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酵素的营养价值与泡菜差不多,经常喝会有什么危害?

   更新日期:2024.05.03

酵素在养生界流行了几年,现在仍然大火。它既能解决现代人很多慢性疾病,又能保护地球环境。一时间,酵素走上“神坛”。

这几年,我也总会碰到有顾客向我询问,酵素是不是真的那么神奇,要不要自己也做点或买点来吃。我身边也不乏亲友是酵素的拥护者。

然而,前段时间,群里有同学转发了一条视频,有人现身说法,长期喝酵素,结果差点双目失明。

视频一出,引起轩然大波。酵素到底是“保健圣品”,还是“害人毒药”?今天我们就来扒一扒。

什么是酵素

酵素有两种定义,

1、酶的别称

医学上,酵素就是酶,是生物体内对新陈代谢反应起催化作用的一系列物质。有些生化反应,正常情况下反应速度非常慢,无法满足机体的需求,在酶的催化作用下,反应速度加快,才能维持机体的正常运转。不同反应需要不同的酶,我们身体里就存在了无数的、各种各样的酶。

以前,我们国内的教科书,也把这些物质称为“酵素”,后来改成了“酶”。

2、食物发酵后的产物

被奉为养生神器的酵素,和医学上讲的酶并不是一回事。

简单的说,就是用水果、蔬菜或食用菌等,加入糖或蜂蜜,经过发酵后得到的制品。这当中除了含有“酶”,还含有水果、蔬菜、食用菌原本的营养成分和天然活性成分。

酵素与泡菜差不多?

看看酵素的制作方法,是不是觉得似曾相识?

把水果蔬菜放到可以密封的容器里,加入糖,封好盖子,等它发酵。这不就是做泡菜么,只是把盐换成了糖。

可是,泡菜总被攻击成没有营养的食物,甚至被列为易致癌的食物,怎么酵素就成了养生界的大咖了呢?是糖比盐高级么?也不是吧,糖被攻击得也很惨啊。那酵素到底高级在哪里呢?

高级在“营销”上了。酵素最先从日本传到台湾,又从台湾传到大陆,在国人自信心不足的年代,外来的东西总会被认为很高级。再加上,宣传中称,酵素具有减肥、调理肠胃、调节慢性病、抗各种不良的细胞等等作用,轻而易举就能吸引一大群拥趸。

但从营养学的角度分析,酵素和泡菜的本质差不多,都是采用一定的方法让食物发酵,食物发酵后会产生一些新的成分,这些成分有一部分对身体是有益的。而使食物发酵的微生物,也有一部分是对肠道有益的,和我们喝的酸奶、益生菌相似,比如乳酸菌。

所以,酵素并不是什么神秘的、新鲜的、高科技的产品。

而且,制作酵素方法不当,还会带来很多健康风险呢。

自制酵素的健康风险

做酵素不只跟做泡菜像,和做葡萄酒更像呢,铺一层葡萄,再铺一层糖,一层又一层,密封好,等待发酵,几个月后就有葡萄酒喝了。和做酵素的方法如出一辙。

酵素到底有没有好处?

那是不是就代表酵素毫无营养作用?当然不是,我也从未否定泡菜的营养价值呀。食物本身并无好坏,只有对于人适不适合。

1、原材料的营养

首先,酵素制作的材料是常见的果蔬,这些食物都具有各种不同的营养成分,制作成的酵素中也包含了这些原有的营养成分。

2、助消化

其次,在发酵过程中,在微生物的作用下,有些大分子的营养成分被分解成了小分子,更利于消化吸收,这是非常值得肯定的好处。中医上认为,凡是发酵制品,都具有消食化积的作用,原因之一就在于此。

有人说,酵素不治什么病,它只是把水分子变小。水分子的结构很简单,就是H2O,还能怎么小呢?真正变小的是酵素原材料中所含的一些大分子的营养素,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

3、益肠道

第三,发酵是在微生物的作用下进行的,那么发酵的制品,往往也会含有微生物,这些微生物,很多都是对人体肠道有益的,比如乳酸菌、酵母菌等。有的人肠道不好,不就是吃什么益生菌么。所谓益生菌,就是对肠道健康有益的细菌,制作泡菜、葡萄酒、酸奶、酵素时的主力菌,基本上都属于有益菌。所以,当肠胃不太好时,适当吃些发酵食品,可能对肠道会有些好处。

中国人用了几千年的“酵素”

中国人深谙发酵之道,几千年前就有各种食物发酵的方法,从酒到醋,从食物到药物,这些发酵制品,一直都围绕在我们身边。

豆豉

豆豉是中国人做菜常用的调料,但或许很多人都不知道豆豉是怎么来的。

最早的豆豉是用黑豆发酵而成,现在用黄豆、黑豆的都有。用毛霉、曲霉或细菌蛋白质酶将大豆中的蛋白质分解,达到一定程度时,再加入盐、酒等腌制,并干燥,抑制酶的活力,延缓发酵的进程,就得到了豆豉。

平常做菜用的豆豉比较咸,因为加了不少盐,如果制作过程中不加盐,得到的豆豉称为“淡豆豉”,淡豆豉是一味很有名的中药,有解表发汗的作用,感冒发烧时,葱豉汤是很多中医妈妈们的首选。入药用的豆豉,必须是用黑豆制作的

豆豉的制作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甚至更早,后来又传到海外,日本人曾经称豆豉为“纳豉”,现在日本很流行的纳豆,也是从豆豉发展来的。制作方法与豆豉类似,都是将大豆发酵而成,只是发酵所用的微生物不同,纳豆一般采用的是枯草杆菌发酵。

六神曲

曲剂是中药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最早的曲指的是“酒曲”,用于酿酒,后来又加入其它一些中药制成各种不同类型、不同作用的曲剂。这些曲类中药,可以直接服用,又可以作为原材料生产其它中药。

曲剂是发酵制品,它的主要作用基本都跟脾胃有关,醒脾开胃、消食化积、化痰导滞。其中,六神曲是应用最广泛,大家最熟悉的一种。

传说,六月六日或三伏天,是白虎、青龙、朱雀、玄武、勾陈、螣蛇这六大神仙下凡的日子,六神聚首,此时制作的神曲效果不凡。所以,取名“六神曲”。

传说只是传说,但六神曲的作用效果却是经过历代医家检验的。将面粉、赤小豆、杏仁、青蒿、苍耳、野蓼六种材料发酵制成的六神曲,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常用于饮食停滞、消化不良、脘腹胀满、食欲不振等。

六神曲中的青蒿、苍耳、野蓼,还兼有疏风散热的作用,小孩经常出现食积发热,六神曲就是特别好的选择。

六神曲常用的制品主要为麸炒神曲和焦神曲,麸炒神曲更偏向于醒脾和胃,而焦神曲消食化积的作用更强。

应对小孩食积非常有名的“焦三仙”,其中一“仙”就是焦神曲。用于消食化积的中成药——大山楂丸,成分也是山楂、麦芽和神曲,但大山楂丸用的是炒神曲,消食化积的作用不如焦三仙,但醒脾开胃的作用更好。焦三仙味道不那么怡人,家里常备大山楂丸也是好的,大人小孩都能用。



这些所谓的酵素有很多真菌或者是细菌,所以最好不要喝太多,喝太多可能会导致肠胃紊乱。

长期服用酵素可以起到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促进肠道排毒,胃肠道益生菌提供健康的环境,同时酵素还有抗菌消炎的效果。一般情况下,按照使用说明服用是不会有副作用的,不用担心。

  • 19841911331 :酵素的作用和做法:从食物中提取最多的营养成分
    狄项吕1244 :答:酵素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非常重要,因为它们有助于我们获得最多的营养成分,从而帮助我们保持健康。本文将介绍酵素的作用、如何提高酵素的摄入量,以及如何在食物中添加酵素。第一部分:酵素的作用 酵素在吸收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方面...
  • 19841911331 :吃酵素的好处和坏处
    狄项吕1244 :答:因此长期依靠酵素类产品可能会减肥,但不利于营养平衡。健康的身体需要营养的均衡摄入而非某一类产品,在这一点上,商家往往夸大了酵素的功效,限制了消费者对其他食物的摄入,不利于营养均衡。
  • 19841911331 :酵素的功效有哪些?
    狄项吕1244 :答:2、提高组织细胞活性。酵素能加快身体代谢,也能提高人体组织细胞活性,它可以通过人体组织细胞的自愈性来预防缓解疾病,也能减少多种疼痛症状发生,另外酵素对人体人益无害,服用以后也不会产生什么副作用,这也是它与药物止痛...
  • 19841911331 :吃发酵食物,可提升免疫力 好养生!
    狄项吕1244 :答:在过去没有冰箱的时代,人们为了延长食物保鲜期,想出用腌制手法保存食物的方式,而这些腌渍食物,多是使用大量盐分抑制细菌孳生并诱使酵素使其发酵,虽说被证实营养价值高,但在讲究养生的现代,这些发酵食物是否有益健康,一直...
  • 19841911331 :酵素有哪些作用?
    狄项吕1244 :答:酵素有助于消化,还可以在对身体有利的情况下进行减肥,使身体最有效地吸收营养、分解脂肪和糖分等。在欧美等国家,酵素减肥较为流行,尤其是以酵素粉的形式使用。3、消酒作用 吃酵素后乙醇在胃里滞留的时间较长,不会被...
  • 19841911331 :酵素有什么作用。可以减肥吗
    狄项吕1244 :答:真相:国家高级营养师吕万勇指出,酵素的本质是酶。酶是蛋白质,口服后在胃酸、消化液中的蛋白酶作用下会变性甚至分解,失去生物活性。这种“原料加糖,密封存放”的制作方法和做泡菜的过程基本一致,本质是一种自然发酵。但...
  • 19841911331 :酵素可以增强免疫力吗?
    狄项吕1244 :答: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复组织,分解毒素,是生命活动的一种必需物质。2、将营养转化为有效能量。3、参与人体所有新陈代谢过程。4、为了强化身体代谢机能,为了短时间内尽量多地排出体内毒素,人们应适当补充酵素。
  • 19841911331 :酵从哪里来?
    狄项吕1244 :答:甚至可预防心血管疾病、预防癌症等效果,还能增加食物的保存性。其实,世界各地的发酵食物制作原理都差不多,是利用包括乳酸菌、酵母菌、醋酸菌、曲菌、纳豆菌等微生物,把原料加以分解、代谢后,来产生对身体有益的营养物质...
  • 19841911331 :日本为什么吃酵素?
    狄项吕1244 :答:第二,日本人饮食习惯健康。日本食品非常注重天然,大部分食品以海藻、鱼、鸡蛋、大豆为主要配料,这些富含酵素、营养和纤维素等元素,能够帮助肠胃消化,清除宿便,改善身体健康状况。因此,日本人喜欢从食品中直接摄入酵素,以此...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