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起点与终点

   更新日期:2024.06.02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老古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南怀瑾。

南师解说生死问题的记录,从死亡讲起,解释到人的出生,以人类正常生命轮转变化而言,不外於佛法之原理,亦不沾染宗教意识,以生命科学立场,阐释生死大事,吉光片羽,精细明确,为读者解去心中迷团。

内容介绍

南先生运用佛法原理,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知识,由死亡到出生逆向讲解了生命的整个过程;并用十二因缘说客观地分析了生命的起源以及人类遭受种种苦痛的根本原因,为迷茫者解惑答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好好活着,才可以好好地死去。

作者介绍

南怀瑾(1918-2012),生于中国浙江乐清县,学者、文化名人。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

精彩阅读

修行,是智慧之学,不是这样随便的信仰就说是修行了;我今天能够给你讲出来,是我的智慧跟你讲,不是我看了佛经来跟你讲的。佛经里有啊!但你也看不懂。你们现在听我讲了,认为现在懂了,你懂个什么啊!是我懂!你不过听听而已,这叫声闻众。听到声音以为自己懂了,你没有证到,你是听了我的言语告诉你的,是观待道理,你没有达到证成道理,你没有求证到,你听懂了有什么用啊!不要骗自己。

我们这些朋友,每天晚上喜欢来,说:老师啊,看你一眼也舒服一点。舒服个啥!坐在那里听我吹牛,因为上茶馆要花钱,去跳舞厅要付钞票,到这儿有茶喝,又听我乱吹。吹一顿好开心啊,一毛钱不花,当然高兴来看我,自欺欺人!都在那里骗,认为自己也在修行,修个什么行啊。

所以我经常说,你们真修行就要懂永嘉大师两句话:“实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那是智慧的解脱,不是做工夫啊。这个道理要真懂了,你要智慧去解脱的,不是盲修瞎练的。所以说,修行是个科学,先把这个道理通了,再说求证,求证不到不行。

我们讲了半天,这个死人还在死亡的无心境界中,中阴身还没有醒转来。因为要讲这个中阴身,马上就发现,还有许多相关的道理,必须先要知道的,所以岔过来讲了半天。

现在回来讲这个人死过去了,在中阴身要生起的时候,忽然,好像人醒了一样。这个时候,要醒来的时候啊,佛经上告诉我们,一个强烈的亮光就来了,非常强烈。可是你要注意,佛经那么讲,不要上当,这个光,不是太阳的光,不是月亮的光,不是电灯的光,不是一切的光,而是智慧之光。等于我问你,我们每个人睡醒了那个第一下,怎么知道醒?大家不知道,醒过来才知道,那个是智慧的光明。我们现在普通睡醒了以后,眼睛还没有张开,觉得醒了,这个已经是第二念了。第一念,我们睡够了以后,啪!这是比方,啪!电灯开关一样打开了,这个属于光明,是智慧之光,不是有形有相的。不过有时候也有形有相,譬如我们早晨睡醒了,或者中午一觉睡醒了,哎哎……我醒了,你那个时候迷迷糊糊还有点亮光,有时候偶然有点经验对不对?那个亮光是迷迷糊糊阴阴暗暗的。

所以,死后到中阴生起,像睡醒了一样。这个阶段叫中阴身,好像同活着一样,自己感觉也有身体,也看得见,也听得见,但却发现:咦?他们都在哭……啊呀!我死了!自己也哭啊。哎呀,你们不要哭,他还来拉你,不要哭了,我走了,你不要伤心了。不但这里听得到,连在外国哭他的,他也听见了,一起听见,一边劝你,一边到外国去劝别人,一念之间穿过去,那个神通真广大了。

这个身体叫中阴身,跟梦中身一样。你们想想看,你梦中有没有身体啊?有。你看到好吃的,也会感到香啊,也会哭,也会笑,也觉得火烧会烫,水淋会冷,刀砍你一下,也流血会痛,这就是中阴身的道理。中阴身如梦如幻,梦中看到害怕的,怕死了,还会跑,对不对?中阴的道理也一样。为什么用这个“身”字呢?因为还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作用,还有思想,这个是唯心所生的,可是它有这个作用。换句话说,他没有真正的眼睛、鼻子、舌头、耳朵、大脑、身体,但他可以看一切,色、声、香、味、触、法,他都会感应的,这个叫中阴身。

好,现在只讲到中阴身的生起。可是我今天开始时给大家讲,佛法的基础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六道有很多的生命作用,我今天告诉大家的是人道里头的,并且是正常的生死,对不对?没有讲其他生命的生死,更没有讲人的横死,大家要记住哦,听课没有这个逻辑,就不要来听我的课了,不要听错了或听偏了。这个要记住,现在是讲人类正常的死。

实际上死后有中阴身是不容易的,这一辈子做好事多的大善人,有修行的,死后没有中阴身,这种人一断气,立刻升天了。或者是修成功的出家或在家人,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其他佛土,有时候气刚断未断,已经到那里了,不经过中阴,中间没有停留。坏蛋则马上变饿鬼、畜牲或下地狱,也没有中阴身,马上下去了。所以,中阴身谈何容易啊,还可以停留。

我开始学佛的时候,有一班都是老前辈,修密宗学禅宗的,大家都很爱护我,大概缘好吧,我都欠他们人情的。我们在一起聊天,老前辈问我:哎哎哎,师兄啊,中阴身有两个地方不能去,你知道吗?我说我知道啊。有些是考问我,有些真的不知道。哪两个地方?一个是,不能进菩提道场,就是开悟的地方。譬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他那个境界,中阴身进不来,进来他也开悟了,成佛了。换句话说,有个禅堂,像我们现在在这里讲这个问题,中阴身也进不来,除了我心念里头说,一切护法神,你让他们进来听一听吧,结个善缘了。否则,这个智慧的光明,中阴身进不来。



《人生的起点和终点》是老古出版的一本图书,作者南怀瑾。

  1. 南师解说生死问题的记录,从死亡讲起,解释到人的出生,以人类正常生命轮转变化而言,不外於佛法之原理,亦不沾染宗教意识,以生命科学立场,阐释生死大事,吉光片羽,精细明确,为读者解去心中迷团。

  2. 南先生运用佛法原理,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知识,由死亡到出生逆向讲解了生命的整个过程;并用十二因缘说客观地分析了生命的起源以及人类遭受种种苦痛的根本原因,为迷茫者解惑答疑,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好好活着,才可以好好地死去。

  • 作者介绍

南怀瑾(1918-2012),生于中国浙江乐清县,学者、文化名人。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

  • 精彩阅读

修行,是智慧之学,不是这样随便的信仰就说是修行了;我今天能够给你讲出来,是我的智慧跟你讲,不是我看了佛经来跟你讲的。佛经里有啊!但你也看不懂。你们现在听我讲了,认为现在懂了,你懂个什么啊!是我懂!你不过听听而已,这叫声闻众。听到声音以为自己懂了,你没有证到,你是听了我的言语告诉你的,是观待道理,你没有达到证成道理,你没有求证到,你听懂了有什么用啊!不要骗自己。

我们这些朋友,每天晚上喜欢来,说:老师啊,看你一眼也舒服一点。舒服个啥!坐在那里听我吹牛,因为上茶馆要花钱,去跳舞厅要付钞票,到这儿有茶喝,又听我乱吹。吹一顿好开心啊,一毛钱不花,当然高兴来看我,自欺欺人!都在那里骗,认为自己也在修行,修个什么行啊。

所以我经常说,你们真修行就要懂永嘉大师两句话:“实了因之所了,非生因之所生”,那是智慧的解脱,不是做工夫啊。这个道理要真懂了,你要智慧去解脱的,不是盲修瞎练的。所以说,修行是个科学,先把这个道理通了,再说求证,求证不到不行。

我们讲了半天,这个死人还在死亡的无心境界中,中阴身还没有醒转来。因为要讲这个中阴身,马上就发现,还有许多相关的道理,必须先要知道的,所以岔过来讲了半天。

现在回来讲这个人死过去了,在中阴身要生起的时候,忽然,好像人醒了一样。这个时候,要醒来的时候啊,佛经上告诉我们,一个强烈的亮光就来了,非常强烈。可是你要注意,佛经那么讲,不要上当,这个光,不是太阳的光,不是月亮的光,不是电灯的光,不是一切的光,而是智慧之光。等于我问你,我们每个人睡醒了那个第一下,怎么知道醒?大家不知道,醒过来才知道,那个是智慧的光明。我们现在普通睡醒了以后,眼睛还没有张开,觉得醒了,这个已经是第二念了。第一念,我们睡够了以后,啪!这是比方,啪!电灯开关一样打开了,这个属于光明,是智慧之光,不是有形有相的。不过有时候也有形有相,譬如我们早晨睡醒了,或者中午一觉睡醒了,哎哎……我醒了,你那个时候迷迷糊糊还有点亮光,有时候偶然有点经验对不对?那个亮光是迷迷糊糊阴阴暗暗的。

所以,死后到中阴生起,像睡醒了一样。这个阶段叫中阴身,好像同活着一样,自己感觉也有身体,也看得见,也听得见,但却发现:咦?他们都在哭……啊呀!我死了!自己也哭啊。哎呀,你们不要哭,他还来拉你,不要哭了,我走了,你不要伤心了。不但这里听得到,连在外国哭他的,他也听见了,一起听见,一边劝你,一边到外国去劝别人,一念之间穿过去,那个神通真广大了。

这个身体叫中阴身,跟梦中身一样。你们想想看,你梦中有没有身体啊?有。你看到好吃的,也会感到香啊,也会哭,也会笑,也觉得火烧会烫,水淋会冷,刀砍你一下,也流血会痛,这就是中阴身的道理。中阴身如梦如幻,梦中看到害怕的,怕死了,还会跑,对不对?中阴的道理也一样。为什么用这个“身”字呢?因为还有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的作用,还有思想,这个是唯心所生的,可是它有这个作用。换句话说,他没有真正的眼睛、鼻子、舌头、耳朵、大脑、身体,但他可以看一切,色、声、香、味、触、法,他都会感应的,这个叫中阴身。

好,现在只讲到中阴身的生起。可是我今天开始时给大家讲,佛法的基础在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六道有很多的生命作用,我今天告诉大家的是人道里头的,并且是正常的生死,对不对?没有讲其他生命的生死,更没有讲人的横死,大家要记住哦,听课没有这个逻辑,就不要来听我的课了,不要听错了或听偏了。这个要记住,现在是讲人类正常的死。

实际上死后有中阴身是不容易的,这一辈子做好事多的大善人,有修行的,死后没有中阴身,这种人一断气,立刻升天了。或者是修成功的出家或在家人,往生极乐世界,或者其他佛土,有时候气刚断未断,已经到那里了,不经过中阴,中间没有停留。坏蛋则马上变饿鬼、畜牲或下地狱,也没有中阴身,马上下去了。所以,中阴身谈何容易啊,还可以停留。

我开始学佛的时候,有一班都是老前辈,修密宗学禅宗的,大家都很爱护我,大概缘好吧,我都欠他们人情的。我们在一起聊天,老前辈问我:哎哎哎,师兄啊,中阴身有两个地方不能去,你知道吗?我说我知道啊。有些是考问我,有些真的不知道。哪两个地方?一个是,不能进菩提道场,就是开悟的地方。譬如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打坐,他那个境界,中阴身进不来,进来他也开悟了,成佛了。换句话说,有个禅堂,像我们现在在这里讲这个问题,中阴身也进不来,除了我心念里头说,一切护法神,你让他们进来听一听吧,结个善缘了。否则,这个智慧的光明,中阴身进不来。



人生如圆,终点亦起点。这句话的意思是告诉人们,不要忘记自己的初心,不管走多远都不要忘了为什么出发。
意义延伸可以有以下含义:
生活,在日常繁杂琐碎里度过;生命,在循环往复的日子里起伏。岁月静好,请不要置之高阁。有一种力量,掩饰着内心的惊喜,那就是行走在坎坷的征程。愿人生的道路能多一点快乐,体现出自我的真实存在,演绎出自身的不可替代。执着的信念,平和热情的心态,感受生活的美好和阳光的灿烂!
人生没有真正的绝望。树,在秋天放下了落叶,心很疼,可是整个冬天,它让心在平静中积蓄力量。春天一到,芳华依然。只要生命还握在手心,人生就没有绝望。 一时的成败得失对于一生来说,不过来了一场小感冒。心若累了,让它休息,灵魂的修复是人生永不干枯的希望。
人生路上常有风雨,需要一个好的心态。再难的路,只要不放弃,一直走下去,总会走到终点;再重的担子,笑着是挑,哭着也是挑,又何必让自己难堪;再不顺的生活,撑一撑,也就过去了,笑容, 最终会出现在脸上。
心从哪里走过,花就在哪里绽放。人的一生,就是一个故事集,走出一个故事,就会进入另一个故事。不要在悲伤的故事里徘徊,那会剪短另一个精彩的故事。人生的故事,若注定没有结局,不如让它早点结束。“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故事,没有开始,就不会结束;没有结束,就没有新的开始。
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一个人若心胸狭隘,眼里容不得半点沙子,即使给他整个世界,他仍然觉得得到的太少,心里难有满足的时候;一个人若心怀坦荡,富有包容,对任何事物都不执著,即使生活简陋,一张床就会令他满足,无论何时何地,他都觉得天地宽广,心怀感恩。

二十年前,我们在大街上就经常会看到这样的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二十年后的今天,这句话虽然已经不再那么流行了,但这种思维依然占据着家长们的大脑.
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人生的起跑线到底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从娘胎里吗?如果是这样,那些贫困山区的孩子,太可怜了. 还是说像某些家长认为的,从上幼儿园开始,从上小学开始呢.
原本就是上个幼儿园而已,公立的不行,非得去私立的高档幼儿园.本来应该是让孩子,快乐开心玩的地方,却成了家长认为的,可以让孩子知识基础,更牢的地方.
原本就是上个小学而已,公立的看不上,非要去私立的高档小校,每年的学费超级昂贵不说,学到的知识,未必就会比公立学校的学生更强大.
日常的知识学好了还不行,周末是必须要报个兴趣班的.英语,舞蹈,美术.做为孩子,你爱不爱不重要,我做为家长认为重要就行了.
昨天看了部电影,印度的<起跑线>,反映的就是类似情况,两个出身于上层社会的家长,为了孩子能上高档学校,想尽了一切办法,甚至不惜装穷装可怜,住到贫民区,住在有老鼠的房子里,几经周折,终于如愿了. 但他们也终于意识到,其实比所谓的”起跑线”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懂得爱,懂得分享,小小年龄能享受童年的快乐.懂得关爱朋友.而这些公立也可以教会他们,于是毫不犹豫的给孩子退学,转去了公立学校.
家长人生的顶点,是孩子人生的起点,似乎我们不该把自己今生没取得的成就,非要逼着孩子们去实现,虽然我们打的名义是,让孩子拥有更好的未来.
确实,人这一生,如果有好的基础,好的物质条件,可以让你更轻松,更容易的触摸到新的高度.但并不代表,你的起点低,就一定没有改变命运的可能.
王宝强,一个出生在山区的孩子,没有读过多少书,没有好的家庭背景,长的不帅,个子不高.从小去少林寺学武术.因为有一颗不甘平凡而努力的心,从跑龙套小演员做起,终于一步步走向人生的高峰,在影视界打出自我一片天地.
有些人出生时,嘴里就含着金钥匙.能够含着金钥匙出生,固然是人生的幸运,可以让你直接打开那道幸福大门.但也有些人,即便有金钥匙在口中,人生起点比别人高,但也未必有太多成就.
要取得人生的成就,某种程度上讲,都是因为站在别人的肩膀上.才能摸到更高的点.但如果光有别人在后同推,自己却使不肯使劲的爬,一切恐怕也是枉然的.
很多的家长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后面推,能够使孩子今生爬的更好,更快,但好像忽略了一点,他们自己真的有本事,爬的更快,更好吗?
我有一个远房叔叔,出门在书香门第,母亲是一个小校的校长,父亲是某国家单位领导,父母地位高.社会关系广.
他从小调皮捣蛋,不爱学习,姐姐学习时,他在看电视,姐姐复习时,他在外面玩.后来姐姐上大学了,他却只考上了中专.
通过他父亲的关系进了电力系统,不思上进,整天游手好闲的,工作上不按章程进行.有一次户外作业时,触了高压电,一个胳膊没有了.成了残疾人.如今父母都退休了,各方面也帮不了他什么.整天的依然就是混日子.
如果说人生的起点是幼儿园,小学,各类兴趣班.那么人生的终点应该是什么?是让你的孩子给你挣了几千万?让他成为高官,让他成为某个领袖,还是成为某个行业的大家.
如果是这样,那些被双规的高官,那些做生意成功了但又破产的商人,那些曾经有名气,但后来被人彻底遗忘的明星,他们的人生算是成功的还是失败?这就是他们人生的终点吗?
不问来时路,不问未来路,活在今天,快乐在当下,有朋友,有家人,有爱人,能感受到阳光的温暖,能够得到他人的关爱,能够爱他人,每天都努力着,向人生的一个个小目标前进,不断获得成就感.带着这样的目标站在起跑线,奔向人生的终点,才是最最有意义的

人生的起点就是你出生哈;人生的终点就是你的生命的结束哈。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望采纳,谢谢。

  • 19359654335 :人生总有一个起点和终点?
    弓鲍凡4337 :答:是前进的动力和方向,起点只有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会让人明白起点的重要,俗话说得好,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终点是万物的终结,也是另一个起点的源头,其实人生真正追求的是如何去延长起点与终点的距离,达到自己的人生目的。正如剑法所云:剑法的最高境界便是无剑;那么人生的最高境界便是永无终点。
  • 19359654335 :人生就是从起点走到终点
    弓鲍凡4337 :答:我们就在这起点与终点的无尽交替中生活和繁衍。起点是开端,终点是新的开端。今日的烦恼,随着日落而淡然;明日的欢欣随着日出而升起;辛劳随种子播下,收获伴着新芽长出。每一个过程的完成,都是又一个过程的开始。谁能说人生只有起点而无终点,或只有终点而无起点呢?生活和事业中的结更为复杂。像两...
  • 19359654335 :人生没有“终点”只有不断的“起点”
    弓鲍凡4337 :答:在这个层面来看,“起点”是对我们所处某个阶段的重新界定。“终点”是与“起点”相对应的概念,如同在一个跑步比赛中,有起始点,当然也必然有终止点,同样将其类比为我们的人生,我们一生在不断地成长,不断地前进,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确实走到了人生...
  • 19359654335 :人生的起点是什么,什么地方才是终点?
    弓鲍凡4337 :答:如果你已经选择了起点,你就知道它的终点,只是怎么才会到终点。有句顺口溜说人生是:1岁闪亮登场,10岁天天向上,20岁远大理想,30岁基本定向,40岁发奋图强,50岁处处吃香,60岁告老还乡,70岁打打麻将,80岁晒晒太阳,90岁躺在床上,100岁挂在墙上。当然,人能这样,是最幸福了,大部分是无法...
  • 19359654335 :人生就像一个圆,每一点到底是起点还是终点?
    弓鲍凡4337 :答:从玄学说,起点和终点严格的界限是从有胎息开始算是起点,从入土化尖为终点 从自然科学来说,起点和终点终是一些物质的变化,每时每刻都在变化,那每个时刻都是起点,亦是终点,它是这刻的起点,它是那刻的终点;如果不从物质变化来说,那就没有什么是起点或者终点,因为不管如何总要在自然界循环,...
  • 19359654335 :俞敏洪谈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的起点不重要,人生的终点靠自己
    弓鲍凡4337 :答:俞敏洪谈职业生涯规划:人生的起点不重要,人生的终点靠自己 中国未来的栋梁就是你们这些从小在贫困中成长,在逆境中奋发有为的孩子。小时候,家境贫困,吃些苦,没什么,只要能奋发图强,这些苦就不但不是人生的负担,而且会成为未来的财富。每个人生命的起点不一样,这是每个人无法选择的;但人生怎么...
  • 19359654335 :人生四站,起点站尤为重要,父母要如何帮助孩子赢在起点上?
    弓鲍凡4337 :答:其实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爱一定是互相的,如果家长一味地无条件对孩子好,那么孩子会把这爱当做理所当然,自然而然形成了自私,不懂感恩,不会关心他人的不良习惯,俗话说,慈母多败儿,所以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形成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平等互助的关系,正所谓是人生的起点孕育了人生的终点。以上仅为...
  • 19359654335 :起点和终点的哲理句子
    弓鲍凡4337 :答:3.人生正如一个莫比乌斯环,心在哪里,起点就在哪里,终点就在哪里,纵使永远是无尽的循环,也会鼓起勇气面对未知却又冥冥中注定的未来。4.人生是一条螺旋上升的跑到,总有起点和终点,无论怎样徘徊迂回,终点总在起点前方,不给重新来过的机会。而新的起点又恰与终点重合,终点为昨日留下记录,起点才...
  • 19359654335 :“起点”和“终点”哪个最重要
    弓鲍凡4337 :答:人生中最难受的就是选择,从某种理念上讲选择就意味着放弃另一个,对于自己的起点在哪心里也没有答案,自己该何去何从,甚至接下来要做什么也不太清楚,不知道起点在哪只能晕沉沉的走下去。我们的人生就像那陨落的星辰,从天空坠落的那一刻就不会在发光发热。人生的起点和终点到底哪个重要点,起点的...
  • 19359654335 :人生的起点说说
    弓鲍凡4337 :答:成功与失败循环往复,构成精彩的人生。成功与失败的裁决,不是在起点,而是在终点。 人生的起点说说 一、金钱,资源决定你人生的起点,甚至决定你人生的终点,丧气卸掉,笑气装满。 二、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或者说能够回到过去,回到最初的初中,回到那个非主流的年代,回到那个我什么都不懂的年代,回到那个我人生中的第一个...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