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 表现什么品质

   更新日期:2024.05.19
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下面是《一面》的教学设计,你看了不光能解决上面的问题,《一面》这一课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解决,希望可以给你帮助.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一面》这篇回忆录写得很别致,它以时间先后为顺序,记叙了作者阿累与伟大的作家鲁迅在内山书店不期面遇,短暂而又激动人心的一次会面的经过.在众多回忆鲁迅先生的文章中,《一面》的成功之处是以小见大的写法,于细微处见人物的伟大品格.作者把"一面"作为中心事件来记叙,但在此之前巧设伏笔,层层铺垫.
学情分析
文章选材典型,小中见大,于细微处见鲁迅的伟大品格,要启发学生深入讨论,小事中所表现出的鲁迅的伟大品格,将所见之“小”与鲁迅的人格之“大”联系起来.
教学目标
1、认识鲁迅先生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贵品格.
2、向鲁迅学习,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3、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1、语言运用的强烈感情色彩.
2、选材典型,小中见大的写作方法.
学习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生活中人们常有这样的感受:有的人,尽管朝夕相处,一当离开,难以给你留下一个清晰的影象;有的人,即使初见一面,却象刀刻斧斫似的,在你的脑海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鲁迅先生就属于后一种人.1936年10月19日,鲁迅先生不幸在上海病逝,举国上下,人们以各种方式表达沉痛的悼念.有一个叫阿累的人,他曾与鲁迅见过一面,先生的外貌和言行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在鲁迅逝世当月,他把哀思诉诸笔端,写成了一篇文章,题目为《一面》.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学习这篇文章.(板书标题)
二、学习新课
1、教师采取边提问、边讲解、边板书的方法,初步明确以下问题.
①本文写的人物是谁?②本文写的是一件什么事?③本文的作者是谁?④本文写作在什么年代?
明确: ①本文写的主要人物是鲁迅.鲁迅,生于1881年,1936年10月19日去世,是我国民主革命时期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本文写于1936年10月,鲁迅逝世的当月.
本文的作者阿累,真名朱凡,原名朱一苇,30年代在上海学习、当售票员,后加入共产党,参加过罢工,1936年后从事写作和翻译.解放后,曾任湖南大学校长.
2、说出“我”与鲁迅先生会面时的时间、地点、起因、经过和结果.
时间--1932年秋,一天中午.
地点--虹口公园,内山书店.
事情的起因--在那里躲一会儿雨,顺便歇歇也好.
事情的的经过—-翻看书籍,内山老板殷勤接待,买书缺钱,与鲁迅会面、交谈并接受赠书.
事情的结果--从“一面”中受到巨大鼓舞和影响.
三、讲析课文
1提问:当时的天气如何呢?
明确:明天,细雨烟似的被秋风扭着卷着,不分方向地乱飞.店里冷得像地窖一样,气从裤管里向上钻.(秋深、风大、天冷)
2、提问:这些描写有何作用?
明确:通过写天气的寒冷、秋风的无情来衬托内山老板的热情,鲁迅先生的关怀给我带来的温暖.
3、当“我”发现鲁迅译的《毁灭》时,“我”的心情如何?
明确:“赫然”表现出“我”的惊喜.“得到了保证似的”表现我对鲁迅先生的崇敬与信任,说明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地位.
4、正当“我”欲买不能,欲罢不甘的情况下,“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老人.这是个什么样的老人呢?默读相关内容.
提问: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是怎样的?
明确:瘦,但有精神,严肃而慈爱.
5、看到鲁迅我的心情如何?
“我”与鲁迅素昧平生,但他却热情而诚恳地向“我”推荐好书,还送书给我,这温暖的关怀,怎么能不使我”激动呢?
6、提问:文中哪些地方描写“我”的激动心情?
指名朗读:那种正直而慈样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受交织者的抚摩似的;我结结巴巴的,欢喜得快要跳起来,我的鼻子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
7、齐读第三部分并分析,
提问:“一面”虽然短暂,但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这表现在哪里?
(用波浪线画出,并齐读出来.).
明确:“历尽……受尽……咬紧……昂着……”
四、作业: 回忆性文章常常蕴含作者的深情.仔细阅读下列语句,结合上下文,体会加点部分的含义和感情色彩.(设题目的,使学生揣摩词语的感情色彩,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1.……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赫然”就是很鲜明,很明显,作者眼前为之一亮的感觉,表明了对鲁迅的敬仰和见到鲁迅译著的兴奋心情.因为是鲁迅译的,而鲁迅在当时是革命和光明的象征,所以说像“得到了保证似的”.)
2.我摩挲着那本书,舍不得丢开,不说买,也不说不买.(“摩挲”就是反复抚摸,反复摸而又“舍不得”,写出了作者渴望得到而又难以得到的那种矛盾心情.)
3.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憎恶黑暗有如憎恶魔鬼,把一生的时光完全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同志,表示志同道合;朋友,表示亲密无间;父亲,表示崇敬热爱;师傅,表示仿效学习.不同的称谓,表示出作者不同的感情.“战士”则热烈歌颂了鲁迅为革命而献身的顽强斗志.)
4.……他的手多瘦啊!我鼻子里陡然一阵酸,像要哭出来.我恭敬地鞠了一躬,把书塞进帆布袋,背起便走出书店的门.(既写出了作者为鲁迅的崇高品质和自我牺牲精神所感动,也表达出作者对鲁迅由衷的感谢和崇敬之情.)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课文在记叙"一面"的过程中,突出鲁迅先生的外貌,由远到近,由粗到细,抓住最能突出鲁迅精神品质的肖像特点--"瘦"进行着力刻画和反复渲染,充分表现了鲁迅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把毕生精力献给人类的革命事业的无私奉献、自我牺牲的精神.课文中的抒情、议论,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画龙点睛的深化了文章的主题思想
学情分析
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描写鲁迅外貌的段落,理解写外貌要抓住人物的特征,联系读过的文章,归纳一下如何写人物外貌.
教学目标
1、学习外貌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叙议结合的方法,在记叙基础上进行画龙点睛的议论.
3、培养观察能力,注意观察结果与距离的关系
学习重点难点
1、理解、运用外貌描写揭示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
2.体会词语感情色彩.
教学过程
一、重点分析对鲁迅的外貌描写, 学习通过外貌描写来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的写法,并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1、文章主要写的是谁?是采用什么方法来描写的?
鲁迅 外貌描写 (板书)
2、这里,我们要讲一讲外貌描写的基本知识,在这方面,前人给我们总结了很好的经验.就本文有关的情况来看,有这样三点值得重视:
①抓特征.人的外貌有很多共同的特征,如果只是一般化的描写,那就会是“千人一面”,写了等于没写.因此,写外貌必须抓住人物的特征,即区别于其他人的最大的不同点.
②有视角.即要选择一定的角度去观察、去描写.这就是说,不能孤立地、静止地写人物外貌,一定要放到具体的环境中去.这样,人物就活了,描写就有角度了,外貌的表现层次也就丰富多样了.
③表现性格.如果只是为了人物外貌而写人物外貌,就会失去外貌描写的目的和意义.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
3、跳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鲁迅外貌的语句.
学生读有关文句(三处).比较三处语句的不同之处.
第一处描写:在暗处,只能模糊辨出形体.写了长衫(因有颜色)、烟嘴(因有火光).
第二处描写:在近处,看得清楚了.写了面孔、寸发、胡须.这三样都抓住了特征,直竖的寸发,隶体“一”字的胡须是鲁迅形象的特色,而黄白的面孔则是劳累的表现.
第三处描写:面对面,可以仔细辨认.前两次描写的总绘,还是面孔、头发、胡须、长衫、烟嘴,只是更细致、更具体了.
三处外貌描写,不避重复,由远而近,由粗到细,由略到详,由整体到局部,使人物形象随着“我”的观察和感受,逐渐丰富清晰起来.
通过对三处外貌描写的分析,我们知道了:与观察对象的远近距离不同,观察到的结果也不相同.这一点在写作中应当注意.
4、、这三处外貌描写给你印象最深的是鲁迅外貌的哪一特征?
瘦,6处写“瘦”(板书)
5、作者为什么着力刻画鲁迅的这一外貌特征?请你从课文中找出答案.
“我们这位战士的健康,差不多已完全给没有休息的艰苦工作毁坏了.”鲁迅翻译外国作品,窃得外国革命的火种,来照亮中国革命前进的道路.
瘦——突出鲁迅把整个生命贡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和顽强意志.
6、写外貌必须能有助于表现人物性格,本文怎样从外貌描写中表现人物性格的呢? (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精神矍铄、意志顽强
7、用适当的议论来深化人物性格
第一次:鲁迅看了“我”一眼之后,文中写道:“那种正直而慈祥的眼光,使我立刻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和慈爱交织着的抚摩似的.
第二次:似乎认出是鲁迅之后:“我结结巴巴,欢喜得快要跳起来了……”
第三次:认出鲁迅后,“正是他,站在行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和师傅……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第二部分的议论,带有强烈的抒情色彩.
“我们不愿恣情地悲痛,这还不是我们恣情悲痛的时候”:语句工整,对仗,含义极其丰富:应该恣情地悲痛,但我们不愿,时代的责任感、鲁迅的遗志也使我们不能.事实上,这已经表达了作者恣情悲痛的心情.
“我们也不愿计算我们的损失,这是难于计算的”:鲁迅的死造成了难以计算的巨大损失,我们不愿计算是因为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完成鲁迅未竟的事业.
8、作者是一个被人轻视的工人,但是鲁迅先生却赠书给他,这表明鲁迅具有怎样的品质?
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板书)
9、小结,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同学们,鲁迅被誉为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文学家,受到人们的爱戴与尊敬,就是因为他具有把整个生命献给革命事业的崇高品质,就是因为他具有热爱劳动人民、关心进步青年的高尚情操,“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伟大的一生再次表明 :有益于人民的人,人民永远记住他.我们要以鲁迅为楷模,做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写作练习: 以师为观察对象,练习外貌描写(思想性格允许揣摩).小组交流.

1、《一面》表现了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心进步青年的高尚品质,抒发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感激之情。

2、作者以白描的手法分别描写了鲁迅先生的模样和精神。一个“瘦”字逼真地写出它日夜操劳的体态;写鲁迅先生的精神,他没有选择更多的文字去展现它的精神世界,而是选择了先生嘴唇上极具表现力的胡须:“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 好象浓墨写的隶体‘一’字”。“ 精神抖擞”显示出先生对敌人不屈的斗志。“隶体‘一’字”暗示先生对人民的侠骨柔情。两个方面构成强烈对比,将先生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情怀,表达得淋漓尽致。

《一面》回忆的是四年前的往事,写成于鲁迅逝世的当月。作者思念和敬仰鲁迅,在以小见大中,表现出鲁迅热爱劳动人民和关怀进步青年的高尚品格。



表现出鲁迅先生“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人格。关心他人,助人为乐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的人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