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长总是唠叨,很烦,我该怎么办

   更新日期:2024.06.04
  • 耐心听着

    天底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父母对我们的唠叨无疑是一种爱,希望我们都变得更好,所以,当你面对着父母的唠叨时还能耐心的听着并且还不时表示肯定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你绝对是招人喜欢的孩子。

  • 给自己安排很多工作

    如果你不想回家听父母更多的唠叨,那你就让自己忙起来,当父母看见你工作很努力时一定也不愿意去打扰你的,所以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哦

  • 努力做一个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

    虽然说父母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操心劳心,但是如果我们做一个乖孩子,在更多的时候听父母的话,做一个好孩子,那父母一定没有话可唠叨你。

  • 把听父母的唠叨当做一种快乐

    如果你每当听到父母的唠叨时微笑的面对父母,并且心里想着你自己有这么爱你的父母,那你在听唠叨时也会感觉到很幸福的。

  • 找一种消遣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并且我们依然不愿让父母担心,所以,我们只好瞒父母,那么我们就可以找一种消遣方式,比如唱歌散步等等。

  • 和父母谈谈心

    父母对自己的唠叨是因为你做了让它们担心的事情,它们想给你一些建议,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如果能和父母坐下来静静的谈一谈,说不定心情就会好很多哦。

    1981年《傅雷家书》出版以来,重印20多次,发行量超过一百万册。金庸曾评价《傅雷家书》是一本“中国君子教他的孩子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中国君子”的书。

    傅雷

    傅雷的长子傅聪先生是著名钢琴家。既不唱歌也不会乐器的傅雷之所以会让傅聪从小苦练钢琴,不仅是出于他本人对音乐的热爱。一次和朋友的谈话让傅雷了解到,有绝对音感的人非常少,而傅聪恰恰具备这个天赋。曾留学法国的傅雷也深知,无论在巴黎还是在旧中国,一个二流艺术家的命运都是可悲的,因此他让长子傅聪退学,全力练琴,却不让次子傅敏走从艺的道路。傅雷对学位、应试也持不以为然的态度,在1965年给友人的信中写道:“我认为教育当以人格为主,知识其次。”

    事实证明傅雷的眼光是准确的,培养方法也很有效,20世纪50年代,不到20岁的傅聪就展现了出众的才华。1954年,傅聪获得了肖邦国际钢琴比赛“玛祖卡”最优奖,并被波兰政府看中,向我国提出了留学邀请。傅聪因此在国内赢得了不少赞誉,临行前,著名作曲家贺绿汀还为他举办了欢送会。傅雷的家书也从这一年开始。

    面对儿子的成就,傅雷在《文汇报》上发表了《与傅聪谈音乐》,文章是以傅雷提问傅聪回答为形式,既有考核学业的感觉,也有向音乐专家请教的意思。有几处傅雷还颇为骄傲自得地问道:你对文学美术的爱好对学习音乐有什么帮助?我经常寄给你的学习文件是不是对你的学业也有好处?这些高调的言论在后来成为攻击傅雷为右派的弹药,一篇批判文章的题目是“傅聪的成功是傅雷的鞭子还是党的培养”。

    傅雷曾在信中对傅聪说:“我是你的‘舵工’,对你的责任最大。”作为高级知识分子的傅雷负担起儿子的一部分文化课,自编了国文课本并用手抄本来教。在傅聪成年后,傅雷虽然和儿子远隔重洋,但仍事无巨细样样过问,比如批评手插在兜里的习惯、吃饭手要放在桌子上面等等。傅雷译成《艺术哲学》一书后,认为对傅聪的艺术事业会有帮助,就手抄了前四章寄过去,殷殷之情令人动容。

    傅雷与傅聪

    从1954年1月开始,直至1966年傅雷去世,傅雷写给傅聪的家书只在1958年有数月的中断,正是由于傅聪的“出走”风波。当时傅雷被错划为右派,两个月后傅聪得知父亲的消息,又了解到自己回国后要“深入乡村”。傅聪既不愿做“儿子揭发老子”的事,也不想中断练琴,在一位英国教授的协助下从波兰出走英国。

    这件事对傅雷的打击非常大,老友回忆说他当时惊讶的神情“顿如霜打雷击”。傅雷父子都是坚定的爱国者,在上海二三十年代度过青少年时光的傅雷,曾亲见自己的同学冤死在租界巡捕手里,对帝国主义有着切身的体会。在傅聪出走这件事上,傅雷认为自己负有重大责任。即使后来同傅聪恢复了书信往来,傅雷还会时不时表示儿子的出走“太伤民族自尊心”。傅聪后来娶了美籍犹太裔小提琴家梅纽因的女儿,岳父对出走他国、变更国籍这些事看得很淡,对此傅雷给出的理由是,他们的民族早已习惯这类事情而不以为可悲了。

    在此之前,傅雷经常“上书”报告自己与儿子的沟通情况,比如在1956年因儿子参加国际比赛一事他曾致信夏衍:“从1954年8月到现在,我和他写了七十九封长信,近二十万字,其中除了讨论音乐、艺术、道德、工作纪律等等以外,也重点谈到政治修养与世界大势、思想认识。国内的一切重要学习文件经常寄去,他也兴趣甚浓。……波匈事件后,已写了两封长信,告诉他我们党的看法,从他小时候起,我一向注意培养他的民族灵魂,因为我痛恨不中不西、不三不四,在自己的泥土不生根的艺术家。”这次出走事件轰动一时,后来在周恩来、陈毅的过问下,中断的通信得以恢复。

    之后傅雷得到平反,傅聪也在邓小平的批示下回了国。这段出走与归队的多舛命运在傅雷身后结束,随之解冻的,还有父子的通信集。《傅雷家书》出版后曾引起争论,面对相对超前的教育理念,读者纷纷讨论“要不要傅雷这样的爸爸”,甚至还有读者来信称,很庆幸自己没有絮絮叨叨又如此严格的父亲。



一些家长有这样一种心理,自己说一句话希望孩子马上就言听计从,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能达到。 唠叨,不但让孩子觉得“很烦”,而且也是让父母感到很不知所措的难题。下面的一些方法可以帮助家长们避免对孩子的无谓唠叨。
  1、 抓大放小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有许多事情需要大人操心的,但有些事情是无关紧要的,有些事情是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就可以过去的,有些事情也许并没有成人想象的那么严重。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要整天紧张奚奚的,可以让自己放松一点,对于孩子生活中的一些琐碎小事,家长应当学会能够放的下来,毕竟孩子在一天天长大,许多事情他已经会做了,不需要大人再千叮咛万嘱咐的,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提醒,孩子当然会嫌你唠叨。家长应当学会把最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重要的事情上,应当学会照顾孩子的一些最核心的需求,比如孩子的人生态度、价值观、未来志向、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等,这样一来,不但家长自己轻松了许多,孩子也会自然与你更亲近,也会自然更听你的话。
  2、 学会等待
一些家长有这样一种心理,自己说一句话希望孩子马上就言听计从,自己提出一个目标希望孩子一下子就能达到。可是我们不要忘了,孩子就是孩子,他的心智和能力并没有发展到那么成熟的地步,一些事情他可能还没有理解,一些事情他可能还不知道怎么去做,一些事情他可能还暂时无法做好,一些事情他可能还会常常出错。因此,做家长的必须要学会等待,要克制住自己的急躁情绪,要给孩子一定的时间去转变,要允许孩子有所反复。孩子不是一天就可以长大的,孩子的成长是需要一个过程的,不管是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还是文化知识的积累,都需要时间的炼历,而且这个时间不会因为有家长的唠叨就可以缩短的。

3、 只说一遍
家长如果想让孩子做什么事,应当先选择好恰当的时机,然后和孩子面对面坐下来,严肃认真地与孩子谈,为了引起孩子的注意,家长可以明白地告诉孩子,“你听好了,这话妈妈只说一遍”,在对孩子说的时候,一定要突出重点,挑选有分量的话讲一二遍就可以了,不要对孩子反反复复地唠叨个没完,如果你对孩子没有把握,可以再给他解释一下其中的要点。即使是在纠正孩子的错误时,家长也不要喋喋不休地数落和教训孩子,凡事点到为止,只要孩子能够认错并愿意改正就可以了,要知道,唠叨在大多数时候是不动听的,说多了反而起不到好的效果。
  4、 就事论事
是孩子都会犯错,当孩子犯错误时,家长的一个不正确的方法就是喜欢翻孩子旧账,许多年前的陈芝麻烂谷子都会被拿来说事,于是便不由自主“字字血,声声泪”地对孩子口诛笔伐,什么时候孩子这件事情没有做好,什么时候孩子那件事情没有完成,大有把孩子的种种“恶行”全部数落一遍的气势,每次都是越说越激动,越激动越来气,越来气就会说的越多,说的越多也就越唠叨。其实,孩子在生活中犯一些错是正常的事,犯错误是孩子的权利,孩子就是在不断地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成长起来的。对于孩子犯的错误,家长应当就事论事,犯的什么错就说什么错,哪次犯的错就说哪次的错,联想太丰富了只能让孩子觉得你太烦人、太唠叨。

把上述道理说给家长听,让他们明白自己的唠叨一点用都没有,只会引起孩子的反感,逼出所谓的青春叛逆来,一定要他们明白唠叨的巨大危害啊

相信有一个干什么都会很唠叨的父母的人心里都会有点烦躁吧!面对着双重生活的压力,回到家还会听到父母各种各样的唠叨,虽然说这是一种爱的表现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让人摸不着头脑,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方法/步骤

  • 耐心听着

    天底下没有不爱子女的父母,父母对我们的唠叨无疑是一种爱,希望我们都变得更好,所以,当你面对着父母的唠叨时还能耐心的听着并且还不时表示肯定那是最好不过的了,你绝对是招人喜欢的孩子。

  • 给自己安排很多工作

    如果你不想回家听父母更多的唠叨,那你就让自己忙起来,当父母看见你工作很努力时一定也不愿意去打扰你的,所以这也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哦

  • 努力做一个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

    虽然说父母每时每刻都在为自己的孩子操心劳心,但是如果我们做一个乖孩子,在更多的时候听父母的话,做一个好孩子,那父母一定没有话可唠叨你。

  • 把听父母的唠叨当做一种快乐

    如果你每当听到父母的唠叨时微笑的面对父母,并且心里想着你自己有这么爱你的父母,那你在听唠叨时也会感觉到很幸福的。

  • 找一种消遣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会遇到许多不如意的事情,并且我们依然不愿让父母担心,所以,我们只好瞒父母,那么我们就可以找一种消遣方式,比如唱歌散步等等。

  • 6

    和父母谈谈心

    父母对自己的唠叨是因为你做了让它们担心的事情,它们想给你一些建议,所以在这个时候你如果能和父母坐下来静静的谈一谈,说不定心情就会好很多哦。



这个东西是习惯的啊,呵呵,大家都是这么过来的,。。。家长不唠叨,他们也会觉得缺了点什么
你就听着不过脑子就行了,该想什么想什么,该干什么该什么,捡重要的听听就行了
反正有颗孝顺的心是主要的,不能偏激啊,不用计较太多哈,父母么,虽然角度不对,但是永远是最无私爱你的那个

现在你属于青春期的阶段 谁都过过 不过他们再墨迹 也是对你好 大多数都是为了你
不过你要是真的特别反感 你可以找你的朋友 尽量和他们少接触
这个时期过完就好了 把心态放好 还有记住 不要说伤害父母的话 能沟通最好 不能沟通就保持距离

  • 13332881992 :父母总是“唠叨”孩子,学会这3招沟通更好
    丘径裴733 :答:我的 父母总是“唠叨”孩子,学会这3招沟通更好  我来答 1个回答 #热议# 普通人应该怎么科学应对『甲流』?小茜侃情感 2023-04-13 · 超过13用户采纳过TA的回答 知道答主 回答量:326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733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
  • 13332881992 :父母老爱唠叨,我该怎样让他少唠叨。
    丘径裴733 :答:1. 倾听父母的建议。尽管有时候他们的建议可能听起来很烦人,但是他们的唠叨可能是出于关心和爱。试着倾听他们的建议,并向他们展示你已经理解他们的意思。2. 明确表达你的观点。如果你认为父母的建议不适合你,你可以明确地告诉他们你的观点,并解释你的想法。但是,要注意语气和态度,避免产生冲突和争执...
  • 13332881992 :父母总是太唠叨怎么办???
    丘径裴733 :答:1. 倾听并表达理解:虽然父母的唠叨可能会让你感到烦躁,但试着理解他们关心你的心情,并表达出你理解他们的意思。这样可以帮助缓解紧张和冲突情绪。2. 沟通并达成共识:与父母进行坦诚的对话,讲述你的观点和感受,同时也听取他们的观点。共同寻找折中的解决方案,以满足彼此的需求和期望。3. 自我反省和...
  • 13332881992 :怎么面对父母的唠叨?
    丘径裴733 :答:保持冷静:尽管父母的唠叨可能会让你感到烦躁和压力,但要尽量保持冷静和理智。避免情绪化的反应可能会让父母更加理解你的立场和感受。给予肯定:在应对父母的唠叨时,可以适当地给予肯定和感谢。例如,感谢他们关心你的事情,或者告诉他们你很高兴听到他们的建议。这样可以让他们感到被尊重和重视,从而减少对...
  • 13332881992 :如何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
    丘径裴733 :答:4、多陪伴他们。父母的过分唠叨可能是他们在寻找存在感的一种方法,父母不知道要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和你沟通,就只能是唠叨你。平常记得多陪陪父母,不要总是抱着手机。相信有了你的陪伴他们会变得越来越好的。5、做得更好。我们在一些事情没有做好的时候特别容易引来父母的唠叨。所以我们只能让自己做得...
  • 13332881992 :父母太唠叨,我该怎么办?
    丘径裴733 :答:父母唠叨是很常见的现象,因为他们关心你的成长和幸福。然而,如果他们的唠叨让你感到烦恼或不适,你可以考虑以下方法:1. 沟通:试着和父母坦诚地谈一谈,告诉他们你的感受。让他们知道你尊重他们的关心,但希望他们能够给你一些空间和自由。2. 倾听:当父母唠叨时,试着倾听他们的意见和...
  • 13332881992 :过年回家,又被父母唠叨了。好烦呐,说得自己浑身自卑,好像很没用一样...
    丘径裴733 :答:二.拖地同理,爸妈在客厅的时候,主动拿起拖把打扫卫生,这样我妈就会加入我,并且我只用拖一半的地。要是一周不见我主动拿拖把,那全家的地都得我包圆。三.玩手机的话,早上起床还要出来在爸妈面前晃悠一会儿,再回房间玩手机;晚上十ー点自己主动熄灯,等爸妈回房间睡觉了,再开灯快乐熬夜。四.偶尔...
  • 13332881992 :怎样对待父母的唠叨
    丘径裴733 :答:问题一:如何正确对待父母的唠叨 父母的唠叨是他们爱你、关心你的具体表现,唠叨里存在着大量的知识和道理。事实上,每个人都是在父母的叮叨下成长的,如果缺少父母唠叨的孩子,可能在成长过程中会缺少什么。我的父母都已不在世了,我多想回到过去,在他们身边,多听他们唠叨几句。…听父母、老师唠叨是一种幸福,要珍惜呀...
  • 13332881992 :父母说话总是爱唠叨怎么办才好?
    丘径裴733 :答:我建议你可以尝试以下几点:1. 倾听并尊重父母的意见:即使他们的言语有时会让你感到烦躁,但仍要耐心地听他们说完,并且尊重他们的观点和意见。2. 表达你的想法:如果你对某些问题有自己的看法和想法,可以适当地表达出来,让父母了解你的想法和想法的背后原因。3. 寻求妥协:如果你和父母的观点不一致...
  • 13332881992 :父母总是对我唠叨,怎么样表达才既不伤害父母又能改变他们呢?
    丘径裴733 :答:人到了一定的年纪,就会变得特别的絮叨,就比如家中的老人,看到自己的孩子就会忍不住对其进行唠叨,听多了之后,我们又会觉得很烦,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不伤害父母,又能改变他们呢?一、可以给父母找点事情做做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父母经常会念叨你,你可以给父母找点事情做做,比如给父母报个老年...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