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国诗》中比喻句的解析

   更新日期:2024.06.02
  《谈中国诗》中比喻句:
  这是一篇理论性很强的演讲辞,多姿多彩。这一特点的构成是由钱钟书的比喻得来的。
  比如为了说明评论家对于评论的对象要严肃认真,作者写到“具有文学良心和鉴别力的人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避免泛论概论这类高帽子空头大话。”只“文学良心和鉴别力”“像严正的科学家一样”就足以把作者的认为的重要性展现出来了。
  为了说明中国诗的发展规律,作者用中国画的发展作了相应的类喻。“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可谓一语道破天机。而对于这种发展的超常状态,钱钟书一个百喻经的妙喻就解决了大问题。
  为了说明中国的诗歌之短,作者用了一西方的短语“轻鸢剪掠”。这个比喻用得轻巧自在。
  “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这个比喻说明的道理更是深刻。相比之“中国诗为了表达的需要选择了它的诗体,而这种诗体与它的表达无疑又是紧密相关的”,哪个更为生动,不言而喻。
  其他如把中国诗的“比重”比喻为“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只吹着芦管”。把中国诗的狂放比喻为“文明人话,并且是谈话,不是演讲,像良心的声音又静又细——但有良心的人全听得见”,都极具魅力。
  

  • 13616628791 :富饶的西沙群岛从文中画出比喻句并分析?
    米哗陆1016 :答:1、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解析:讲述了西沙群岛的位置以及是个怎样的地方。2、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解析:是本文的中心句,全文就是围绕着句话讲的。3、海底的岩石上长着各种各样的珊瑚,有的像绽开的老,有的像分枝的鹿角。解析:将珊瑚比作花朵、...
  • 13616628791 :谈中国诗的文意解读
    米哗陆1016 :答:如果我们用以上的观点来评述钱钟书的《谈中国诗》,那是最恰当不过的,可以说,钱氏散文对于以上的每一条都十分符合。对于这样的特点,我们给他概括了一个“通”字。一是通古今。二是通中外。三是通学理。(1)通古今。从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钱钟书的视野是十分开阔的。中国诗歌发展的历史,中国诗人成长的特点,中国诗...
  • 13616628791 :阅读《谈中国诗》,回答下面问题:1.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有什么特征...
    米哗陆1016 :答:第二,中国诗讲求篇幅短小,“诗体”配适“诗心”的需要。西方也有入主张诗的篇幅越短越好,但他们所谓“短”的标准比我们所说的“短”要长得多。中国诗追求的是在简短的篇幅中包容着深远的意味。  第三,中国诗富于暗示性,西方读者最看重中国诗的这一特征。中国诗的旨趣往往在字面以外,“字面...
  • 13616628791 :谈中国诗的谈中国诗
    米哗陆1016 :答:贵国爱伦· 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 13616628791 :《谈中国诗》的原文是什么?
    米哗陆1016 :答:英、法、德、意、俄、捷克各国诗都利用过这个公式,而最妙的,莫如维荣的《古美人歌》:每一句先问何处是西洋的西施、南威或王昭君、杨贵妃,然后结句道:“可是何处是去年的雪呢?” 巧得很,中国诗里这个公式的应用最多,例如:“壮士皆死尽。余人安在哉?”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今年花落...
  • 13616628791 :谈中国诗的思路
    米哗陆1016 :答:《谈中国诗》是当代著名学者、诗人、小说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根据自己于1945年12月6日在上海对美国朋友做的一篇英语演讲稿节译而成,主要讲了三个问题,一是“谈中国诗”必须采取比较文学的立场,即在中外诗歌的比较中,得出“中国诗的一般印象”;二是中国诗的基本特征,从发展来看中国诗早熟而早衰...
  • 13616628791 :课文《谈中国诗》的每一段讲的什么内容?
    米哗陆1016 :答: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中国长诗 贵国爱伦· 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
  • 13616628791 :谈中国诗,发展史外国和中国的异同
    米哗陆1016 :答:埃兹拉·庞德的名震西方诗坛的两句短诗《在地铁车站》含蓄、凝练,令人回味无穷:这些面庞在人群中涌现 湿漉漉的黑树干上花朵瓣瓣 这与中国古典的“人面桃花相映红” 、“杨柳青丝” 、“梨花带雨”的意境是大致相同的,反映出中西文化交流的结果。但笔者个人认为,西方的诗歌这些比喻所表达出来的意境没...
  • 13616628791 :在《谈中国诗》中,有人认为最后一段是赘笔,多余,你的看法是什么?请简要...
    米哗陆1016 :答:就好像人们对待巴儿狗一样。巧的是,作者这里还隐含着对那些持论不周,而又不学无术的人。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回到诗的本身。如果你不信这一套,就让哈巴狗来咬你。让“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其中最重要的又是只有把中国诗放在一...
  • 13616628791 :比喻句的赏析
    米哗陆1016 :答:解题方法:1、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2、把……比作…… 或 用……比喻……3、 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的特点,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百度百科上的定义是“用跟 甲事物 有相似之点的 乙事物 来描写或说明 甲事物。”当然,这样理解起来有点深奥。举个例子来...
  • 相关链接

    欢迎反馈与建议,请联系电邮
    2024 © 视觉网