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中人物名字的由来,太有才了!

   更新日期:2024.06.01
我们在取名字的时候往往都绞尽脑汁,起得太接地气,显得没文化;起得太晦涩,又显得造作还为难孩子;看看金庸笔下人物的名字,女的倾城男的豪情,正所谓人如其名,名不虚传。更厉害的是,人物的名字都有出处,而不是随便取的。
1、阿朱、阿紫
二姐妹是《天龙八部》段正淳与阮星竹之女,自小分离,后一为慕容氏的婢女,一为星宿派的顽徒。朱紫是一个母亲所生,而性格、品质迥异。其名取自《论语》。《论语·阳货》:“恶紫之夺朱也。”何晏集解:“朱,正色;紫,间色之好者。恶其邪好以乱正色。”后因以“朱紫”比喻以邪乱正或真伪混淆。《后汉书·陈元传》:“夫明者独见,不惑于朱紫。”又比喻人品的高下。刘峻《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胆。”由是观之,查氏以“朱紫”为二姝命名,爱憎之情不言自明矣。
乔峰本名萧峰(萧姓为辽国大姓),其姓得自养父农户乔三槐。“乔”字已暗含其并非本姓(“乔”在字义上有“装假”、“改扮”意,如乔装,乔模乔样等,《水浒》有“李逵寿张乔坐衙”)而“峰”字又遥接其父之名“远山”。
2、丁典和凌霜华
《连城诀》中一对命运悲惨的爱侣。丁,有遭逢的意思。《后汉书·岑彭传》:“我喜我生,独丁斯时。”有词语“丁忧”、“丁艰”;典,有抵押、典当的意思。杜甫《曲江》:“朝回日日典春衣”。所以“丁典”可释为“遭逢出卖”,正好像丁典与其把弟狄云身世的写照。
凌,“凌寒独自开”之凌,冒着;“霜华(花)”,雪也。能凌霜华(花)之物,菊也。合“人淡如菊”之评,亦符其爱菊之性。故其女仆名曰“菊友”。
3、杨过、小龙女
“神雕大侠”杨过,字改之,其名及字都是郭靖取的。《左传·宣公二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又南宋辛派词人刘过,字改之。不知金庸是否从这位词人身上得到某种灵感。
龙女,神话中的龙王女儿。《法华经》中有龙女成佛的故事,唐李朝威《柳毅传》有“龙女牧羊”。《诗人玉屑》卷二十一引《冷斋诗话》有“吴城小龙女”。而小龙女的原型应该出自《庄子·逍遥游》中那位“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的“藐姑射之山”的“神人”。
4、令狐冲、任盈盈
令狐冲是厌恶权利斗争的“隐士”,一位“道家之侠”。冲,貌似冲淡空虚;盈,水满的样子。这似乎暗示着令狐冲和任盈盈性格的差异与冲突。但事物是辨证的,《老子》四十五章曰:“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再说下--金庸在其另一部小说里借周伯通之口引用过这句话,可旁证这种解释并非牵强。“周伯通道:‘我这全真派最上乘的武功,要旨就在‘空、柔’二字,那就是所谓‘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跟着将这四句话的意思解释了一遍。郭靖听了默默思索。”)冲与盈又达到了统一。而事实上他二人最终是“笑傲江湖”,“曲谐”一生的。
任盈盈也可能名取自《古诗十九首》“盈盈楼上女”。清孔尚任、顾彩合作传奇剧本《小忽雷》中女主角名郑盈盈。又《老子》:“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 。
5、“奔雷手”文泰来
文泰来乃《书剑恩仇录》红花会四当家,是堪与乔峰媲美的好汉。“奔雷手”形容其工功夫气势不凡,辛弃疾《沁园春》(杯汝前来)有“于今喜睡,气似奔雷”句。泰是卦名(卦象为上坤下乾)。坤地乾天,地重下沉,天轻上浮,天地交而万物通,征兆顺利。
这样就很好解释文泰来由被清兵拿获到逃脱囚笼,虽屡经周折,然“否去泰来终可待”(唐韦庄《湘中作》),正印证“泰来”二字是否极泰来的意思。
6、乾坤五绝(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
《射雕英雄传》中五位高人被誉为“乾坤五绝”。金庸对他们的命名参考了中国传统的五行思想。
东方尚青,属木,故“东邪”为黄药(药)师(平时都穿着青袍);南方尚赤,属火,故“南帝”号一灯;西方尚白,属金,故“西毒”为欧阳"锋";北方尚黑,属水,故“北丐”为"洪"七公;中央尚黄,属土,故“中神通”为王重阳。金木水火土五行巧妙地镶嵌在五人的姓名中。
1)南帝一灯————“一灯”之名出自《法华经》:以一灯传诸灯,终至万灯皆明。 “南为火”:一灯大师之“灯”待“火”点燃。其秘技为“一阳指”,而太阳就是一个大火球。 “南,色赤”:“灯”与“阳“皆作赤红色。
2)中神通王重阳————‘中央为土”:此人确为历史人物,是全真教开山祖师,原名“王喆”,这姓/名两个字皆具“土”形。五大高手中他辞世最早,由其师弟递补为中顽童,就是周伯通。而“周”中亦有“土”。
“中央,色黄”:王重阳既为道教大师,而道士用黄冠束发,因此又被称作“黄冠”。《推背图》作者李淳风就自号“黄冠子”
3)西毒欧阳锋————“西为金”:“锋”赖“金”利。作为音乐家的欧阳锋,常备乐器不是吉他,而是铁筝。仍是金属所制。
“西,色白”:西毒长居白驼山,他本人`/侄儿/部属皆作白衣装。
此意王家卫在《东邪西毒》中也有所发挥,电影尾声是欧阳的一段独白:没多久,我就离开了这个地方。那天,黄历上写着“驿马动,火迫金行,大利西方”。
4)东邪黄药师————在《卅十三剑客图。虬髯客传》一文中,金庸对唐代名将李靖极表钦敬之忱。其实李靖之军事才能未必高于韩信/林彪,金庸佩服他的恐怕还是其功成不居/明哲保身的政治智慧与人格修养。虽达不到三毛“最爱黄药师什么都爱”的程度,我猜金庸对自己创造的黄药师这一人物形象还是钟爱有加,他把自己推崇备至的李卫公的名字赠给了黄:李靖字药师。
“东,色青”:书中写黄药师初次出场:“身穿青色布袍”。
“东为木”:黄药师三字表面看来似乎有“草”无“木”,其实不然。金庸等台港文人使用的是正规的繁体字,“药”字的正确写法是“药”,一根巨木,赫然在下。
5)北丐洪七公————旧武侠小说《儿女英雄传》中有“邓九公”者,名讳与洪七公相仿.。书名与《射雕英雄传》也有几分(五分之三?)相似。
“北为水”:七公姓“洪” ,果见洪水汤汤,竟没涯涘。
“北,色黑”:书中不曾描写七公衣服颜色。但他作为丐帮老头子,估计不管衣服原色为何,上身之后,必将改造成唯一色调:总是黑。
小说中一灯大师的“一阳指”为欧阳锋“蛤蟆功”的克星,暗合五行相克的原理(火克金)。《倚天屠龙记》中明教五行旗五位掌旗使的命名与此类似,就不多说了。
7、林平之、游坦之
一为副威镖局之少镖头,一为聚贤庄之少庄主。然两位公子哥儿前途却并非“平之”、“坦之”!查老以“平坦”二字为两位富家子弟命名,真是"高人"啊!。
8、武修文、武敦儒
《神雕侠侣》中的武氏兄弟乃大理武三通之子。
修文的意思是:修明文教。《尚书·武成》:“王来自商,至于丰,乃偃武修文。”
敦儒的意思是敦厚儒雅。南宋有词人朱敦儒。
命子名为“修文”、“敦儒”,本冀其文雅;但二子都只是赳赳武夫,真的和自己名字的含义大相径庭。
9、夏雪宜、温青青
二人是《碧血剑》中一对父女。夏季炎热,雪只下于寒冬,“夏”与“雪”本不“宜”。
作者如此命名,我想起钱钟书对《水浒传》第二十四回“王婆贪贿说风情”中一句费解话(“他家(按指武大夫妻)卖拖蒸河漏子,热汤温和大辣酥”)的精辟解释。他说:“这是一句玩笑话,也就是西洋修辞学上所谓的oxymoron(安排两种词意截然相反的词语,放在一起,藉以造成突兀但是相辅相成的怔忡效果),象是新古董novel antiques便是。像河漏子(一种点心小食)既经蒸过,就不必再拖;大辣酥(另一种点心小食)也不可能同时具有热烫温和两种特质。据此可以断定是王婆的一句风言风语,用来挑逗西门庆,同时也间接刻画出潘金莲在《水浒》中正反两种突兀的双重性格。”
查老对夏雪宜的命名似也运用了“oxymoron”的修辞手法,钱钟书所谓“间接刻画出…………正反两种突兀的双重性格”的评语大可移用到夏雪宜身上。以前有人认为温青青名字来自《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恐怕有点牵强。《庄子·德充符》:“唯松柏独也
,在冬夏青青”,《礼记·曲礼上》:“凡为人之礼,冬温而夏凊(冷、凉的意思)”作为温仪和夏雪宜的女儿,身上同样兼有“温”、“凊”(或谓“夏”、“雪”)两种矛盾的性格,小说中其时而刁蛮时而哀苦的情绪对此作了很好的诠释。
10、袁承志
《礼记·祭义》:“君子所谓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袁承志所承之志,本应是其父袁崇焕抗击满清之志,但《碧血剑》一书的结局,他却隐居域外,只能算是“名不副实”的人物。
历史上名承志者尚多,如唐武后时有杜承志,现代有革命家廖承志,戏剧家焦菊隐(原名焦承志),作家张承志等。
11、逍遥派诸人
《天龙八部》中的逍遥派是一个崇尚道家的门派,其掌门人为无涯子。其名来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和无涯子一辈的尚有天山童姥与李秋水。童姥谓年老而童身,其造型与武功似取材于佛祖释迦牟尼(如八荒六合XXX拳之类)。李秋水名字来于《庄子·秋水》就不用多说了。
值得一提的是无涯子的两个弟子:苏星河,丁春秋。在道家里,“星河”是空间上的“无涯”,而“春秋”则是时间上的“无涯”。
“函谷八友”是苏星河的八位弟子。“函谷”暗指道家始祖老子出关之处,点名逍遥派的渊源。
老大康广陵(琴),姓名分别取自三国时的嵇康与他所弹的那首《广陵散》;
老二范百陵(棋),姓名取自清朝的两位围棋高手范西屏(海宁人)和过百龄;
老三苟读(书),这个显而易见吧;
老四吴领军(画),书中述其曾任“领军”之职,而姓恐来于唐大画家吴道子;
老五薛慕华(医),慕华即仰慕华佗之意(中国古代有一批以“慕X”名的,如“慕韩”,“慕华”等等)。又近代有黄乃裳,号慕华,曾参加康梁变法;
老六冯阿三(匠),其名很庸俗,应该是用来凑数的;
老七石清露(花),“石”谐音“莳”,莳花;清露古诗常见(如如陆机《赴洛道中作》“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虞世南《蝉》“垂绥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红楼梦》三十四回记有“玫瑰清露”);
老八李傀儡(戏),傀儡寓意很明确,姓李似暗寓唐朝那位在皇宫搬演梨园的李隆基。李+傀儡,似乎也暗示唐高宗,被武则天摆布得像个傀儡
12、穆念慈
有人说名字取自《尚书.大禹谟》“帝念,念慈在慈。”这种说法我觉得不正确。首先,全部《尚书》(包括所谓《伪古文尚书》)都无“念慈在慈”四字,有的是“念兹在兹”四字,兹,此也。也即“念念不忘”的意思,这和穆念慈的名字是风马牛不相及的。
据我的理解,念慈者,怀念母亲也。古时称父亲为家严,母亲为家慈。《射雕》全书都没有写念慈的父母是谁,但是由于铁心兄的收养,她总算是有了父爱,所以更怀念其母的爱。
13、柯镇恶
《世说新语》:“桓石虔,小字镇恶”。
柯之高足郭靖那句掷地作金石声的“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也模仿自《世说》:“刘真长,党同伐异,侠之大者”。
14、徐潮生
《书剑》中陈世倌之妻,乾隆与陈家洛之母。历史上陈世倌正妻确为徐姓,“潮生”之名恐怕就是金庸所代拟了。出自唐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黄药师自度的《碧海潮生曲》,以及桃花岛积翠亭上“桃花影里飞神剑,碧海潮生按玉箫”的对联分明都与这两句诗有关。
15、 李沅芷
《楚辞。湘夫人》:‘沅有芷兮澧(音li)有兰'’,此姝之名,尽在诗中。 诗的后一句“思公子兮未敢言”倒与李沅芷对余鱼同的那份情愫有三分仿佛。
16、“气寒西北”白万剑
出自龚自珍“气寒西北何人剑,声满东南几处箫”的诗句。金庸对龚定庵似乎情有独钟,他为《天龙八部》第35回写的回目是:“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此句脱胎于龚定庵《洞仙歌》词:“埋没了,弹指芳华如电。”。
17、射雕/倚天
金庸小说于七十年代末在台解禁,唯有《射雕》一书,台湾文化官员怀疑“有鼓吹***之嫌”,不许在台刊行。金庸对此有所解释:“射雕是中国北方民族由来已久的勇武行为。《史记李广传》中说:是必射雕者也。王维有诗: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又有诗:暮云空碛时驱马,落日平原好射雕。杨巨源诗:射雕天更碧,吹角塞仍黄。温庭筠诗:安得万里沙,霜晴看射雕。中国描写塞外生活的文学作品往往提到射雕,一箭双雕的成语更是普通得很。***的词中其实没有射雕两字连用,只有只识弯弓射大雕。中国文字人人都有权用,不能因为***用过,别人就不能再用。”
金庸此文无一字不真,也无一语不是诡辩。《射雕》虽无“鼓吹***”的用心,但那书名的由来,一定出自《沁园春雪》。
18、岳不群(与卓不凡)
剑神卓不凡与君子剑岳不群两大高手似乎在拉扯一个成语:“卓尔不群”,典出《汉书》:“夫唯大雅,卓尔不群”。
巍巍山‘岳’,卓尔‘不群’,颇有一种壁立千仞的气象,与岳不群的道貌岸然也算合拍。
岳不群人称“君子剑”,但真正的君子是“群”的,小人才“不群”呢!这也不是我说的,是我们的文宣王大成至圣先师孔夫子老二说的:“君子群而不党,小人党而不群”。(《论语。阳货》)。岳不群以‘君子剑’的面目欺世,金庸却在取名时将其底细揭露无遗:伪君子,真小人也。
下面就有些胡扯了:将岳‘不群’的‘羊’皮褫去(繁体字‘羊’在君下),还剩什么?——剩有‘不君’,不是君子,是小人,不是‘羊’,是狼!
19、丁坚与施令威
此二人武功未臻化境,与卓不凡/岳不群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所争的也非成语,而是在争相攀附一位仙人:丁令威。
《搜神后记。卷一》:“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
20、‘白头仙翁’卜沉
此人为嵩山派高手,与‘秃鹰’沙天江一起出场,这两人的名字可能是相互对应的,‘秃鹰’与‘白头翁’对应,‘沙天江’与‘卜沉’对应:‘白头翁’与秃鹰都是禽鸟,江水中自然‘不沉’。
《红楼梦》中有名‘卜世仁’者,不是人啊!
21、东方不败
此人号称‘武功天下第一’。
武侠小说中‘武功’一词指的是‘以拳脚内力给对方身体造成极大损伤的超能力’,但《笑傲》非简单的武侠作品,它还是一部政治小说。此词或有别一层涵义:‘文治武功’中的‘武功’,主要指军事才能与成就。
‘东方不败’就是:东方的战神传说。
22、向问天
此名极佳,既有李太白‘青天明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天真,又有苏东坡‘把酒问青天’的闲逸,更不乏谭复生‘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然而推本溯源,必本于屈原之〈天问〉。向问天与屈原,余皆不论,其愚忠似之,其以妾妇之道事君又似之。
23、童百熊
熊性勇猛,此人‘一熊’犹嫌不足,乃以‘百熊’名之,可以想见他在魔教与正教的战斗中的是如何的勇猛过人。
24、《笑傲江湖》
《阳关三叠》首先是王维的诗篇,之后演成一部乐曲。
天壤间有“笑傲江湖”在!它首先应该是一部恢宏壮阔的琴曲,其次才是一部博大浩瀚的小说。
“笑傲江湖”之曲,与嵇康的脉搏相呼应,接承的是《广陵散》的遗音。向上追溯,是楚狂接舆的哀歌:“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推本溯源,它的旋律在远古即已奏响:“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掘井而饮,帝力于我何有哉”!(击 壤 歌)
嵇康“广陵散于今绝矣”的谶语居然不曾应验。《笑傲江湖》所要发掘的正是华夏所固有而被历代统治者摧残压抑又不绝如缕的自由主义传统,为个人自由唱一曲悲伤的挽歌。
25、黑木令
历史上的商鞅并不像半世纪来我们宣传的那样正面,2000年来人们对他毁誉参半,其实此人很有些邪魔外道气息。变法之初,有‘徙木立信’故事,,立三丈之木于南门,能搬到北门者赏50金,秦人不信,唯有一人试为,果得赏金。此事为商鞅树立了威信,此后商鞅立法苛酷,而秦人战栗不敢稍违。
金庸1969年完成《笑傲》,当年即开始撰写《鹿鼎》。与‘日月神教’相似的不是明教,而是《鹿鼎》中的‘神龙教’。《鹿鼎。19回》回目是:“九州聚铁铸一字,百金立木招群魔”(查慎行诗),金庸后面有注:“‘百金立木招群魔’句,本书用以喻神龙教教主先以甜头招人归附,然后施行严刑峻法,部勒教众”。
制作黑木令的原材料或许就是商鞅当年让人搬动的那根‘三丈之木’?
26、曲非烟
纳兰容若《江城子 咏史》“湿云全压数峰低,影凄迷,望中疑。非雾非烟,神女欲来时”。
金庸自称生平创作受唐代传奇影响最大,而唐传奇中有一名篇《步飞烟》,皇甫枚撰。
在《阿绣与小翠》中,我曾妄言金庸受蒲留仙影响不小,其实《聊斋》正是唐传奇之余绪。二者一脉相承。
27、周孤桐
近人章士钊,号‘孤桐’。
28、成不忧
《论语》:“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29、乔峰
30年代文坛有所谓‘京派’与‘海派’之争。知堂老人是‘京派’的灵魂人物,鲁迅先生则是‘海派’的班头魁首,模仿金庸句式,可说是‘南鲁迅,北知堂’,兄弟二人生生分割了文坛。老三建人也非庸碌之辈,只是他两位哥哥太过出色,他就不免黯然失色了,绝对没有《天龙》中乔峰的豪气干云/光芒万丈。
周建人字‘寿松’,又字‘乔峰’。
30、慕容复
金庸的“南慕容北乔峰”像“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一样,区区数字,组合起来,而富有张力,具无限美感。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除了几个名字出自《射雕》,故事几乎全是自己结撰而成,不知王导为这四个字,付给金庸多少版权费——花钱多一点也值得。
慕容非汉姓,是鲜卑族姓氏,五胡乱华时前燕/后燕/西燕/南燕这几个短命帝国的王族。他单名“复”,,明显寄寓了其父慕容博及整个家族对于“兴复大燕”的期望与狂想。
金庸写作并在《明报》连载《天龙八部》,始于1963年9月,写了四年,大约在1966年底或67年初完成。当时戮力于兴复故国的,是谁呢?只能是蒋中正/经国父子。
31、阿碧
‘碧’是最可爱的颜色,‘阿碧’是最可人的江南女孩。书中阿碧的言语竟让人有一种‘滴翠’的感觉。阿碧或许与沈从文笔下的‘翠翠’有三分神似? 如此可儿,竟无一个好的收稍,令人叹息。仍引杜诗:“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以为阿碧判词。
32、张无忌
'无忌’就是百无禁忌的意思,父母望他无灾无难,平安吉祥。哪知事与愿违,张无忌的童年/少年却是多灾多难,艰苦备尝(林平之/游坦之二名也与此相似)。
历史上叫做无忌的人很多。有一副对联很出名的:“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魏无忌是战国时信陵君之名,长孙无忌则是初唐名相。
33、昆仑三圣何足道
李白《行路难 三》:“陆机雄才岂自保,李斯税驾苦不早。华亭鹤唳讵可闻,上蔡苍鹰何足道”。
宋刘克庄《沁园春》词:“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
“何足道哉”亦是常用语。
34、韦虎头
是韦小宝给儿子起的名,掷骰子而得。
晋大画家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杜甫诗:“何年顾虎头,满壁画沧州”?
35、赵半山
王安石号‘半山’。此人又被时人称为‘拗相公’,非常的刚愎偏执。赵半山则和悦温厚,两人性情大不相同。
或许赵是南面那‘半山’,王则是北坡那‘半山’吧?
36、胡一刀
名字像人一样粗豪,有“大刀向鬼子们头上砍去”的神勇强悍。且有杂文家以“胡一刀”为笔名者,我看过他的几篇文章,还好,没有玷辱此好名好姓。
此名可有两种解释:(一)胡乱一刀,那就成了“黑旋风”李逵之流亚,一时兴起,抡起板斧,胡砍一通。(二)“胡”又是疑问词,涵义就变成了:世事太过复杂错乱,那里是一刀所能解决的呢?稍稍染有哈姆雷特的哲思:“默然忍受命运的暴虐的毒箭,或是挺身反抗人世的无涯的苦难,通过斗争把它们扫清,这两种行为,哪一种更高贵?。谁愿意忍受人世的鞭挞和讥嘲/压迫者的凌辱。要是他只要用一柄小小的刀子,就可以清算他自己的一生?”
37、雪山飞狐胡斐
胡斐自己将姓名倒转而得“飞狐”之雅号,这是书中的交代。
金庸为他命名时,应是先想到“飞狐”之号,再有胡斐之名,这是我的猜测。
苏轼《雪浪石》“飞狐/上党天下脊”中“飞狐”二字是古地名,河北涞源县之旧称,又是北岳恒山之要隘(“雪山飞狐”四字在苏诗中唯少一“山”)。
问:出没于金庸小说中的狐狸共有几条?
答:三条——雪山飞狐/令狐冲/九尾灵狐。“令”就是“好”,说明令狐冲是条好狐狸。一笑。
38、苗人凤与蓝凤凰
蓝凤凰是苗族人,但不姓苗;苗人凤姓苗,但书中不曾交代其苗族出身。
苗人凤出身苗族的可能性仍然很大,姓“苗”只是原因之一,其二,与苗人凤对应的是胡一刀,二人共同形成了“胡苗恩仇”以及最后的和解。而“胡”“苗”分别是中国北方/南方的主要少数民族。其三,苗人凤身上具有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就像胡一刀身上具有北方民族的典型性格一样。其四,苗人凤与蓝凤凰名字中都得一“凤”字,而苗族人有着长久的对凤凰的图腾崇拜历史。
我甚至不认为苗人凤与毛人凤有何交情。
“人凤”就是“人中龙凤”的意思。具苗族血统而堪称“人中龙凤”的当代名贤有二:沈从文与表侄黄永玉,都出生于湘西凤凰(!),也都与金庸缘份不浅。金庸自承沈从文是影响他最大的当代作家,而黄永玉则是金庸50年代在香港《大公报》的旧同事,两人至今仍有来往。
金庸与苗族的缘份尚不止此,56年他写道:“抗战时我曾在湘西住过两年,那地方就是沈从文《边城》中翠翠的故乡,当地汉人苗人没一个不会歌。 我就用铅笔一首首的记录下来,总数有一千多首”。
39、袁紫衣
“紫衣“就是“缁衣” ,僧人着缁衣芒鞋,袁以此为名,隐约透露自己的比丘尼身份。
缁衣本与佛法僧无关,这两个字最早出现在〈诗经.。郑风〉,诗名就叫《缁衣》:“缁衣之宜兮,敝,予又改为兮。。。。。。”
40、洪安通
“安通”有二解:(一)安全畅通;(二)(“洪”这一套)怎么行得通?
41、“三”与“四”
〈侠客行〉中有两对兄弟,皆以“三”“四”为名。一为师兄弟,化名张三/李四;一为亲兄弟,叫做丁不三/丁不四。
张三/李四是最为普通,毫无色彩的名字,要的就是那种“万人如海一身藏”的效果。
不三/不四则是最不寻常,光芒万丈的名字,亏金庸想得出来。
42、谢烟客
谢灵运幼时寄养在外人家里,族人因名为客儿,世称“谢客”
李白:“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 13867537662 :金庸小说中人物名字的由来,要读多少书,才能有如此才华
    巩舒制2082 :答:“;钟灵,很直接,出自成语“钟灵毓秀”;苗若兰,出自《千字文》:似兰斯馨,如松之盛;李秋水,出自《庄子·秋水》,而她所在的逍遥派也是出自《庄子·逍遥游》。3.与人物设定(性格、爱好等)相关的:风清扬,从名字就是一个云淡风轻的高人形象;康广陵,因为擅长音乐,而古琴中有名曲《广陵散》;...
  • 13867537662 :金庸武侠小说中,那些好听的人物名字是怎样来的?
    巩舒制2082 :答:说起金庸小说当中人物的名字,总是要让我感叹,想要名字起得好,总是要饱览群书,才能有既好听,又有文化内涵的名字。首先不得不提的就是武当七侠的名字了。武当七侠原名分别是是: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亨,莫声谷。但后来因为殷六侠的名字与整体名字的感觉不符,所以才改名叫做...
  • 13867537662 :金庸在给小说人物起名的时候,有哪三种经典方式?
    巩舒制2082 :答:《天龙八部》中的“函谷八友”,老大琴癫康广陵来源是嵇康和《广陵散》;老二棋魔范百龄的名字则来源于明清两位围棋国手范西屏和过百龄。而比起金庸取名的传统和典雅,武侠小说的另一座大山古龙在取名上则自由很多。冷如冰,寒如雪,剑客西门吹雪的名字来自于元诗四家虞集的诗句“剑吹白...
  • 13867537662 :同样是写武侠小说,古龙取名飘逸,金庸笔下这14个名字,很有意思
    巩舒制2082 :答:说到人物姓名,金庸不愧是取名大师,看他在小说中的这14个人名,实在太有趣了。 独孤求败与东方不败 金庸曾尝试过“双主角”写作,最成功的作品是《碧血剑》。 其中的“金蛇郎君”夏雪宜是暗线,虽然从未出场,但这个人物的风采甚至能超过明线上的主角袁承志。而在金庸小说中,另一个没有出场却让人心神向往的人物是...
  • 13867537662 :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小龙女”这个名字有什么来由吗?
    巩舒制2082 :答:回答:武侠大师金庸小说《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是家喻户晓的经典人物形象,超凡脱俗、冰清玉洁,绝美孤傲,是真正意义上唯美女神的代表人物,就连名字都因她的美沾染了仙气,显得与众不同且唯美淡雅。那么小龙女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对于小龙女名字的由来大概有三种传说。其一,在书中小龙女原本的设置就是姓...
  • 13867537662 :金庸小说中的人名有什么独特的内涵?
    巩舒制2082 :答:说起金庸小说中的人物名字,我觉得这人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名字真的是很贴合实际,其中不乏有一些有内涵的名字。我记得洛神赋里面有这么一句话:含辞未吐,气若幽兰。雪山飞狐中的苗若兰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但是好像金庸先生又在小说中写道,这样的名字也是为了纪念苗若兰母亲南兰。连城诀里面那个像菊花那种...
  • 13867537662 :金庸小说《天龙八部》名字的来源
    巩舒制2082 :答:金庸小说《天龙八部》的名字这些名词出于佛经。这四个字在佛家里面代表着芸芸众生。天龙八部这部小说也算是金庸的代表作品,里面讲述了萧峰虚竹段誉三兄弟他们这一生的经历,萧峰是一个悲剧式的人物,从小他的母亲就在一次意外事件当中身亡,他的父亲怀着愧疚之心跳下了山崖,萧峰被丐帮帮主抚养成人,当年的...
  • 13867537662 :武当七侠的名字都那么美,有什么意义吗?谁给起的?
    巩舒制2082 :答:武当七侠:宋远桥、俞莲舟、俞岱岩、张松溪、张翠山、殷利亭、莫声谷 连起来是一幅山水画
  • 13867537662 :我国历史上的名人,大多都有笔名,他们的笔名有何深意?
    巩舒制2082 :答:这首诗中有一句“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尤为喜爱,于是她为自己取名为冰心。还有一位作者,是小编最喜欢的武侠小说大师,他就是古龙。古龙原名熊耀华,对于古龙这个笔名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古龙曾经有一位叫古风的情人,因为求而不得,为了纪念这个女子,他取名为古龙与之相配。还有一种...
  • 13867537662 :名字也是一门艺术,金庸小说哪个人物的名字把你惊艳到了?
    巩舒制2082 :答:要说名字起得好的,非金庸大师莫属了了!即便是未曾读过原本书籍,但改编的影视作品里的名字也全都是耳熟能详。金庸小说哪个人物的名字把你惊艳到?周芷若 原文写到:那女孩约莫十岁左右,衣衫敝旧,赤着双足,虽是船家贫女,但【容颜秀丽,十足是个绝色的美人胚子】,坐着只是垂泪。张三丰见她楚楚...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