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执的孩子不听妈妈的话,总是反着妈妈来,这时候该怎么办?

   更新日期:2024.06.02

随着娃长大一点,真的是越来越可爱,结果长大过程中,熊孩子模式出现了。

妈妈叫他往东他偏要往西;好心提醒他做什么,偏偏和你对着干;好吃好玩的都买给他,熊孩子还不稀罕;你越着急上火,他越在你面各种调皮捣蛋;

……

遇到不听话的孩子该怎么办?批评?讲道理?甚至打骂?……好像都不太管用,无奈之际,那就听孩子的话好了,这种反向招数,也许有出其不意的效果呢!

与其让孩子听话,不如你先听孩子的话

孩子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很多时候不听话的背后不是和大人故意作对,而是为了体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孩子希望通过自己对大人观点和指令的否定,来强调自己的存在,也是寻求大人对他们尊重的一条途径。可以借助孩子这种心理,来听一下他的心声,比如孩子闹:“我不要睡觉!”你可以问他:“你为什么不想睡觉”,孩子发现妈妈是愿意沟通了解他的想法的,他肯定会冷静下来解释清楚。

这时妈妈最好用谅解的方式表达你的态度:“我知道你还想玩娃娃,但现在是时候该去睡觉了。”家长如果能够以一种开放式的姿态让孩子能够有表达自己的机会,那么孩子下次便会尝试用语言来说服你而不再只是哭闹攻击了。


孩子诸多行为都是源于相似心理,可以在各方面和他进行一些沟通改进,促进亲子关系,你会发现孩子并不是不听话了,而是逐渐长大了!以下几点要学习哦……

1.不强迫孩子按照大人指令,协助他实施他的想法

比如孩子刚学会拿汤匙吃饭,他们便执意要把汤匙伸去青菜的碟子那里,想要勺起一条青菜,这不但很困难,而且会将饭菜弄到满桌都是。

与其强迫想让孩子按照你的想法去做,不如就放手让他自己来吧!在他真正需要你的时候才出手帮忙,按照他的想法尽可能地协助他。

2.不要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他,从他的角度出发看问题

比如孩子想要吃糖,一般我们都会说:“吃糖太多会对牙齿不好”很多时候孩子都还是“不听话”坚持要吃。

那么妈妈可以换个角度,听他的话让他吃,但是补充一句:“如果因为吃太多糖而牙齿长虫子很痛的话,到时候去医生那里拔牙,这个后果你要自己承担”像这种方式让孩子感觉你是站在他一方的,但同时也能够让他听到你“委婉的阻止”。

3.不要和他讲枯燥的道理,多和他做游戏

换个形式,更能让孩子接受。比如妈妈和孩子角色互换,妈妈扮演的孩子经常偷吃蛋糕,在这个情景设定下,妈妈就可以引导孩子“作为妈妈的你要怎么说,才能让我知道经常吃甜食会使牙齿长虫子呢?”

案例

有一天,小明想在家里搭建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他计划把客厅里的沙发和椅子搬到一边,腾出空间来放置他喜欢的玩具和图书。然而,大人们并不认同他的想法,认为这样会使得客厅变得混乱,影响整体家居环境。小明很失望,但他的父母并没有强迫他按照大人的意愿去做。相反,他们鼓励小明把自己的想法付诸实践,同时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他们告诉小明,如果他能自己负责收拾和整理这片小天地,那么就可以按照他的想法去做。

小明很高兴,他开始把自己的玩具和图书搬到客厅的一角,并把沙发和椅子重新布置。在这个过程中,他的父母一直在旁边陪伴着他,帮助他搬运东西,并指导他如何整理和布置这片小天地。小明的小天地建成了,他非常高兴。虽然这片小天地并不是大人所期望的那样整齐划一,但小明却从中获得了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他学会了如何自己思考、自己动手、自己负责,这对于他的成长和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不强迫孩子按照大人指令,协助他实施他的想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还可以促进他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同时,这也体现了家长对孩子的尊重和理解,有助于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小结

亲子沟通最根本的问题是理解,孩子小的时候做不到理解父母,但却有自我意识,这时候需要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这时候你会发现,其实孩子并不是故意作对,只是在成长而已。





俗话说“儿大不由娘”,这句话放在任何一对父母身上都是合适的,只要是自己带过孩子的父母都会明白,孩子越大越不好带,特别是当孩子到了 执拗敏感期的时候,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仅更加调皮,脾气还变得特别的犟,而且不管我们在孩子面前说些什么,孩子都会去反驳,甚至是顶撞父母。今天就结合自己在家带娃的经验,给大家分享三招,轻松制服“固执娃”!


1、做好思想准备,正确对待关于执拗敏感期,如果家长对这个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那么家长应该也要做好思想准备,当发现孩子开始出现一些现象时,家长不要对孩子表现得特别的严肃不耐烦,当孩子开始进入执拗敏感期后家长应该要多一点耐心,将孩子和自己放到一个位置上和孩子进行沟通,提前做好一个思想准备对孩子有好处,对家长自己也有好处。

2、尽量满足孩子的意愿,在孩子进入执拗敏感期后,家长对于孩子的态度不可以是无视甚至是像从前那样严格对待孩子,家长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孩子的敏感期加重,所以如果孩子在敏感期时,家长要做到一点:尽量满足孩子的意愿。因为当孩子想要一个东西时,如果家长不能满足他,那么他就会 开始大吵大闹,直至可以拿到这件东西为止,很多的家长觉得这样还好,至少可以让孩子消停下来,但是长时间的这样,是会养成孩子的坏习惯的,家长会让孩子觉得只要我一哭,就什么东西就会拿到,这样的习惯对于孩子来说其实是非常不好的,所以家长要记住,当孩子进入执拗敏感期时,应当要尽量满足孩子的意愿。

3、适当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当孩子大吵大闹,开始进入执拗敏感期时,家长可以适当的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说:陪孩子做游戏,给孩子做益智游戏等,只要转移了孩子的转移力,那么孩子的性格就会进入消停阶段,慢慢的,孩子也会忘掉这个事情,长时间下来,孩子的这个敏感期就会被转移掉,自然而然的,就会恢复过来。


举3个例子,看我是如何拿捏固执娃

1.有一次给闺女讲故事时,我觉得觉得讲两个故事就可以了,这时就需要提前和孩子说好,我们今天讲两个故事。但同时家长自己心里需要有个底,想想孩子可能会要求我讲多少故事。

当孩子说:“不行,我要听四个故事”时,我们可以先答应孩子说:“好,那咱们今天可以讲四个故事”。然后再认真地跟孩子说:“宝宝以后有想法了,要提前和妈妈沟通、约定好,譬如讲故事前,宝宝可以告诉妈妈今天想听四个故事,而不是等妈妈决定完要讲几个故事后再来反驳,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妈妈的心情会很舒服,我相信宝宝你的心情也会很舒服。”

这样能让孩子够看见自己的情绪感受,也同时允许孩子表达真实的自我。通过这次简单的沟通后,我家闺女在以后听故事的日子里,每次都会提前跟我约定好,也没有在犯过固执的错误啦。

2.还有一次,我闺女成心要跟我反着来,我并没有生气,反而带着她去超市买一堆好吃的零食回来,她看到零食的时候也就忘了当时为什么要跟我反着来,我用零食把她收买的服服帖帖。这个就是转移注意力发,特别好用。

3.还有以前闺女每次出门都要自己按电梯,有次他爸爸看他太墨迹了,就顺手按了下,结果估计是打乱了她的行为模式了,闺女她就大哭不已让她补按都不行了。

后来非得让电梯关起来再重新开过才算,现在我们一般出门都让他亲自开门,亲自按电梯,注意不抢在他的前面,我们只是在旁边告诉他要注意安全。做什么事先征求她的意见,现在脾气变得和顺多了。

但是,如果孩子想自己穿裤子,或者非要穿红毛衣而不想穿绿毛衣,你就没有必要和他较劲。给她一定的自由,满足他想独立的愿望,可以让你免遭这个“小暴君”的折磨。你既要理解孩子,又要给他一些规矩。


孩子的成长充满了未知,不管是性格、行为还是其他都有可能产生变化。作为父母,其实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去教育孩子,或者说是帮助孩子度过这样一个期限。我们也相信,在父母的容忍与教育之下,孩子一定会非常的优秀。



这种情况下,爸爸就应该“闪亮登场”了——用爸爸的威严和气势把“固执”的孩子收服。

首先,我们要知道:固执的孩子或者说孩子固执,也是孩子成长的一个特征哦!因为孩子固执,说明了TA心里开始有了自己的想法,才会不听话,才会产生逆反心理。所以,对这个现象呢,要正确的看待,不要认为孩子固执就是是一个坏事情。


大道理不多说,我分享我一个小经验,或许对你有启发

我家哥哥现在二年级,在期中考试得了双满分,所以妈妈允诺了一个玩具。有一天,本来是玩具到了的时间,但是因为哥哥在学校表现不佳被扣分了,所以他妈妈没有给他,扣押了下来。妈妈也给哥哥解释了一番,让他继续改进错误才拿给他,这个也是之前双方说好了的事情。但是哥哥就借题发挥,说妈妈说话不算话(其实妈妈没有说话不算话,也是说好了一个星期没有扣分才给,现在扣分了所以才先暂时扣押,过后再给),两人一来一往就吵了起来。

然后接下来哥哥越闹越厉害,不管妈妈如何教育就是不听。后面还剁脚、摔东西等,吵得楼上楼下都有影响了。后来,我想起了和老师的一次沟通,面对固执的男孩子,爸爸一定要比他更“固执”,就是跟着孩子做,甚至把他给压下去。所以,我采取了这个方法,结果他也被我收服了。


至于过程,我分享几个细节:他大声说妈妈说话不算话,我也比他更大声说是他没有做到和妈妈的约定不扣分;他摔东西,我也摔东西(然后大声告诉他,摔坏了我也没有钱买,你的手会痛,也没有得用,甚至我买了就没有交你读书的费用了);他说那你杀了我啊,我说我才不犯法的事情,不会像你一样做搞破坏的事情;他说他要拿钥匙出走,我说通缉犯就在小区外面,拿着麻包袋,你有胆量你就出去(他立马放下钥匙,生气的说我就不出,然后跑回房间关门).......

通过爸爸天生的优势,这些高气势的环境下顺带教育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不听妈妈(大人)的话,搞破坏,是对自己身体、对自己生活、对我们这个家是没有一点好处的。固执的孩子他即使再不听话,理智还是在的,所以固执的孩子也有聪明的地方。


总结一下,面对固执的孩子,建议按照这个步骤来处理亲子关系:

一是先礼后兵。固执的孩子建议先跟他解释,说道理。尤其是让爸爸去说,因为爸爸在处理孩子问题有天然的优势,声音、身体、气势等。

二是如果孩子还是不听,继续闹,那么爸爸来一场大风暴,跟着闹。因为孩子不听话搞破坏,如果不制止他的话,那么大人会被他拿捏住的,有了一次,就会有后面的第二次,甚至是无数次,后果或许很严重。

三是爸爸不要怕费钱。前面说了,大人要跟着闹,哪怕是摔东西,让孩子知道后果和严重性。这样做就是比较费爹、费钱。当然,相信我们家长还是有分寸的。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不能畏畏缩缩。


当然,最后的教育方法就是因材施教吧,因为每个孩子的固执点都不同。我的经验和建议也只是一个参考。最后祝愿爸爸们都可以顺利“顺服”自己“固执”的孩子,让他健康、快乐的成长。



巧了,我家的孩子也是不听话,但后来就变得懂事了。主要是通过自己平常生活中和孩子相处,摸索出来方法,以及自己参考网上其他网友经验和意见。下面我将整理这三个方法,一起来看看吧。


一、倾听孩子的心声

当孩子倔强不听话时,我们需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爱。去倾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和感受。我们了解了孩子的内心想法后,我们需要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

下面分享我的经历,我的孩子有点固执,他总是不听我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我尝试了很多方法,但都没有效果。后来,我决定给他一个安静的环境,而不是一个充满劝说,争吵,对峙的环境,主要是为了让他感受到我的关心和爱。

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他向我倾诉了自己的内心想法,我听了以后,给了他正确的引导,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从此之后,我的孩子慢慢变得听话了。

二、给孩子留有余地

给孩子留有余地,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尊重和信任。并且给孩子正确的引导,让孩子明白自己的错误。孩子知道错误后,再给孩子适当的奖励,从而让孩子感受到我们的认可和鼓励。

分享网友A的经历:小红是一个固执的孩子,她总是不听父母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父母尝试了很多方法,但都没有效果。后来,父母决定给小红留有余地,而不是采取以往的那种全盘否决的态度,从而让她感受到他们的尊重和信任。

在给小红正确的引导后,小红开始听父母的话了。父母为了鼓励小红,给了她一个小礼物,让她感受到他们的认可和鼓励。

三、与孩子多沟通

与孩子要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与孩子建立信任关系。在沟通中,我们需要倾听孩子的话语,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始终保持耐心和理解,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比如这位网友B的经验,我的孩子不想写作业,总是拖延时间,即使我多次提醒,他也不听。其实作为父母的我们,可以先冷静下来,不要因为孩子的行为而大声责备或者生气。可以先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写作业,听听他的想法和感受。

然后父母可以换位思考,从孩子的角度出发,了解他为什么不想写作业。或者父母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小时候也不喜欢写作业,但是写作业是必须的,可以告诉他自己是如何克服的。


好啦,以上就是我分享的解决孩子不听话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孩子固执不听话,总是和妈妈唱反调,解决的最好办法就是:多倾听,找到原因再对症调整。作为妈妈来讲,不要认为自己的做法就是完全对的,要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谈问题。

下面,我们就来聊一聊,怎样化解孩子的固执,具体分为三点:

  1. 学会倾听和理解
  2. 引导孩子学会控制情绪
  3. 不要过分要求和责骂

1、学会倾听和理解

对于孩子来说,家长多倾听才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理解。

我姐家的小孩性格固执不爱说话,记得去年六一儿童节那次,本来约好了带她去公园玩的,但是恰巧姐夫和姐姐都很忙,所以在那天,他们俩都没有陪伴孩子过六一。孩子不但不好好吃饭,在情绪上还波动很大,爷爷和奶奶都无法劝阻。

晚上下班回来后第一时间听孩子诉说,最后也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已经给你准备礼物,虽然没有陪你过六一,但是,礼物是不会缺少的,你要相信我们都是爱你的……。慢慢的,孩子的情绪就平复下来了。


2、引导孩子学会情绪控制

孩子固执的同时会带来情绪化的表现,妈妈要教会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我闺蜜家的小孩已经8岁了。有一次国庆节,她带着孩子去动物园游玩,看了很多小动物,孩子也玩的很开心。后来可能是由于走的时间太长了,导致孩子的情绪出现了很大变化。开始变得磨人,要这个要那个不说,还磨蹭着不走。

当时闺蜜没有生气,而是耐心的蹲下来和孩子交流,确定原因后,苦口婆心的跟孩子讲:人都有心情不好的时候,但是要学会克制自己。如果你乱发脾气,身边就不会有小朋友愿意接近你,愿意和你玩。或者你也可以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和妈妈讲出来,我们一起来分析,但是一定要学会当下控制。

通过这次以后,类似的情况再也没出现过,还学会了有事找妈妈沟通,成长的也很快。


3、不要过分要求和责骂

我同事这点就做得很好,她家小孩上二年级了,性格很固执内向。有一次他把同学给打了,老师电话打过来,也说了情况。

同事下班回家,并没有着急说这件事,而是在孩子写完作业以后进行了进一步沟通。她的第一表现就是:对于打人这个问题,她不但没有责骂孩子,反而引导孩子说出了事情缘由,和孩子做了具体沟通,并且告诉孩子,小朋友之间有争吵或是动手了,这个是很正常的情况,妈妈也是从那时候过来的,但是你要学会正确处理问题,即使对方做的再不正确也不应该动手打人,可以找老师或是告诉父母,都会很好的帮你解决问题。


孩子做事固执不听话,实际上和家长的引导有直接关系。如果妈妈们能够学会正确的和孩子相处,正确的帮助孩子解决问题,那么对于孩子固执方面来讲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也更利于成长。



  • 17253285787 :孩子叛逆不听父母的话是正常现象,孩子青春期叛逆打骂父母怎么办?_百度...
    井骂岩2240 :答:或者游戏困难不顺利,感到迷茫,这会导致孩子内省急躁,越来越叛逆,这是青春期的表现,所以我们要给孩子树立自信,才能让孩子健康成长。8、不要唠叨:一般孩子的叛逆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唠叨引起的,我们作为父母都知道,一般孩子有什么问题,因为过分关心,会唠叨不休,最后孩子不听我们的唠叨。
  • 17253285787 :孩子总是不听父母的话,家长该如何教育?
    井骂岩2240 :答:很多家长都有一种烦恼,他们总是觉得自己的小孩子在日常生活当中不够听话,有些小孩子甚至还会直接的抵撞自己的父母。很多人都说父母的一辈子其实就是为了孩子转,但是孩子不听话的话,对父母而言也是一种很大的伤害。在孩子还小的时候不听父母的话,其实父母也比较苦恼,大多数的家长都会选择直接动手打...
  • 17253285787 :孩子上了初中以后特别叛逆,干什么都喜欢反着来,说什么都不听怎么办...
    井骂岩2240 :答:第一、你自己知道孩子很叛逆,不听你的话,那么你就要更深层的了解一下,他为何叛逆不听话。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会出现不同的叛逆。第二、不防试着少责备多鼓励,真正了解孩子。很多时候你越对孩子吼叫,孩子越是不怕你,甚至会与你反抗,其实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叛逆,而是家长逼迫孩子叛逆的,面对这种...
  • 17253285787 :孩子不听妈妈的话,让妈妈非常烦恼 怎么办
    井骂岩2240 :答:耐心,你一定要从自己下手 我问您:你知道孩子的喜好吗?你和孩子及时沟通了吗?你知道孩子平常在干嘛吗?你有天天坚持孩子学习的习惯吗?你有和老师搞好关系吗、你知道孩子在学校是什么样的吗?如果你基本答不出,那么孩子不听你的话一定有原因:你不关心他,他就用孩子的方法让您关注他,孩子 还小...
  • 17253285787 :孩子现在是越来越不听话了,挑三拣四的,叛逆期的孩子应该怎么办呢?_百 ...
    井骂岩2240 :答:在成长过程中,孩子在几个时期容易产生叛逆心理。 对外,他们不听父母的话,甚至违背父母的话,使父母失去耐心,甚至表示失望。 面对叛逆的孩子,有些家长可能会不知所措,不知所措。 面对叛逆的孩子,他们该怎么办?遇到叛逆的孩子该怎么办?1、家长要理解和包容 孩子越叛逆,越需要父母有冷静稳定的...
  • 17253285787 :父母如何改掉“说反话”的教育习惯?
    井骂岩2240 :答:这样的语境是在往两个人关系好的方向发展。可孩子听不懂大人的反话,他会真的以为妈妈不爱、不要他了,于是内心会变得很崩溃。二“我家孩子笨”孩子和大人一起出门,被人夸奖聪明可爱。这时,有的家长会很自然地接一句:聪明啥啊?我家孩子可笨可笨了。看似只是和别人之间的简单客套话,...
  • 17253285787 :孩子不听我们的话,还犟嘴,孩子不听话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井骂岩2240 :答:3、不要一直责备孩子。我们非常希望我们的孩子听话,通常是在他犯了错误之后,并希望引导他改正。而在这种时候,我们也很容易无法克制自己的脾气,对孩子产生很多的责备。这真的是必须的,它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不是对的人,趁机发泄情绪,他们没有理由成为气囊。接下来你需要做的是确保你的孩子不在乎。
  • 17253285787 :我发现孩子现在总是和妈妈说话不耐烦,妈妈说话也不爱听,感觉和妈妈作 ...
    井骂岩2240 :答:1。任何人特别是孩子,对有兴趣的事情特别聚精会神。所以不要一开口就是一个沉闷的话题 2。孩子的心理总像皮球,越逼他,他弹得越高。你可以让他知道你对他的要求严格,让他知道自己做事的底线,但不应该在话语上威胁他,譬如:“你敢这样做试试看!”或一大堆命令口吻的话,只会适得其反。3。
  • 17253285787 :孩子不听妈妈的话是什么原因?妈妈应该怎样做?
    井骂岩2240 :答:卡卡妈建议:遇到这种情况,妈妈与其叫孩子别乱跑,不如告诉孩子,妈妈希望他怎样做。例如,妈妈可以对孩子说:“宝宝过来,和妈妈牵着手一起走。”妈妈这样向孩子提出要求,孩子不但一听就明白应该怎样做了,而且,他也很愿意听妈妈的话。因为孩子是很聪明,明白如果不按妈妈说的做,那么妈妈...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