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鼠疫有哪些?

   更新日期:2024.06.02

1、东北鼠疫

东北鼠疫,又称1910年鼠疫事件,指的是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首发鼠疫,11月8日即传至北满中心哈尔滨。之后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不仅横扫东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

鼠疫出现后,清政府下令各处严防。1910年12月,指派天津北洋陆军医学院副监督伍连德为全权总医官赴哈尔滨,开始了大规模的鼠疫防疫工作,随后抽调所能调动的北洋军医学堂、北洋医学堂和协和医学院的医护人员以及直隶、山东等地方的一些医生,陆续前往东北。

在伍连德等专家的建议下,清政府及各地方当局对疫情采取了科学而有效的防疫措施,比如组建各级防疫组织、颁布各种防疫法规,以及采取了隔断交通、对病人及疑似病人实施隔离、焚化尸体、对疫区严格消毒等具体防疫措施。

2、明末大鼠疫

末大鼠疫开始于崇祯六年(1633年),地点是山西。崇祯十四年传到河北,并随着李自成和清朝的军队传到更多的地区。崇祯十四年(1641年),鼠疫传到北京,造成北京人口的大批死亡。 

明末鼠疫这场大鼠疫是的“街坊间小儿为之绝影,有棺、无棺,九门计数已二十余万。” 

北京在1643年的8月到12月间,保守估计死亡人数已高达全城的五分之一。所以当次年的4月,李自成攻进大明帝国的都城北京时,他面对的是一座“人鬼错杂,日暮人不敢行”的死城。

3、1910年鼠疫事件 

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随后一场大瘟疫席卷整个东北。这场大瘟疫持续了6个多月,席卷半个中国,造成了6万多人死亡。

1910年11月9日,哈尔滨地区突发鼠疫,灾祸首发于傅家甸(今道外区)。鼠疫由沙俄西伯利亚传入满洲里,很快延及哈尔滨,危及东北全境,疫情严重,蔓延迅速,市内每天平均死亡50余人,最多一天死亡183人。这是发生在哈尔滨的第一次大鼠疫。

1910年11月9日,鼠疫由中东铁路经满洲里传入哈尔滨,哈尔滨租界华俄公议事会立即召开会议研究严防疫病传染的办法。

当晚参加会议的有俄提督罗柏,中东铁路医官、巡警总办自治会议长毕尔克,华董张伯源、冯云祥等。毕尔克首先通报了鼠疫传播情况。

4、1894年香港鼠疫 

1894年5至10月,在香港大流行的鼠疫导致2千人以上丧生,成为香港开埠甚至有记录至今最多人死亡的瘟疫,香港三分之一的人口逃离香港。

部份港口在1894年香港爆发鼠疫后已采取措施,以防鼠疫传入。然而这些措施最终并未能完全防止鼠疫的扩散。

事实上,西方医学在1898年以前对鼠及虱在鼠疫散布所起的作用仍未有充份的了解,最初大部份的防疫措施方法上皆有问题,因而成效不彰。1894年以后,鼠疫在香港几乎每年皆有出现,成为风土病,直至1926年方才完结。

5、1949年张家口鼠疫 

1949年张家口鼠疫是指在1949年10月至11月间,爆发于中国境内察哈尔省省会张家口(今河北省省辖市)的一次鼠疫病。

至11月8日,察哈盟和察哈尔省共因鼠疫死亡75人,其它地区没有发现因鼠疫死亡人员,同日,中央防疫委员会估计今后疫情不会继续过大蔓延,但是要消灭疫症,仍然“尚需相当时日”。至12月初,疫情被控制并最终消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1949年张家口鼠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_1910年鼠疫事件



中国历史上发生过的鼠疫有明末大瘟疫太平天国大瘟疫1910年东北大鼠疫1949年张家口鼠疫1894年香港鼠疫

1、明末大瘟疫

明末北方连年大旱,粮食产量锐减。一旦发生饥荒,老鼠吃不饱,会导致体质变弱,这时它们身上带的病毒会格外多,干旱使鼠洞内温度相对升高,又促进了鼠疫杆菌的繁殖。

受了旱灾的饥民们,到处找老鼠吃,刨鼠洞里的粮食充饥。可以预见的就是,这时人体就会染上鼠疫病菌。1644年,一年中北京出现了三个皇帝,北京人有至少30%人口被鼠疫夺去生命。

崇祯年间,山西、直隶、河南三省疫死人口,要占到这三个省总人口的40%。神州大地生灵涂炭,盗贼四起,十室九空,赤地千里,病体缠身——这就是明朝末年的情形。

2、太平天国大瘟疫

1855年中国西南地区首先发生了大型鼠疫,这被认为是世界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的前奏。在云南19世纪50-70年代期间,大约有五百万人死于鼠疫。19世纪五六十年代,在瘟疫,战争,黄河泛滥的多重打击下中国历史进入了最悲惨的时代,人口损失过亿。

3、1910年东北大鼠疫

1910年10月,中国东北发生鼠疫。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首发鼠疫,11月8日即传至北满中心哈尔滨。之后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不仅横扫东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东北大鼠疫不仅造成了当时人民的大量死亡,而且还带来了生存压力及经济生活的全面恐慌,特别由于交通断绝而影响了城镇人民的正常生活。  

鼠疫出现后,清政府下令各处严防。清政府及各地方当局对疫情采取了科学而有效的防疫措施,比如组建各级防疫组织、颁布各种防疫法规,以及采取了隔断交通、对病人及疑似病人实施隔离、焚化尸体、对疫区严格消毒等具体防疫措施。  

4、1949年张家口鼠疫

1949年10月14日,在察哈尔省接近省会张家口的康保境内联合县租银地的一个名为察汉崩崩村的村庄内首先出现鼠疫疫情。数日之后即呈现出流行趋势。10月26日,疫情就已经侵入张家口市。染病者快则一天,慢则三至五天即死亡。

5、香港鼠疫 

1894年香港的腺鼠疫流行规模巨大,造成2679人患病,2552人病亡。当然这些只是得到确认的患者数和死亡数。

在香港的腺鼠疫流行日渐严重、港英政府实施防治对策之际,1894年5月下旬,东华医院向香港总督府提出了即时停止挨户检查、送患者回乡、将患者从“海之船”移交给新建的医院看护的要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东北鼠疫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1949年张家口鼠疫



中国历史上爆发过的有云南鼠疫、香港鼠疫和东北鼠疫。鼠疫是鼠疫杆菌借鼠蚤传播为主的烈性传染病,系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动物间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发热、严重毒血症症状、淋巴结肿大、肺炎、出血倾向等。

一、云南鼠疫

1855年中国云南首先发生了大型鼠疫,1894年在广东爆发,并传至香港,耶尔森在世界上首次分离出鼠疫杆菌。经过航海交通,最终散布到所有有人居住的大陆,1898年,爆发于印度孟买的大鼠疫,使上千万印度人丧生。

在中国和印度便导致约1200万人死亡。此次全球大流行一直持续至1959年,当全球死亡人数少于250人方才正式结束。

二、香港鼠疫

1894年,香港地区爆发鼠疫,20世纪30年代达到最高峰,波及亚洲、欧洲、美洲、非洲和澳洲的60多个国家,死亡逾千万人。其中,印度最严重,20年内死亡102万多人。此次疫情多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流行传播速度之快,波及地区之广,远远超过前两次大流行。

三、东北鼠疫

1910年10月,中国东北发生鼠疫。1910年10月25日,满洲里首发鼠疫,11月8日即传至北满中心哈尔滨。之后疫情如江河决堤般蔓延开来,不仅横扫东北平原,而且波及河北、山东等地。患病较重者,往往全家毙命,当时采取的办法是将其房屋估价焚烧,去执行任务的员役兵警也死亡相继。

扩展资料

鼠疫的传播和预防

一、传染源

为感染动物和肺鼠疫患者,宿主动物常见有啮齿类动物和野生食肉动物,如灰旱獭、红旱獭、喜马拉雅旱獭和长尾黄鼠等。

二、传播途径

1、蚤叮咬的传播方式为鼠-蚤-人,即跳蚤叮咬病鼠后再叮咬人,或剥取染疫旱獭皮或剥食其它染疫动物,此类传播方式常引起腺鼠疫或败血型鼠疫。

2、人-人传播方式,即健康者接触患有肺鼠疫的病人后,经呼吸道吸入感染,此种方式感染的主要为肺鼠疫。

三、易感人群

人对鼠疫普遍易感。疫区从事野外工作的人或猎杀、剥食旱獭的猎人、牧民接触染疫动物可能性大,感染的可能性高于一般人群。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北京确认接诊2名鼠疫患者 目前已得到妥善救治



第1次大流行:发生在公元6世纪(527~565年),起源于中东,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几乎蔓延到当时世界上所有著名的国家,流行极期每天死亡5000-10000人,死亡大约1亿人。这次大流行导致东罗马帝国的衰退,被称为“汝斯丁(Justinian)瘟疫” 载入医学史册。

第2次大流行:发生在14世纪,持续了近300年。其起源众说不一。有人认为起源于美索布达米亚,因十字军远征,波及其它国家和地区。不少医学史家认为此次流行可能起源于中国、印度、中亚和俄罗斯南部,上述国家和地区存在着古老的鼠疫疫源地。此次流行遍及欧洲、亚洲和非洲北海岸,尤以欧洲为甚。欧洲死亡人数达2500万人,占当时人口的四分之一。意大利和英国死者达其人口的半数。据记载,当时伦敦的人行道上到处是腐烂发臭的死猫死狗,人们把它们当作传播瘟疫的祸首打死了。然而,没有了猫,鼠疫的真正传染源——老鼠,就越发横行无忌了。到1665年8月,每周死亡达2000人,1个月后竟达8000人。著名文学家佩皮斯在1665年10月16日的日记中写道:“我的天哪!大街上没有人走动,景象一片凄惨。许多人病倒在街头……我遇到的每个人都对我说,某某病了,某某死了……”直到几个月后一场大火(史称“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的大部分建筑,老鼠也销声匿迹,鼠疫流行随之平息。这次大流行在医学史上称为“黑死病”。
第3次大流行: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叶,它是突然爆发的,疫情最初起源于我国云南。1894年,鼠疫传到香港。这种可怕的疾病在香港不仅造成了大规模的流行,还占据了这个国际港口,通过这一战略要塞,在短短的六年内,黑死病对人类开始了大肆进攻,至20世纪30年代达最高峰,通过船队,传遍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及南美洲的60多个国家,几乎遍及当时全世界沿海各港埠城市及其附近内陆居民区。

最有名的应该是明朝末年的肺鼠疫 就是这场大瘟疫摧毁了明帝国i

  • 19282613640 :中国历史上的重大瘟疫
    茹彭雨2288 :答:是1911年2月20日发生的肺鼠疫 ,东三省肺鼠疫发生,且有蔓延之势,东北满洲地区的6万条生命被吞噬。公元179年始,东汉王朝连续多年爆发春季瘟疫,造成大量流民,间接促生了后来184年的黄巾军之乱,最终汉室式微,天下三分;
  • 19282613640 :明末旱灾引发的鼠疫,危害究竟有多大?最长的一次持续了多久?
    茹彭雨2288 :答:天灾,明末险象环生。上文飞鱼已经提到,崇祯的明朝所面临的危局,那么究竟当时的天灾有哪些呢,第一是大旱,第二是鼠疫,明朝末年旱灾频发,仅万历期间就发生过三次有历史记载的大旱灾。对于靠天吃饭的古人来说,旱灾很可怕,因为这意味着颗粒无收,不过更严重的是,每一次旱灾都会引发过鼠疫,而崇祯...
  • 19282613640 :中国东北第区发生鼠疫的应对措施有何历史意义?
    茹彭雨2288 :答:12个回答 #热议# 历史上日本哪些首相被刺杀身亡? wangshuyi759 2021-03-17 · TA获得超过105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79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5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清末的1910年10月到1911年4月,中国东北爆发了一场20世纪世界上最严重的流行性鼠疫。虽然此时的清政...
  • 1928261364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有何影响?
    茹彭雨2288 :答:所谓的鼠疫,用现代的一种说法,就是鼠疫耶尔森菌借助鼠蚤传播为主的一种烈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治疗,病死率可以高达30%~60%,此外由于潜伏期短,传染性强,在古代将会是大杀器,历史上鼠疫最为严重的时期,当属于十四世纪发生在欧洲的黑死病,一共造成了多达五千万人左右的伤亡。在明朝末年,崇祯...
  • 19282613640 :明朝灭亡前 北京城内真的发生了鼠疫吗???
    茹彭雨2288 :答:明朝灭亡前 北京城内真的发生了鼠疫吗???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晚舟必归是李白的诗吗? 匿名用户 2013-05-22 展开全部 在中国历史上1644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年份,崇祯十七年、永昌元年、顺治元年,北京这座千年古都,城头变幻大王旗,一年之内,紫禁城的龙椅上坐过三个皇帝。三百六十一年间后人对那...
  • 19282613640 :那些朝代出现过大型的瘟疫?
    茹彭雨2288 :答:那些朝代出现过大型的瘟疫?瘟疫都带来了那些后果? 瘟疫事件在中国历史上是非常常见的,不仅仅是中国,很多地方都有,全世界上都有,所以瘟疫这个东西还是非常非常可怕的,中国古代有哪些比较大型的瘟疫事件呢? 瘟疫,亦称大流行,最常见的是鼠疫,又称黑死病,有腺型、肺型和败血症型三种,在人类历史上有过三次跨洲际的传染...
  • 19282613640 :鼠疫是哪一年发生的?
    茹彭雨2288 :答:鼠疫是1936年发生的。鼠疫是由鼠疫耶尔森菌感染引起的烈性传染病,属国际检疫传染病,也是中国法定传染病中的甲类传染病,在39种法定传染病中位居第一位。它为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在啮齿类动物间流行,鼠、旱獭等为鼠疫耶尔森菌的自然宿主,鼠蚤为传播媒介。其临床表现为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
  • 19282613640 :人类历史上都出现在哪些瘟疫,哪一种造成的死亡最多?
    茹彭雨2288 :答:从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次的瘟疫,在古代,由于医疗水平低下,对于消毒,卫生都不是很在意,所以古代瘟疫也会经常爆发。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历史上最可怕的十大瘟疫有哪些。一、黑死病 黑死病是人类历史上最致命的瘟疫之一。从1347至1353年,席卷整个欧罗巴的被称之为''黑死病''的鼠疫大瘟疫,夺走了...
  • 19282613640 :现代鼠疫已经彻底消失了,在古代没有防护措施的时候,鼠疫有多可怕?
    茹彭雨2288 :答:鼠疫可以直接导致一个朝代的灭亡,明朝就是一个鲜明的例子。明崇祯年间爆发的鼠疫,从西北蔓延到全国,造成了上千万人口的死亡,仅京师一城就丧失了20万以上的人口,大约占当时城中人口的四分之一,这在古代是难以想象的。这使得明朝后期的军队根本没有能力同李自成和入关的满清军队战斗,明朝覆灭也就是...
  • 19282613640 :中国古代什么时候发生鼠疫
    茹彭雨2288 :答:从鼠疫史的角度看,元帝国的历史,是世界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站在欧洲看中国,还是站在中国看欧洲,都是如此。元帝国的征战结束以后,中国境内的鼠疫流行,重新成为区域性的了。下一次世界范围的鼠疫菌之传播动力,不再是草原骑兵的马队和车队,而是中国海、太平洋、印度洋上往来的货船。中国...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