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信格式

   更新日期:2024.06.02
对平辈:谨启 鞠启 手书 对晚辈:字示 白谕 四、书信一开头,便是称呼;信的末尾,再具名的上面,也要称呼;信的中间,提到别人时,又要称呼。称呼弄不清,容易闹成笑话。 〈一〉家族称谓表 称人 自称 对他人称 对他人自称 祖父 \ 母 孙 \ 孙女 令祖父 \ 母 家祖父 \ 母 父 \ 母亲 儿 \ 女 令尊 \ 堂 家父 \ 母 伯父 \ 伯母 侄 \ 侄女 令伯 \ 伯母 家伯 \ 伯母 兄 \ 嫂 弟 \ 妹 令兄\嫂 家兄\嫂 弟 \ 弟妇 兄 \ 姊 令弟 \ 弟妇 舍弟 \ 弟妇 姊 \ 妹 弟妹兄姊 令姊 \ 妹 家姊 \ 妹 吾夫 妻 尊夫 外子 贤妻 夫 尊 \ 嫂夫人 内子 \ 人 吾儿 \ 女 父 \ 母 令郎 \ 媛 小儿 \ 女 贤媳 愚 贤媳令媳 小媳 贤侄 \ 侄女 愚伯 \ 伯母 令侄 \ 侄女 舍侄 \ 侄女 君舅 \ 姑 媳 令舅 \ 姑 家舅 \ 姑 〈二〉亲戚称谓表 称人 自称 对他人称 对他人自称 外祖父 \ 母 外孙 \ 女 令外祖父 \ 母 家外祖父 \ 母 姑丈 \ 母 内侄 \ 侄女 令姑丈 \ 母 家姑丈 \ 母 舅父 \ 母 甥 \ 甥女 令母舅 \ 舅母 家母舅 \ 舅母 姨丈 \ 母 姨甥 \ 甥女 令姨丈 \ 母 家姨丈 \ 母 岳父 \ 母 子婿 令岳 \ 岳母 家岳 \ 岳母 姊丈 内弟 \ 姨妹 令姊丈 家姊丈 妹丈 内兄 \ 姨姊 令妹丈 舍妹丈 表兄 \ 嫂 表弟 \ 妹 令表兄 \ 嫂 家表兄 \ 嫂 表弟 \ 弟妇 表兄 \ 姊 令表弟 \ 弟妇 舍表弟 \ 弟妇
内兄 \ 弟 妹 \ 姊婿 令内兄 \ 弟 敝内兄 \ 弟 襟兄 \ 弟 襟弟 \ 兄 令襟兄 \ 弟 敝襟兄 \ 弟 贤甥 \ 甥女 愚舅 \ 舅母 令甥 \ 甥女 舍甥 \ 甥女 贤婿 愚岳 \ 岳母 令婿 小婿 五、书信开头语 惠书敬悉,情意拳拳。 接获手书,快慰莫名。 昨得手书,反复读之。 谕书敬读,不胜欣慰。 拳拳盛意,感莫能言。 顷接手示,甚欣甚慰。 久不通函,至以为念。 前上一函,谅已入鉴。 喜接来函,欣慰无量。 顷奉惠函,谨悉一切。 顷接手示,如见故人。 得书甚慰,千里面目。 得书之喜,旷若复面。 数奉手书,热挚之情,溢于言表。 顷奉手教,敬悉康和,至为欣慰。 久未闻消息,唯愿一切康适。 手书已接多日,今兹略闲,率写数语。 钦佩语 奉读大示,向往尤深。 喜接教诲,真解蒙矣。 大示拜读,心折殊深。 谨蒙悔语,用祛尘惑。 大作拜读,敬佩之至。 顷读惠书,如闻金石良言。 久钦鸿才,时怀渴想。 德宏才羡,屡屡怀慕。 蒙惠书并赐大著,拜服之至。 思念语 分手多日,别来无恙?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 别后月余,殊深驰系。 一别累月,思何可支? 海天在望,不尽依依。 别后萦思,愁肠日转。 离别情怀,今犹耿耿。 别来良久,甚以为怀。 近况如何,念念。 前上一函,谅达雅鉴,迄今未见复音,念与时积。 问候语 春寒料峭,善自珍重。 阳春三月,燕语雕梁,想必心旷神怡! 当此春风送暖之际,料想身心均健。 春日融融,可曾乘兴驾逰? 春光明媚,想必合家安康。 时欲入夏,愿自珍重。 赤日炎炎,万请珍重。 渐入严寒,伏福躬无恙。 入秋顿凉,幸自摄卫。 汗暑无常,伏维珍重自爱。
自术语 敝寓均安,可释远念。 阖寓无恙,请释悬念。 贱体初安,承问极感。 贱躯如常,眷属安健,聊可告慰。 微恙已愈,顽健如往日,免念。 祝贺语 欣闻......,谨寄数语,聊表祝贺。 谨以至诚,恭贺你们...... 喜闻...... ,由衷快慰,匆致此函,诚表贺意。 致歉语 惠书敬悉,甚感盛意,迟复为歉。 音问久疏,抱歉良深。 久未通函,甚歉。 六、结束语 结尾问候语,是问候受信人安好。 草率书此,祈恕不恭。 匆此先复,余后再禀。 特此致候,不胜依依。 临书仓卒,不尽欲言。 谨申数字,用展寸诚。 书不尽意,余言后续。 诸不具陈。谨申微意。 请长纸短,不尽依依。 言不尽思,再祈珍重。 日来事忙,恕不多谈。 专此奉复辟。 手此奉复。 敬候回谕。 对长辈用: 敬请 福安。/恭请 崇安。/敬请 教安。 对平辈用: 敬请 大安。/敬请 台安。/顺颂 时绥。 对晚辈用: 顺颂 近佳。 对居丧的人用: 〈对长辈用〉恭请 礼安。 〈对平辈用〉敬请 礼安。
采纳一下,谢谢!

称谓后附提称语,用于文言书信,如,运使学士阁下(王安石《上杜学士言开河书》)、虹生十四兄亲家年大人情右(龚自珍《与吴虹生书》);再如,某公道席、某先生台鉴、母氏慈鉴、贤弟如晤,等。现将常见提称语列表如下:
  足下 古代最初用为下对上的敬称,后来书信中多用于同辈之间。
  膝下 旧时子女致父母的信,多以“父母亲大人膝下”起首。人幼时常依于父母膝旁,家书中用“膝下”,既表敬重,又示出对父母的亲爱、眷依之情。
  垂鉴 赐鉴 钧鉴 尊鉴 台鉴 鉴,即古代镜子,有审察的意思。用作书信提称语,就是请阅看的客气说法。垂,含居高临下之义。赐,上给予下叫做赐。钩,古以钩陶喻国政,后称宦官多冠以钩宇。垂鉴、赐鉴、钧鉴,多用于对上、致年高德劭者的信中。尊鉴,可用于尊长,也可用乎辈。台鉴适用较广,“台”有“高”义,对熟识或不熟识的尊长、平辈,皆可使用。
  勋鉴 道鉴 大鉴 英鉴 伟鉴 雅鉴 惠鉴 对身居高佼、有功勋业绩者,可用“勋鉴”。对道德君子、望重学者,可称“道鉴”。大、英、伟、雅,含高尚、美好、不凡、不俗的意义,宜用于友朋往来书信。“惠鉴”,就是赏阅的意思,但语意分量较“赐鉴”为轻,适用于一般书信,师长对已独立的后辈学子,也可用此客套。
  慈鉴 爱鉴 双鉴 芳鉴 致母亲,可称“慈鉴”。夫妻,或情意亲密的男女之间,可用“爱鉴”。给友朋夫妇二人之信,可用“双鉴”。女子间往来书信,可用“芳鉴”。礼鉴 给居丧者信,用“礼鉴”。如,爱国之士李公扑遇害后,周恩来等致其夫人唁函即称“张曼筠女士礼鉴”。
  公鉴 共鉴 同鉴 用于致团体或多人的信函,可于所列人名之后,书“诸先生共鉴”等。
  道席 讲席 教席 撰席 著席 史席 席,席位。道席,多用为学生对师长的尊称。讲席、教席,也是对从事教育、讲学者的敬称,但用于平辈间,写信人与受信人不必有师生关系。撰席、著席、史席,都用作对文士的敬称,文人间也常互用。撰,即著述。史,指有著作传世垂史。
  览 阅 知 悉 一般用于长对幼、前辈对晚辈的称呼之后。
  启辞 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或寒暄客套,或提示写信原委等。启辞理应属于信件正文的一部分,由于旧时尺牍中,这部分形成了一系列的套语,在现时书信中还常可以看到,所以将此单独提出,分两类举例以供参考:
  (1)表示写信人以诚恳的态度,请受信人阅读信文。如:
  敬禀者 写信人自称是恭敬地禀陈事情的人,表示下面是所要禀告的话,用于致父母尊长的信,如“母亲大人膝下,敬禀者”。
  跪禀者 义同“敬禀者”,用于子孙对尊长。
  即禀者 同上。
  敬启者 写信者自谦为恭敬地陈述事情的人,表示请对方允许自己告诉下面所写的内容。既可用于同辈,也可用于下对上。
  谨启者 谨,是谨慎、郑重的意思。用于同辈。
  径启者 径,这里是直截了当的意思,一般公私书函通用。
  拜启者 拜,表敬词。用于友朋往来书信。
  敬呈者 与“谨呈者”,皆用于下对上的公私书函。
  恳启者 用于平辈,表示下面信文将写求助于对方的内容。
  兹启者 兹,这里,现在。兹启,意即今在此陈述。态度客观平和,不含明显敬意。
  哀启者 向亲友报丧的书信用此。
  复禀者 用于对尊亲或上级的回信复禀。对平辈可用“再启者”。
  专启者 用于专谈某实事的书信。

  • 19743874369 :古代竖写书信格式图片,求图
    温供姬3731 :答:②问候语:如写“你好”、“近来身体是否安康”等,可以接正文。(不过很少。)③正文。这是信的主体,可以分为若干段来书写。④祝颂语。以最一般的“此致”、“敬礼”为例。称呼和祝颂语后半部分的顶格,是对收信人的一种尊重。是古代书信“抬头”传统的延续。古人书信为竖写,行文涉及对方收信人...
  • 19743874369 :古代书信格式
    温供姬3731 :答:古代书信格式 古代书信格式一般包括:①谓语、②提称语、③思慕语、④正文、⑤祝福语、⑥署名,这六个部分。撰写古代书信格式要求具体如下:一、提称语。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二、告辞或思慕语。启辞就是信文的开场白...
  • 19743874369 :古代书信格式
    温供姬3731 :答:古代书信格式包含:起首语、问候语、正文措辞、抬头、书末尾。1、起首语:起首语是对方的尊称,远比口语丰富,如类似于阁下、执事、台下的尊称。2、问候语:问候语是指拜违矩悔、阻拜函丈、无时或释等。意思是拜别了您以后,未能得到您的教诲。一般用于平辈。3、正文措辞:正文中的措辞,也处处要...
  • 19743874369 :古人写书信格式是怎样?
    温供姬3731 :答:古时候人们在写书信时候,一般都会遵守一套约定俗成的格式。上下款的称呼;开头结尾的致敬祝颂之辞,有许多习用语;抬头、空格等等,也有通行的行款。古代书信大致可以分为给艮辈的(父母、师长、上司等等)、给平辈的(兄弟、朋友、同学,同搿等等)、给晚辈的(子侄、学生等等)三种。上款写受信人,下款...
  • 19743874369 :书信的格式有几种
    温供姬3731 :答:古代书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提称语 书信一定要用称谓,首先要分清是父母、尊长,还是老师、朋友。称谓之后,一般要缀以对应的词语来表达敬意,例如前面提到的台端、台甫等等,这类词语称为提称语。提称语与称谓有对应的关系,其中有些可以通用,但大部分都有特定的使用对象。给父母写信,"膝下"一...
  • 19743874369 :古人用宣纸写信的格式
    温供姬3731 :答:古代的书信是从右到左竖着写的,上款写收信人,中间部分叙述正文,下款写寄信人。这里面上款和正文都可以顶格写,但是下款一定要写得比上款低。如果再讲究些,正文还可以整体往下沉一个字的距离,而只把上款写在顶格,以示尊敬。1、给长辈写信,一般用上款,且为表示尊敬,不能直接将名字写出来,...
  • 19743874369 :古代书信都有哪些格式?
    温供姬3731 :答:书信还有很多名称,诸如函札、简札、八行书等八行书只是书信的一种称谓并不是指格式 已赞过 已踩过< 你对这个回答的评价是? 评论 收起 其他类似问题 2016-10-05 古代书信格式 8 2013-11-16 古代书信有哪几种形式 3 2015-07-01 古代人的书信格式 157 2012-06-26 古代写信的格式? 1231 2017-01-01...
  • 19743874369 :古代书信格式
    温供姬3731 :答:古代书信格式 一、书信要注意事项:地位、抬头、分行、称谓、结尾。 所谓地位,即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发信人的署名在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 抬头是指旧式书信,对年长的受信人空一格或另起一行,以示尊敬。 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章而采用的分段陈述。每段开始前空二个字,述及不同内容时分几段...
  • 19743874369 :古代书信格式是什么样的,你知道多少?
    温供姬3731 :答:人和人之间是需要沟通的,现代人的沟通方式是手机再加各种通讯软件,然而手机没有普及之前,人和人通讯的方式主要还是通过书信,现代人是如此,古人就是更加如此,现代人的书信格式我们都知道,那么古人的书信格式它又是怎样的呢:一、开头现代人写信的时候开头会直接写上收信人的称呼,如果是自己的父母会...
  • 19743874369 :古代书信的格式是什么样的?
    温供姬3731 :答:古代书信的格式具有严格的规范,主要涉及到地位、抬头、分行、称谓和结尾等方面。首先,地位指的是收信人姓名称谓写于起首顶头第一行,而发信人的署名则位于全张信笺的二分之一以下。抬头是旧式书信中对年长的受信人表示尊敬的一种方式,通常是通过空一格或另起一行来实现的。其次,分行是为避免杂乱无...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