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年男人的感悟:人到中年后,妻子才是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人,你认同吗?

   更新日期:2024.06.04

父母陪我们前半生,我们陪孩子前半生,唯有爱人,相伴一生。

我来讲讲我亲身经历的医院的一些事情和感悟。2013年那会儿,我们刚刚开皮肤科病房,那时候还挂在十六楼五官科,就是所谓的五加皮病房组合。我的第一个住院病人,是个72岁的老爷爷,因为药疹入院。第一天来时,一个人跛着条腿爬上十六楼,又一个人爬下去办住院手续,来来回回好几趟。我一直很疑惑,他的家人为什么不来帮他呢?这是个平凡的老头,看上去让我觉得略显邋遢的外表,虽然看上去身体虚弱,倒也神清气朗,言辞灼灼。一个人在医院睡觉,一个人吃饭,什么都一个人。我曾经问过。据说老伴躺在另一家医院,而儿女们,都在外地工作。这是个孤独的可怜老头。我是这么想的。

慢慢地熟了,老人也说开了。让人想不到的是。就是这个不起眼的,没人照看的老头,却有一双说出去让我们贫困小县城人羡慕的儿女。儿子博士毕业,留在了上海宝钢集团工作。女儿是个硕士,毕业后在上海华东师范大学留校任教。或许你会觉得,儿子不是个孝顺的儿子。一双优秀的儿女,却不照养自己的双亲。但,儿子其实是个孝顺的儿子。像很多儿女那样,毕业后,就把父母接到上海生活。但,一个椎间盘突出手术,花费了十几万,由于没有上海户口和医保,回来单位只报销了两万。老人不敢在上海住了。住在那里,就是儿子的累赘。儿子有钱支付,但并不是钱多的可以随意支付。所以老人选择了回来。宁愿艰难的在老家生活着,宁愿忍受着老年的孤独。老人在讲述自己的儿女时,心情是愉悦的,是慈祥的,是骄傲的,但或许,这也是他唯一的骄傲了。但骄傲,却说不上高兴,因为在那平淡的口吻里,怎么也掩饰不了那一声淡淡的叹息。

我们这代还在为儿女奋斗的年轻人,我们上代把我们养出去还在艰苦生活的老人们。我们两代人,有多少人把养老的希望寄托在儿女身上呢?我们既希望儿女长大后,可以有一个康泰开心的生活,内心又希望老年不那么孤单。等女儿长大了,也许,我也会一边赶着女儿去工作,去为人生奋斗。一边又希冀着她们什么时候能够回来看看。是让儿女平凡安然承欢膝下,还是让儿女无所顾虑振翅翱翔,我想不只是我一个为人父母者心中的纠结。但只要他们愿意,没有父母会限制他们的梦想,只要他们需要,没有父母会让自己成为子女的累赘。

前半生,父母给予我们生命,陪伴我们长大,养育我们成人。后半生,我们抚养孩子长大,教导他们成才,成全他们的梦想。我们这一代,注定是奋斗的一代。等我们老了,子欲养而亲不待。等我们老了,孩子和我们隔着个时代。唯有我们的爱人,可能一直陪伴着我们一生。陪伴着我们一天天老去,直至生命的尽头。



很多曾经山盟海誓的婚姻在进入中年以后自然就会变得平淡无奇,甚至有些乏味,但这其实才是婚姻的本质。中年夫妻的爱情在这时候早已转成了亲情,孩子长大成人以后奔赴远方,老友虽然偶尔能相聚,但是身边最重要的其实还是与你风风雨雨走来的妻子。

王明对于这个感悟其实是最为深刻的。王明是一个不大不小的老板,经营一家小公司,日子过得虽然算不上大富大贵,但是也是富余。

在家庭中他的地位也是很高,儿子从小就崇拜他,以他为榜样,妻子也爱护她,处处替他着想。王明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用操心,他只需要专心挣钱就行了。

到了中年,积攒了一些财富以后,可能人的心态就有些漂了。他甚至有点看不起陪自己吃过苦的糟糠之妻了。觉得现在的妻子多少有点配不上他,甚至有点带不出门。

甚至他觉得自己老婆也是没有多大本事,虽然把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但是也就是把家庭维护的比较好而已,心里对妻子有了反感,王明开始回家越来越晚,对妻子的态度一点也不好,不冷不热,还夹杂着一些嫌弃。

甚至在某一个瞬间他想到了像有些人那样选择离婚,找一个年轻貌美的女人。指导一件事的发生让他改变了想法,也让他羞愧不已。也是因为那件事让他意识到自己的妻子对于自己多么重要。

有一天王明忽然感觉身体有些不舒服,一去医院检查的时候,医生说病情很严重,甚至下半身都有可能瘫痪。当时他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一下子就被吓住了,他没有想到自己才四十多岁现在就面临这样的病情,但是在第一时间他还是给自己的妻子打了电话,妻子知道以后说:“老王,没事的,我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了,风风雨雨的,现在你病了,我自然会来照顾你,我也相信你会痊愈的,不要有心理包袱。”

王明听到这句话以后感动不已,其实现在他能告诉的就是自己的妻子,他不能把自己生病的事告诉已经年迈的父母,也没有办法把自己生病的事告诉孩子,因为孩子正在安心高考。

王明住院以后,都是妻子没日没夜的照顾,三个月下来妻子也消瘦了不少。有一次王明去上厕所,回来的时候刚好听到妻子在跟医生说话:“医生,花多少钱我们都治,一定要治好,医生,求你了。”

听到这句话,王明当场落泪了,他发誓一定要好好对待自己的妻子,他觉得自己这一生亏欠妻子太多,做了太多不应该做的事。

人只有经历一些事,才会看清楚和明白很多,王明现在就后悔自己亏欠自己妻子太多了,自从有了孩子以后,有了公司以后,王明就很少带妻子出去旅游,很少与妻子交心聊天,也很少陪妻子逛街买衣服了。而这些本来就是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他却很少做。现在自己病了,妻子却如此全心全意照顾自己,自己如何不惭愧呢。

现在他住院以后,曾经与他搞暧昧的女人都没了踪影,他忽然觉得人世凄凉。只有妻子才是对自己真正好的,妻子才是自己身边最重要的人。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自然也就没了激情,能拼的也只有亲情了。王明其实很感激自己的妻子,直到自己生病以后他这才发现当初的自己是多么愚昧,如若不是妻子为这个家付出了那么多,又怎么可能会老的那么快。王明一直以为是自己撑起了一个家,其实真正撑起这个家的还是他的妻子。



人生如梦,岁月如歌。

低首抬眼之间,好多日子便水远山长了。

曾经以为触不到尽头的人生,不过是一朵花开的时间,弹指挥间罢了。

思量时,回眸处,才发现,人生不知不觉已过半,除了嗟叹,什么都来不及,也抓不住了。

尤其50岁之后,父母离自己而去,子女单独成家,兄弟姐妹也变得风烛残年、无所依靠……

这个时候才渐渐懂得,后半生唯一能陪自己到老的,只有伴侣!

01

当人生进入到下半场,这个时候金钱、权利、地位都不是最重要的,能有人陪在自己身边,相依为命,互相照顾才是最重要的。

俗话说男儿无妻财无主,女无丈夫身无依,

年龄越大,就越需要身旁有那么一个人,渴了能递杯水,饿了能热碗饭,病了能有人知道。

著名配音演员乔榛,曾五次患癌,多次心梗和脑梗,如今面色红润、精神矍铄,他说:“这都要感谢我的妻子,如果没有她,我早死八百回了!”

记得有一次,乔榛脑梗刚刚醒来的时候,发现是妻子不眠不休地在他身边整整守了三天,看到他一睁眼,妻子就上前说:“你一定要挺住,我一直陪着你,别怕。”

这就是老伴,风风雨雨一起共度,不离不弃一生相守,

病了、痛了、没人管了,只有老伴能守在身边,日夜不眠地守护照顾。

正如乔榛谈起他和妻子的婚姻时所说的一段话:

到了我这个年纪,你才会明白老伴意味着什么,那些所谓的条件、财富到头来都是虚的,你看我现在的身体,那些真的什么都不意味着。

只有陪伴才是真的,我午夜三点醒来的时候,我口渴、我伤口疼,我只需要捅捅旁边,老太太就知道,我这个时候要喝水。

是啊,人到中年,

万贯家产,不如一个好丈夫;

显赫声名,不及一个好妻子。

一辈子最幸福的事,就是在人世间走的白了头,回首发现还有一个人能陪在自己身边。

02

老伴老伴,不只是陪伴,他还是这个世界上对你最重要的人。

年龄越大就越会发现,自己最离不开的,永远是那个陪你吵吵闹闹的另一半。

之前有一对老夫妻,爷爷生病住院时,奶奶一直放心不下,从早晨的洗漱,一日三餐,到最后夜里睡觉,奶奶都要亲手照顾,她说这样自己才能放心些。

所以说,人生一世,有什么也不如有一个好老伴,

他可能给不了你锦衣玉食的生活,也不会说太多爱你的话,但一定会做许多许多爱你的事:

可能是知道你胃不好,清晨的一碗白米粥;

可能是知道你晚上会口渴,床头的一杯白开水;

也可能是知道你怕冷,半夜为你盖的被子……

这种日积月累的了解和懂得,不是谁都能替代的。

也正是这平日里的点点滴滴,不离不弃的陪伴,才是最好的告白。

曾经在网上看过这样一个节目:

画板上写着父母、子女、朋友、伴侣……然后要求嘉宾选出自己最重要的人,把其他剩下的人一个个划掉。

其中一位中年女子犹豫了半天,画板上还剩母亲和丈夫两个选项,最后,她含泪划去了母亲。

主持人问她为什么留下了丈夫,她说:“父母对我恩重如山,但迟早要先我离开,兄弟姐妹都会各立门户,儿女也会有各自的小家,只有丈夫,会一直陪在身边,所以我选择了他”。

都说妻子是丈夫生命中的最后一个观众,丈夫是妻子生命中的最后一张“存折”。

深以为然。

半生过完,走了很长的路,去过很远的地方,积攒了过多的苦,承担了太多的累……

这时候有一个人能懂,可以倾诉,可以放松心情去畅谈,可以有人,为你排解内心的烦忧,就是最幸福的事情!

03

五十岁之后,谁是你身边最亲的人?

是老伴!

都说老来伴,金不换。从新婚燕尔到忙碌中年,从如胶似漆到一生相伴,这其中有多少包容、承担、信任、欣赏和忠诚……

也许,每天与老伴一起的生活都是相似的,在争争吵吵中迎来灿烂阳光,在关心呵护中送走如水月华,但每一段与老伴相守的光阴故事,都是我们关于幸福最真实的答案!

老伴是衣,有他才能抵抗风霜;

老伴是糖,有他才能生活不苦;

老伴是水,有他不再干渴孤苦;

老伴是酒,有他生活愈发醇厚;

老伴是爱,不可缺少一生相伴!

所以,请好好珍惜我们身边的伴侣,不要因为任何事让他们伤心。

因为你身边的他,才是人生中最疼你,陪你最久的人!

向老伴说一声:谢谢你,有你真好!



我认同,因为人到中年以后更加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么。这个时候才能认清自己真正需要的人是谁。

我非常认同,人到中年之后,孩子们也已经大了,各有各的事业,各有各的家庭,陪在自己身边的只有自己的妻子,也只有她能够陪自己走到老。

  • 18315907504 :人到中年万事休:五十岁后,学会原谅,你的人生路会越走越宽
    毋曲健698 :答:所以说,人到五十,就原谅曾经背叛过我们的情人吧,毕竟,只有懂得放下,才能让自己在面对人生的时候,做到轻装上阵,更好的出发。仇恨一个人是很简单的,而原谅一个人,却需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与一个豁达的人生境界,也只有懂得原谅别人,才能让我们的人生路越走越宽。人到中年万事休:五十岁后,原谅...
  • 18315907504 :人到中年的感悟
    毋曲健698 :答:盲目攀比,迷失自我,与别人攀比,看似是在争高低,实则却是一场自我消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比得过别人,你不一定会开心;但比不过别人,你一定会很难过。每个人的心力都是有限的,盲目攀比只会在无形中迷失自我,让自己失去判断力,找不到真正的需求。中年后多点平常心少点攀比,才能找回...
  • 18315907504 :一个中年男人说,人过了40岁就不会再有爱情,你赞同吗?
    毋曲健698 :答:一个中年男人说人过了40岁就不会有爱情,我并不赞同这个观点,一个人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去寻找爱情,不管到了什么样的年龄都不算晚。年龄从来就不会成为爱情的桎梏。虽然说谈恋爱的最佳年龄是我们在年轻的时候,人到中年的时候,不管是对于爱情还是对于生活,都会自己独特的看法,心态上也会平稳很多...
  • 18315907504 :人到中年之后,一个男人的软肋究竟是什么呢?
    毋曲健698 :答:所以,家庭的幸福与否,对于一个中年男人来说,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这也会是一个中年男人心中的软肋。2、工作 人到中年,男人真正的软肋之一还包括工作的稳定。如果一个男人到了中年之后,依然找不到工作,那么意味着他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和收入。一旦男人丧失了稳定的收入之后,他就没有了追逐爱情的...
  • 18315907504 :人到中年的人生感悟
    毋曲健698 :答:人到中年的人生感悟1 1、一个人的修养、气质,均在行、住、坐、卧四威仪中自然地显露出来。2、整体的美,在于个体的修养。3、处理事情,感情要蕴藏在理智中;与人相处,则要把感情表现在理智上。4、好事,需要你,我,他共同来成就。所以,不要有你、我、他的成见。5、凡事要守好自己的原则,...
  • 18315907504 :人到中年,你有什么感触?
    毋曲健698 :答:2022年最大的感悟就是,每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是自顾不暇的,有些事情别人帮不了你,唯有靠你自己,有些情绪,只能自己一个人默默消化,有些路也只能一个人走下去。正如季羡林先生所说:“人间万千光景,苦乐喜忧,跌撞起伏,除了自渡,其他人爱莫能助。”人到中年,只能靠自己,再苦再累,也要熬...
  • 18315907504 :人到中年经典感悟
    毋曲健698 :答:人到中年经典感悟 人到中年似乎一切都看透了,人世间一切都通透了。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人到中年的经典感悟,欢迎阅读。 中年人生感悟一 人到中年,得到的是经验,看到的是年少,想法很薄,是因为经历了沧桑,付出少了,才知道曾经是那么的珍贵。 人到中年,看的透了,想的开了,才知道人生苦短,只是一瞬,不是别人说出...
  • 18315907504 :人到中年的经典语录
    毋曲健698 :答:送给年轻人的话,话说中年危机。在央企工作21年,今年真真切切感受到了中年危机。所谓的中年危机,并不是人到中年,你就不行了 最近聚会了两次,看到很多同学基本上没法看了。女的都变成大妈了。男的都成大叔了。最让人受不的,就是那种谢顶的同学。油油的,肥肥的,顶着一个半光头。忽然想起来一句...
  • 18315907504 :一个中年男人的无奈
    毋曲健698 :答:一个男人的年龄到中年之后,人生家庭的生活压力和事业工作压力都比较大。相对与年轻时候,中年人应该在怎么样去扛住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是十分重要的。到了中年就有特别多的人脾气易怒,容易发火,这是因为工作和生活给自己的压力太大所造成的,而且导致生活工作中的事情不顺心,更容易导致自己的情绪变差,...
  • 18315907504 :人到中年身不由己的无奈感慨句子 (60句)
    毋曲健698 :答:17.人到中年。女人有事做,男人有钱花,总的来说,都不能胖。 18.岁月不饶人,一岁一枯荣,面对近两年的状况,不满现状,流露出点点的心酸。 19.在恋爱没开始以前,你永远想象不出会那样地爱一个人;在恋爱没停止以前,你永远想象不出那样的爱也会消散;在恋爱被忘记以前,你永远想象不出那样刻骨铭心的爱也会只留...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