更加谨慎而沉稳。

  也可以这样说,惟有真爱带来的谦逊和诚实,

  才能使我们勇气倍增,使我们行使权力时游刃有余,也更加接近我们心中的上帝。

  真正的爱是自由的选择。真正相爱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选择一起生活罢了。

  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使自我和他人感觉到进步。

  爱自己与爱他人,其实是并行不悖的两条轨道,

  二者之间越来越近,其界限最后模糊不清,甚至完全泯灭。

  爱是自我完善,也是帮助他人完善。

  它意味着持续努力,超越自我界限。

  爱,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而要付诸行动。

  我们爱某人或爱某种事物,就不可能坐享其成,而是要持续地努力。

  爱的愿望不等于爱的行动,真正的爱是行动,是基于灵魂的行动。

  爱,绝不是无原则地接受,也包括必要的冲突、果断的拒绝、严厉的批评。

  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充,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

  真正的爱,能使自我更为完善。爱,在某种意义上是自私的,最终的追求则是自我完善。

  当然,自私与否,不是判定爱的标准,惟一的判断标准是:

  爱———永远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以外,都不是真正的爱。

  作为成年人,整个一生都充满选择和决定的机会。

  接受这一事实,就会变成自由的人;无法接受这种事实,永远都会感到自己是个牺牲品。

需要这本电子书的朋友加 微Q:2802031363免费获取 

  • 13046576631 :《少有人走的路6:真诚是生命的药》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冉莘待2118 :答:《少有人走的路6:真诚是生命的药》([美] M.斯科特·派克)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pi1rJ7IWSB0wCpvBaEdktQ 提取码:12os 书名:少有人走的路6:真诚是生命的药 作者:[美] M.斯科特·派克 译者:张然 豆瓣评分:8.8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
  • 13046576631 :好书推荐-《少有人走的路》
    冉莘待2118 :答:史上最快的速度看完了这本书,强烈推荐给你。《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心灵成长类的书籍,作者M·斯科特·派克(M·ScottPeck),一位非常杰出的心理医生,他的杰出不仅在其智慧,更在于它的真诚和勇气。儿童时,他就以”童言无忌“远近闻名;少年时,他又勇敢的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毅然...
  • 13046576631 :荐书:《少有人走的路》
    冉莘待2118 :答:这本书告诉我们少有人走的路就是心智成熟之路,也是找到真正的自我的道路,它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向我们呈现怎样过上宁静、富足和丰盈的生活。引导我们学习怎样爱,怎样独立,怎样去成为更有理解心的父母。于我而言,一是怎样帮助自己不断的成长;二是做父母的角色,怎样去帮助孩子的成长;三是作为医生,怎样去帮助病人...
  • 13046576631 :《少有人走的路III心灵地图》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资源...
    冉莘待2118 :答:《少有人走的路Ⅲ》(摩尔)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链接:提取码: gz66 书名:少有人走的路Ⅲ 作者:摩尔 译者:严冬冬 豆瓣评分:7.7 出版社:吉林文史出版社 出版年份:2009-4 页数:268 内容简介:《少有人走的路3:心灵地图》与《少有人走的路》《少有人走的路II》一脉相...
  • 13046576631 :《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epub下载在线阅读,求百度网盘云资源_百 ...
    冉莘待2118 :答:资源链接:链接:提取码:com7 书名:少有人走的路3:与心灵对话 作者:[美] M.斯科特·派克 译者:刘素云 豆瓣评分:7.1 出版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7-12 页数:248 内容简介:如果说《少有人走的路》讲的是心智成熟的旅程,《少有人走的路2》讲的是勇敢地面对谎言,那么这本...
  • 13046576631 :心理书籍:《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冉莘待2118 :答:他曾在美军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为美军军官做心理医生。在近二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治愈了成千上万个病人,他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作的《少有人走的路》,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图书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自律 问题和痛苦 推迟满足感 父母的过错 解决问题的时机 承担责任 神经官能症与人格失调...
  • 13046576631 :《少有人走的路6:真诚是生命的药》epub下载在线阅读全文,求百度网盘云...
    冉莘待2118 :答:进入政府心理治疗特殊小组,为越战士兵提供治疗。他还曾接受派遣,在美军驻日本冲绳基地担任心理医生。这些特殊的职业经历,成就了他伟大的著作《少有人走的路》系列,该书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连续上榜近20年,被西方媒体誉为“来自上帝之手”的时代杰作,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
  • 13046576631 :《少有人走的路》普通版与白金版的区别?以及1~4册哪些是正版?谢谢了...
    冉莘待2118 :答:白金版有4本,其中第1本和第3本为M·斯科特·派克所写。
  • 13046576631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什么类型的书?这本书是否有助于孩子的成长?
    冉莘待2118 :答:1.《少有人走的路》是一部流行的心理学作品。这本书分为四个部分:自律、爱、成长和宗教,以及神奇的力量。以爱为中心,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是爱的本质,帮助我们学习爱和独立;告诉我们如何成为一个更有能力和更理解的父母。归根结底,它告诉我们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获得精神成熟。2.《少有人走的...
  • 13046576631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怎样的书?
    冉莘待2118 :答:《少有人走的路》是一本关于如何练就心智成熟的书籍,它讲述了自律、爱、成长与信仰、恩典四个部分。这四个部分贯穿我们的一生,很多人出现心理疾病都是由于这四个方面的缺失或者理解错误。1、自律是我们人生幸福保障 很多人不幸福都是源自不自律,自律是我们获得幸福的根本前提,什么是自律,自律懂得推迟...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